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方向 ①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2022-08-23赵恩男
◎张 聪 赵恩男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对于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发挥着关键作用。缘此,在分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基础上,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新方向,对进一步推进其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立足真实生活
“新课标”强调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按照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和交往范围建构课程。根据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以“成长中的我”与外界的关系为逻辑线索,螺旋上升地组织课程内容。教学必须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将真实生活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提炼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体验自己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不只是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载体,更要为学生参与课内外实践活动提供机会。要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实现生活的持续建构。这里的“生活”主要是指学生自己的生活,是他们所能够认识到的、触摸到的、体验到的、实践中的生活。如此,才能基于个体现有生活经验的扩展,不断获得道德知识,是个体道德学习从一个起点到一个终点,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为此,教学要在坚持学科育人基础上观照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与经验改造中成长。教师应在课程学习后开展相关生活化课程实践活动,通过体验活动赋予学生新的生活经验。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涉及环境污染、垃圾分类等内容,对此,教师可进行如下活动设计:
《变废为宝有妙招》主题活动设计课前学习任务 收集自己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课上学习任务1.教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生活中见过哪些2.学生组内交流,全班分享:如何对生活周边的垃圾进行分类3.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生活中哪些废弃物可以再利用?4.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尝试将废弃物进行再改造,如牛奶箱、饮料瓶等,动手写一写,画一画课后学习任务1.开展“垃圾分类小能手”和“我是小小设计师”比赛: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垃圾,并进行分类,筛选出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品,从中选择一些进行再改造2.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垃圾分类、清除环境污染等实践活动
立足真实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活动,不仅可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也能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道德水平、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关注真实需求
“新课标”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明确铸魂育人的课程性质。所谓“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必须考虑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切实解决学生道德发展中的问题,增强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正如鲁洁认为:“教育要帮助学生不断的去丰富、扩大、提升自己的生活领域和生活境界,促使他们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教学应从学生现实的生活遭遇以及由此产生的困惑出发,切合学生的现实道德发展需求。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时刻将学生放在中心地位,切实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教师要考虑到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发展水平,合理地去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对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开始进入集体的学习生活,开展适应性教育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结合低年级段学生面对陌生集体,胆小害怕、需要关爱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例如,尊敬师长、融入集体生活、学会明辨是非、关心他人等,从而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初步走向学校这一“雏形社会”,为学生未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服务的,教师进行教学前要明确学生的需要。而学生的需要正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经验里,他们经历着自我个性的成长、与家人朋友的互动、社会与国家的发展,他们的各种需要正是产生于这些经验过程之中。学生的道德成长是基于自身经验和需要的,没有对学生需要的了解与满足,就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因此,教学要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去过有道德的生活。
三、拓展课程资源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教师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支持,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课程资源支持。”教育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除了常见的家庭资源,博物馆、社区都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有利于落实新课标强调的社会实践,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博物馆、社区资源,拓展教学边界。
博物馆是一种公共教育机构,学校、社会可以与博物馆进行合作,形成辐射性的教育网络,实现博物馆资源的社会共享。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教育活动,能够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道德生活的课堂。
一方面,在内容上应充分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作为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例如,“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师可结合“八一建军节”,利用幻灯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博物馆馆藏和馆内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组织学生参观故宫博物馆、党史展览、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学生通过对陈列的文物展品的观察,与五千年中华文明展开对话,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在方式上可开设“博物馆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加强与当地博物馆的合作和交流,开设“博物馆课程”,由博物馆专业的讲解人员担任授课教师,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相互配合。同时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博物馆,综合运用解说导览、专题讲座、互动游戏、VR沉浸式展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探索的机会,吸引学生兴趣。如可定期组织高学段学生到故宫博物院、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担任博物馆的义务讲解员。这样,学生既能够体验为他人服务的感受,还能够得到锻炼,开拓视野。
社区资源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资源,有效开发社区资源能使道德知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化。教师可从两方面充分利用与开发社区资源。
一方面,整合社区资源与教材素材。例如,针对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教材内容,教师可将在社区调研中收集到的素材,如社区居民健身活动、文化生活、医疗建设等社区环境情况,发生在社区的新老故事、社区名人等引入课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家乡、社区的发展与变化,萌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统整学习内容与社区实践。教师可结合相关学习内容,借助社区公共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做义工关爱孤寡老人、开展生活垃圾管理的宣传活动并参与清除社区垃圾,借助社区消防演练、安全检查等形式开展相关的专题活动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广泛采取实地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自主和合作探究活动,将课程学习的道德知识运用于实际,做到知与行的结合。通过真实的社区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考查道德修养、责任意识以及沟通交往能力,强化学生在社区中的归属感。
四、探索学科实践
抽象的道德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理解与转化,才能真正被学生吸收并运用到实际。而学生对知识进行转化的前提是教师对知识的转化,即将陌生的、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具体的知识,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活动的对象。这必然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并明确了解学生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学习——这正是教学方式选择的前提。教学方式的适切性和创新性可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充分保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努力选择适合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教学方式,并进行创新探索。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强调基于学生生活组织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内化道德知识,并通过践行道德与法治规范,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课堂可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堂辩论等方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在这一基础上提倡议题教学。议题是以活动形式呈现的,承载学科内容的问题。教师可立足学生现实生活和学科领域的把握设置议题,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课内外实践体验活动,从而实现学科内容的学习。开展议题式教学,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依据,把握教学重难点。新课标中提及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议题创设的有关意见,教师应当以教学提示中的内容为参考。例如,在第四学段,为了让学生“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提示”设计了“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等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组织学生观看国家安全方面的展览,并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主权,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教师要以社会实践为出发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其不仅源于生活,还源于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议题教学时,要紧密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从学生生活选择具有探究意义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生命安全”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综上,“新课标”的颁布对新时代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义务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在遵循“新课标”基础上,更具思想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具体方面落实课程育人功能,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