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京时期俄罗斯智库在意识形态新定位中的作用分析及启示

2022-08-24李艳龙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保守主义智库俱乐部

■ 李艳龙

1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上海 200062

2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上海 200062

1 引言

2021 年10 月,普京在第十八届“瓦尔代”论坛全体会议演讲中明确指出,在全球正经历结构性变革、风险与威胁叠加的时代条件下,健康、温和且合理的保守主义是俄罗斯所恪守的最为合理的政治基本方针和行为准则。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的定位,同参与意识形态生产、传播与竞争的智库等非国家行为体紧密关联。现有研究通常将俄罗斯智库置于外交政策叙事框架中进行考察,对其在国家思想定位中的作用与影响仍缺乏全面、深入的探究[1]。鉴于此,本文选取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ИCЭПИ)、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Избopcкий клyб)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智库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分析,并对其在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构建、战略性理念与决策行为、国际话语权争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升智库意识形态治理参与度提供经验借鉴。

2 俄罗斯保守主义新定位与智库意识形态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迅即开启了自由主义全面转型进程,“西方主义”一度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与外交政策选择的指导性理念。然而,进入21 世纪以来,俄罗斯精英不仅重新审视20 世纪90 年代激进转型道路及其破坏性效应,而且相继创建了不同类型的智库以探索新政治话语叙事,逐步确立了保守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从俄罗斯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及智库角色变化来看,其整体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俄罗斯保守主义探索阶段与智库参与(2004—2012 年)、俄罗斯保守主义成型阶段与智库意识形态化(2012年至今)。

2.1 俄罗斯保守主义探索阶段与智库参与(2004—2012 年)

自2000 年普京当选总统以来,俄罗斯整体上坚持一种“非意识形态”叙事和政治中间路线。这种务实主义治理模式主张在恢复法治、爱国主义、秩序与社会内部团结的基础上,重塑俄罗斯及其大国地位。然而,2004—2008 年,面对国内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现代化需求以及欧亚空间内层出不穷的“颜色革命”等严峻挑战,俄罗斯政治与社会精英开始转向新意识形态建构,不同类型的智库平台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2005—2008 年,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内部逐渐形成了社会保守主义政策中心、十一月四日俱乐部和国家爱国俱乐部等3 个政治俱乐部,为常规讨论国内社会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另外,前总统顾问格列布·巴甫洛夫斯基领导的高效政治基金会、政治家维亚切斯拉夫·尼科诺夫担任主席的政治基金会以及2005 年成立的动态保守主义中心(后更名为“动态保守主义研究所”)等重要社会智库,也在这一时期专注新环境下的意识形态的重建,不断地推出新媒介平台和高质量智力成果,以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舆论为导向[2]。

2009 年,保守主义正式被“统一俄罗斯党”列入党纲,这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任内提出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保守主义现代化方案以尊重俄罗斯人民最佳传统为基石,以非革命、非暴力进步和发展为目标,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实践的基础[3]。整体来说,此阶段俄罗斯智库具有如下特点:由于国家正致力于新意识形态的探索,俄罗斯智库(政党或社会智库)积极响应政治和社会需求,提升自身的参与度,为构建保守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2 俄罗斯保守主义成型阶段与智库意识形态化(2012 年至今)

2012 年,博洛特纳亚广场抗议事件及其后的克里米亚危机和西方制裁,助推了俄罗斯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成型。换而言之,在内部政治危机与西方重压背景下,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与实践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为俄罗斯内、外策略性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2014 年,普京在不同场合多次公开表明保守主义立场,不仅提倡一种以传统价值观为内核的道德保守主义,以及符合俄罗斯精神、民族传统、道德价值、文明符码和主权的发展模式,而且建构了一种旨在反对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主权主义”和文明多元主义叙事[4]。

与新阶段政治总基调一致,俄罗斯智库成功实现了组建或重组,并利用多元化媒介渠道传播自身的思想理念和研究成果,从而影响国内公共话语和政府决策选择[5]。2012 年6 月,在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的发起下,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公民社会发展基金会等智库相继成立,这些智库致力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前景分析、普京政权的社会与政治基础分析、政党选举制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从而为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创新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2012 年9 月,在一批知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公众人物的倡议下,动态保守主义研究所与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正式合并,其主要使命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反自由主义政治、意识形态联盟,为俄罗斯当局与社会创建和提交分析报告,推动以爱国主义为导向的国家政策渗入国民生活各个领域之中[6]。总而言之,与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治理的现实需求相契合的,以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为代表的智库在保守主义思想定位新阶段中扮演着枢纽角色。

3 俄罗斯智库概况及人才队伍

3.1 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是一个官办非政府组织(government organize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其现任理事会主席由总统办公厅内政局前副局长德米特里·巴多夫斯基担任,核心成员则由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权威专家和学者组成(见表1),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与公共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总部设于莫斯科,下辖克里米亚、加里宁格勒和伏尔加格勒3 个分支机构,并于2014 年创办刊物《保守主义文集》(Тетради По Консерватизму),为官方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系统性阐述提供了理论参照[7]。

表1 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核心成员信息Table 1 Core member information of ISEPR

自2012 年成立伊始,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保持着紧密联系,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战略管理决策、公共行政管理、政党选举和社会发展等关键问题提供专业性的分析与支持[8]。此外,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重思俄罗斯(Rethinking Russia)[9]、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俄罗斯联邦公民会议室、全俄人民战线、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商业俄罗斯、俄罗斯妇女联盟、俄罗斯养老金领取者联盟等重要智库或公民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在政府、公民社会、科学与专家团体和媒体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

3.2 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

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由资深政治活动家、作家亚历山大·普罗汉诺夫担任主席,核心成员主要由左翼保守主义者、东正教保守主义者和新欧亚主义者等不同思想团体代表以及政界、商界和新闻界精英人士构成(见表2)。除此之外,俄罗斯原第一副总理、现任联邦航天局局长德米特里·罗戈津,俄罗斯前文化部长弗拉基米尔·梅津斯基,部分州长或自治共和国行政长官、军队高级人员和军工复合体总裁等,均与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联系紧密。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总部位于莫斯科,下设圣彼得堡、萨拉托夫、符拉迪沃斯托克、里加、格罗兹尼、顿涅茨克和塞瓦斯托波尔等23 个区域分支机构,并于2013 年创办了刊物《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俄罗斯战略》(Изборский Клуб:Русские Стратегии)。

表2 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永久成员信息Table 2 Permanent member information of the Izborsk Club

续表

由于成员数量众多、分支机构分布广泛,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通常被视作当代俄罗斯保守主义者的最广泛同盟[10]。在“社会保守主义”这一共同思想基础上,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将俄罗斯国内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者(从社会主义者、苏联爱国派,到君主主义者和东正教保守派)团结在一起,竭力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反对外国势力中心和国内“第五纵队”的帝国统一阵线[6]。

4 智库研究主题与内容分析

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的旗舰刊物《保守主义文集》《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俄罗斯战略》是观察、研判当下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定位及社会思想态势的关键切入口。因此,本节基于智库重要思想产品,对其研究内容的重心进行了系统解读和比较分析,主要涉及国家意识形态、历史与思想遗产、经济发展模式与欧亚一体化战略,新型战争与地缘政治战略,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等不同主题。

4.1 国家意识形态

全球系统转型条件下,俄罗斯意识形态的重建是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两家智库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其中,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重视俄罗斯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内部动员潜力和对外软实力潜能,认为其是俄罗斯维持自身文化与历史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以及扩大国际吸引力、争取国际同行者和支持者等软实力战略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11]。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在其纲领性报告《动员计划:作为“大突破”战略的基本前提》(Moбилизaциoнный пpoeкт -ocнoвнaя пpeдпocылкa cтpaтeгии бoльшoгo pывкa)中明确提出,建立一种国家理念和动员型意识形态不仅是后苏联时代俄罗斯成功实施大突破战略的重要前提,而且是抗衡西方集团及其自由主义主导性话语的有效解决方案。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将这种意识形态定义为“动态保守主义”,即一种立足于保存道德、宗教、文化和人类学资源的现代主义,一种替代西方自由主义现代性的意识形态[12]。

4.2 历史与思想遗产

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认为,俄罗斯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是传统与革新的合理结合,既汲取过往时代经验,又面向未来。因此,该研究所聚焦于19 世纪至21 世纪俄罗斯保守主义代表人物的哲学、政治与文化遗产,如乌瓦罗夫、丹尼列夫斯基、别尔嘉耶夫、索尔仁尼琴等,旨在充分发掘其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13]。与之相比,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更强调俄罗斯的历史连续性及帝国固有属性。例如,其认为俄罗斯国家史是一部帝国延续史,当下俄罗斯是继承基辅-诺夫哥罗德罗斯、莫斯科公国、罗曼诺夫和苏联帝国之后的“第五帝国”[14]。另外,在国家意识形态构成要素层面,其倡导一种“红白和解”策略,即超越历史与思想分歧,将苏联时期的社会正义与沙皇时代东正教精神性等核心要素整合在一起[15]。

4.3 经济发展模式与欧亚一体化战略

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两家智库均在分析报告中指出,俄罗斯应借鉴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经验,摆脱盛行的新自由主义教条或后工业主义神话,突出强调国家、国家资本主义和民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以及维护经济主权、建立公平的国际金融与经济体系的必要性。智库成员认为,为实现上述目标,俄罗斯应注重国内市场投资和实体经济发展,坚持一种生产、增长和创新并重的准自治经济政策(quasi-autarky),而非以投机性金融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型经济模式。“欧亚区域一体化”战略总统顾问格拉济耶夫院士、经济学家安德烈·科比亚科夫等是持这一观点的领军人物。智库关于欧亚经济联盟前景、经济安全和货币主权、再工业化、农业部门改革、粮食安全等主题的研究报告,为俄罗斯政府经济战略制定和政策落实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准备[16]。

4.4 新型战争与地缘政治战略

在后冷战世界秩序日趋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凸显的大背景下,尤其是2014 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提出和发展“冷战2.0”“俄罗斯世界”等概念,聚焦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俄罗斯与西方世界之间的信息战、网络战和心理-历史战等新型战争理论与实践,并针对西方混合侵略模式(如“颜色革命1.0”和“推特革命2.0”等)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17]。与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的进攻性立场不同,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提倡一种务实的孤立主义战略。具体而言,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帝国中,俄罗斯无须减轻美国的霸权负担,只须扮演一种“反叛省份”角色,将自身打造成保守主义力量堡垒,从而创造一个自主、开放的未来[18]。

4.5 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

如上所述,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两家智库均强调科技现代化与创新在俄罗斯经济、国家安全等领域中的关键地位。就科技创新与人类未来而论,俄罗斯智库不仅探讨建立一种以基础性研究与教育系统、应用科学和大型高科技公司为循环链条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性[19],而且警示当下人类所面临的以技术崇拜为特征的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多元化趋势挑战[20]。例如,后性别主义者运用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对生物或社会意义上的人类本质及其道德边界加以修正。

5 俄罗斯智库的政策影响及启示

5.1 俄罗斯智库的政策及国际影响

综合来看,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以及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两家智库紧扣时代脉搏和国内外政策议题,借助自身独有的政治资源、人才等优势,不仅成为国内政策分析、咨询与决策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发挥了自身独特的影响力,为推动价值理念对外传播,增进国际对话与互动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第一,积极参与思想生产与传播,助推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化、大众化。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定位是其政治统治精英与知识阶层和社会环境合力互动的结果,智库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首先,俄罗斯智库利用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所组成的知识网络,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发挥思想生产与传递、政策解读和理论阐释等重要功能,为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提供了富于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理念、新举措。其次,俄罗斯智库与不同类型的公民组织或舆论调查机构形成良好的互动,能够全面了解社会舆情态势,并借助报纸、期刊、电视辩论和门户网站等多元化传播途径,加强思想营销和舆论引导,从而推动保守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第二,发挥专业化优势,推出高质量思想产品,影响政府战略性理念与决策行为。对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定位的演进路径加以观察可知,政府与智库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种“企业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关系”。尤其是2012 年之后,以保守主义为价值取向的俄罗斯智库竞相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依托“旋转门”机制和影响渠道为自身思想产品赋权,最终达到为俄罗斯政府战略性思想和决策行为服务的目的。2014 年,在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委托下,智库国家战略研究所出台的半官方报告《作为一种俄罗斯“软实力”要素的保守主义》,对普京的对外策略性叙事影响巨大[21]。例如,该报告中对西方文明“去人性化、去主权化和去社会化”等后现代发展趋势作出的尖锐批评,与其后普京严厉抨击西方自由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取消文化”的叙事基调一致。与之相比,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利用其在政界、军界与军工界及地方行政精英中的丰富人脉和平台资源,深入地研判国内舆情及国际形势动向,为克林姆林宫决策层提供全面的、专业的思想储备。

第三,增强平台与人员的国际交流合作,有效参与国际话语竞争,提升自身国际话语影响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俄罗斯智库通过举办国际学术论坛拓展自身的国际影响网络,不仅增进不同国家间知识文化精英的互动交融,而且在展示俄罗斯国家形象、表达俄罗斯声音等方面充分发挥着桥梁作用。以社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为例,2014—2017 年该智库分别在莫斯科、加里宁格勒、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巴黎等地,连续举办了以“俄罗斯与欧洲:文明空间下的价值对话”“俄罗斯与亚洲:文明发展载体”等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别尔嘉耶夫报告会”(Berdyaev Readings),积极推动俄罗斯自身理念的传播及国际学者间的跨文化交流[22]。

5.2 对我国智库建设的启示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我国智库的参与意识形态治理仍然存在“思想创新能力不足、传播体系搭建不顺、舆论引导作用发挥不足、调节掌控能力缺乏”等多重现实困境[23]。鉴于此,俄罗斯智库的经验可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升智库意识形态治理参与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第一,加强跨领域人才互动与智库间的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智库产品专业化、体系化与创新性并重。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中国智库需充分整合国内有限资源,在政府与智库、高校与智库、智库与智库三重关系之间打造出一种互联互动的模式,从而在思想产品生产上实现通力合作、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因此,打破人才、平台等资源藩篱或孤立状态,建立一种政府、高校与智库等不同行为体间的长效对接机制,是打造中国高端智库产品、提升智库意识形态参与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

第二,利用多元化传播途径,引领社会价值导向,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作为生产思想和知识的独特行为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需要承担“问题剖析者、方案提供者、理论诠释者”等角色,又需要建设多位一体的传播矩阵和机制,为国家制定战略性决策打造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共识。此外,中国智库应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举办大型国际论坛、学术讨论会等深度交流的方式,增进中外智库的人员互动及理念交融,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强有力的声音。

猜你喜欢

保守主义智库俱乐部
民居智库
保守主义的价值与局限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什么是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