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谈《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的幼小衔接
2022-08-18渠美玲
文 渠美玲
部分幼儿在步入小学生活后感到明显不适应,对小学生活的不适应让这一幼儿群体产生明显的抵触情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涵盖了教师对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培养目标和建议。本文以幼小衔接教育为视角,分析在《指南》科学指导下幼小衔接的基本策略。
一、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作息的不适
在幼儿园,幼儿的作息时间相对宽松和灵活。幼儿步入小学生活后,教师将幼儿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视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学习者,对幼儿的课堂状态有较高的要求,如不允许幼儿在课堂中出现打瞌睡等现象。步入小学生活后,幼儿的学习安排更加紧凑,如课堂45 分钟、课间10 分钟、明确的上下学和上下课时间要求。在缺乏适应性教育的情况下,幼儿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同时,由于步入陌生环境,幼儿有明显的陌生感,以至于消极情绪冲击幼儿的内心,使幼儿会感到不安。
(二)心理的不适
幼儿离开熟悉的教师、同伴和温馨的幼儿园,步入新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群体、新的环境,他们在体验新奇感的同时,也觉得陌生、被排斥。对性格内向的幼儿而言,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群体生活会更为困难,有时还会感到恐惧。另外,对幼儿教师而言,小学教师对幼儿有更严格的要求,加剧了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甚至会产生逃学的念头。
(三)学习的不适
幼儿园学习方式和小学学习方式截然不同。在幼儿园,幼儿获取新知、锻炼能力的方式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步入小学后,幼儿获得锻炼的方式以“听、说、读、写”为主。在尚不成熟的幼儿时期,学习能力发展中的缺陷并不会在较低的学习要求中暴露出来。而步入小学后,学习节奏变快,学习内容变多,对幼儿的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学习难度激增,幼儿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时,会呈现明显的不适感。
二、《指南》背景下的幼小衔接策略
(一)规范作息,增强规律性
《指南》中提出:“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由此可见,规律性生活习惯教育应当始终贯穿和渗透于幼儿的生活,在即将变更学习方式、作息时间之前,协助幼儿适应新的生活。例如,大班幼儿睿睿经常迟到。教师经了解得知,睿睿早晨赖床、不肯洗漱,常以迟到为由不想上学,到园后也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在午休前,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你们已经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上小学后你们就是大孩子了。你们觉得进入小学后,应当遵守哪些关于时间的规定?你们还想了解小学有什么要求吗?现在,请睿睿小朋友说一说。”睿睿说:“我们在小学生活中要注意按时上课,不能迟到。”这时,其他幼儿七嘴八舌地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借此机会,我告知幼儿新的作息时间安排情况:“这是小学生活的作息时间,你们要提前感受小学生活。”随即,我调整了上课、午休等作息时间,对能严格按照要求做的幼儿发放小红花。
(二)实施“脱敏”,增强社会性
对个体而言,新的环境意味着陌生。幼儿对小学生活可能会期待或不安,也可能是惶恐或排斥。《指南》中指出:“5~6 幼儿要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指南》还在“教育建议”中指出:“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换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为此,教师有必要对小学生活进行“脱敏”,减少幼儿对小学的负面情绪。例如,语言活动结束后,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你们快要毕业了。下一个阶段,你们要开始进行新的学习生活。你们期待小学生活吗?想要了解小学生活吗?”幼儿异口同声:“想!”“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参观你们即将要进入的小学,感受那里的学习生活。”通过以上活动,幼儿在感受新环境、体验新生活的同时,结交了新的朋友,既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又让幼儿在步入小学生活前做好了心理准备。
(三)提升能力,增强适应性
必备的学习能力能让幼儿在步入小学后,更加快速地获得成就感和效能感,有助于幼儿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和良好的情绪、情感,更好、更快地融入小学生活。《指南》中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但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基于这一要求,我组织幼儿开展“数积木”活动。我将此前搭积木的活动照片展示出来,对幼儿说:“老师记不得这些积木组合是由几块积木构成的。小朋友能不能通过看图,帮助老师数一下积木吗?”幼儿依托图片和空间思维,推理出积木的数量,提升了空间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幼小衔接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个衔接环节,直接关系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指南》,以《指南》为导向,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减少幼小衔接坡度,科学创设幼小衔接课程,主动做好幼小衔接,使幼儿和谐地发展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