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以Z企业为例
2022-08-24文紫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文/文紫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实行股权激励以来,我国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解决股票来源问题发布了各种的法律条款,促使我国股权激励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期。
在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和政策的不断鼓励下,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也日益增多,目前,我国的许多公司都把股票激励视为提升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员工忠诚度、扩大公司规模的重要手段。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
股权激励,也称为期权激励,主要是通过一定附加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股权激励这一激励机制最早由美国兴起,由于它可以有效地缓解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冲突,从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被大部分企业广泛地应用起来。国内外学术界都认为股权激励动因可以分为激励目的和非激励目的。其激励性动因是指企业想通过股东让利给员工的方式起到激励作用,从而留住人才、缓解委托代理等问题。廖理(2004)通过对公司现金流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股权激励能使公司与公司的股东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能改善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降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为公司的职工提供更多福利的结论。许婷(2017)运用实证方法研究股权激励对高管影响路径,认为高管创新能力在企业中不足是因创新动力未被激发所致,而股权激励对激励高管创新动力有一定效果。而非激励性动因是指出于除激励以外的其他各种动机,比如单纯给予员工福利、企业避税。王一舒(2020)的结果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其避税程度与其股票期权激励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关联。而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公司的股权激励与其避税行为存在着明显的负向关联。
(二)创新绩效及测量指标
国外学者在研究技术创新绩效的过程中,由于创新本身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未就如何界定创新业绩达成统一的标准。Hagedoorn等(2003)认为,企业涉及市场的程度和从理论依据到产品进入市场的整个生产流程,所取得的发明、技术和创新,都是公司创新业绩的体现。Guan、Zhao(2013)认为,新产品以及新服务所获得营业收入为衡量创新绩效的指标。马桂芬(2020)在文章中用发明专利申请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及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三者之和来衡量企业的创新绩效。
(三)关于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研究
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效应大致可以分为正激励效应、负激励效应、不存在显著激励效应三大类。在正激励效应方面,学者的观点有:Core(2001)等通过研究发现,授予员工股票期权从而让员工将自身利益与整个公司的价值协调一致,进而使员工更能对企业研发负责,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高。杨大凤(2015)则认为,股权激励与限制性股权激励对公司的研发投入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谭洪涛和袁晓星(2016)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有利于企业创新,并且非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效果优于国企。Bens等人(2002)认为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存在负激励效应,研发费用会减少股票期权行使权时带来的利益,因此认为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会导致低水平的研发投资。Brownandlee(2010)通过对比1998年至2006年度中8000多家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股票期权对公司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没有显著影响。还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不存在显著激励效应。Tien等(2012)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不管对总经理实施长期的激励还是短期的,都无法增强其创新意识,实施股权激励对总经理是否做出研发决策、增加研发投入没有调节作用。王新等(2014)选取2008年到2011年度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在国际运营条件下,实施股权激励对管理层存在激励效应。结果证明,上市公司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股权激励并无明显影响。
表1 Z企业前三轮股权激励进行分析表
三、案例描述
Z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通信产品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通信产品制造商。目前为止一共进行了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分别开始于2007年、2013年和2017年。2020年,Z企业开始准备第四次股权激励。本文只针对Z企业前三轮股权激励进行分析。
四、案例分析
(一)研发投入角度
从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进行分析,Z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水平都大于行业研发资金投入均值,并且Z企业基本能确保将每年营业收入的10%左右作为研发投入,以此促进企业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在Z企业实施第一期股权激励后,自2007年到2012年期间,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就不断上涨,从2007年研发投入32.1亿元,到2012年研发投入资金达到了88.29亿元,其研发投入金额是股权激励前的三倍。自此之后研发投入开始有所下降,但在第二期股权激励实施之后,研发投入资金又恢复为上涨状态。
表2 Z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数据
研发投入自2014年逐渐回升至90.09亿元,在2016年研发投入升至127.62亿元,这说明第二次股权激励对企业的科研投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好景不长,实施第二期股权激励的两年后研发资金增长率又开始下降。而对2017年公布的第三次股权激励来说,由于2018年受到“黑天鹅”事件的打击,Z企业整体亏损,所以2018年研发投入下降到109.1亿元,但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然达到了12.8%,说明在亏损情况下,Z企业还是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注重企业创新研究能力,促进企业的科研实力提升。2019年和2020年研发投入持续上升到125.48亿元和147.97亿元。从上述分析可见,Z企业的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是存在一定积极推动作用的,但与此同时其股权激励存在时效性比较短的问题。
(二)企业专利申请角度
从Z企业的国际专利申请数来分析企业研发转换成果,自2007年首期股权激励开始到2012年,其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Z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为235个,国际排名第52位,2011年Z企业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2826个,国际排名上升到第一名,2012年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3906个,国际排名保持在第一位。从数量上看,第一次股权激励对Z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的增加起到的作用效果虽然没有立竿见影,但2009年相较于2008年,Z企业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的激增,说明其自身研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可以说明股权激励对研发人员所带来的正向作用,在2016年的国际专利申请数达到4132件,成为全球第一,可见第二次股权激励期间Z企业的科研能力有质的飞跃,说明第二次股权激励的实施对Z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正面激励效应。在2017实施的第三期的股权激励方案,Z企业即使在其经营业绩不佳时,其创新和研究能力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间接地说明股权激励对公司财务指标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
(三)企业创新经济效益角度
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来衡量企业的创新经济效益。Z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走势在2007年至2009年整体趋于上升趋势,从11.26%上升至15.02%,营业收入也自首期股权激励开始就持续上涨,这是由于股权激励的实施将公司的绩效与整个公司的报酬结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员工的工作热情得以提升,2010年和2011年,公司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分别为13.93%和8.53%,与同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表明其存在的股票期权具有较好的短期激励作用。而在2012年欧债危机和世界通信产业低迷的情况下,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已经跌到了-11.51%,2013年Z企业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促使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呈回升趋势,这是由于此时激励对象为了达到方案所制定的业绩考核指标,从而提升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到2017年,营业收入已经是股权激励实施前的5倍,其金额达到1088亿元。2018年由于受到美国出口禁令等影响,导致Z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资产收益率出现大幅下降。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Z企业对于研发投入始终占比营业收入的10%以上。
五、结论
本文从股权激励、企业创新绩效、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文献综述,并以Z企业为案例,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认为,Z企业的三次股权激励对公司的创新绩效起到了短期的推动作用,但其长期效应并不明显,并且Z企业考核指标基本上围绕着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考量,存在设定指标过于单一性。这些原因使得Z企业的股权激励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的过程中,应考虑在行权条件中加入经济增加值、市场占有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等行权指标,使考核指标更加全面。此外,为了使激励对象在方案实施后尽可能多地为公司创造价值,并确保相应的激励方案能够取得长期效果,在设计考核时应充分考虑激励方案的长期时效性。
相关链接
股权激励,也称为期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最常用的激励员工的方法之一。
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
具体解析: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特点:
1.长期激励。从员工薪酬结构看,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员工职位越高,其对公司业绩影响就越大。股东为了使公司能持续发展,一般都采用长期激励的形式,将这些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筑利益共同体,减少代理成本,充分有效发挥这些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公司目标。
2.人才价值的回报机制。人才的价值回报不是工资、奖金就能满足的,有效的办法是直接对这些人才实施股权激励,将他们的价值回报与公司持续增值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公司增值来回报这些人才为企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3.公司控制权激励。通过股权激励,使员工参与到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决策,使其拥有部分公司控制权后,不仅关注公司短期业绩,更加关注公司长远发展,并真正对此负责。
股权激励手段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人市场的建立健全,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股权激励才能发挥其引导经理人长期行为的积极作用。经理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股东的长期利益,除了其内在的利益驱动以外,同时受到各种外在机制的影响,经理人的行为最终是其内在利益驱动和外在影响的平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