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都县银坑甑笊舞调查研究

2019-10-06李欣蔓

戏剧之家 2019年25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于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欣蔓

【摘 要】本文讲述了于都县银坑甑笊舞的历史渊源和舞蹈特点,分析了甑笊舞的发展现状。针对甑笊舞落魄的尴尬局面,当地政府开始注意到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保护和传承。笔者总结了新时代下甑笊舞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以期能让这种独具地方特色和浓郁艺术气息的汉族民族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于都县;银坑甑笊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118-02

甑笊舞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曾经是当地人的精神寄托,是当地人的娱乐形式,很受当地人的推崇。众人欢聚一堂,群情振奋。随着现代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目前甑笊舞后继缺人,人们对于都县银坑甑笊舞的热情也越来越弱,甑笊舞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局面。目前,当地的年轻居民甚至都很少见过真正的甑笊舞表演。于都县银坑甑笊舞的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强烈的风格特性和不可再生性。传统文化和习俗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我国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面对甑笊舞落魄的局面,对于都县银坑甑笊舞进行调查研究,对银坑甑笊舞的传承和保护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于都县银坑甑笊舞的相关论述

(一)甑笊舞的历史渊源

有一种说法是传说屈原在世时,有一次其全家人身患重病,屈原晚上做梦梦到划龙船,醒来之后便去划龙船许愿帮家人驱除病患,从此便有了划龙船的习俗。从此甑笊舞也应运而生。也有甑笊舞是起源于岳飞的说法,相传宋朝年间,岳飞进行农民起义,败兵后退守山洞,下令不杀奴隶,还在兵营与百姓舞蹈娱乐直到清晨,以此来迷惑敌军,最终趁敌人军心散乱之时进行突击,获得胜利[1]。700多年来,甑笊舞仅仅只在银坑镇银坑村的九个屋场中流行,从未延伸到其他村落,也是一个不解之谜了。

(二)甑笊舞的舞蹈特点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有九座屋场常年用来进行汉族舞蹈表演,甑笊舞的舞蹈特点是将舞蹈和敬神仪式结合起来,所以也叫“敬神舞”。这种舞蹈历史悠久,是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每年的正月初六,舞蹈人员便会在各个屋场举行演出会议,商讨演出顺序。此舞蹈因起舞时人们手舞“甑笊”又唱又跳而得名,舞蹈动作酷似划龙舟的姿势,又被叫作“划龙船”或“唱船歌”。甑笊舞是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舞蹈的表演人数不少于27人,舞蹈角色扮演涵盖了艄公、艄婆、灶背王等民间神话人物。舞蹈伴奏采用打击乐的形式,共有三人分别敲击大鼓、大锣和大头钹,有较强的节奏感,舞蹈欢快,气氛浓郁,反映了赣南客家人的生活面貌和文化特色,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2]。

二、于都县银坑甑笊舞发展现况

(一)甑笊舞的相关评价与现状

甑笊舞凭借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进行表演,反映了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演变,是客家文化中的艺術瑰宝。随着城乡生活现代化脚步的不断迈进,新兴媒体和新的文化形式的应用和普及,新时代的青年大多选择进城务工。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关于甑笊舞的传承人名录记载的只有17人,最年轻的已经40岁了,最年长的86岁,平均年龄高达66岁。甑笊舞的艺术形式缺少后人继承,即使是当地村民也很少见过真正的甑笊舞表演。甑笊舞和大多数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一样,逐渐走向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命运[3]。

(二)当地实行的保护方式

甑笊舞表演形式异彩纷呈,在我国的艺术宝库中十分少见。面对甑笊舞落魄的现状,于都县文化局长袁尚贵开始寻求有效的办法将甑笊舞传承下去。2007年在县政府的提倡和呼吁下,各个部门开始对甑笊舞进行挖掘和抢救。一方面,重新整理了甑笊舞的唱本,拍摄了关于甑笊舞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另一方面对现存的表演者给予物质上的补贴和精神上的支持,还将银坑镇银坑村列为甑笊舞特色示范点。银坑村的小学和中学也将该舞引入校园,让小学生开始接触并了解这种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细胞,并为甑笊舞的继承和发扬注入新鲜的血液。甑笊舞进入校园是解决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有效途径[4]。

三、新时代甑笊舞保护与传承的方法

(一)建立资源数据库,引进现代化管理措施

文化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时代,而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甑笊舞艺术应该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做好甑笊舞相关资料记载的管理工作,开展当地文化资源调查,对从事这种艺术形式的人进行采访与交流,建立甑笊舞文化纪念馆和数据资料库。当地人和外来游客可以通过纪念馆了解甑笊舞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背景,也可以通过网络数据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到这种艺术形式。江西省非物质遗产博物馆中有对甑笊舞的相关记载,但实际内容却少而片面。为此应该补全完善相关记录,做好数字化信息技术编程的文字代码的保护工作,结合文字、录像、数字多媒体各种资源,让甑笊舞艺术能系统性、全面性地保存下来[5]。这也是在新时代下传统艺术必须经历的改革,能够突破传统与现代的桎梏和隔阂,是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有效生存方式。

(二)做好宣传工作,树立文化品牌形象

过去几百年来,甑笊舞一直只在当地流行和表演,从未走出村落,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现代化科学技术在给甑笊舞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甑笊舞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就是在数据资源快速传播的背景下,也能让甑笊舞的艺术形式走出银坑村。可以建立甑笊舞的官方账号,通过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将甑笊舞推广出去,引进专业的管理宣传人员,运用公共账号,及时更新关于甑笊舞的最新消息和概况,扩大甑笊舞的知名度和普及度。而且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原汁原味的甑笊舞蹈,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吸引相关音乐爱好者的目光和注意力,让更多人关注这种艺术形式。树立起甑笊舞的文化品牌形象,提高甑笊舞的影响力。

(三)政府加大补贴,发展甑笊舞文化传承人

目前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甑笊舞失传的危机形势,并且在对甑笊舞的保护和传承上做出相应努力。未来还要继续健全相关的产业化政策,优化甑笊舞的文化产业结构,加大对甑笊舞组织管理工作、发扬传承工作以及市场工作的投资,构建好甑笊舞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并鼓励当地新时代的年轻人关注和继承甑笊舞的艺术形式,可以将现有的继承人集合起来成立甑笊舞音乐文化团队[6],建立民间传承人才的培训机制,编写相关的学习教材,加强对新一代传承人的培训工作。另外当地政府大力鼓励支持甑笊舞传承人开拓进取,从政策、经济、开发方面予以相关的优惠和支持,在特定的场合进行表演,重新营造起当地浓郁的艺术气息,形成良好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甑笊舞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气息。在新时代科学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局面,为了对甑笊舞进行保护和传承,需要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从“建立资源数据库,引进现代化管理措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文化品牌形象;加大补贴,发展甑笊舞的优秀文化传承人”这三方面出发,让甑笊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安静.茂名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11):91-95.

[2]史新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音乐的出路探究[J].黄河之声,2018,(17):13.

[3]彭小峰.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初探[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8,(6):169.

[4]李惠.晋东南地区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J].牡丹,2018,(18):56-57.

[5]于乐.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现代交际,2018,(9):107-108.

[6]李蓓蓓.古城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力复兴[J].艺海,2018,(11):122-124.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于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启航
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