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优势 补短板 增后劲着力提升湖南经济发展含金量
——从增值税微观税负视角看湖南经济发展*

2022-08-16增值税微观税负视角看湖南经济发展联合课题组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微观税负增值税

增值税微观税负视角看湖南经济发展联合课题组

(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湖南 长沙 410114)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涉及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与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增值税税负有宏微观之分,宏观税负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效应,微观税负则直接反映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水平。从全国范围内看,受经济发展质效、产业结构配比、企业集约化程度、税源结构特征及征管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税收占GDP比重普遍偏低,经济发展含金量不高,2021年全国宏观税负排名后5位中有4位为中西部地区。但从微观税负看,全国微观税负前5位全部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湖南同样存在微观税负和宏观税负背离的情况。如何全面认识湖南微观税负水平及其偏高的原因,笔者以2019—2021年全国各省增值税销售收入①和入库税额等数据为基础,运用区域间比较等方法,从不同维度分析湖南微观税负水平现状和特点,探究其背后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短板,为着力提升湖南经济发展含金量提供对策建议。

一、税数显示:湖南增值税微观税负大部分行业在全国和中部靠前

(一)湖南增值税微观税负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高位水平

2021年,湖南实现增值税开票收入68323亿元,入库增值税1611.9亿元,税负为2.36%,高于全国平均0.61个百分点,仅低于西藏、贵州和江西。2019年以来,受增值税降税率和减税降费政策等影响,增值税微观税负呈逐年下降之势,全国平均从2.25%降至1.75%,湖南也从3.12%降至2.36%,与全国差距在缩小。从近3年税负排名看,湖南超越内蒙,由全国第5提升至第4。②

表1 2019—2021年部分地区增值税微观税负(单位:%;名)

(二)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微观税负排名靠前

2021年,湖南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9686亿元,占全行业的28.8%,入库增值税508.7亿元,占全行业的31.6%,销售和入库均居各行业之首,行业增值税税负为2.58%,排全国第3。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收入15581亿元,入库增值税283.7亿元,分别占全行业的22.8%和17.6%,行业增值税税负为1.82%,排全国第4。两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入库增值税占全省一半左右,且税负均居全国前列。

表2 2021年部分地区主要行业增值税微观税负(单位:%)

(三)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处于高税负集中分布区

从湖南省21万余户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微观税负情况看,47.3%的纳税人个体税负高于全行业平均税负:年应纳税额100万元以下,比例为44.8%;年应纳税额100万元以上,比例为75.2%;年应纳税额1000万以上,比例为78.3%;年应纳税额1亿元以上,比例为75.8%,数据反映高税负多集中于大中型纳税人。年应纳税额1亿元以上的125户高于行业税负的纳税人中,制造业42户,以中烟、中石油、中石化、三一、中联、华菱、中车等集团旗下大型制造企业为主;货币金融业24户,以国有四大行的湖南省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长沙分行为代表;批发业17户,以各市州烟草分公司和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为代表,反映出行业龙头和国有企业是行业税负的有力拉动者。③

(四)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税负相对较高

从湖南省各市州税负水平看,高税负地区多集中在湘西和湘南,税负排在前三的市州分别为自治州(3.41%)、永州(3.18%)和邵阳(2.9%),益阳(2.82%)、怀化(2.76%)、郴州(2.66)、衡阳(2.5%)的税负也在2.5%以上,超过全省平均。增值税占比前三的长沙(2.1%)、株洲(2.27%)、岳阳(2.29%)三地的税负均低于全省平均。分城区和县区看,县域税负普遍高于城区,86个县的平均税负为2.65%,54个城区为2.15%。税负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宁远县(6.18%)、沅陵县(5.64%)和安化县(4.98%)。④

表3 2021年湖南各市州增值税微观税负(单位:%)

二、税数折射:湖南经济仍呈结构不优、总量不大、后劲不足之主要问题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受增值税税制设计影响,企业的税负水平随着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组织方式、经营模式等不同存在较大差异。2021年增值税微观税负排名全国后5位的分别是上海、天津、山东、福建和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普遍存在东部发达地区增值税税负水平较低、而中西部地区税负较高的特点。透过增值税税负分析,反映出湖南经济仍存在结构不优、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税负分布格局与税负承担能力倒挂

“富税”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但高附加值的新动能行业“少产少税”。从增值税行业特性上看,资源型、劳务密集型行业税负水平较高,如2021年全国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业税负分别为1.92%、4.56%、2.29%,均高于1.75%整体税负水平。而湖南上述三个行业增值税税负分别为2.58%、6.1%和2.5%,高于全国水平,且三行业入库增值税占全省增值税比重接近2/3,特别是湖南烟草制造业税负达9.49%,远高于全国8.1%的税负水平,且行业税收占全省制造业的比重高达20.42%,拉高湖南制造业整体税负水平。而湖南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占比分别仅为3.51%和1.65%,低于全国4.33%和2.51%的占比水平。

(二)经济总量不大,不同经济成分与行业主体发展不平衡导致税负分布倚轻倚重

税收贡献主体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贡献不足。从市场主体看,大中型税源税负整体较高,亿元企业以国有企业、房地产和垄断行业为主,优质民营企业缺乏。从企业规模上看,增值税税负水平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提高。湖南纳税规模1000万元以上企业税负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尤其是纳税亿元以上企业税负超过全国平均70%以上。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与私营企业相比,其避税动机不足,且存在承担政策性负担的情形,税负水平相对较高;大型私企可以更为灵活地进行制造集团内价值链,增加抵扣环节,筹划降低税负。湖南2021年税收百强企业中国有企业40家,其他60家中建安、房地产企业11家,石油、铁路、金融等垄断17家,真正形成产业支撑的民营企业户数不到百强企业的1/3。

(三)经济总量不高,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不足制约税收产出能力

湖南低端产业占比大、抵扣链条不完整是导致宏观与微观税负偏离的重要因素。2021年底,湖南税务登记市场主体中企业仅占到2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湖南省有增值税贡献企业中一般纳税人占比35.74%,低于全国11.04个百分点。⑤企业数量少,一般纳税人聚集度低、分工细化程度不高,进项抵扣占比低,参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企业不到四成,是形成湖南较高微观税负的重要原因;小规模纳税人数量多,也反映湖南低端产业占比大,企业质量不高而税收成本较高,不利于省内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2021年湖南向省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3万亿元,购进2.5万亿元,购销逆差超2000亿元。制造业购销顺差1800亿元,但上游产品缺乏,其中钢铁行业购进铁矿石80%来自进口,焦炭自给率仅65%;服务业购销逆差最大,其中商业批零购销逆差达3800亿元,说明湖南消费领域相关产业延伸不足。

(四)发展后劲不足,竞争能力不强引致税负转嫁处于劣势

湖南在研发投入上的不足与技术服务能力的不够,导致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不强,由此产生的不充分税负转嫁挤占增值空间。增值税虽然是间接税,但在现实中除了垄断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外,大多数产品卖方市场是不存在的,很难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税负转嫁,而是以让渡利润的方式变相承担了部分增值税税负。总体看,湖南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品牌效应缺乏,产品议价能力和经营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2021年湖南研发投入企业1.6万户,不到企业户数的2%;全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中湖南仅占8席,前300位中湖南仅2家⑥。2021年,湖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税收总量和占比在中部省份中排名均靠后。2021年,湖南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060亿元,位居全国第17位,中部第6;工业企业利润率4.82%,位居全国第27位,中部第5,低于全国平均利润率2.57个百分点(不含西藏)。⑦

三、以税资政:多措并举提升湖南经济税源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和近几年经济与税收数据表现,为促进湖南经济与税收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壮大“富税”产业调结构

产业结构与税负密切相关,中高端制造业高增加值特征强,增值税税负水平往往偏高。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引导烟草、石化、钢铁、有色等传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抢占产业竞争高地,巩固并提升行业税收产出能力和税负水平,确保财税传统优势。支持重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行业及龙头企业,引进高端设备和品牌生产线,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研发,提升汽车产业规模和税负水平。结合“三高四新”战略,走出与周边省份差异化发展路线,利用湖南企业在京港澳一线的比较优势,同广东、武汉产业结构有机结合,形成产业支撑、结构互补。

(二)激活“贫税”产业补短板

从产业价值链视角充分评估不同行业的增加值特征、增加值与税负水平状况、产业链不同环节税收分配关系,通过征管能力提升和税负水平的优化,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税收贡献。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比较分析现有产业基础的优劣势,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和产业链,与中部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既抱团发展,又各有特色,抢占产业升级新优势。针对上下游产业短板和链条断档,出台专门规划,建设一批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加大产业配套建设,推进产业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向高附加值的下游加工环节延伸,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注重提升价值链,推进产业发展与税收贡献相匹配。重点培育动力足、技术精的民营企业,支持打造湖南本土品牌,通过湖湘文化、研发投入、区位优势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补足发展短板。

(三)培育“新兴”产业增后劲

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产业增值的内生动力,从而源源不断提升税收产出水平和能力。因此,要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紧紧抓住智能制造这个核心,以科技创新和园区建设为抓手,围绕国家新批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五个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湖南双一流院校较多特点,鼓励产学研结合,企业进校园,人才活产业。促进研发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税收赶超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做强“湘品”产业提质效

打造制造业“湘字号”品牌高地,强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产业自主创新、迭代升级,构筑产品、企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立体化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形成全球品牌竞争力;建设服务业“湘军”品牌名省,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依托,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文化产业“湘军”影响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价值链高端延伸;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激活商贸流通品牌力,打造国际、国内知名交易中心、消费中心,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

注释

①为与全国进行比较,此处以发票开具金额代替,与实际有差异,但能代表90%以上的申报销售收入.

②各省增值税开票收入取自国家税务总局对内发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数据,增值税入库数据取自各省份税收会计统计报表.

③一般纳税人微观税负数据取自省局大数据风险管理局发布的一般纳税人分行业小类税负及预警下限信息.

④各省各市州各县市区微观税负是利用省局发布的分地区增值税发票开具金额数据和分地区会计统计报表中增值税入库数据计算得出.

⑤一般纳税人户数及税收贡献取自金税三期核心征管数据.

⑥研发投入户数取自金税三期核心征管数据,“全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强”取自全国工商联最新公布数据.

⑦工业利润相关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分省份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表.

猜你喜欢

微观税负增值税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增值税?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Excel 巧算个税及土地增值税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微观的山水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