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常用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22-08-17唐仕琴

北方药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预防性普外科抗菌

唐仕琴

(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南 怀化 419100)

手术虽然是临床不可获取的治疗方法,但其同样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尽管应用麻醉药物能阻断痛觉传递,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但当治疗过程中损伤机体组织时,会导致炎性因子的释放,同时机体免疫系统也会受到侵扰,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增加病原菌侵入风险。在围术期对抗菌药物合理展开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外科手术完成后产生感染的风险有所降低,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1]。目前,我国临床中未合理按照要求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的现象相对来说较为严重,其主要体现于预防用药指征、给药次数以及疗程和给药途径等多方面[2]。相关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会产生耐药菌株,增加治疗难度,同时还可能扰乱机体内环境,这些都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展开分析,从而促进相关相关药物的合理应用。本文主要对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合并多种疾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者排除。所选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52例、48例,年龄最小与最大值分别为6周岁、60周岁,平均(33.21±2.46)周岁。

1.2 方法

对所选患者姓名以及性别和年龄、入院诊断以及既往病史、入院及出院时间和切口类型、切口愈合情况及治疗结果等基本资料展开调查并统计,同时还需对患者围术期所用抗菌药物种类以及用法用量、用药开始及结束时间、不同时间段用药情况及联合用药效果、病原微生物检测以及切口愈合情况等内容展开调查。按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所推荐的标准对手术切口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展开分类,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所用抗菌药物是否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参考。见表1。

表1 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评价表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从本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应用率为100.00%,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构成比为72.00%(72/100)。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全部患者均通过静脉给药方式接受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常用药物共涉及4类19种,前六位为头孢西丁以及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奥硝唑及替硝唑、哌拉西林及头孢孟多。共有48例患者对抗菌药物展开联用,联用率达48.00%,通常将头孢菌素类与甲硝唑展开联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6.85d,其中有83例患者术前用药时间未超过120分钟,15例患者术前用药时间超过120分钟;有2例患者在术前并未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手术完成后有5例患者在24h内停药,70例患者在3~7d内停药,25例患者超过7d才停止用药。

2.3 手术切口情况以及临床标本细菌培养

45例患者为Ⅰ类切口,53例患者为Ⅱ类切口,2例患者为Ⅲ类切口。产生感染现象的患者共有7例,入院前已经存在感染及术后出现感染现象分别计3例、4例。具体信息表2所示。

表2 不同手术切口类型患者住院时间及用药时间和联用情况

3 讨论

临床将具备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统称为抗菌药物,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磺胺类及咪唑类等。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的应用被认为是医疗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相关药物的应用大大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至上世纪70年代,甚至有医疗机构提出“传染病的研究将告一段落”,这也能验证了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3]。但人们很快发现,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在不断应用过程中药效逐渐降低,并且单一病菌还表现出了多重耐药性。这是由于病原菌也在无时无刻的进行着基因突变,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均有抗菌活性的病菌会存在下来,随着时间延长,其抗药机制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形成了耐药菌株,这一情况的出现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密切相关。

普外科是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之一,这是由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感染几率。手术在破坏机体组织后,机体为加速组织修复,会出现炎性出血变化,此时表面组追会获得更多的氧及营养物质,代谢速度加快,同时渗出的纤维蛋白元还会形成具有保护、遮蔽功能的假膜,防止病原菌向深入蔓延。但这一过程也会导致大量炎性因子的释放,这会加剧组织细胞损害,进一步削弱组织抵抗力。研究发现[4],手术后,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会增加病原菌感染风险。若患者年龄较大、手术时间长、切口大,感染风险会进一步升高。因此,普外科通常会通过预防性应用抗菌来达到控制术后感染发生的目的。

3.1 围术期预防用药方法

目前,在普外科围手术期,医生多会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来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本文中主要所选择的100例普外科患者全部接受预防用药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00%。这表明抗菌性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受重视程度较高。有研究显示,在手术前30~60min之间给予患者抗菌药物防止术后感染产生最为适宜,若手术时间超过4h,则需要追加一次剂量,主要是避免由于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导致患者机体长时间暴露最终产生感染情况[5]。在手术开始前给予患者抗菌药物,可有效促使其机体内血药浓度有所提高,即使有细菌入侵,患者血液以及机体中依然具有足够浓度的药物有效成分,从而有效避免其机体产生感染现象[6]。本组案例中术前120分钟内给药的患者共有83例,占83.00%。

3.2 预防性对抗菌药物展开使用时所产生的问题

3.2.1 未准确把握使用时机

在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目的为在细菌并未侵入组织前便将其杀灭或者清除掉,因此应当在组织未受到污染,或虽然出现污染,但现象出现时间较短时应用药物[7]。若在手术完成后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其抑制及杀灭病菌的作用将会失去,错过最佳时机,同时患者手术完成后机体免疫力会受到一定抑制,有时即使手术完成后对患者使用效用更强的药物但依然会产生效果不佳情况;另外,手术持续时间超过抗菌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则应在手术过程中追加剂量,这能保障药物持续作用至手术结束。经过部分学者研究及讨论显示,各型手术均需术后给药,且多为Ⅱ类切口。但依然有部分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的手术在手术期间并未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从而导致患者产生感染情况[8]。

3.2.2 预防性使用指征相对较宽

有研究显示,围术期对普外科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促使术后产生感染的概率有所降低。在手术视野存在显著感染、手术范围大、一旦感染会引发严重后等情况下,临床需积极进行预防用药。但需要注意的时,该项操作并不能将其替代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灭菌技术,还有部分情况并无法使用抗菌药物,如Ⅰ类手术患者就不是全部均需要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而所有可能潜在感染或者一旦产生感染现象便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手术则需要积极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因此在应用相关药物前,也要考虑到适应证与禁忌症[9]。

3.2.3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的选择以及联用选择

头孢菌素类以及甲硝唑均为普外科较常应用的抗菌药物,前者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着抗菌谱广、抗菌作用等优点。头孢菌素能通过与病原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来影响病原菌蛋白质合成,这一过程还会释放自溶素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后者通常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发的感染,甲硝唑分子上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会被还原成具备抗厌氧菌作用的氨基,从而发挥治疗作用[10]。在对抗菌药物种类选择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手术前对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极少部分医师会对头孢素类及甲硝唑抗菌药物联合展开应用,而在对部分潜在厌氧菌感染患者展开治疗时则应注意联合对该种方式展开应用;有时在对预防性抗菌药物展开选择时经常选择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并将其与β原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展开联用;还有患者在手术前选择一种三代头孢,而在手术后医生又给予其另外一种三代头孢菌素,没有任何根据的频繁对抗菌药物进行更换,从而致使患者产生二重感染以及其他一系列不良反应。另外,还存在抗菌药物联用不合理的情况,相比于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的适应症更加严格。在临床用药中,存在部分为抗菌谱重叠,甚至存在将一种抑菌药与一种杀菌药联合应用的情况,这些均为应格外注意的问题[11]。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多为老年患者,考虑到他们免疫力低下,一般不进行联合用药。针对该类患者联合用药不仅无法降低切口感染率,还可能扰乱机体原有定植菌状况,在敏感菌被杀灭而耐药菌过度繁殖情况下,会引发二重感染。因此,在进行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时,也要注意到患者情况及切口类型。

3.2.4 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相对较长

不同类型手术对于抗菌药物的停药时间也存在相对较为严格的要求,通常认为若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不存在显著感染特征和易感因素,则应在24h内停止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而继续对未产生感染现象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并不存在任何意义。有研究显示,应在手术前30~60min之间以及手术完成3d后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对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如糖尿病以及肝硬化等,则需要相应的将时间延长[12]。长时间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极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情况增加,并促使患者经济负担以及痛苦有所加重,其治疗效果并不会得到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所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其围术期预防性用药使用率为100.00%。共涉及到19种抗菌药物,头孢西丁以及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奥硝唑及替硝唑、哌拉西林及头孢孟多为抗菌药物使用前6位。

鉴于存在较多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情况,应当展开针对性管理,促进相关药物的合理运用。首先,临床医师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要定期对医生进行培训,确保更好的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临床适应证,把控用药时机,依据患者情况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同时,要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只有切实认识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才会规范自身行为,减少不良行为。其次,明确并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综合考虑是否要预防性应用药物,就算应用药物,也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规避可能引发感染的操作。最后,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选择具备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安全、针对性强且价格适当的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在使用时间方面,需要控制用药持续时间,避免无指征的长时间应用。

综上所述,普外科还存在部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应对抗菌药物的剂量、疗程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患者在治疗中最大限度的获益,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从而更加合理且规范的对抗菌药物展开应用,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猜你喜欢

预防性普外科抗菌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