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科书:作为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及其运用 ①

2022-08-23郑心慰

中小学德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社会化教科书德育

◎郑 航 郑心慰

政治社会化是个体成长的一种社会性需要。学校通过传递政治系统内所认同的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准则、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方式,有效促进儿童政治社会化,对于提升其政治素养和养成其政治人格,对于政治文化的稳定、延续和变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德育教科书是学校促进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当今时代,如何发挥德育教科书的这种媒介作用,需要予以深究。本文拟基于对德育教科书作为政治社会化媒介的认识,以统编7-9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为例,对现行的德育教科书进行分析,考察其作为政治社会化媒介的特点,并针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德育教科书的媒介作用提出建议。

一、教科书:作为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儿童政治社会化落实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对儿童施加系统的、持续的教育影响。在施加教育影响中,教科书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

价值性、规限性、教诲性是教科书的基本属性。与其他教科书相比,德育教科书作为儿童政治社会化最重要、最直接的媒介,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政治认同是德育教科书作为媒介的直接诉求。教科书是“一种社会价值图景的物质载体”,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其编写具有规限性。“围绕将什么编入教科书中、将什么排除在教科书之外的‘正式知识’的争论,事实上蕴涵了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历史。”与其他阅读文本不同,基于课程性质和目标定位,德育教科书往往以传递主流意识形态为重任,为儿童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政治文化奠定基础并提供保证。同时,教科书“教先于乐且重于乐”,其文本内容必须具有教诲性。无论是生活事件还是诗词歌赋,一旦出现在教科书中,就需要为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塑造思想意识服务。这是因为,“教诲性使得教科书的预期目标和任务必然是以教科书传递的内容说服和型塑学生,使学生在掌握内容的同时达成对教科书的信服,最后因为信服教科书而实质上变成信服教科书所承载的主流信念与价值,并按其要求做出行为变化。”

在政治心理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奉和遵从,其基础和关键在于政治认同,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政治文化所产生的认可、接纳以及由此而生的归属感、依赖感和责任感,体现在国体政体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政策认同、阶级认同、政党认同诸方面。在我国,对儿童施加直接的政治教育影响,促进儿童政治社会化,是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既然德育教科书是德育课程目标的直接反映和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政治认同便必然是其作为政治社会化媒介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的直接诉求。

第二,社会生活是呈现和表达政治文化的基石。社会生活是政治的客观基础,是政治文化稳定、延续和变革的土壤,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水平则是政治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现实依据。与道德与社会性发展相一致,儿童政治社会化也是一种生活经验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作为生活经验过程,政治社会化源于儿童的生活实际,并在人、行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特别是在对社会生活情境的体验和认识中进行;作为社会实践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跨时空特性,因而需要超越日常生活经验而置身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显然,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二者在实践层面上的融合,往往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注焦点为突破口,以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为中介,通过对社会生活事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省思、价值批判和价值引导而得以实现。

鉴于此,德育教科书中政治文化的呈现和表达,一方面就本然地体现着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政治信念、政治价值观对人们期望中的美好生活的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又必然依托并尽可能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正因如此,德育教科书才得以体现其价值。为此,德育教科书的编写就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必须反映出情境化素材的恰当运用,并突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

第三,德育教科书的功能发挥是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的交织。一方面,德育教科书通过预先政治社会化方式,直接向儿童传递政治知识、政治准则、政治价值观等,即“长大后要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现在就要开始学习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必备的政治文化规范”。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对自己未来可能承担的社会角色有所了解和认识,产生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另一方面,德育教科书中所引证的各种素材,尤其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及其思想、行为,又可以在政治文化学习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方式的形成。

二、德育教科书中的政治社会化信息及其呈现

那么,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教科书都承载了哪些政治社会化信息?又是以何种方式来呈现的呢?鉴于初中阶段是专门化、专业化的“三观”启蒙教育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科书也更直接、更全面、更集中地承载着诸种政治社会化信息,这里便以现行7-9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德育教科书作为政治社会化媒介的特征。

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主要围绕四维度、六方面展开,包括:(1)政治情感,包括课本赞许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模范角色两方面;(2)政治认知,包括政治生活(政治符号、政治历史事件、政治价值观等)和政治现实权威(法律法规、政治领袖、政权组织等)两方面;(3)政治行为;(4)社会关系。

(一)课本赞许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

教科书中赞许的品质特征,反映政治优势团体对公民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基本要求,传递政治文化中构成角色和行为模式的标准和价值,通过课主题、所列举的事例直接或间接呈现。教科书中所传递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共有四十余种,其中出现频率排在前十位的如表1所示。

表1 德育教科书所赞许的前十位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

整体而言,教科书所传递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既包含具体的品质要求,如勤奋、乐观、诚实、勇敢等,也有抽象的品质特征,如创新精神、服务精神、法治精神等。这些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涵盖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国民道德几方面。其中,个人品德的年级比重依次为63%、41%、45%,全部排在第一位;始终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公德,分别为30%、39%、27%;职业道德所占比重随着年级升高而渐增,国民道德的比重相对较低,三个年级均未达到20%。可见,根据7-9年级儿童政治社会化的特性,教科书除了传递爱国、法治等直接要求之外,也把个人-国家关系落实到了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所赞许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主要侧重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以此与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科书相区分。

(二)课本中的模范角色

创作鲜明的、具有示范作用的人物形象,有利于培养儿童高尚的政治情感。研究显示,德育教科书的每一课几乎都列举了模范角色或榜样人物,包括:科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艺术家、政治领袖、劳动模范、航天员、教师、医生、军人战士等。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普通人、军人战士、科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表2)这些榜样人物所刻画出来的精神品质各有侧重,普通人侧重无私奉献、尊重他人、诚信敬业等,革命者、军人战士侧重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等,而思想家、科学家则侧重追求真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等。

表2 德育教科书中排在前五位的模范角色类型

(三)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能够传递政治事实和政治立场,进一步树立和巩固国家意识。德育教科书中出现许多直接与政治生活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以图例或文字的形式出现,向学生传递着关于政治生活的知识、态度及立场。具体体现在:

(1)政治符号。在一定意义上,政治符号的传播就是对政治文化的传播,它把主流意识形态带入人们的头脑之中并由此带给社会。德育教科书中的政治符号主要有三类,即祖国山河、中华文化、新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象征物。黄山、丽江、千户苗寨等风景名胜,《论语》《大学》等文化经典,旨在传递爱国信息并彰显文化自信;新中国及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象征物,如:红军(3处)、人民解放军(2处)、人民英雄纪念碑(2处)、人民大会堂(2处),以及延安、瑞金、深圳等地点,都与现代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有关,可以有效唤起红色记忆,更好地凝聚“新中国意识”。

(2)政治历史事件。教科书中出现的政治历史事件主要集中在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主法治建设相关的主题上,频次高者依次为:以抗日战争为代表的民族独立主题(21处)、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国家富强主题(14处)、以宪法颁布为代表的民主法治建设主题(9处)。这些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在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上进行自我教育,唤醒儿童对于国家的责任感。

(3)政治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的看法、立场、观点等。在教科书中对不同政治体制和政治团体的价值理念。德育教科书体现鲜明的政治立场,通过事例或文字予以渗透。譬如,用民主(8次)、法治(8次)、公平(3次)描述国家和政府,用发展与进步(3次)、民主(3次)描述社会主义制度,用先进性、积极性、时代性(4次)描述中国共产党,如此等等。

(四)政治现实权威

儿童在中学阶段的政治情感,开始由具体的政治形象转向对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在这一时期,掌握一定的政治制度、政权组织知识,形成对政治权威的理解和认同,能够激发他们逐渐产生良好的政治动机和政治行为。通过各种形式出现的政治现实权威,能够传递政治知识,促进儿童对政治权力的认同。德育教科书中出现的政治现实权威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治领袖和政权组织。

图1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不同政治现实权威的年级分布

如图1所示,三类政治现实权威在教科书中都有大量涉及,并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强,八年级下册作为法治教育专册更是集中在政治制度、政治结构等方面。具体包括:(1)法律法规。培养儿童对政治规则的认同和理解,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关键。每一册教科书都出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因其有助于明确或强化课文主题而出现,如:列出《反分裂国家法》中的相关条文,旨在强调公民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义务等。(2)政治领袖。增强儿童对政治领袖及其影响力的熟悉度,可以提高政治领袖在他们心目中的威望。教科书中的政治领袖,或以其符合授课主题的重要讲话及发言语录而出现,或作为良好品质品行的模范而出现,主要有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3)政权组织。研究表明,中学阶段的儿童对政治制度的认同开始由人格化向政治机构转移,年龄越大,对权威政权机构的评价越高。所以,六册教科书都出现了政权组织,频率高者依次为:人民法院(8处)、政府(7处)、人民检察院(5处)、全国人大(4处)、国务院(4处)。

(五)政治行为

教科书中的政治行为能够引导儿童了解正确的政治参与方式,激发他们参与政治的兴趣和动机。分析显示,德育教科书中传递的政治行为主要包括: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维护利益与捍卫权利、遵纪守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以及关切人类问题与世界发展。政治行为范围也逐渐由低年级向高年级扩大:七年级强调维护集体利益;八年级从集体上升至国家,强调遵守社会规则、捍卫法律权威、维护国家利益;九年级开始关注公民行动,强调民主参与和公民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同时关心世界局势。

(六)社会关系

政治社会化是以积极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教科书中的社会关系,代表国家所鼓励或认可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关分析显示,德育教科书在同辈关系上强调平等、真诚和互帮互助,在家庭关系上强调孝敬、感恩、尊重和包容,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彼此尊重和相互促进;在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上,倡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强调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以个人服从集体为原则,注重个人的公民责任感及使命感,“少年强则国强”甚至在教科书中多次出现。教科书对社会关系的这种刻画,必然会影响到儿童对政治体制和政治权威的期待。

由分析可见,在政治社会化信息及其呈现上,现行的德育教科书大致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在政治合法性、有效性的陈述和论证中呈现政治文化;(2)立足于儿童的社会生活传递政治文化;(3)社会为本,责任为重,道德与法律相交织;(4)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相结合,显性教导与隐性教化相呼应。

三、德育教科书作为政治社会化媒介的运用

现行的德育教科书较好地体现了其作为儿童政治社会化媒介的特征,需要善加运用。不过,受着教学观念、教学资源、教学传统等的深刻影响,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教学的知识化、碎片化、简单化、形式化现象依然明显,灌输、说教的印痕深刻,需要从不断增强科学性、说理性、实效性出发予以深度改进。

(一)明确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价值立场

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在于政治认同并确立政治信念。政治认同意味着对政治文化的认可、接纳以及由此而生的积极情感,政治信念则是人们对政治文化的高度认可与自觉维护,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与政治态度的综合反映。二者的基础在于政治合法性。要使政治教育直抵政治社会化的核心,教师必须透过德育教科书对政治合法性的论证,明确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价值立场,特别是基于根本政治立场去理解和把握各种价值关系,包括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过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等等。鉴于政治合法性需要具有规则基础、有效性基础和意识形态基础,现行的德育教科书即从这三方面论证了我国的政治合法性:透过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展示政治运行秩序,透过政党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彰显有效性,透过立场、观点、方法宣示意识形态。

那么,教师如何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论证去明确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价值立场呢?这还得从“人民立场”这一根本出发来加以把握,其核心在于人民利益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由此出发,教师运用德育教科书传递政治文化,在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上,需要直面社会生活中的诸种利益关系问题,基于人民立场的公正原则去理解和把握。人人平等和社会正义,是公正原则的内核。基于人民立场的公正原则,是以这一内核为前提,在个人利益与国家或集体利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对个人或群体的应得所作出的理解、判断、评价和选择。同样地,在过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上,教师需要直面社会生活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基于文明演进中的人民立场,以民本、文明为价值尺度,从经典中吸取养分,在反思中扬弃传统,通过“朝后看”而实现“向前进”,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基于此,儿童政治社会化的价值立场在教师头脑中得以明确。

(二)注重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的交融

就基础教育而言,政治社会化并不直接指向专门政治人才的培养,而是为儿童成长为成熟的现代公民奠基。因此,德育教科书中的政治教育信息,一般是通过政治符号、政治历史事件、政治组织、政治权威、法律法规等直接呈现,或者通过课文中所赞许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模范角色和所描绘的人际关系等,将政治价值观、政治准则等蕴含其中,间接加以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两种呈现形式往往互相交织,只不过高年级以前者为主,中低年级以后者为主。无论前者作为政治意识的内容,抑或后者作为政治行为的形式,都必然蕴含着道德要素,从而彰显出政治的关系属性和伦理精神。

所以,教师在运用德育教科书时,必须充分关注政治社会化与道德社会化的交融。这种关注意味着:(1)发掘政治教育内容的道德要素,如:法律法规对权利、人格尊严的尊重和维护,政治行为对个人处境的体察和关心等;(2)把握社会活动或行为的政治意义和道德影响,如:班干部选举中的程序与规章,评优争先中的权益与规则等;(3)正视社会生活中政治与道德的两难及其化解,如:履职担责中公职身份与私人情感的关系,政治行为中最广泛群众与少数群众之间的利益协调等。政治社会化与道德社会化交融的关键点在于群体身份认同,即个体或群体作为政治共同体成员,在安全、归属、团结、包容等方面的心理认知和主观感受,以及个体或群体作为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地位和尊严得到维护或提升的认识与体验。如何运用德育教科书传递政治社会化信息,促进儿童的群体身份认同,包括个人-国家关系层面的政治-法律认同和文化-心理认同,个人-社会关系层面的群体认同、社区认同、组织认同,以及个人作为整全人的自我认同,是实施专业化教学的关键点。

(三)在激活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中发展弥散性支持

一种政治体系运转良好并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社会成员积极的弥散性支持,即人们对各种政治对象的忠诚、信心、信任或好感。相对于特定支持而言,弥散性支持更具稳定性、持久性。文本分析可见,德育教科书中的政治社会化信息,正是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对政治权威、政治组织、政治制度等所进行的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呈现和表达,这种呈现和表达非常有利于儿童形成对政治对象产生弥散性支持。正因为如此,教师运用德育教科书去发展儿童积极的弥散性支持,便成为专业化教学的又一关键点。

如前所述,在如何促进儿童政治社会化方面,虽然有着政治学习理论和教化理论两种立场,但整体上看,二者均聚焦于政治社会化的社会规定性和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相互作用,注重儿童政治学习的社会建构特征。然而,社会建构不是要把儿童作为政治文化的“容器”,而是要以他们的知识、经验为前提,藉由外在因素激活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研究表明,儿童政治社会化一般经历个人化的情感性认同、偏重集体行动的同伴群体认同、相对稳定的行动性认同等三种认同水平。显然,儿童的心智越成熟,认知水平越高,生活经验越丰富,社会建构的自主特征、行为驱动特征就越明显。因此,教师运用德育教科书发展儿童对政治对象的弥散性支持,必须激活儿童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水平,其核心在于指导和帮助他们建构政治认知图式。

政治认知图式是储存于长时记忆中关于政治的认知结构,是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的统一。作为一种心理形式,它是人脑对复杂的政治社会化信息进行加工的产物,涉及感知觉、语言、思维、内驱力等多个系统;作为一种心理内容,则是人关于政治对象的知识和个体自身经验在头脑中的建构。有鉴于此,教师运用德育教科书开展专业化教学,一是要着眼于政治社会化信息的有意义学习。根据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研究,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发展可分为政治化、人格化、理想化、制度化四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都与儿童的形象思维、叙事心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必须以教科书中学习材料的逻辑关系为前提,结合与之紧密相关的人物形象、生活故事、社会事件等展开教学,让儿童在认知-理解层面把握学习材料的基本意义,进而产生目的-价值层面上的政治认同。二是要重视政治文化学习中意识和无意识的交互作用。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路径是间接学习,德育课程中政治社会化的间接学习,主要在对教科书的非政治性内容学习和在教学活动的人际互动中展开的,如:教科书在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上所倡导的平等、尊重关系,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这种人际关系,便可以通过人际转移方式影响儿童未来对政治权威的态度和未来的政治行为方式。这样,活动与氛围相映衬,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就可以让儿童在意识和无意识的交互作用中增强情感性认同。三是注意德育教科书与其他教科书的统整,注意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延伸,以求让儿童获得行动性认同,并在活动与交往中逐渐得以同化。

猜你喜欢

社会化教科书德育
《中国德育》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藏起来的教科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第三方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