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读本》教学探略
——以“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例
2022-08-23◎徐睿
◎徐 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简称《读本》)作为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互补充,共同承担着新时代铸魂育人的使命。正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指出的,教学要“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做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小学高年段《读本》“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课教学中,我们探索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引,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实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理解与认同,助力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筑牢思想根基。
一、以系列情境拓展国际视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认知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并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旅游等途径,对各国间联系日益密切都有所感知,但由于生活经验有限,这种认识往往是片面的、零碎的。这要求《读本》和道德与法治教学都要重视用丰富的情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其意识到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国”之中,是国家的公民;同时人类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从而感悟“我与国家、人类文明的关系”,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认知。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课教材以“中塞联合抗击疫情”这一全世界联合抗疫的缩影为导读,基于此,我们创设了三个系列情境,以问题引导思维,并提供事实素材,将学生“卷入”时代的大格局(见下表)。
系列情境 问题 事实素材支持 学生表达(精选)情境一:回顾日常抗疫生活新冠疫情仅是我们中国面对的挑战吗?补充世界疫情影响扩散图和各国疫情死亡最新数据。新冠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情境二:走进世界各国联合抗疫场景世界各国为什么会联合抗疫?视频呈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的行动;武汉疫情爆发后别国对我们的援助,以及国内疫情刚刚稳定,我国对别国义无反顾的援助。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应付或置身事外,我们同在一个地球,共享家园;面临全球相关问题,我们要积极因对,共赴挑战。情境三:感受人类共赴挑战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为何被载入联合国决议?阅读教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补充全人类共赴挑战的情境图: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网络安全、难民危机、国家安全……联合国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决议,正是为了让全人类更好地共享家园,共赴挑战,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以“自2020年以来,我们一直处在一个什么特殊时期”导入,带领学生回顾日常抗疫生活,通过系列问题“新冠疫情仅是我们中国面对的挑战吗”“世界各国为什么会联合抗疫”,引导学生从国内走向世界,感受“新冠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通过探究世界各国联合抗疫的原因,领悟“我们同在一个地球,共享家园,也要共赴挑战”。在此基础上,情境三进一步拓展素材,带领学生走进人类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面前携手,“共享家园、共赴挑战”的震撼场景。由此,《读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解释便不再是枯燥的文字阐述,而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认知,学生感悟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伟大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二、以采访任务激发对话探究,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认同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它蕴含着传承千年的中国智慧,也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这一伟大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热烈响应,不仅被载入联合国决议,更在世界联手抗疫的当下,被各国领导人频频提到。学生从第一板块的学习中已经感受到了这一思想的伟大和重要性,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对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对此,围绕“如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我们设计了采访这一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进而展开深度对话与探究,置身时代大格局,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与认同。
具体而言,围绕“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一命题筛选事实素材,以“时政箱”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支撑素材,请学生分组研读素材,提出“采访”问题,进而展开对话。
1号时政箱:简介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基本信息,以及自从1948年以来,全世界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相关情况和具体数据。
2号时政箱:简介2013年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展开经济合作互助,共同打造和平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的数据信息。
3号时政箱: 世界各国共同制定为了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以及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环保行动。
三个时政箱看似是相对独立的典型事例,实际上为学生的思考探究提供了支持和“暗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目标并不是独立和割裂的,它们不仅构成一个世界价值观的整体,更是有着紧密的联系。三份资料中各国的做法各有侧重,体现了“五位一体目标” 的不同因子: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典型事例指向“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一带一路”的典型事例指向“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环保情况和数据则指向“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这些丰富生动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从具象事例到抽象理论的证据,为学生的对话探究提供了思维支撑。由此,学生与材料中的人和事展开对话,提出了一系列精彩的采访问题: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各国战士们,你们觉得为世界和平付出生命,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习爷爷,为什么我国政府要选择多次在国际论坛发表讲话,并以重要政府文件的形式来表达维护和平的坚定立场?”
“习爷爷好,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际组织?各国为什么要选择在‘一带一路’多方合作,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派出人和技术帮助别国发展基础建设?”
“中国为什么要在联合国大会上许下‘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为此中国将要做出怎样的努力?”
……
这些学习现场里最真实的道德追问正是学生的心声:当下,在道德选择、国家抉择中,为什么我们要做出这些行动?这样的行动对全人类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小组展开研究、探讨、汇报,在相互补充、碰撞、共享中,正能量的思考和观点的不断涌现令人动容:
生1:以非洲为例,如果没有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努力,非洲将受到几十年自然灾害或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战士们愿意到异乡维护别国的和平,甚至牺牲也在所不辞,这让我感动。这样守护世界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们,在各国的共建共享行动中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
生2:林林总总的国际组织组成了世界对话的平台,这也是协商的平台。我国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并不断在国际上表达政治立场,这正是在以一种对话协商的方式,在维护着世界和平,建立一个开放的世界。
生3:南非有60多个国家将汉语纳入了教育体系,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而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将技术输入到了非洲,非洲有中国标准的基础建设”“我们的投资可以带动非洲的经济,同时我们自己也从这样的投资中受益。从这一组中国帮助世界各国的基建成果图片中我感受到“一带一路”畅想的伟大,这是一种合作共赢,目的是建立共同繁荣的世界!
生4:为达到碳中和,中国也许需要关闭很多工厂来停止碳排放量,同时用植树造林等方式来达成环保目标,做出这些努力和牺牲是值得的,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中国的环境,更是为了整个地球的生态!”
生5: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宣布2020年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这正是为全球作出了示范。绿色低碳是为了建立环保美丽的世界!
……
一次次的对话与探寻,让孩子们在感动和震撼中读懂了中国的坚定主张,也读懂了世界的携手行动,他们表达着鲜明的观点,倾诉着内心的情感,进一步感受到全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正在共同努力,共创地球的美好未来,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将为此不断努力。
三、以经验重构促进知行合一,激发“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担当
《读本》与道德与法治教学都承担着着新时代铸魂育人的使命,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和激发的情感须延伸至学生生活践行,实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形成素养。采访任务结束后,学生总结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和方式的理解:“创建和谐美好的世界”“创建和平共荣的世界”“创建绿色低碳的世界”“创建合作共享的世界”“互帮互助的世界”“繁荣富强的世界”……这些表达尽管不够准确,但充满真情实感。
当PPT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目标时,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激动地表达对这一理念的认可,也表达着学习收获的喜悦。教师趁势提出延伸问题:“我们作为小学生,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呢?”同时,呈现精心制作的视频,将一帧帧家庭日常、学校活动、社会服务的画面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记忆被唤醒,惊讶地发现,原来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生1:我们要做和平的小使者,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我们为遇难同胞默哀,并在网站上点烛,寄托哀思。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生2:记得在红色寻访活动中,我们小队去雨花台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敬献花圈。在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庄重地许下为祖国的明天努力奋斗的誓言。
生3:上次我们排球队去白俄罗斯打友谊赛,我作为其中一员,为校为国争了光,通过交流互鉴,我们也学习到了他们的优点,我觉得我也是友谊的小使者。
生4:其实我们每天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节约水电,光盘行动,也就是在为建立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做贡献了。
生5:现在我能将家里和学校里的垃圾分类做好了,我还是我们社区小小志愿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绿色小卫士,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
……
这些思考与表达彰显了学生经验的提升与重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不断与其经历过和将要经历的生活实现融合,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得以激发。这将助力学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夯实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