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水磨群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略谈
2022-08-24张彦琴
张彦琴
(渭源县博物馆,甘肃 渭源 748200)
0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在我国古代有一种重要的水力工具——水磨,就是利用水的冲击力,将动能转化成机械能,把小麦、玉米、大豆等磨成面粉,从而供人们食用。水磨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曾广泛使用,大多为土木结构硬山顶三架抬梁式建筑,每座面积10~30平方米,基础由卵石筑砌而成,墙体为木板,安装磨轮、磨盘、水槽等。渭河流域的水磨主要有平轮磨和立轮磨两种,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小钢磨、以电力为动力的磨面机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古老的水磨才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回忆里的历史和沧桑世事的见证。2016年,渭源县博物馆委托甘肃龙洋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对渭源县保存较好的6座水磨做了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并申请资金进行了维修。同时,积极探索渭源水磨群的开发利用,将其作为渭源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抓手,不断培育乡村旅游新热点,逐步形成乡村旅游产业。将乡村旅游同乡村振兴相结合,有效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扩大社会就业,村级自治自理能力和群众总体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产业链条逐步延伸,通过与合作社的共建共赢,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1 水磨的起源
商周时期人们使用臂力通过杵臼脱壳舂碾加工谷粮。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开始出现手动的石磨。东汉《桓子新论》中最早用文字记载:“杵舂又复设机关,用驴、牛、马及役水而舂。”东汉时先后出现了脚踏碓(践碓)、蓄力碓、水力碓。《南齐书·祖冲之传》:“祖冲之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世祖亲自临视。”这是关于水磨应用比较明确的记载。北宋张舜民的《水磨赋》:“覆厦屋之沉沉,洒长溪之沸沸。徒观夫老鸦咸集,麦禾山积。碓臼相置,齿牙相切。碾磨更易,昼夜不息。汹汹浩浩,砰砰砺砺。鼓浪扬浮,交相触击。飞屑起涛,雪翻冰析。力尽而休,功成而退,若君子之善出处也。”北宋王禹偁描写磨面人家的诗句:“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诗句充满人生哲理,逐渐演变为水磨坊的专用对联,更成为田园诗中流传千年的主题。
渭源县域内水磨房在鼎盛时期有500多座,好些与油坊相连,既磨油籽又磨粮食,收入颇丰。古老的水磨房既是生产、生活的工具,也是渭源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沧桑世事的见证。而今,水磨房已成为一道渐行渐远即将消失的风景,但渭源与水磨有关的好多地名还一直沿用,如清源镇有上磨村、会川镇有罗家磨村、路园镇有双轮磨村、峡城境内有磨沟峡等。关于水磨的小地名更是不胜枚举,如段家磨、双水磨、孟家磨、阳坡磨、严家磨……
2 渭源县水磨群保护现状分析
渭源水磨群现有水磨11座,其中保存较好的6座,主要分布在洮河流域的会川镇,分别是乔建珍水磨、张杰水磨、张新荣水磨、张芳水磨、乔立军水磨以及渭河区域的锹峪镇祁兰英水磨(图1)。水磨大多数始建于清代,经过多次维修,能正常使用。主要有平轮磨和立轮磨两种,为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三架抬梁式建筑,基础由卵石筑砌而成。有明间和次间,明间为木板围墙,铺设木楼板,安装青石磨盘,木质磨轮和水槽。磨盘质较细,直径0.9~1.15米,厚0.15~0.3米;水槽呈梯形,长4.5~7.6米。主要磨小麦、蚕豆、玉米等。下面以头庄社张杰水磨(平轮磨)和中庄社祁兰英水磨(立轮磨)为例分析渭源水磨的保护现状。
图1 渭源县水磨
头庄社张杰水磨坊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头庄社,北纬35°01′22.5″,东经103°59′01.4″,海拔2490米,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水磨为私人所有,始建于清末,经过多次维修,现保存完好,常年使用。磨房三间面阔11.2米,进深4.6米,通高3.8米。东侧一间开单扇门,门宽1.2米,高1.95米,西侧开窗,有火炕。为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三架抬梁式建筑;无台明;明间为木板隔断,安装磨盘;东次间墙体为土坯墙体,草泥抹面,西次间墙体为上身土坯,下身卵石砌筑,草泥抹面;明间地面铺设木楼板;两次间地面为素土地面;磨房墙体基础由卵石筑砌而成。为平轮磨,安装木质磨轮和石质磨盘。木质磨轮径3.5米,石质磨盘径1.06米,磨盘座扇厚0.29米,磨盘走扇厚0.19米。木质水槽,长4.5米,呈梯形,小端宽0.5米,大端宽1.6米。
中庄社祁兰英水磨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锹峪镇永丰村中庄社,北纬35°02′01.5″,东经103°09′10.2″,海拔2337米,占地面积150平方米。水磨为私人所有,始建于清末,经过多次维修,现正常使用,主要磨小麦、蚕豆、玉米等。为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三架抬梁式建筑;无台明;明间为木板隔断,安装磨盘;明间和东、西次间墙体为土坯墙体,草泥抹面;明间、东次间地面铺设木楼板;西次间地面为素土地面;磨房墙体基础由卵石筑砌而成。为立轮磨,安装木质磨轮和石质磨盘。木质磨轮径3.7米,石质磨盘为青石凿成,质较细密。磨盘座扇厚0.2米,磨盘走扇厚0.12米。木质水槽,长4.8米,呈梯形,小端宽0.7米,大端宽1.9米。
3 渭源水磨群的价值
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河水沿岸的每个村庄里都有一渠清水沿田埂绕正在工作的水磨村舍款款奔来。临近水磨房处水流加急,靠水的动力,使水磨昼夜不停运转。水磨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前,渭源水磨群是一道极具地域特色的风景线。它是无污染的环保磨面工具,也是人类早期利用自然能源的典范。它们极具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
3.1 科学价值
渭源自古气候湿润、森林茂密、河流密布,几乎有沟就有河水在流,这是水磨大量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渭源水磨历史悠久,代表了西北地区传统工艺,在生产生活中曾发挥过重大作用。渭源县境内的水磨坊又称水磨房,由磨房、磨槽、磨轮、磨盘等组成。磨盘座扇和走扇用荆条、麻绳悬吊于明间梁架之上,下部磨轮、磨身制作完成后以榫卯的方式和磨盘、磨轴链接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水从磨槽流到磨轮之上,以水的冲击力驱动磨轮,从而带动磨盘的转动。磨盘座扇、走扇上刻有相反的螺旋纹。它日夜旋转,磨面千斤,不但节约能源,而且依山就水借助自然环境建造,是人类早期利用自然能源的典范,也是我国传统建筑、水利与农耕文化的巧妙结合,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水磨的巧妙构造具有一定的科学推广应用价值,为农学、建筑学等各学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范本。
3.2 文化艺术价值
渭源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境内存有大量马家窑、齐家、寺洼古文化遗址,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积淀形成了以大禹导渭、秦长城、首阳山等为代表的渭河源文化,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渭河流域更是人类始祖区域文化走向大一统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中轴线,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节点。
在古老的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居住较为分散,水磨作为人们日常必须去磨面、榨油的地方,便成了大家最好的沟通、交流、交友场所,水磨房也随之兴旺发达。从艺术的角度看,渭源的水磨,不仅是依山就水、巧借自然、融汇古今的独特人文景观,而且也赋予了这块土地更多的灵性和生命。有一则关于水磨的谜语:“两座山,空中挂,底下青龙翻八卦,石山一动大雪下。”渭源流行花儿(渭源民谣),有一首花儿形象地介绍了渭源水磨的构造:“重复重檩板为墙,柳木柱子青㭎梁,四根磨绳吊石扇,上扇不动下扇忙,渭水打着磨轮转,白虎口里淌细面。”还有一首用人们日常所见的现象生动鲜活地描绘水磨:“石头层层不见山,路程短短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纷纷不觉寒。”另一首花儿:“黑风(哈)刮的者磨盘子旋。青龙(哈)白虎的叫唤;宁叫他皇帝的江山乱,绝不叫我俩的路断。”这首花儿中将水流比作“青龙”,把磨盘比作“白虎”,抒发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感情炽烈、坦率,风格质朴,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渭源水磨的壮美气势和人们对于水磨的一种独特情怀。
4 渭源水磨群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2007—2010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对渭源水磨群进行了调查,并将其列入了渭源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单。2012年,渭源县人民政府公布渭源水磨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划定了保护范围。2015年,渭源水磨群被公布为定西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4月,渭源县召开全县文物保护安全工作会议,专门安排部署了文物安全工作,要求各乡镇负责辖区内的文物安全工作,渭源水磨群所在乡镇的人民政府与财产所有人签订文物保护合同,所在乡镇和财产所有人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直接保护,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2016年,渭源水磨群被公布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渭源县博物馆委托甘肃龙洋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对其中保存较好的6座水磨做了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并申请资金进行了维修。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有专人对其进行保护,并将争取资金,安装专业的消防、安防、防雷等设施设备,确保文物安全。
为了更好地做好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发挥其应有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经济价值,认真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保护方针,积极探索渭源水磨群的开发与利用。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实施“一把手”工程,确立了“采薇首阳山 爽游渭河源 红火渭源欢迎您”文化旅游战略品牌定位,以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牢固树立“大渭河、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工作理念,将渭源水磨群作为渭源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抓手,围绕全县乡村旅游“一心(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元古堆村为中心)、四带(秋池湾村、土牌村为主的洮河风情观光休闲带;水磨群主要分布区罗家磨村、棉柳坪村、渭河源村为主的避暑康养带;苏维埃纪念馆、坡儿烈士陵园、陇右地下印刷所为主的红色文化研学带;北部乡村为主的黄土风情农耕文化体验带)、一走廊(渭河源头文化走廊)”的空间发展布局,以“古、绿、德、慢、静、养、野”为特色主题,展现河流和山、水、城、田、林景观特色,融合一、二、三产业,打造美丽休闲乡村,重点打造乡村旅游“十大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旅游+”战略,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培育乡村旅游新热点,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以大力创建特色旅游示范村镇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乡村休闲度假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突出共建共创、坚持景城镇村融合,深入挖掘渭源水磨群的内在价值,展现其文化内涵,实现文物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局面。以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创新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把水磨群主要分布区罗家磨村打造成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正在渭源水磨群分布区建设实施“百美村宿”渭源乡村旅游扶贫经济示范项目。百美村宿项目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3年发起的,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以“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搭建乡村和外部连接平台,发掘贫困村自然景观、特定产业、绿色产品、人文传统等特有价值,并以村两委、新型合作社为依托,协助引入社会资金、信息和人才等要素,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产业扶贫项目。
渭源水磨群分布区实施的“百美村宿”项目共计投入资金4133万元。建成后,可有效地提升渭源水磨群分布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依托该项目增加乡村旅游的游客量,从而增加旅游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旅游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促进我县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村级自治自理能力和群众总体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更新生产方式,逐步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富民增收,从而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最终通过与合作社的共建共赢,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围绕渭源水磨群,以百美村宿为核心,不断拓展乡村民宿区域,打造渭源民宿集群。以“诗意田园、山水之约”为水磨群分布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主题,拓展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精神文化资源和物质文化资源。从“吃、住、行、游、购、娱、教”七个主题下功夫,形成党建讲堂讲党建、观赏山水、参与农家活、购买农产品、品尝农家饭、投宿农家屋和乘坐木板车等旅游事项,真正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减少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提高体验式和研学式的旅游,用心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建设源头花海、采摘园区,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围绕特色产业,加大马铃薯、中医药、草牧、花卉系列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提供特色化、多样化消费产品,彰显乡土特色,突出一村一品,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推进乡村旅游消费升级,不断满足现代游客新旧消费迭代的需求。使游客在文化演艺和农事体验中感受乡土民风,在城乡互动、文旅融合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实现农耕文化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渭源水磨群活化利用和传承弘扬。真正做到以用促保、永续传承,在有效利用中成为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使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