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粮”方“粮”策 绘出粮田美景
2022-08-24罗津欧阳天泉于都县农业农村局
文/罗津(本刊记者)欧阳天泉(于都县农业农村局)
“今年早稻能达到亩产600 公斤的湿谷,比过去增产了约20%。这样的变化,来源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功的助力。”在赣州市于都县仙下乡石陂村的地头,仙下乡农业工作负责人谢九连望着刚种下的晚稻,笑着说。这几年,于都县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27.43 万亩、总投入81330 万元、受益群众40.7 万人,该县“2017-2020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省级绩效考评中连续四年获得先进县称号。
不仅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今年以来,于都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时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以防止抛荒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为重点,抓住“春耕”“夏收”两个关键节点,拿出“粮”方“粮”策,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截至目前,于都已完成早稻面积23.51 万亩、完成比例102%,中稻已完成3.29 万亩、完成比例为100.3%,早稻总产量达76600 吨,同比增加1.02%。
紧抓落实 打好早稻攻坚战
“为了推动早稻生产,于都县将责任落实到位。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领军、带头督促,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层层落实‘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乡村振兴帮扶单位联系种粮大户’责任制度。”于都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福介绍,该县还抓好一批示范基地,各乡(镇)主要领导、班子成员、村干部分别按梯级抓好一个1000 亩、500亩、100 亩以上的早稻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以上率下逐级推进,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环扣着一环推;绘就一幅春耕画卷,各级党组织开展“促春耕、助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带领群众下到农田,开展清沟、蓄水、翻耕等服务,全县党旗飘扬在春耕生产一线,一抹抹“党旗红”与一行行“秧苗绿”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春耕图。
“政策”落实到位,为农户种粮增加效益。于都县出台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十条措施》,拿出8000 万元专项用于发展双季稻种植,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连片种植双季水稻的,根据种植面积给 予100 元/ 亩、200 元/ 亩、300 元/亩的梯级奖补;对早稻生产工作排位靠前的乡镇,分别给予8 万元、5 万元、3 万元的经费奖励。为农户发展降低门槛,出台《关于组织村集体购买农机提高水稻等生产机械化水平的通知》,引导村集体“一村一品”合作社购置农机,在享受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基础上,再享受县财政补助20%;出台《于都县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工作方案》,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发展水稻种植。与中国中化集团对接洽谈,统一代购优质水稻种子,比农户自购种子优惠达25%~40%,有效为群众节约了成本。
“耕地”落实到位,做好田间加减法。对产粮耕地做“加法”,全县推广“农户联耕联种、集中流转大户种、村集体合作社代耕代种”等方式,对无人耕种地、村集体土地、抛荒地等由村合作社兜底保种,全覆盖、压茬式推进粮食生产,坚决消灭粮食生产耕地“死角”,全县顺利整治抛荒耕地面积5151.6 亩。
对耕地抛荒做减法,提出防治耕地抛荒有力措施,对出现连片抛荒2 亩以上的乡(镇),取消乡村振兴评先评优资格;对耕地连片抛荒超过5 亩或累积超过20 亩的乡(镇),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坚决贯彻“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精神,对耕地抛荒弃耕的,暂停发放相关政策性惠农补贴,收回流转经营权且不支付土地流转金。对耕地“非粮化”做减法,收回失管果园、农田开挖整治“非粮化”。退“果”还“田”,将部分老果园、苗圃、失管果园、稻田养鱼翻耕“还田”,按照早稻生产标准改造为水田投入春耕生产;劝阻农户在水田种植花生等旱作物的行为,让花生、玉米、大豆、蔬菜等旱作物种在旱地上,切实保障粮田种水稻。对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不力的村,不得申报相关农业奖补项目,给予相关乡(镇)乡村振兴考核一票否决;对农民和工商资本违反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纠正,并立即停止其相关补贴和项目扶持。
“服务”落实到位,优化技术提产量。全程机械化促春耕,积极引导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建设了1 个单季育秧能力3000 亩的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全县分片区建设了稻谷烘干设施,实现从育秧、翻耕、插秧、病虫防控、收割到烘干的全程机械化。全县投入各类农机具4596台(套),检修机具920 台(套),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3.03万亩,完成机播、机插作业面积13.2 万亩。良种良法促春耕,全县大力推广优质稻、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绿色防控、早稻早育等粮食生产良种良法,全面提升了粮食生产技术水平。全程服务促春耕,进一步加大早稻生产技术服务力度,县、乡两级组织农业技术骨干力量,分别成立了早稻生产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户生产技术难题,在早稻生产各个阶段常态化驻点乡镇提供技术服务指导。面对农资价格上涨这一不利因素,提前下拨早稻奖补资金,解决粮农资金不足难点。
“考核”落实到位,严格奖惩聚合力。强化督导补短板,多部门联合组成春耕生产督导工作组,重点对任务落实不细、工作部署不严、基地建设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力的乡镇、村、组进行督导。现场督办求实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每月召开1 ~2 次流动现场会,县四套班子、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现场对各乡镇进行排名通报,排位后3 名的乡(镇)主要领导在全县流动现场会上作表态发言,连续2 次排位后3 名的乡(镇),由县主要领导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约谈,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处理。层层督办传压力。各乡镇根据本乡镇实际,相应制定了对村、组、大户的奖罚措施,真正建立起县乡村三级互动、全民联动的工作机制。
在于都县段屋乡康梁村,这里有政府建设好的富硒水稻稻谷烘干厂,每天可为村民烘干90 吨稻谷。“现在农民种水稻比以前效益好多了,仅今年就比去年每亩节约成本约200 元。”段屋乡产业办主任段小伟介绍。
多重保障 推动粮食产业化
完善购销保障,保障产粮“有效益”。认真抓好粮食政策性收购工作,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新深化粮食产销合作,畅通粮食流通“主动脉”。积极沟通协调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探索粮食网上交易新路径,以村集体合作联社的名义注册国家粮食网上平台交易会员,早稻、晚稻上线江西省粮食交易中心销售,县内50 余款特色农副产品通过网络销售走向全国市场。组建于都县粮油行业协会,协调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展示展销活动,搭建对外展示窗口,于都优质粮油产品成功进驻北京盛华宏林超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超市、上海·中国硒博馆等场馆。
完善粮仓保障,练好储粮“基本功”。于都县依托“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优势,全方位支持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产后服务能力提升,建成全县低温成品粮“公共库”。实施“四化”粮库建设提升工程,新建2.5 万吨仓容储备库和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全县现代化有效仓容达6 万吨;建成3 个粮食应急加工点及28 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成3 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12 个稻谷烘干厂,日烘干能力达700 吨,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需求匹配、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专业化、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于都县仙下粮食储备库获评江西省“智能化升级改造示范库”。
完善供应保障,应急保供全覆盖。坚决落实地方储备规模实物,完成粮食地方储备11000 吨,食用植物油地方储备100 吨。按照我县城镇人口6 个月口粮消费标准,拟增加14000 吨县级储备粮,分三年实施完成。全县各乡镇充实3 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28 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实现县域应急供应全覆盖。整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富硒产业发展中心检测资源,组建于都县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为粮食供应安全保驾护航。
完善品牌保障,打造发展新动能。立足富硒资源禀赋,注册“于都硒”“雩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引导发展富硒大米产业,一体推进富硒大米扩面种植、产品研发、标准编制、营销推广、品牌建设“五大行动”。于都富硒大米企业标准获评全国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实现全市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零的突破。2021 年,在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上成功举办于都富硒大米品牌发布会,2022 年5 月16日成功举办“于都县富硒大米品种食味品质鉴定会”,富硒大米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