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城市生活融入现状及成因剖析
——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2022-08-23林奕含蒋润荷丁洁
林奕含 蒋润荷 丁洁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推进,我国人口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为 2.45亿人,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比例从2011年的0.5%升至2.8%,由农村迁移至城市的老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进城护理孙辈的农村老人,此类老人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地理位置迁移和生活空间改变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本文对影响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剖析,旨在为此类老人更好的城市融入状况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进城护理孙辈的农村老人,在对象的选择上主要有四个核心要素:由农村迁移至城市、有护理孙辈的行为、老人、南京市鼓楼区。本次调研对象年龄范围界定在55-80周岁,共超过一半的老人年龄集中在60-69岁,有6名老人年龄在75-80岁之间。男女性别基本持平,分别是男性27人,占总人数52.9%,女性24人,占总人数47.1%。
(二)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以建立研究架构、确定调查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制定抽样方案、汇总统计资料为研究程序,于2021年9月-12月在南京市鼓楼区选取多个社区社群中心与公园,对符合基本条件的老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自填问卷法采集问卷资料,并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共发放问卷89份,有效问卷5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56.17%。
三、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现状
(一)城市复杂的交通环境引发安全隐患
农村建筑一般为开阔明亮的院落,家家户户有其特色,易于识别;城市建筑风格大同小异,老人单独外出可能会面临迷路等问题,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农村道路通畅、车辆少,老人出行相对安全;而城市交通线路错综复杂,车辆拥塞且人群拥挤,老年人反应较慢、骨骼脆弱,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更多时候选择减少外出,或者仅仅在社区及周边活动,出行次数和活动范围受限,加剧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对城市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二)家庭频繁的冲突摩擦损害代际关系
农村老人来到城市照顾孙辈,他们的生活重心始终是自己的家庭,在城市的生活经历也是围绕着自己的子女和孙辈而展开的[1],因此在城市中及时得到子女的情感关怀和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于进城护理孙辈的农村老人来说至关重要。
但父代和子代之间生活背景大相径庭,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育儿经验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往往会造成代际摩擦,若长期缺乏合理有效的沟通交流,会导致不良的家庭沟通模式和频繁的代际矛盾,降低老人的城市生活幸福感。
(三)个体较低的文化程度与人际交往满意程度加剧不适应感
1.文化程度
表1:进城护理孙辈老人文化程度特征
由(表1)可知,在调查的51位进城护理孙辈的老人中,有5名(9.8%)老人是大学及以上的教育背景,18名(35.3%)是高中的文化程度,分别有8名(15.7%)、15名(29.4%)是初中和小学文凭,有5名(9.8%)是文盲。
大多数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老人,会受子女请托或自愿主动参与孙辈学习辅导的日常照料活动,而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由于难以帮扶孙辈教育会产生无法为子女分担压力的无力感与不被需要的心理落差感。另外,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受限于文化程度,与社区城市老人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爱好较少,很难参与到城市社区活动中。由此可见,文化程度影响着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现状,文化程度越高,越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2.人际交往满意程度
表2:是否适应城市生活的logistics回归分析表
由(表2)可知,将人际交往满意程度纳入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人际交往是否满意的P值为0.02<0.05,回归系数具有意义,人际交往是否满意的回归系数为1.023,大于0,呈正向影响。由此可知,人际交往满意程度越高,老人城市生活适应程度越高,人际交往满意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老人城市生活适应程度增加1.023个单位。即对人际交往越满意的老人,越能够适应城市生活。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物质层面有所保障的基础上,需要结交新朋友以满足社交需要。但城市住宅结构封闭,邻里之间鲜有寒暄,人际关系疏离,难以迅速建立起良好的社交关系网络。另外,部分老人因对自己“农民”身份的自卑感,不敢或不愿主动加入城市老人的社交圈,从而产生被排斥的情绪,加剧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感。
四、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融入城市生活现状的成因剖析
(一)城乡社会政策不平衡,福利待遇差距大
严苛的城乡二元户籍壁垒造成农村老人在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诸多不公平的待遇。对于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而言,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和制度不平衡是其城市生活融入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养老保障方面,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一般依靠土地获取经济收入以维持自身基本生活,当他们进入到城市后难以和其他群体一样通过就业方式转变实现养老保障制度转变,即缴纳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2]经济能力骤降导致其社会经济地位弱化。在医疗保障方面,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进入城市后仍然属于农村户口,无法在城市享受同城市老人平等的医疗保障待遇,且医保异地报销程序繁琐,导致老人就医困难、报销困难。社会政策偏向于城市,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的社会身份受到排斥,处于低保障的境遇。
(二)生活场域变化,社交关系网络断裂
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进入城市生活,意味着从“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过渡。农村社区一般是通过血缘和地缘等纽带形成生活共同体,结构简单,老人拥有自己稳固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往来密切。而城市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人际关系淡漠,对于迁移距离较远或适应能力差的老人而言,很难快速建立起新的人际交往圈子。首先,一些城市居民对农村人口存在偏见,给农村老人打上诸如“没文化”“素质差”等负面标签,缺乏友好包容的社会氛围造成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进入城市后受到社区城市居民的歧视和排斥。其次,城乡老人生活背景、文化程度、价值观念等存在差异,日常话题和娱乐方式也不同,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作为外来人口,在与城市老人相处的过程中常会感到“格格不入”,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由于缺乏良性的人际互动,社交需求的获得感和对城市社区归属感缺失,加剧了其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感。
(三)生活角色转变,家庭依赖性增强
代际支持对于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的生活而言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是影响其城市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在经济支持方面,老人进入城市后失去了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收入,需要依靠子女的供养,经济具有依附性,而子女的经济支持体现了其对父母劳动付出的回报,能够在物质层面上为老人带来正向的保障。在情感支持方面,老人从自家场域转为他家场域,其家庭角色从家庭决策者、权威者转变为家庭照料者、扶幼者,由于其对家庭具有十分强的依赖性,子女及时的情感慰藉能有效缓解老人因地理位置迁移、生活场域变化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利于提升其城市生活幸福感。但实际上,子女忙于工作和孙辈抚育,老人的生活和情感问题常常被忽视,虽然给予了老人充足的物质生活保障,但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情感诉求。家庭经济地位的边缘化和子女“陪而不伴”的相处模式加剧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的孤独情绪,造成老人的心理负担,削弱其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四)个体特征差异大,适应能力参差不齐
个体特征是影响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城市生活融入状况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包括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方面,自我效能不仅对一个人的动机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决定个体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的坚持、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努力程度,以及情感和情绪方面都发挥强大作用。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给予子女家务料理、孙辈照护等代际支持,是其自我效能的一种体现,被子女所需要能有效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城市生活适应能力也随之提高。老人来到城市生活,需要学习、接受一些新的生活经验,自我效能感强的老人持有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心态,更易获得他人的接纳和帮助,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强;自我效能感弱的老人更多处于被动状态,对城市生活经验接纳缓慢,抱有悲观的心态,甚至否认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薄弱。在心理弹性方面,老人的心理弹性影响着其城市生活幸福感。心理弹性水平高的老人由于心理弹性的压力缓冲作用能够帮助其承受挫折,并依靠自身的信心和毅力,减轻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所受到的消极影响,具有更高的城市幸福感;心理弹性水平低的老人则更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
五、小结
老年人口是一个异质性较大的群体,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口对社会融入情况不同,聚焦于南京市鼓楼区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现状及成因剖析,研究发现①城市交通环境对老人城市生活融入状况有影响作用;良好的家庭代际关系能提高老人的城市适应能力;老人的文化程度与人际交往满意程度越高,其城市生活适应能力越强。②社会政策、社交关系网络、代际支持、个体特征这四个方面是影响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城市融入状况的重要成因。
在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今天,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年群体作为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衍生的特殊群体,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本文希望通过对现状及成因的分析为以后的研究带来新思路,推动社会政策制度完善,有针对性地助推进城护理孙辈农村老人与城市社会切合融入,使其老有所依,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