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态势分析

2022-08-23王聚芹王一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知识图谱可视化

王聚芹 王一

[摘  要]借助CiteSpace软件,筛选出615篇文献资料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国内学界大多围绕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必要性、实践路径等进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但存在研究机构种类单一、学者关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应立足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鲜活实践,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多维比较研究、树立大历史观等,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研究。

[关键词]新时代;自我革命;可视化;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5-0044-08

[收稿日期]2022-04-03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项目“‘中国方案’全球治理创新研究”(18YJA710045),主持人王聚芹。

[作者简介]王聚芹(1970—  ),女,河北石家庄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发展理论研究。

王   一(1998—  ),女,河北邢台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爬坡过坎的艰巨历史使命,加强党的领导就要进行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建党百年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自我革命,只有自我革命才能进一步锻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其坚强的领导力、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才能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更好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立足学界研究现状,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绘制与分析可视化图谱,探寻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领域演化路径及趋势。将中国知网(CNKI)作为检索源,学术期刊作为文献来源,以“自我革命”为篇名限定,以2013—2021年为时间范围进行检索,初步筛选得到相关文献691篇。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清洗筛选数据后得到615篇有效文献,共同组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库,经过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客观展示这一方面研究的发展态势、热点等,以期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提供参考。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的结构分析

(一)文献发表年度可视化分析

通过绘制文献发表年度趋势(见图1),能够直观地看出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发表主要分为起步期(2013—2016年)与加速期(2017—2021年)两个阶段。2013—2016年该领域的学术期刊年均发文量约为3篇,在此阶段对党的自我革命深入研究甚少。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1]从2017年开始,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热情逐渐上升,发文量增加,2017—2019年发文量翻倍,2020年稍有减少。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研究增加,达到207篇,可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已然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科学总结了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战略思想,将党的自我革命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该领域研究将会迎来爆发期。

(二)作者分布可视化分析

研究作者共现网络图谱(见图2)能够直观展现该领域研究作者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得出作者以及核心作者群之间的合作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图谱中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作者,节点大小体现发文量,节点越大发文量越多;两节点间连线的粗细表示两作者间的合作程度,连线越粗,两作者之间的合作就越密切。图谱中共有47个节点,网络密度为0.0046,各节点间连线稀疏,呈散点状分布,共有三位作者节点最为突出:龚晨(7篇)、赵秀华(4篇)、张城(4篇),王厚明、曲青山、闫长丽、卢成观、邹谨、周毕烨、王冰月、覃伟津八位作者发文量紧随其后,各发表学术论文3篇。由图谱可以看出,闫长丽与王冰月、卢成观与覃伟津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整体上呈独立态势,核心作者群规模较小,缺乏协作研究。

(三)发文机构分布可视化分析

由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图谱(见图3)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发文量均为5篇,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次之。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担当了二级研究单位主体,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二级单位也展开相关研究,反映出这一研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视域的主要特征。学界对党的自我革命研究已初具规模,但研究机构节点间的连线较少,只有南宁师范大学与贵州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有连线,表示有合作关系。总体来看,机构间虽存在合作关系,但研究机构多为独立节点,合作强度较弱、次数较少,暂未形成完善的跨机构合作网络。

(四)文献高被引分析

文献被引频数代表文献在当前研究领域中的影响程度,文献被引频数越高,说明该文献在学界获得的认同度越高,影响越重要。对数据库中的文献按被引频数降序排列,形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列表,导出排在前10位数据形成2013—2021年文献引用量排序表(见表1),排在前10位的文献多发表于核心期刊。郑永年、赵绪生、齐卫平的文章被引频次位于前三,分别被引42次、40次、24次。郑永年将党的十九大视作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从此节点开始探索中国模式的现代性。[2]赵绪生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内涵、意义进行系统梳理,探讨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要求。[3]齐卫平从生成逻辑、政治品格、深刻实践角度分析如何用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4]整体上看,2018年、2019年发表文献被引频次较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逐渐成为学界热点研究主题。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研究热点主题及演进分析

(一)研究热点主题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研究核心的高度提炼概括,关键词的共现关系是关键词出现频次的网络,能反映出其所属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见图4)中共有147个节点,436条连线,“自我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点最大,频次为318次和216次,是该领域的两大核心关键词,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是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的,并围绕这两个核心关键词出现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共产党人、党的建设次要关键词,频次分别为103次、53次、45次、40次。

关键词聚类是对关键词共现关系的进一步可视分析,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分组,形成多个主题聚类。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形成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见图5),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主题的研究结构及热点。从聚类网络图谱可知本聚类结构明显且合理,共得出9个聚类标签,向基本经验、社会主义、时代价值、固本培元、自我革命、党要管党、历史使命、共产党、实践要求主题发散。

依据对关键词共现关系、关键词聚类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三大研究热点主题。

热点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内涵与特征。该领域的研究基础是把握好自我革命的内涵,学者从初心使命、政党现代性、党的建设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李思学、李敬煊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概括为以初心为出发点,以问题所指为导向,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来解决党内存在的矛盾问题,以期实现党的“四个自我”。[5]郑永年从中国模式的现代性出发,论述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这一过程的本质是重新规定自身的现代性。[2]龚晨基于价值引领、内在驱动两个维度,将自我革命的特性归纳为继承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时代性、包容性与开放性的高度统一。[6]可以看出,学界在对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程的把握中总结出其特点。

热点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必要性。学者们对必要性的研究是从世情、国情、党情三个方面展开的。赵绪生提出我国当前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各种难题、风险和挑战,全党必须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才能破解当前困局。[3]曲青山通过梳理党的历史,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在屡遭挫折中屡次力挽狂澜,得益于党具有极强的纠错和修复能力,这一能力是在自我革命中练就的,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障和动力源泉。[7]郭世军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视野分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差异:需求范围更广、需求层次更高、需求内容更精,这就要求党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实现自我革命理论的新时代深化与拓展。[8]仰义方通过分析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剖析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彰显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9]

热点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现路径。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梳理学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路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分为理论路径与实践路径两大理路。理论路径研究大多强调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陈一收指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用共产主义理想导引行动,党员才会做到不为困难所扰、不为矛盾所惑、不为利益所诱。[10]陈富荣指出,遵循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把群众评价和实践检验与坚持自我革命高度统一,能够不断增强坚持自我革命的成效。[11]学者普遍认为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黄宪起指出,在新时代党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让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覆盖到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各个领域,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發展。[12]张红建指出,自我革命需要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与发挥党内外监督相结合,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将自我革命的“自律”机制与外部监督的“他律”机制结合起来。[13]

(二)研究热点主题演进分析

1.关键词突变图谱分析。在CiteSpace中,在文本数据的关键词基础上选择Burstness选项进行突变图谱分析,可以得出当前研究主题的研究前沿及发展态势(见表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的关键词在不断变化,共出现8个突变关键词(见表2),研究热点突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3—2018年,关键词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全面从严治党”“民主集中制”“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整治贪污腐败成效卓著,关键词表明学者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载体之一。第二阶段为2018—2019年,这一阶段的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变化反映出学者的研究重点转变为探究党自我革命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长期执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开启自我革命新局面。第三阶段为2019—2021年,关键词为“牢记使命”,这表明学者通过把握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特定历史方位,深度研判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使命引领未来,担任重大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只有通过自我革命保持纯洁性与先进性,才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飞跃。

2.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前文已对聚类图谱进行分析,现只对关键词时区图谱进行分析。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清晰展现出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以及在时间轴上的变化,能够让人直观地观察以时间为单位新关键词的出现,从而了解研究热点的变化和当前研究重点。关键词时区图谱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所处的位置表示首次出现的年份,节点越大研究热度越高,两个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的联结关系,共同出现在一篇或多篇文献中。

由关键词时区图谱(见图6)可知,2013—2015年没有形成关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热点关键词,这一阶段关于自我革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简政放权。2016年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出现且节点较大,表明学界研究重点从政府行政管理转移到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上,为之后的研究确定了基本方向。2017年关键词增多,节点最大的关键词为“自我革命”,以该关键词为中心衍生出多个其他关键词,如“全面从严治党”“批评和自我批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政党”等,并与以后多个关键词存在共线关系。2018—2020年关键词持续增加,不难看出新增的关键词与当时国家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2021年关键词有“历史周期率”“百年历程”“党史学习”等,这些关键词的出现与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事件密切相关。

三、结论与展望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逐渐系统、完善,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总结方面都已形成基础框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理依据和可鉴资源。但当前学界在研究主体方面,同一机构的作者、不同机构的作者缺乏合作,暂未形成有规模的“学术共同体”;在研究客体的内容方面,大多集中在自我革命的内涵、必要性、实践路径等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研究领域不够广阔,亟待进一步深化拓展;在研究方法方面,学者大都采用文献理论分析方法,研究方法创新不足。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终身课题,学界需要承担起学术研究的职责和使命,进一步推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今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1.拓宽研究视野,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分析研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不仅要围绕其产生逻辑、形成过程、实践路径等实然性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而且要围绕究竟“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为什么”要进行自我革命、“怎么样”推进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目标指向“是什么”等问题,综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党史、党的建设、社会学等学科,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融合分析宏大、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只有进一步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才能进一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的深度展开。

2.丰富研究方法,充分运用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独有特色和显著优势。这种比较可以通过现代政党共性与个性比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党建设思想比较、不同阶段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和实践比较,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相对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和政治优势,进一步挖掘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前进动力和目标指向。

3.树立大历史观,把握发展规律和时代大势。党的十八大以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飞跃、重大突破,也将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如何及时、准确地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创新探索进行总结提升,是目前学界研究的欠缺之处。学界应该在把握历史、直面现实、开创未来的维度上,在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关切人类发展命运的胸怀中,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以推进全人类解放的博大襟怀,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等多方面深入研究,系统研究其内在发展规律,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伟大时代意义、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2]郑永年.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中共十九大与中国模式的现代性探索[J].全球化,2018(2):11-19+131.

[3]赵绪生.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22(5):81-88.

[4]齐卫平.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全面从严治党[J].思想理论教育,2019(8):4-10.

[5]李思学,李敬煊.“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论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2):178-184.

[6]龚晨.习近平自我革命思想的价值意蕴与踐行要求论略[J].邓小平研究,2017(6):68-77.

[7]曲青山.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J].党建,2017(4):29-31+34.

[8]郭世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追溯和深层剖析[J].求实,2019(5):16-26+109.

[9]仰义方.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J].红旗文稿,2018(14):15-17.

[10]陈一收.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7):48-52.

[11]陈富荣.中国共产党坚持百年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与宝贵经验[J].甘肃社会科学,2021(3):31-37.

[12]黄宪起.理解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三个维度[J].党建,2018(3):27-28.

[13]张红建.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探析[J].宁夏党校学报,2017,19(5):53-57.

责任编辑  魏亚男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知识图谱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运营商“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