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迁移研究

2022-08-25李兴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音标汉语拼音拼音

■ 李兴玲

(重庆财经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商学院),重庆 401320)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学习者所具有的方言背景会使其对这门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产生迁移作用[1]。迁移是指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景的能力[2]。“迁移”是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或可能尚未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或差异所造成的影响[3]。语言中的迁移包含相对的两方面: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语言学习中学习一种内容对学习另一种内容起到积极作用的现象;“负迁移”是指语言学习中学习一种内容对学习另一种内容起到干扰或抑制的现象。方言背景对英语学习既可产生正迁移,也可产生负迁移。

根据学生的方言背景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方法有助于英语的有效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备课过程中,了解方言背景差异的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利用学生方言背景对英语学习带来的正迁移作用,并帮助其克服负迁移影响。方言背景的迁移作用在语音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在重庆种土语中,在有的地方(如潼南等地),他们混淆了汉语拼音的h,f的发音,如“老虎”(lǎo hǔ)通常被他们发音为“lǎo fǔ”,“房子”(fáng zi)通常被他们发音为“huáng zi”,那么这就很容易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负迁移,可能会混淆英语音标的/h/,/f/。教师在语音教学的备课设计时,不妨多找一些关于这两个音的一些句子和段落的绕口令练习。通过反复实践以克服他们的方言背景在这方面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的负迁移。又如,在四川一些地区,如成都、绵阳等地,他们发汉语拼音的a时口形通常很扁,几乎恰好与英语音标/的发音吻合,如“蛋炒饭”(dàn chǒofàn)通常被他们发音为“dn chofn”。所以教师在教授他们发此音时就没必要费心地教这类学习者如何做口形等,因为他们“天生就会”,只需告诉他们这两个音在两种语言里的吻合度就可以了。这就充分利用了来自这些地区的英语学习者的方言背景的正迁移作用。所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语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英语学习者的方言背景差异,并在了解这一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方言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方言背景可能对英语学习带来的正迁移,尽量设计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其负迁移。

由此,本文以重庆地区高校本科生(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不同的方言背景)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需满足以下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其母语为中文,英语作为二语习得;二是学生专业为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为通识类课程。不将英语专业学生纳入本研究范畴,理由在于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课程的结构与课时上,差异过大,相关性较小。本研究将结合语言学知识,研究满足条件学生群体的二语习得情况,具体从语言迁移的角度出发,对比研究此学生群体的英语语音习得差异、各自方言背景对其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在重庆地区四所高校进行,通过问卷星发布问卷《大学生中英文水平综合调查》,共回收27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男生76名,女生194名。有效作答提交的问卷全来自本科生(大一学生占69.26%;大二学生占14.81%;大三学生占12.59%;大四学生占3.33%)。学生的专业来源主要包括金融、经济、管理、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各个专业,不涉及英语专业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问卷题目主要包括学生对自己的汉语水平的总体评估,得分越高,代表其水平越高;对自己汉语发音水平的大致评估,通过对近似音(如/n/和/l/)的区别来进行评估;平时操作手机或电脑打字时更偏好用哪种输入方式;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发音水平的大致评估,如是否能对英语近似音标(如net中的/n/和let中的/l/)进行准确的辨析和发音;分清拼音中的易混音(如/n/和/l/的发音)对学生学习英语音标(如/n/和/l/)是否有帮助及多大程度上有帮助;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有读音或写法上是否存在相似之处及多大程度上相似;在用音标拼读英语单词时,是否会借鉴汉语拼音的拼读方式(例如:用音标拼读单词let时,会借鉴拼音的拼读方式,如“乐”可拼读成l+è,读成lè),以及借鉴的频率;对部分汉语拼音的熟悉程度会影响英语音标的学习,例如:清楚汉语拼音l的读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习音标/l/的发音,得分越高,代表越认同汉语拼音的准确发音有助于学习英语音标的发音。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分类统计与结果分析

1.学生对自己的汉语水平的总体评估

研究发现,大多数本科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总处于中等水平。本题平均分为6.91分,NPS值为-25.93%。其中有7.7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极高(10分),有4.4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很高(9分),有22.9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较高(8分)。

2.平时操作手机或电脑打字时更偏好的输入方式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本科生平时在操作手机或电脑打字时,偏好于用拼音输入。在270名受试者中,只有两名(0.74%)选择了语音输入,其余268名(99.26%)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拼音输入。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绝大多数学生几乎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打字等信息输入的操作,以便在互联网上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等。如果对汉语拼音掌握较好,这一输入方式的偏好势必会强化学生们对汉语拼音的掌握,即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起到正向促进的作用。相反,如果学生本身对汉语拼音掌握得不够好,这一输入方式的偏好也会负面强化学生对汉字的错误拼读。因为手机或电脑的智能化,我们在用拼音进行输字选择时,往往无需输入一个字或词语的完整拼音,我们所需要的字或词语就出来了,且系统是有记忆的,它会越来越方便于我们习惯输入的一些内容,即在用拼音打字的实际操作中,不输入完整正确的拼音是常态,长此以往,它务必对学生的汉语拼音的掌握会起到负面削弱的作用,特别是本身对汉语拼音的掌握就不太好的同学。如,有的同学由于受方言(如四川方言)等影响,对汉语拼音的前后鼻音分不清楚,但在用拼音输字时很少受影响,如,当我们需要输“经(jing)”时,如果只输“jin”,“经”字也会立刻闪现出来,丝毫不影响我们输字,反而还提高了我们输字的效率。由此可见,方言对学生汉语拼音的掌握有着不可忽略的负向迁移,特别是在当今智能化时代,这一负向迁移体现得尤为明显。

3.学生对自己的汉语发音水平的大致评估

研究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生尽管经过十多年中文的学习,包括从小学开始学校教育对汉语拼音的强化,但由于受方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对汉语拼音的掌握差强人意。在270名受试者中,只有168名学生(62.22%)认为自己能对汉语拼音中的近似音(如/n/和/l/)进行准确的辨析和发音,有83名学生(30.74%)认为自己不能完全(有时候能分清,有时候分不清)对汉语拼音中的近似音(如/n/和/l/)进行准确的辨析和发音,甚至还有19名学生(7.04%)认为自己完全不能对汉语拼音中的近似音(如/n/和/l/)进行准确的辨析和发音。

4.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发音水平的大致评估

研究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生尽管经过近十年的英语学习,当然也包括从小学或初中开始的对英语音标的专门学习和拼读强化,但由于受汉语方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对英语音标的掌握不尽人意,即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发音水平令人堪忧。在270名受试者中,只有160名学生(59.26%)认为自己能对英语近似音标(如net中的/n/和let中的/l/)进行准确的辨析和发音;有110名学生(40.74%)认为不能对英语近似音标(如net中的/n/和let中的/l/)进行准确的辨析和发音。

5.分清拼音中的易混音对学习英语音标的帮助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本科生认为分清拼音中的易混音(如/n/和/l/的发音)对学生学习英语音标(如/n/和/l/)是有帮助的。在270名受试者中,只有23名学生(8.52%)认为分清拼音中的易混音对学习英语音标是没有帮助的。有173名学生(64.07%)认为分清拼音中的易混音(如/n/和/l/的发音)对学生学习英语音标(如/n/和/l/)是有一定帮助的;有74名学生(27.41%)认为分清拼音中的易混音(如/n/和/l/的发音)对学生学习英语音标(如/n/和/l/)帮助很大。

6.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在读音或写法上的相似之处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本科生认为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在读音或写法上有相似之处。在270名受试者中,只有3名学生(1.11%)认为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在读音或写法上没有关系;有35名学生(12.96%)认为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在读音或写法上不太相关;有189名学生(70%)认为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在读音或写法上关系密切;有43名学生(15.93%)认为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在读音或写法上关系非常大。

7.在拼读英语单词时,是否会借鉴汉语拼音的拼读方式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本科生在用音标拼读英语单词时,会借鉴汉语拼音的拼读方式(例如:用音标拼读单词let时,会借鉴拼音的拼读方式,如“乐”可拼读成l+è,读成lè)。在270名受试者中,只有72名学生(26.67%)承认他们在拼读英语单词时,不会依赖或借鉴汉语拼音的拼读方式;有152名学生(56.3%)承认他们在拼读英语单词时,会经常借鉴汉语拼音的拼读方式;有46名学生(17.04%)承认他们在拼读英语单词时,非常依赖汉语拼音的拼读方式。

8.对部分汉语拼音的熟悉程度对英语音标学习的影响

研究发现,大多数本科生认为对部分汉语拼音的熟悉程度会影响英语音标的学习,例如:清楚汉语拼音l的读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习音标/l/的发音。本题平均分为6.16分,NPS值为-51.48%。

(二)相关统计与结果分析

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学生的汉语水平、方言的发音习惯等各因素对学生英语发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如表1所示,学生的汉语水平、对汉语拼音的熟悉程度、汉语拼音的发音习惯以及各自方言的发音习惯等都与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紧密相关,且具有促进作用。因为汉语拼音和英语都属于拉丁语系,因此不难理解,汉语拼音的很多发音方式与英语音标的发音方式具有相似之处。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程度对英语音标的掌握及英语语音的习得具有正向迁移的作用。而“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个现代汉语的标准语音即普通话的语音音节。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就语言种类而言,我国有80多种语言,仅汉语方言就有七大种类(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吴方言、官话方言),在34个省级行政区域内还有各个地区、各个县市自己的次方言及种土语。例如,西南官话就是官话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在西南官话里还包含各个地区的种土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音难改”,每个人的方言的发音习惯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对普通话的学习,相对应地也影响着学生对英语语音的习得。

表1 各因素与学生英语发音水平的相关性

本调查结果也反映了因为普通话的全面推广,各地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已经相对较小,但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迁移影响还是明显存在的,方言既可以为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带来正迁移,也可以带来负迁移。例如,湖南方言语音对外语听说能力,尤其是说的能力起着负迁移作用[4]。

就方言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整体影响而言,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最为显著。普通话及各地方言固有的发音习惯是方言区学生英语发音偏误的根源,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际差异导致了母语的负迁移。以河南学生为例,除了元音、辅音、音节结构方面的发音偏误能从河南方言中找到对应的影响因素,河南学生的英语发声方式、语凋、口型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方言发音习惯的影响[5]。

四、解决建议

如何充分利用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向迁移作用,克服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这是需要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双向奔赴才能实现的目标。

(一)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特别是英语听说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英语语音知识,教师自身发音要标准,不受自身的汉语方言的影响或者说已经完全克服了汉语方言带来的负面迁移的影响。另外,教师需要掌握英语、汉语及方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是要了解所授班级学生的方言背景的大致差异,在备课过程中研究和制定相应的反干扰对策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普通话和方言的正迁移。

(二)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通过大量精听、模仿标准的发音,反复操练,比较自己的汉语方言背景与英语发音的异同,充分利用其相似之处,即正迁移的作用,找出其异同处,即负迁移的影响,使自己的英语语音的学习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音标汉语拼音拼音
浅谈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魔力音标
自然拼读法与音标教学共同促进大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增加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模式初探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魔力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