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8-24牛畅黄秀珍马冬
牛畅,黄秀珍,马冬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郑州 450000
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的异常增殖现象,乳腺癌已成为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首要问题[1-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由于手术需要切除大面积乳腺组织和腋窝淋巴结,术后会影响患者乳腺外观和上肢功能,易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应激过度,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影响患者正常生活[3-4]。临床为了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在治疗过程中常给予患者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5-6]。但由于术后康复锻炼需长时间进行,见效较慢,患者治疗依从性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减低,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同时易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影响患者远期预后[7]。因此,为提高患者锻炼积极性和依从性,可给予患者激励式心理干预,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基于此,本研究给予患者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干预,观察其对患者负性情绪和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11 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②术前未进行放疗、化疗等治疗;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肝肾损伤和凝血功能异常;②伴有严重心功能疾病;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合并淋巴结远处转移;⑤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难以配合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14 例乳腺癌患者,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7 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中,年龄34~56 岁,平均(45.32±5.17)岁;TNM 分期:Ⅰ期23 例,Ⅱ期20 例,Ⅲ期14 例;已婚40 例,未婚17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例,中学29 例,大学及以上13 例。对照组中,年龄33~56 岁,平均(44.72±5.09)岁;TNM 分期:Ⅰ期22例,Ⅱ期23 例,Ⅲ期12 例;已婚38 例,未婚19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 例,中学32 例,大学及以上11 例。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干预。具体包括:①术前,由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乳腺癌相关知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可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开展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宣教,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术前6 h 禁食,术前3 h 禁饮。②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时测量患者体温并观察体温变化,将其维持在36 ℃左右,可利用加热垫、保温毯等进行保暖,防止患者术中因体温过低引起寒战,影响手术进程。术中可用恒温箱将补液维持在37 ℃,并严格控制补液量在500~1000 ml。③术后,留置静脉止痛泵24 h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患者麻醉清醒后可饮用少量温水,术后6 h 未出现恶心呕吐、呛咳等症状,可少量进食半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至普食。术后24 h 可在护理人员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通过活动手部、腕部、肘部和肩部进行肌力训练,锻炼肌肉功能。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渐进行下床运动,控制运动时间与运动量。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激励式心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基本生理状况,根据患者病情制订短期和长期目标,设定目标时应注意是否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②对患者进行语言激励,在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有关知识,对于相关知识掌握较好者应进行言语表扬和肯定,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愈信心。③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为患者设定每日锻炼计划,对完成较好者可给予物质奖励,例如鲜花、奖状等,也可向患者讲解成功案例,增强患者锻炼的信心。在患者进行锻炼时,家属或医护人员也可通过加油等鼓励手势给予患者鼓励,增强患者执行力,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干预前和干预3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评价患者抑郁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评价患者焦虑程度。总分均为0~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②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测定患者上肢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外展角度。③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的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SDS评分干预前61.32±6.83 61.80±7.11 0.367 0.714组别观察组(n=57)对照组(n=57)t值P值干预后42.30±5.14*48.73±4.77*6.923 0.000 SAS评分干预前65.38±7.47 66.10±6.95 0.533 0.595干预后43.11±4.20*49.71±5.69*7.046 0.000
2.2 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上肢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外展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肢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7%(5/57),低于对照组的24.56%(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6,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10]。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手段,但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在临床实践中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常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干预,通过建立有序、个性化的康复流程和护理策略,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11-13]。但由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需要切除患者部分组织,术后患者形体可能发生较大改变,易造成患者第二性征丧失,对生理和心理造成沉重打击,患者易丧失治愈信心,影响术后机体康复进程[14-15]。因此,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对于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给予腹腔镜治疗患者激励式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康复[16]。
本研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DS、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增强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治疗依从性,这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7]。分析原因可能为:①激励式心理干预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康复目标,通过制订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可提高患者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引导患者改变行为。②在康复锻炼中对完成较好者给予语言、物质激励以肯定患者行为,可有效激发患者内在潜能,使患者锻炼积极主动性提高,将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效能,提高锻炼效果[18-19]。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大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肢内旋、外旋、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大于对照组,表明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干预基础上给予患者激励式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上肢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可能是因为:激励式心理干预可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康复目标和计划,并根据目标执行效果进行修改和调整,有效减少患者康复锻炼中的消极因素,提高了患者康复锻炼效果。在满足患者生理需求的同时,通过激励干预还满足了患者自我和自尊需求,激发了患者内在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7%(5/57),低于对照组24.56%的(14/57),表明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激励式心理干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上肢功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