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式融合法:以语篇创生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2022-08-23张吴琴
文∣张吴琴
一、“拼图式融合法”的构想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关注其内涵,重视教材的合理编排及正确解读,让教学目标落地生根。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学板块碎片化,意义建构不显著;语篇缺失化,缺少学生语言积累的显性过程;文本解读表层化,忽略深度解读和深度挖掘;学生主体地位边缘化,教师太过于主导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碎片化、缺失化、表层化、边缘化的教学形式使得小学英语教学总是在词句篇教学及表层意义理解中停滞不前,各教学板块经常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不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笔者以儿童“拼图游戏”为灵感,挖掘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板块间语言的契合点,探究了“拼图式融合法”,即在PEP教学中,将不同主题的或同一主题的教学板块内容拼合在一起,创生为一个全新的教学语篇,服务于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拼图式融合法”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实践策略
以“拼、融、创”三重策略为具体措施,创生“拼图”式的小语篇,能够在教学中完善情境、织就语篇、发展思维。
(一)“拼图式融合法”语篇创生策略一:拼
以拼凑、拼接、拼装将教材中零碎的内容聚散为整,通过语义的连接,将它们串成一个个合理化的情境对话或故事情节,能够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入,思维更活跃。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将不同板块进行拼合。
1.单元板块间拼图:拼出大幅语篇,丰实情境,优化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其情绪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由若干板块构成,不同板块在功能上各有侧重,形式各具风格。但它们都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板块间存在显性或隐性的关联:某一板块会对上一板块进行滚动复现,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积累、运用语言,同时这一板块又为下一板块做适当铺垫。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尝试不同板块间的拼合。
(1)“Let’s try”“Let’s talk”接入主题情境图,增量学用过程
主题情境图涵盖了一个单元的所有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需索取。如在教学PEP5 U5 A Let’s talk一课时,笔者将主题情境图与“Let’s try”“Let’s talk”拼接在一起,重定主题“Preparing for English Party”,并以“in the teachers’office”“in the art room”“in the classroom”三个不同地点划分,围绕本课句型“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来讨论孩子们的准备工作。
图1 主题情境图
图2 Let’s try
图3 Let’s talk
由这三个板块的拼合,教师在巩固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大幅语篇:
The children will have an English party next Tuesday. Everybody is preparing for the party. Chen Jie can play the pipa for the party.That sounds good. Mike can draw pictures of cartoon. Wow, so cute. John can do some kungfu. Wonderful! Zhang Peng can sing English songs: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Sarah can dance with some girls. So beautiful. Next Tuesday will be a big big day!
学生用上John/Sarah can….并配上一些合适的评价语,如wonderful、 great等词来形容活动感受,这种具有真情实感的输出形式更贴近学生真实的心理感受。
(2)对“Let’s try”“Let’s talk”进行深入追问,串联情节内容
教材中的Let’s try和Let’s talk板块在编排时基于一定的意义联系,但在教材中不加以体现。故笔者根据板块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进行意义的串联,串联起学生的思维,以PEP5 U2 B Let’s talk一课为例:
图4 Let’s try
图5 Let’s talk
开篇设定It’s Saturday today. The children don’t go to school. Zhang Peng is free at home. He calls Oliver.
然后根据“Let’s try”的文本内容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式的问题进行追问:
问题一(激发):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with Oliver?
问题二(追问):Can they go and play together?
问题三(再追问): What does Oliver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学生在完成该听力小练习后,教师小结及巧设过渡语:
So Zhang Peng can’t play football with Oliver. But he really wants to play football. So he plays alone at the park on Saturday afternoon.
伴随语言的逐渐输出,场景过渡到了周六下午(场景图呈现),教师依照图片,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得出结论:Zhang Peng meets Sarah in the park. Zhang Peng often plays football in the park. Sarah doesn’t often read books in the park. But they both like this park very much.
笔者循序渐进式的追问推动学生思维的持续活跃,最后将这个学习过程归纳为“Zhang Peng’s Saturday”,让学生根据板书(见图6)来进行简要的复述,提升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图6
通过两个板块的拼合,情境、时间得到细化;通过语言的积少成多,创生一个大语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锻炼;通过文本脉络梳理,学生了解了文本的大致结构,由逻辑解读上升到立体结构建构层次。
2.单元主题间拼图:拼出厚实语篇,丰富语言,建构立体网格
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教师将视野放眼于整本书、整个人教版教材体系,将更多的内容以合理的逻辑进行拼合,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关知识的立体网格。
(1)相同内容连续性拼图,温故知新
Robin这个人物始于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B Read and write部分。在接下来每个单元的Read and write部分,教师在大单元设计下围绕Robin的性格特点展开内容编排,将这些以Robin为主角的内容进行钻研解读,进行拼图块接力。以PEP5 U5 U6两个单元的“Read and write”部分为例:
图7
图8
围绕“Robin is helpful”这个性格特点,在第五单元中Mr Jones向他求助,发出邮件请他来帮助整理自己新的住所,第六单元则是Robin来帮忙整理后欣赏了Jones先生新家附近nature park的自然风光。这两个文本之间我们加上了这样的语言文字“拼图”:
Robin helps Mr Jones clean the room. He is so helpful. Now he is a little tired. He has a rest and looks around the nature park. He sees some beautiful views. Let’s read have a look.
这段创生性的语篇,拼接起了两个Read and write部分文本,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模式下习得更多。因而教师应利用这些有联系性的书本资源,以旧引新,以Robin为主人公串起一个个连续性的情节,为学生建构起连续性的知识网格。
(2)不同内容整合性拼图,推陈出新
相同内容连续性的拼图开启了温故知新的教学模式,而不同内容间的整合拼接则需要推陈出新的模式,需要教师另辟蹊径。
PEP4教材编排中U2为weather主题,U5为clothes主题,U6为shopping主题,教师大多会将weather与clothes,clothes与shopping进行拼接。比如:在教学PEP4 U5 A Let’s learn课时,教材给出一个去商店买衣服的情境(见图9、图10)。
图9
图10
基于文本中的购物情境略作改编,教师创设了clothes big sale的情境,将衣物单词在大减价的情境中进行教学,结合句型“I like that …”进行表达。在这样的情境下运用这个句型比较合理,学生想要融入这个情境的意愿更为强烈。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不走寻常路,能吸引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习。
不同内容间的整合性拼图,让某些孤零零的教学板块有了更充分的外延及内涵的拓展,为学生建构起了一个创新型的知识网格。
(二)“拼图式融合法”语篇创生策略二:融
核心素养的培养包含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则包括想象力、观察力、批判力等。想象力、观察力等一些思维品质的形成依赖于已有的形象和主体认识能力,教材中的插图提供了让学生创生新事物或表达新想法的机会。在插图和文字间,教师应设计怎样的融汇式拼图,让这两者互为相融、融通并新生呢?
1.融图成文式拼图,以图片编织多元情节
在教学PEP5 U3 B Let’s talk一课时,教师根据“Let’s try”板块(见图11)中的lunch room, 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见图12),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具象化的画面,利用lunch room特有的菜单墙,跟学生展开了如下对话(见图13):
图11
图12
图13
在这些对话中,学生能够顺畅地进行语言输出,有效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解锁图片信息,搜寻语言储备,汇聚新的情节,到运用合适的语言……这一系列过程让学生处于持续性思考的状态。
2.依文成图式拼图,给语言插上想象翅膀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学PEP2 U4 B Let’s talk一课时,学生在学会用“It has…”来进行描述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拓展性作业:Draw a monster.
第一步:先给出一段文字描述,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一画。教师发现相同的文字描述却呈现了各式各样的monsters,这是每个学生对monster的不同理解。课堂上欢声笑语,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着。
第二步:布置家庭作业,请学生自己想象一个monster,可着色,然后介绍自己所画的monster,以拍视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画作并用所学语言进行介绍。学生在这种个性化的作业中释放着内心的表达,进行着英语语言的运用。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可以让其脑洞大开,活跃其身心。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实践操作,可以促进语言习得,让学生更有表达的欲望。
(三)“拼图式融合法”语篇创生策略三:创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学重点,强调学生在语境中认知、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故教师可基于教材已有板块,以创意、创新为出发点,创作一个新的语言材料或语言情境。这个新的语言材料或情境可视教学环节所需,可以是在warm up部分,也可以是在consolidation部分,由教师个性化创作。
1.前置拼图块创作:寻根溯源,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人教版三、四年级的英语教材中,“Let’s talk”前没有“Let’s try”做语言或情境的铺垫,对话的呈现略显突兀,师生都会有困惑感。这就为教师提供了创作机会,可进行“前置拼图块创作”,以PEP4 U6 A Let’s talk一课为例。
图14
图15
如图14所示,教师以go on a trip为拼图块源头,呈现语句“John is packing clothes for a trip”,但是衣物短了,所以妈妈借着儿童节给John购置新衣,为文本情境找了一个购物理由。有了这样的前因,文本情境购物场景的出现比较合乎情理,前因后果顺其自然:这些偏短偏小的旧衣如何处理?这就与延伸情境建立起了关系,从而也为情感的升华提供最原始的线索。这个前置情境既是购物事件的引子,也是延伸情境、情感提升的切入点,在这节课上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让其物尽其用。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前置情境来补全教材中缺失的部分,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衍生拼图块创作:有的放矢,生发学生发散思维
“衍生拼图块创作”一般在巩固拓展环节开展,体现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的目的性是明确的,但学生的表达是不受限的。仍以上述课为例,衍生拼图块可这样创作(见图16、图17):
图16
图17
将old clothes的处理作为拓展的切入点,结合校本活动“蔚文市集”,让学生学会迁移,知道如何将本课中学习到的句型在买卖活动中运用,学以致用。
三、“拼图式融合法”语篇创生实践之思考
“拼图式融合法”指向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践行“拼、融、创”的三重策略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语篇创生拼图材料体现“以生为本”。不论教师如何拼接、融合或创设,皆是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为基础,以学生过往的知识库来复现以达到丰富语言输出的目的。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设计部分的课外提升,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实语言库。
其次,深度钻研文本内涵,巧设“教学脉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探索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去思考学生所能理解到的知识点,并探求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拼图式融合法”中的“拼图块”应是教学脉络中的重要线索点,串点成线、串线成篇,串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大爆发中建构起知识网格。
“拼图”是一种智力游戏,变幻莫测,难度各异,却百玩不厌。个性化的教学拼图,拼凑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图片、一句句话语,而是一个个情节的再生,一段段回忆的重生,还有一丝丝温情的拂面而生……愿每一位英语教师各显神通,用个性化的教学智慧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