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因素探究
2022-08-25卢文凤宋心果
卢文凤,宋心果
(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一、引言
2020年9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1]目前,我国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薄弱环节,探究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对提升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育硕士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校内、校外两个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影响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总结梳理了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图1)。从学校内部层面来看,影响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包括学校培养模式、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考查、教育评价体系等;从学校外部层面来看,影响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有研究生招生模式和实习基地支持力度等。
图1 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一)校内因素
1.学校培养模式
首先,不同类别研究生同质化培养。部分高校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教育学硕士类似,导致教育硕士得不到系统完备的实践培养。[2]其次,生源中非师范生占比高,高校对于跨考和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的教育硕士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措施。目前,部分高校在招收教育硕士时,对专业背景没有明确要求,也不会做师范背景的硬性要求,但又没有针对这类学生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导致部分教育硕士没有接受过专业化、规范化的师范技能训练,教育实践能力不足。[3]最后,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部分高校为了降低培养成本,简化培养环节、压缩教学实践的时间;部分高校不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由教育硕士自行选择学校实习锻炼,在此过程中高校又疏于监督和管理,导致教学实践流于形式。[4]
2.导师队伍建设
教育硕士在校与其导师接触和交流的时间最多,导师科研创新和实践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教育硕士培养的起步时间较晚,部分高校还没有充足的导师,这就导致部分导师的专业背景与所指导的教育硕士的专业相关但并不完全匹配;其次,部分导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但其实践经验有所欠缺,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往往偏理论化,忽视了专业学位的实践性。为了解决教育硕士导师实践指导能力薄弱的问题,大多数的高校会采取“双导师”制度。然而,在选择校外导师时,高校往往倾向于选择有行政职务的高级职称教师,而这些教师通常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有许多繁忙的事务,往往腾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从而使“双导师”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4]
3.学位论文考查
学位论文是考查教育硕士对于教育教学理论、教学专业技能等方面掌握与运用情况的重要依据。撰写学位论文的目的在于增强教育硕士发现与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硕士的论文选题应该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与应用价值,符合专业应用性、实践性要求,以便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教育实践。然而,教师往往采用面向学术型研究生的授课方法,多从学术理论角度表述问题,较少从实践的角度阐述问题;重视文献资料阅读,忽视案例实践教学的观察。[2]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偏向学术型论文,进而使教育硕士整个研究生生涯的科研工作重心落在学术研究上,脱离教学实践,影响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
4.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体系是研究生工作有效运行、监督、检查、总结的保证,完备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保障。然而目前,高校仍然存在不同学位类别(学术型、专业型)采用同一种评价模式的情况。高校常常采取闭卷考试或者撰写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考查教育硕士,而这些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考查教育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最终的毕业考核时又往往“唯论文”,以学位论文的学术观点、学术规范、学术水平作为评价指标,使得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的重心落在培养研究能力、提升学术理论素养上,影响其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5]
(二)校外因素
1.研究生招生模式
研究生招生考试作为教育硕士教育的“第一关”,是确保理想生源录取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采取“推免”和“统考”两种模式,教育硕士也不例外,且以“统考”模式(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按照分数高低对考生进行依次录取的模式)为主。然而,现行教育硕士的初试侧重考查理论知识,且考查内容(政治、英语二、教育综合333)与教育学硕士考查内容(政治、英语一、教育综合311)极其相似。在某种程度上,高校是在以同样的标准选拔不同类型的考生,未能从教育硕士的角度对考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查,导致生源特性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低[6],进而影响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2.实习基地支持力度
教育硕士的专业实践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且这两个活动都需要在实习基地完成。然而,在教育硕士的实际专业实践中,部分合作实习基地考虑到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教学能力的不足,为保障其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往往会降低教育硕士的教学频率。即使一些师资力量短缺的学校能提供较多的教学机会,也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不能及时给予教育硕士指导和反馈,难以支持教育硕士开展系统的实践教学,无法保证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影响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指出,教育硕士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7]结合其培养要求,本文认为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如图2所示。
图2 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构成因素
(一)实践创新动机
实践创新动机是进行实践活动的基础,是推动活动实施者进行实践创新的基石。实践创新动机包括实践创新兴趣、实践创新压力和实践创新成就三个要素。其中,实践创新压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转化为实践创新的兴趣和成就。实践创新兴趣是指教育硕士对自己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这要求教育硕士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所从事的活动感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积极地开展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我效能感,提高实践创新的兴趣。实践创新压力是指教育硕士在客观条件的影响下,被迫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从成为研究生的那一天起,意味着无论教育硕士是否对科研、对教育教学充满着热忱和兴趣,都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工作,否则将承担延迟毕业、被学校清退或者自己主动申请退学的风险。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育硕士必须顶住压力,进行教学活动和实践创新。实践创新成就是指教育硕士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希望超越他人、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心理倾向。此类教育硕士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将化困难为动力,不断推进教学工作的实践创新。
(二)一般教学实践能力
一般教学实践能力是每名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般教学实践能力包含了专业知识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专业素养和基本教学技能四个要素。其中,专业知识体系是指教育硕士在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系统。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创新,就必须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地涉足相关的领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硕士保持自身先进性不可或缺的能力,只有会学习、保持学习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更多的创新。作为未来的知识传授者,教育硕士更应该不断学习,跟上时代步伐,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育硕士成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包括教育基本原理、学科教学方法、教师基本能力等。基本教学技能包括课堂导入、讲授、板书、提问、管理等的传统技能和利用现代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的现代教学技能。
(三)教学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创新能力是在一般教学实践能力基础上不断进行创造性应用、创新性实现的能力。它包括学科知识创新运用能力、教师专业素养创新融合能力、教学技能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学科知识创新运用能力是指教育硕士在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挖掘课程内容背后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提炼的能力,是对知识进行更为深刻的剖析、更为准确的使用。教师专业素养创新融合能力是指教育硕士在具备教育基本原理、学科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心理、教师基本功、师德师风等基本的教育基本素养的前提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武器,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的能力。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教学活动的引领下,教育硕士将课堂所学投入实际教学,促使其产生1+1>2的效果。教学技能创新实践能力是指教育硕士在把握传统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适时地运用现代教学工具为课堂增色,促进学习内容的强化和掌握的能力。在现代教学工具的支持下,现代教学技能可以使知识更加直观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
四、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落实分类培养
要提高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应进一步落实教育硕士的分类培养。首先,教育硕士必须和教育学硕士分开培养,不可将二者混合培养;其次,无师范背景和跨专业教育硕士应补修教育教学类课程并进行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弥补其理论及实践上的不足;最后,应根据教育硕士的实际实践能力适当增加或缩减教育实践时长,从而使分类培养的效果得到切实的体现。
(二)完善“双导师”制度
要提高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完善教育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制度。首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校内导师提高自身的实践修养,如组织其前往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观摩、实践等;另一方面,要着力寻觅基础教育领域的高素质一线教师,以充实校外导师队伍。其次,校内外导师应通力合作,明晰作为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该肩负的职责,共同参与监督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
(三)改革评价模式
要提高教育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应进一步改革教育硕士的评价模式。教育硕士具有“职业性”的特点,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评判其毕业资格时应该重点测评其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能力,而不只是毕业论文的学术价值。例如,利用课堂观察研究方法量化分析教育硕士教学实施过程,从而判定其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此外,实践评价结果应为多个评价主体(培养单位、实践教学单位、施教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
(四)优化招生环节
要提高教育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应进一步优化招生环节。在复试环节,除对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的考查外,还应侧重考查考生分析、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突出专硕的“职业性”,必要时可以模拟实际课堂对其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查。此外,培养单位可以利用在复试环节的自主性,适当加大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从而更好地发挥选择理想生源的权力。
(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要提高教育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还应进一步加强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培养单位应积极探寻合适的基础教育学校,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应加大对实践基地的投入,不断提升其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使其有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给教育硕士。
五、结语
本文对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构成因素进行了专题式归纳和立体性细描,勾勒出了影响因素及构成因素的清晰面貌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建议。其中,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有学校培养模式、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考查、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生招生模式和实习基地支持力度等;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有实践创新动机、一般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实践创新能力等;提出的建议有落实分类培养、完善“双导师”制度、改革评价模式、优化招生环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等,以期为教育硕士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