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可视化分析

2022-08-19李季鹏杜美珊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冒险聚类文献

李季鹏,杜美珊,姚 曦

(1.新疆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2.新疆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乌鲁木齐,830012)

绩效反馈模型是组织决策、组织搜索及组织学习中的经典模型,其重点在期望落差,企业冒险行为作为组织响应行为中的一种,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将期望落差作为企业冒险行为的前因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完善企业风险承担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冒险行为对企业后续绩效表现、管理实践、企业价值再造等方面会产生系列影响,尤其在财务困境下,冒险行为更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否。学者们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针对期望落差与企业冒险行为之间关系也做了大量综述研究。

有学者依据威胁刚性理论提出,面临破产危险的公司更有可能加强控制,节约资源,把注意力放在生存上。有学者从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出发,认为在亏损的定义域中,实力雄厚的企业希望将业绩拉回到期望水平,更容易进行冒险活动。还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其实是一个动态关系,在期望落差前期,期望参照点占主导作用,组织更愿意冒险[1];而在期望落差后期,生存参照点占主导作用,企业经营风格趋于保守[2]。针对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有学者认为是没有对期望落差所在区间进行划分,因为在期望落差的前期和后期,企业的冗余资源、内外部环境都有所差异;还有学者认为是由于选择的参照点不同,导致评估出的业绩差距不同,所以才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总之,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关键研究路径及知识拐点还不够明晰,未来的研究方向也较难把握。

基于上述问题,利用Citespace计量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识别该领域的奠基性文献、学术合作网络及未来研究热点,希望可以为厘清期望落差与企业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进一步思路。

1 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1976年至2021年5月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以“aspiration performance”or“aspiration levels”or“performance feedback”为关键词来体现期望落差,增加检索行后以“risk taking”or“decisions under risk”or“decision making”来体现企业冒险行为,将文献类型设定为学术论文后进行检索,共得到SSCI英文文献406篇,人工剔除和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包括书评和会议论文后进行检索,剩余文献258篇。在中国知网中以主题为期望落差或含经营困境,并且主题为冒险决策或含冒险行为进行检索,文献类型选择学术期刊,来源类别选择CSSCI,共检索到中文文献8篇,由于文献数量较少,所以将中文文献穿插到英文文献中进行定性分析。

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实现。Citespace利用文献集合中共同出现的词汇,来确定该文献集所代表学科中各主题之间的关系,最终呈现的“图和谱”既可以解释以往的研究领域,也可以预见新的研究方向[3]。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大量信息无法迅速整合的问题[4]。国外利用其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较多,而国内则集中于社会科学,尤其以管理学中的文章偏多[5]。

2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2.1 文献共被引分析

两篇文献共同出现在第三篇施引文献的参考目录中,则这两篇文献形成被引关系,共被引次数越多,说明这两篇文献相似之处越大即研究主题和研究思路比较接近。图1中带标签的节点为高被引文献,各个标签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代表共被引强弱。结合图1中的高被引文献可以发现,在绩效反馈与组织响应这一框架中的研究重点和知识结构是类似的,均以企业行为理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前景理论、参照点理论、绩效反馈理论为基础,从“相对的”“比较的”的角度对损失和收益界定后,来研究组织响应行为。

图1 文献共被引图谱

Kim[6]还将期望落差划分为历史期望落差和行业期望落差,并论证了两种不同的绩效比较模式会导致不同的企业行为的观点,这篇文献在该领域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是本领域的关键文献。其实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企业会有多重经营期望的目标,即存在多个可供参考的绩效反馈,也就是说企业不仅会和自己的过往比较,也会将自身和行业比较。

表1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共被引文献中介中心性排序

2.2 关键词默认视图分析

启动Citespace,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时间设定为1976年1月至2021年5月,time slice(时间切片)设置为5,阈值选择为top10%,即将每个time slice中的被引文献按被引频次排序后,保留最高的10%作为节点。thresholds的选择标准为C(Citation,最低被引频次),CC(Cocitation,本切片内的共被引次数),CCV(Cocitation cosine coefficient,规范化以后的共被引次数)(2|2|20,2|2|20,2|2|20)。运行后得到图2的关键词默认视图,图2中共有112个节点,41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672。Q值(聚类模块值)为0.5304,大于0.3,意味着聚类结构显著;MS值(Mean Silhouette,平均轮廓值)为0.8584,一般认为平均轮廓值大于0.5,聚类是合理的,大于0.7聚类是可信的,所以可以认为本文得到的聚类是高效且令人信服的。

图2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关键词默认视图

企业行为理论中的一些研究源于人类选择的逻辑和心理学,其相关模型也一直在关注理性的界限、组织影响决策者理性界限的方式,以及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管理者面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决策行为。由于个人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只知道一小部分可能的选择,做出的决策也和他们的认知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与理性-主体模型所假设的不同,信息或选择方案不会自然地流向它们,所以当过往业绩或者说绩效反馈结果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期望水平时,他们需要进行搜索,这就是为什么选择理论和搜索理论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在一般的决策理论中起主要作用。

表2 SSCI收录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关键词词频分析

续表2

2.3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默认视图的基础上进行自动聚类,每一个聚类将类似的关键词整合到了一起,聚类越靠前,说明该研究方向研究的人越多。标签词提取算法选取LLR(log-likelihood ratio,对数似然率算法),最终得到#0~#6,7个聚类标签,如图3所示。此部分将分别从图4(时间趋势图)、表3(聚类关键词)探讨该主题的不同研究方向。

图3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关键词聚类视图

图4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时间趋势图(timeline)

第一,#0聚类的研究方向为risk taking(冒险),贡献比较大的文章是James J.Chrisman发表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杂志上名为Variations in R&D investment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behavioral agency and myopic loss aversion perspectives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有长期利益,但为了保持社会情感财富,家族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比非家族企业要少。现有研究也对这一框架进行了拓展,创新期望落差越大,家族企业更愿意雇佣非家族成员来担任高管,但当社会情感财富财务逐渐增加的时候,这种动机就会下降[7]。

第二,#1聚类的研究方向为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多目标最优化),也就是在多个决策中选择最有利的决策。在期望落差的状况下,为了提高竞争优势和绩效,管理者所做的某些决策通常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需要承担风险。如果两种策略的期望值相似,但其中一种策略的不确定性更大,管理者会选择结果更确定的策略[8]。

第三,#2聚类的研究方向为feedback(反馈),这里更多强调绩效反馈,组织决策者明确或含蓄地根据参照点选择组织的期望,根据完成情况不断向组织反馈,以便组织作出调整。绩效反馈是组织后续学习、搜索、变革的基础。

第四,#3聚类的研究方向为adaptation(适应)。当组织反复无法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时,会采取相关措施抑制后续的搜索。例如,一组研究对期望的适应性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过往持续糟糕的绩效表现会导致期望的降低,也就是说当组织经历重复的绩效不足时,组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向下调整他们的期望[9],并对搜索后的解决方案进行调整、重组,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以适应新的环境。

第五,#4聚类的研究方向为strategic change(战略变革),学者们将不同的战略行为定义为对绩效反馈的反应。本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上,例如期望落差[10]、管理者心理韧性[11]、董事会特征[12]、继任CEO的战略选择,以及战略变革如何充当中介效应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机制。

第六,#5聚类的研究方向为turnover intentions(离职倾向)。在绩效反馈过程中,CEO处于根据绩效反馈信息进行决策的关键位置,所以在期望落差的情况下,他们会面临多方压力,内部有股东、董事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外部有债权人,如果期望落差持续时间较长,CEO的自由裁量权也会受到董事会限制[13],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公司被收购的危险,此时CEO更容易离职。

第七,#6聚类的研究方向为chance constrained programming(机会约束规划)。该聚类的研究相对于其他聚类来说是比较小的,但也是学者们关注的方向,从图4的时间趋势图和表3的对应关键词来看,主要关键词有机会约束规划、模糊目标规划、目标规划等。

表3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关键词聚类及对应关键词

2.4 作者共被引分析

在Citespace功能区的节点类型中选择author,其余设置同上,运行后如图5所示,节点越大,证明该作者被引用的频率越高,在这个领域越具备影响力。如果两个作者同时出现在第三个作者的参考文献中,则这两位作者形成共被引关系,共被引出现的次数越多,证明二者之间的学术关系越密切。

图5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作者共被引网络

Cyert等[14]是该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作者,其共同发表的《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这篇文章在百度学术上已经被引用1.7万次,是企业行为理论中的奠基性文献。《企业行为理论》与以往许多著作的基本思想相同,但把它们带到了新的组织领域。

另外一个在该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作者是Greve[15],他认为绩效反馈是一种组织适应体系的组成部分,但不能成为整个体系。所以在考虑绩效反馈影响组织响应行为时,对于期望落差引发的问题搜索需要考虑承诺理论升级和威胁刚性理论,考虑了这两点之后,公司再倾向于向先前失败的项目中投资,或者经营风格趋于保守时,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绩效反馈活动,所以在评价绩效反馈结果时要注意这一问题。

2.5 研究热点演进分析

引文突变分析帮助我们回顾以往研究的发展历程,了解未来具有研究价值的主题。运行Citespace,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在控制面板中选择burstness进行引文突变分析,minimum duration设置为2,点击view,设置相应参数后即出现图6的结果。此外,共检索到突变文献2篇,突变强度分别为7.77和6.85。

突现率最高的前8个关键词如图6所示,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model”,时间段为1996年到2010年。突现关键词大部分出现在2011年到2015年,说明这段时间内该类研究较多。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是期望与目标的差距对企业探索(也可以理解成冒险行为)的大小、方向的影响。与此相对应的国内研究有企业期望落差对企业战略调整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情景机制[16-18],除了从组织层面上探讨之外,还有学者从个人层面上探讨创业期望落差对创业者放弃创业的影响。总之,国内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主题也比较分散。

图6 期望落差对企业冒险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突变关键词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利用Citespace计量软件,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对该主题下的258篇文献进行了文献共被引、关键词默认、关键词聚类、作者共被引及研究热点演进五个方面的可视化分析。

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发现大部分研究使用的理论基础是类似的,对相关概念的定义也比较成熟。组织被定义为目标导向系统,它使用简单的决策规则来调整行为以响应绩效反馈。企业行为理论中期望的中心特征是基于经验向后看的目标,而不是基于期望的前瞻性计算,行为理论的关键假设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自己对未来世界状态的期望行事。通过关键词默认分析及聚类分析发现企业冒险、风险承担、绩效反馈、期望水平、企业行为理论是学者们研究较多的方向。通过作者共被引发现Cyert、March、Greve、Baum、Simon、kahneman、bromiley、staw等作者被引用的比较多,其中Cyert、March、Greve构建了绩效反馈应用在企业行为中的基本理论和框架。通过引文突变分析并结合时间趋势图发现,在企业冒险这个研究较多的聚类下,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是创新、战略持续性、中国情境下的目标设定、组织经验等。

对期望落差与企业冒险行为的综述有助于理解企业冒险行为前因,也有助于完善企业冒险行为分析框架,对企业目标制定以及管理者后续决策有一定启示意义。希望研究可以为绩效反馈与组织响应行为之间的相关研究做好铺垫,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冒险聚类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在冒险中成长——《壁橱里的冒险》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狡猾是一种冒险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
等一下,冒险还没结束哦!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