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有此范

2022-10-27王国刚

现代苏州 2022年15期
关键词:京师文庙范仲淹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有语:“……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那一年,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苏家父子三人名震京师。

早在庆历三年(1043),那时苏轼八岁,他从京师来者的口中听闻了朝中“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而今到得京师,“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苏轼因独不能与范仲淹相识而将之视为平生之最大遗憾。

苏轼仰慕范公,范仲淹是全天下读书人之楷模。

皇佑四年(1052)五月,范文正公薨于徐州任。同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伊川万安山下。苏轼的恩师欧阳修于守丧期间为范公含泪书碑,《范文正公神道碑》文共二千四百余字,文正公之平生功业,欧阳修细说详尽。苏轼读来涕泪俱流。

范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赠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对范仲淹的“诏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欧阳修评价尤高,称他为“系天下国家之大者。”说宋史,讲苏州,范仲淹是一个我们绕不过去的名字。

做人为官,当有此范。

手捧《范仲淹》,我好似回到了九百多年前,苏轼从沧浪亭出来,走进了对面文庙府学。

景祐元年(1034)六月,“范仲淹知睦州,不半岁,徙苏州。”苏州是范仲淹家乡,他以父母官身份回到这里。苏州一任,范公做两件大事:一是治水;二是建立文庙府学。

“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入海,募游手兴作。”范公征募无业游民,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乃百年千年之大计。苏轼在杭州任上,治水也乃吴越之要务。因为水灾,苏轼这一次前来苏州。

工程初建成效后,范公集中力量着手第二件大事。

“人才辈出,教育为先。”这是苏轼和范仲淹共同结论。

因为苦读,他俩得高官,近天子,成大事,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文人最高理想。

范仲淹于应天府五年,划粥断齑;苏家父子三人,苏洵大器晚成,苏轼与苏辙比学赶帮。

范公当年在这里立庙设学,拜孔子为贤,规模之宏大前所未有。这里是南园,本无人问津,范公“圈”地两百,人问:“公,或大焉?”公曰:“后或言小也。”

文庙府学建成,范公聘请著名教育家胡瑗为教授,府学办学有方,从此名闻天下,成为各地州、县学效仿的楷模。后有“东南学宫之首”“江南诸学之冠”之誉。自唐至清,苏州出了近3000名进士,约50名状元,数量居全国之最。景祐初年,州郡地方还没有兴办府学的风气,范仲淹开风气之先。范公此举,对苏州功莫大焉。对苏轼影响也是巨大,且不说后来南荒大批举子追随,就看今天,全国各地东坡书院遍地。

如今的文庙府学已是苏州碑刻博物馆,这里馆藏文物众多,《平江图》《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四大宋碑”;米芾《朱乐圃先生墓表》、司马光《思无邪·公生明》、米友仁《吴郡重修大成殿记》、范成大《同年酬唱诗》、赵孟頫《重修儒学记》,还有《吴郡登科题名录碑》《苏州府学图》,重要碑刻皆为全国独一无二之珍品。

徜徉其间,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七星池、明伦堂等保留完好。孔子塑像,巍巍谦然,河目隆颡;范仲淹展览,范公身高六丈,威武健硕;相貌堂堂,眉簇似箭。两旁条幅上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出得北门,紧邻乃苏州中学。行走其间,回望千年。范仲淹、胡瑗、钱大昕、俞樾、汪懋祖……

崇文苏州,治学精神始终未变;印刻之“宋体”源于苏州,千年文脉,又一体现。

古木长青,碑石长存。

“当有此范”,苏轼心中默念。

猜你喜欢

京师文庙范仲淹
范仲淹画粥苦读
清末普及教育的尝试:以京师强迫教育为中心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清代京师文人结社的发展历程
《史记》的“藏本”和“传本”去向分析
文庙开笔大典
官场圣人范仲淹 第九章 重返京师
泉州府文庙
关于重点保护和重建文庙的建议
官场圣人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