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辩论中论辩结构的重构与分析
2022-08-19陈峻兵
◎刘 昕 陈峻兵
(1.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2.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200083)
一、政治辩论
政治辩论属于政治交际领域,论辩双方一开始就存在混合意见分歧,论辩目的不是赢得对方认同,而是试图得到第三方受众的认可(吴鹏,2015)。政治辩论语篇相关研究有:及物性分析(刘昕,2011)、情态和情态隐喻研究(刘昕,2011)、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项蕴华、王际婷,2016)、冲突性话语分析(陈曼,2018)等。从语用论辩视角研究政治辩论的较少。
因此本研究针对美国政治辩论中的论辩结构进行重构和分析,探索辩者在什么情形运用什么样的论辩结构?这些论辩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语用功能?找出其规律和原因,以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写作和辩论中构建合适的论辩结构,提高他们理性消除意见分歧的能力。
二、语用论辩理论
语用论辩理论由荷兰学者凡·爱默伦及其同事在结合逻辑学、语用学及修辞学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旨在对论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重构和评价。语用论辩理论中,论辩被定义为“一种言语的、社会的、理性的活动,旨在通过提出一系列命题来论证或反驳某一立场中提出的主张,从而说服理性批判者接受或不接受这一立场”。(爱默伦, 2004)究其词源,“语用”指的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描述论辩者为消除意见分歧而在批判性讨论中实施的言语行为。“论辩”指的是沿袭西方古典论辩学传统,依照批判性讨论规则来评判这些言语行为的合理性同时将论辩不同阶段中的各论步看作旨在解决意见分歧的言语行为。(吴鹏、熊明辉,2015)
为分析和评价论辩语篇,爱默伦等人提出了“批判性讨论理想模型”(朗斯·H·范爱默伦,熊明辉, 2017),他们认为:辩论由四个论辩阶段和多个论步构成:(1)冲突阶段;(2)开始阶段;(3)论辩阶段;(4)结束阶段。(爱默伦,2002)四个论辩阶段中,论辩阶段是核心,论辩双方通常会构建论辩结构进行辩论。论辩结构分简单型论辩和复杂型论辩,其中复杂型论辩包括多重型论辩、并列型论辩和从属型论辩(爱默伦,2006)。
三、政治辩论中的论辩结构分析
本研究主要选取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区分并列型和多重型论辩结构,采用了爱默伦(2006)提出的“最大化论辩分析策略”,即诉诸论辩的内容和立场。政治辩论中的论辩结构有如下几种:并列型论辩、多重型论辩、混合型论辩和从属型论辩。
(一)并列型论辩
并列型论辩结构中,单个论点的强度不足以支撑立场,而是需要相互依赖,尽可能排除潜在质疑或反驳,以使论证完整并站得住脚(爱默伦、熊明辉,2018)。在政治辩论中,此结构主要被用形成比较或对比,如对比过往与现状,比较某物的缺乏与此候选人当选总统的需要,又或是对比两位候选人以突出说话方优势。其中,最多的一个场景便是在回应或提出的新论证中,在发言方与其反方之间形成对比,强调前者胜过后者的优势之处,以给受众留下“更杰出”的印象(高艳梅,2010)。
例1中,特朗普在回答如何让制造业重返美国时,故意把希拉里过去所犯错误与自己要施行的措施及其能解决的问题做比较,以削弱希拉里的地位与可信度,而同时增强自己的地位。特朗普首先提出1.1a,称某些贸易协定有缺陷,应重新协商,随后以1.1a.1及其两个从属论点举例中国与墨西哥在贸易协定中的优势地位作为支撑。为进一步突出自己比希拉里更加优秀,特朗普用1.1b批评希拉里在任职期间未采取任何措施改良贸易协定,导致美国对外负债20万亿。同1.1a和1.1b,1.2a和1.2b也构成并列结构,用后者突出前者:在制造业方面,特朗普再次把自己将实施的税收政策与包括希拉里在内的其他政客利益得失进行对比,以获得更多受众支持。
例1:并列型论辩结构
并列型论证最常用于在两位辩者之间形成对比,是辩者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能力的机会和平台,以拉得更多选票(Kathleen,H. J.,1988)。两位辩者设法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并设立一个与众不同、有能力、可靠而合乎受众期望的形象(高艳梅,2010)。为实现这一目标,两位候选人可提供如调查、统计数据、事实等直接支撑材料来证成论点或者本方的优异事迹和成就,尤其与促进大众利益相关的事迹,以提升自我形象。
(二)多重型论辩
多重型论辩由多个相互独立、具有同等重要性且各自能完整有效支撑立场的论点构成。在辩论中,多重型论辩主要用于构建强有力的反驳组合。如:
例2中的论证结构,特朗普首先用1.1.反击希拉里批评他的政策有漏洞,并用1.1.1和1.1.2作为支撑,指出希拉里及其他政客的无能与庸腐是美国出现问题的罪魁祸首。再提出1.2反驳希拉里的税收政策,并用1.2.1和1.2.2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解释为什么不能提高税率。由此,立场有两个独立论点支撑,后者也各有另外两个独立有效的论点辩护,形成了一个强力的反驳组合。
例2 :多重型论辩结构
在辩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论步:提出新论点阐明态度、观点、政策等,和对前一发言人提出的论点(断言或指责)进行反驳,形成交锋,让辩论自然继续进行,因此两位辩者最常用多重型论辩进行反驳。特朗普用多重型论辩首先将美国出现种种问题的责任转移到希拉里头上,接着分析希拉里税收政策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反驳政策的依据。不管是直接支撑立场的两个论点,还是其他下属论点,都是相互独立、充分有效的原因,构成一个完整、有力的反驳组合,既有效反击了希拉里的指责,又驳回其税收政策,为自己在税收政策上赢得了优势。
(三)混合型论辩
与本文出现的其他论辩结构不同,此处的混合型论辩同时囊括了简单型论证、多重型论证、并列型论证、从属型论证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且各层级上分布不均,没有任何结构处于主导地位。混合型论辩在此辩论中用于宣布政策的同时实现其他目的。
例3:混合型论辩结构
例3中,被问及如何通过创造新工作使美国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时,希拉里提出两项计划及相应的具体措施。1.1和1.2处于多重型逻辑关系,各自完整支撑立场。
辩者并列提出多个方案,以实现对比、补充方案效果和进行必要辩护;为了让观众更加理解提出的方案,辩者也可能会进行多层逻辑推理或解释,形成从属型论辩。这些目的是帮助辩者追求更加全面的政策,促成了政策宣布的复杂性,而正因如此,混合型论辩在方案宣布中使用最多。
(四)从属型论辩
从属型论辩中,多个论点排列在不同层级上,连接彼此的逻辑关系多样,出处于下一层级上的论点是上一层级论点的支撑,共同形成论证链,其中最脆弱的一个论点决定了整体结构的强度。此结构六次用于以环环相扣的解释反驳或攻击对方的论证,一次用于坦白自己在某一事情上的不当言行。在用以解释时,多个论点在不同层级环环相扣,反驳或攻击对方的论证,将多个相互支撑的论点形成多层解释,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如例4:
例4:从属型论辩结构
例4之前是希拉里攻击特朗普,称特朗普支持“阻拦搜身”是错误的做法。而特朗普在反驳中并未继续纠结“阻拦搜身”是对是错,转向反击希拉里并不能够真正造福非裔群体,以此驳斥希拉里之前提出的所有与种族问题相关的政策、措施等论证。
上例中,特朗普用1.1.1举例自己的见闻,称(中部城市的)非裔对政客感到失望(征兆型论证),随后1.1.1.1给出原因:民主党政客利用非裔群体拉拢选票(因果型论证),再用1.1.1.1.1具体给出民主党政客在选举期间做空口承诺的行为,把民主党描绘成只为达到政治目的而不是真正关心少数族裔实际利益的形象,反驳并攻击了作为民主党一员的希拉里。除此主要原因,即便单个论点足以支撑立场,辩者还会添加下级论点,以补充更详细的支撑材料,增强论证整体的可信性,如希拉里会提到自己父亲创业打拼的家庭背景,解释为什么其政策能促进广大中产阶级家庭的利益,以获得更多观众的支持。
四、总结
本文以语用论辩为理论支撑,重构了政治辩论的论辩结构,并分析了各种结构和其实现的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辩者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某种论辩结构的原因。
研究发现大部分论辩结构属于复杂论辩,且都主要发挥某一功能。并列型论辩最常用于对比两位辩者的优劣以突出本方优势。多重型论辩,最常用于构建强有力的反驳组合,驳回对方多项声明和指责。混合型论辩最多用于政策宣布,也让辩者有更多操控空间实现其他目的。从属型论辩通常用于通过多层论点解释增强观众对本方论证的理解,以更有效反驳对方论证,强化己方的论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