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里流淌的苏州音符

2022-08-23整理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22年15期
关键词:吴歌歌女牡丹亭

整理 亦安冉

音乐与电影,常常是相互成就的。好的音乐,可以为电影注入灵魂。在许多电影中,我们都能找到和苏州相关的音乐元素,比如吴歌,比如评弹,比如昆曲。

老电影里,有吴歌悠扬

老电影令人念念不忘,其中的歌曲更是经典的回响,许多苏州的“吴歌”缭绕在老电影中。苏州人通常把吴歌叫作“山歌”,苏州人喜欢 “唱山歌”,以前在街头巷尾常有小贩兜售石印的吴歌唱词读物。吴歌的调子有一种哀而不怨的婉转,凄而不惨的迷离,深受很多电影导演的青睐。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吴歌在电影中熠熠生辉的时代,当年众多的电影歌曲都出自苏州吴歌,比如《天涯歌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

插曲《明月弯弯照九州》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摄于1947年,云集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星,如白杨、陶金、舒绣文、上官云珠等。影片用一家人的生活变迁展现了十年的社会图景。1947年10月在上海公映后反应极为热烈,出现“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人踩进戏院大门”的壮观景象。其中的插曲《明月弯弯照九州》:“明月弯弯照九州,几家哟欢乐几家愁……”哀婉的调子出自吴歌。

插曲《天涯歌女》 吴歌《知心客》

1937年拍摄的《马路天使》,其中的插曲《天涯歌女》脱胎于吴歌《知心客》。《天涯歌女》词曲作者分别是鼎鼎大名的田汉和贺绿汀,演唱者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金嗓子”周璇。《天涯歌女》歌词如下: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哎呀哎哎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天涯歌女》的创作源头,最普遍公认的说法是贺绿汀改编自苏南民间小调《知心客》,另一个说法是改编自苏州的双凤吴歌。吴歌《知心客》歌词是这样的:“云岩殿,拜坛前,一笑谁知把祸牵,就这样他卖身书童变,哎呀他是成心来纠缠……”

歌曲《四季歌》 曲调《哭七七》

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这首《四季歌》,是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马路天使》中的主题歌之一,由贺绿汀作曲,田汉作词,周璇首次演唱于1937年,改编自苏州民歌,周璇因此曲一举成名。

《四季歌》曲调改编自苏州民歌《哭七七》,《哭七七》是有着千百年传唱历史的江南丧葬歌:头七到来哭哀哀,手拿红被盖郎来。风吹红被四角动,好像奴郎活转来……《马路天使》中,金嗓子周璇一曲《四季歌》“春季到来绿满窗”唱红了当时的上海滩,这婉转悠长的旋律,其实完全脱胎于《哭七七》调。

江南小调15首

香港戏曲故事片《三笑》1964年在香港首映,剧中贯穿了众多江南小调,由向群、陈思思扮演的唐伯虎和秋香形象家喻户晓,1979 年在大陆公映立即风靡全国。电影中用了15首江南小调,《云岩殿,拜坛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秋香三愿》,《一笑三笑非寻常》……且用得十分巧妙,充分展现了吴歌音乐的深厚内涵和包容性。

软糯的苏州评弹,为电影增色添彩

吴侬软语的评弹,称不上高雅,却软糯亲民,茶馆、酒楼里经常有评弹艺人的身影。这一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也常常出现在电影里,为电影增色添彩。

评弹插曲颂雷锋

《满意不满意》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1964年6月公映,由严恭执导,小杨天笑主演,影片讲述了不安心本职工作的青年服务员杨友生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端正工作态度,成长为顾客满意的服务员的故事。

影片脱胎于滑稽戏《满意勿满意》,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苏式滑稽”领军者张幻尔先生,1957年前后在苏州的“石家饭店”吃饭“吃”出了一出“外快戏”。这出滑稽戏不仅在当时的苏州一炮而红,更是因为戏中“学习雷锋、服务人民”的深刻教育意义演遍了江浙沪皖,乃至成为全国公演的献礼剧目。

电影中有美食看,有评弹听,尤其是颂扬雷锋的评弹比较抢眼:“电光闪闪,雷声响。狂风呼呼,暴雨淋。雷锋是一手紧把孩童抢,一手搀扶大娘行。顶风冒雨十余里,不顾自己受苦辛。把祖孙两人送到自家门,合家感动泪花落……”这出评弹让影片中不安心工作的服务员领悟到了服务他人的真谛,使得影片的主题得以升华。

堪称江南评弹纪录片

1982 年的电影《琵琶魂》,有网友评价说:“当作一个江南评弹的纪录片挺好”,这部电影也让许多人对江南、对评弹留下了美好印象。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后期的太湖一带,地下组织联系不上,女战士苏小琴主动请缨,化装成评弹艺人,回到家乡寻机营救关在水牢的原联络站负责人……开篇没多久就有唱得情真意切的评弹,评弹女演员说唱之外,眼神、表情里都是戏。评弹好听!电影里的堂会也很有排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里还有老戏骨陈佩斯饰演的反派角色。

评弹《梅花巾》引出曲折故事

《梅花巾》是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张良执导,由王琴宝、杜熊文主演的剧情片,于1980年上映。讲述的是苏州评弹艺人郭月庭一家因受恶霸丘龙迫害而家破人亡、父女分离,多年后,苏州解放,一家三口终于重新团聚的故事。郭月庭是一名评弹艺人,妻子美玉是刺绣能手。夫妇俩守着一对孪生女儿,相依为命地苦度时日。不料恶霸丘龙妄图强占美玉,月庭劈伤丘龙,把妻女托付给师兄夏月清,带着一角梅花巾远走异乡。电影中有精美的苏州刺绣,其中的评弹唱词有梅有竹,散发着风雅:老父孤舟无归程,栽梅种竹近深闺。淡淡相交竹与梅,梅竹相伴御风雪……

同样的昆曲《牡丹亭》,不一样的电影意境

如果说评弹是下里巴人,那么昆曲就是阳春白雪。大美昆曲,移植到电影中,就成了影迷心中的朱砂痣。同样的昆曲《牡丹亭》,在不同的电影里有不同的韵味,成就电影的不同意境。

王祖贤主演的《游园惊梦》,能够将唯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肯定是要归功于昆曲的。2001年上映的这部带有文艺色彩的同性电影,取材于昆曲《牡丹亭》中《游园》与《惊梦》两段折子戏。故事讲述的是苏州得月楼的歌姬翠花嫁入荣府做小妾后,备受冷落。荣兰作为荣府的亲戚出现,身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一心想摆脱封建束缚。后来,翠花与荣兰,一个唱杜丽娘,一个作柳梦梅,共唱一曲《牡丹亭》。整个剧主要描述两位女性的情感故事。穿插其中的昆曲,唯美动人。电影开头便来了一出《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993年上映的电影《霸王别姬》明明以京剧为背景,讲的是两个京剧名角的故事,怎么会有昆曲的唱段?还真有。电影中有一段讲述段小楼去给日本人唱戏,唱的就是昆曲《牡丹亭》。旧时京剧演员都要求有昆腔的底子,《霸王别姬》中,在程蝶衣和段小楼还很小的时候,第一次出师给张公公唱堂会,就被问过“有点昆腔的底没有?”还道“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是昆曲界的一句行话。《夜奔》和《思凡》分别是武生和旦角最难演的戏,都是昆曲,大段的戏只有主角一个人在台上,唱做功夫繁重,对演员压台功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都有珠玉在前,《夜奔》是杨小楼的拿手戏,《思凡》是梅兰芳早年的常演剧目。

电影讲述了明末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和钱谦益的爱情故事。以家国情仇为大背景,官场失意的男主钱谦益独自游荡走廊,哼唱起《牡丹亭》的词句“忙处拋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名妓柳如是则因为一曲《懒画眉》拔得新一届花魁选拔的头筹。《懒画眉》唱词绝美:“月明云淡露华浓,倚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男女主角唱的都是昆曲牡丹亭,却是不一样的心境,一个苦闷,一个怀春。电影中,颇多昆曲展示,让影片在家国与园林,名士与美人,殉道或偏安的氛围中风雅无边。

猜你喜欢

吴歌歌女牡丹亭
电影《醉吴歌》圆满杀青
牡丹亭
稼轩词与宋代家庭歌女的书写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子夜吴歌·冬歌
江南音一曲,传唱千年
蚯蚓·地龙·歌女
论晏几道的恋情词
读《牡丹亭》
药名戏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