sCD147、sCD40L、miR-21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及预后的关系
2022-08-26杜宇平
杜宇平, 陈 阳
(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无锡 214044)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ACI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其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在ACI病程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CD147是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刺激因子,可加剧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加快血栓形成,可溶性CD147(soluble CD147,sCD147)是其可溶性形式,可在血液中被检测出来[3]。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可促使趋化因子被大量释放,上调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在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4]。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分子核糖核酸。有研究发现,miRNA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的形成,其中微小RNA-21(microRNA-21,miR-21)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具有一定的识别作用[5]。目前,关于血清sCD147、sCD40L、miR-21水平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的关系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拟探讨sCD147、sCD40L、miR-21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的关系,并分析其在ACI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确诊的ACI患者159例,其中男105例、女54例,年龄48~73岁。纳入标准:(1)均符合ACI诊断标准[6],并经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为ACI;(2)发病时间≤24 h,且均为首次发病;(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期有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激素等药物治疗史;(2)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3)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4)既往有重大手术或严重外伤史;(5)合并颅脑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6)精神、行为异常。本研究经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基线资料收集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发病至溶栓时间、血脂异常情况、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脂异常判定标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中至少有1项异常。颈动脉粥样斑块采用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荷兰飞利浦公司)进行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1.2 mm为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根据超声影像形态和回声特点将颈动脉粥样斑块分为稳定斑块(扁平斑和硬斑)和不稳定斑块(软斑和溃疡斑)。NIHSS评分为0~42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2.2 血清sCD147、sCD40L、miR-21检测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第2天清晨的空腹静脉血6 mL,室温条件下静置30 min,1 000×g离心15 min,分离血清,-80 ℃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CD147、sCD40L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DNM-9602型酶标仪(南昌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miR-21,试剂盒购自北京厚生博泰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StepOne Plus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美国ABI公司),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上游引物序列5'-GACTGAGTACAAACTGGTGG-3',下游引物序列5'-GGGCCTCACCTCTATGGTG-3'。采用2-ΔΔCt法计算miR-21的相对表达量。
1.2.3 ACI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 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纠正电解质紊乱、降颅内压、降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根据发病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为3~6分,47例)和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0~2分,112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2个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sCD147、sCD40L、miR-21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sCD147、sCD40L、miR-21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基线资料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比较
预后不良组发病至溶栓时间、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血脂异常例数、NIHSS评分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之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基线资料、颈动脉斑块类型比较
2.2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血清sCD147、sCD40L、miR-21水平比较
预后不良组血清sCD147、sCD40L、miR-2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2。
表2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血清sCD147、sCD40L、miR-21水平比较
2.3 血清sCD147、sCD40L、miR-21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NIHSS评分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7、sCD40L、miR-21与ACI患者颈动脉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均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7、sCD40L、miR-21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血清sCD147、sCD40L、miR-21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NIHSS评分的相关性
2.4 ACI预后不良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NIHSS评分、血脂异常、发病至溶栓时间等因素后,血清sCD147、sCD40L、miR-21与ACI预后不良(mRS评分)显著相关(P<0.05)。见表4。
表4 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CD147是高糖基化的跨膜蛋白,其可溶形式sCD147可刺激单核细胞内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化,参与炎症反应[7]。郑海建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sCD147是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0.114]。郭均涛等[9]发现,随着粥样斑块稳定性的下降,sCD147水平逐渐升高,因此sCD147可作为判断粥样斑块性质的指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sCD147可增加细胞金属蛋白酶含量,诱导血管壁基底膜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并利用NF-κB依赖形式,促进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上调炎症因子表达,强化巨噬细胞迁移能力,导致暴露在内皮下的纤维帽溶解、浅表糜烂,从而提高斑块易损性,促使斑块破裂,进一步加重ACI病情[10]。因此,抑制CD147表达或能达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防止粥样斑块破裂、缓解病情的目的。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7与ACI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偏回归系数为0.584,P<0.05)。提示血清sCD147表达升高可能会增加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sCD147或可作为ACI预后潜在的预测标志物。
sCD40L可使膜上CD40分子交联,调控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促使单核细胞及上皮细胞合成、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和促凝物质[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的ACI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显著升高,并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NIHSS评分密切相关,与文献报道[13-14]一致。ACI发生会导致血清sCD40L水平迅速升高,而在长期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中,sCD40L异常高表达可引起血管内壁炎症级联反应,诱导粥样斑块内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进而释放大量活性物质,导致纤维帽变薄,刺激CD40/CD40L通路表达,损伤内皮细胞功能,提高颈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促进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影响血流动力学,致使脑血管缺血缺氧,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导致预后不良[15]。由此可见,血清sCD40L有望作为判断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测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miR-21表达异常可能会损伤新生血管内皮,提高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因此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标志物[16]。SUN等[17]的研究结果显示,miR-21可能在脑卒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评估的重要分子指标。还有研究结果显示,ACI患者血清miR-21表达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或可作为判断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潜在标志物[18]。本研究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1与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类型、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这可能是由于血清miR-21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参与了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由此可见,血清miR-21对ACI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的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均有一定的价值。但王磊等[19]的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iR-21表达下调,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与本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有关。本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7、sCD40L、miR-21与ACI预后不良(mRS评分)显著相关,提示这3项指标对ACI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综上可知,血清sCD147、sCD40L、miR-21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类型及预后均有关。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研究sCD147、sCD40L、miR-21在ACI预后评估中协同作用的机制,这有待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