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在废旧交通设施改造中的应用设计探析
2022-08-16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文/张 君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讲 师 硕 士
张可乐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讲 师 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引言
从20 世纪70 年代起,对于中国现有的旧建筑进行合理改造的思想和方法有了巨大的改变。多种理念和手法被引入“改造”的指导思想里面,涌现出许多富有创意的改造更新研究及案例。如常青教授编著的《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1],书中主要运用了5 个具体的改造案例分析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历史观与改造方法;《日本新建筑5:现存建筑改造(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2],书中以改造实例来解释日本旧建筑改造的主要理念;在《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中[3],现代建筑师认为在改造过程中,新老建筑要与周围的环境氛围保持匹配,而不仅仅是过去的“单独”的改造理念。建筑师们在书中还举例认为某些建筑改造的成功就是合理运用当代和传统的装饰。在“新媒体时代”,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的思考从物质层面逐渐向其内在的内涵情感、审美的精神层面转变。建筑除了是技术之外,也是一门艺术,对建筑表皮抽象化、图案化,甚至奇幻效果的关注与追求更甚于前,这种改造形式往往能使人直观地感受到建筑本身的活力,体现其独特的公共性。这使得城市建筑公共艺术这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承载了历史、文化和艺术,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和期望,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4]。
1 当代旧建筑改造的发展述要
建筑师们在改造废旧建筑的时候,除了尊重自然环境、交通地理的实际情况,通常也遵循着以下的主要理念和手法。
1.1 当代旧建筑改造主要理念
中国处于城市可持续更新的阶段,被遗弃搁置的建筑物无处不在。这些废旧建筑大多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见证了整个民族的成长,承载着独家的城市记忆。影响现代中国改造旧建筑的主要理论有:有机更新理论[5]、建筑再循环理论[6]、建筑改造再利用理论[7]、生态建筑学理念[8]、文化生态学理念[9]、文脉主义理念[10]、可持续发展理念[11]等主流理论,这些理论从因地制宜思想等出发,成为废旧建筑更新改造的指导思想。
1.2 当代旧建筑改造常用手法
建筑师们对于改造废旧建筑的手法有许多种[12]。一是从旧建筑的外部更新,大多使用拼贴式更新,包括了平面、三维、符号拼贴的方法。或者是叠加式更新,包括肌理化、色彩化、透明化叠加;二是直接从旧建筑的内部进行更新,主要分为空间更新(场景化、情节化、体验化、边缘化更新)、功能更新(流线式、压缩式、标识式、添加式更新);第三则主要从新老建筑的关系入手,进行新旧建筑关系更新。有同质化更新(消解同质化、肌理同质化、质感同质化)、异质化更新(环绕式、透明式以及激活式更新)。
1.3 公共艺术在废旧建筑改造中应用的成功案例
1.3.1 国外
美国普罗维登斯钢铁厂的景观改造工程可以说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其具体改造是利用了现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原钢铁厂的烟囱、钢梁架构也被原汁原味地保留。已受到污染的土壤被保留用来制造新的地形,增加路面的可渗透性。同时,在中心地毯周围建设一条自然水路式路面带,用来进行雨水的收集和传送。这种设计与野生植被、动物栖息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有机体。
法国巴黎奥赛美术博物馆前身是废弃的火车站。由于平台太短,适应不了新时代的时期而被遗弃。1986 年,建筑师巴尔东等人将其改造成了艺术博物馆。由于原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而博物馆的要求是相互开放的展示平台。建筑师在保留原建筑元素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平台的方式,打通相互的空间,增加参观流程中的交互性。现在的奥赛美术馆是法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
1.3.2 国内
国内最有名的早期废旧建筑改造当属北京798 艺术区。798 艺术区的前身798 工厂,本是上世纪50 年代战略工程的一部分,由东德负责设计,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由于798 本身的建造风格颇具艺术感,所以后期改造中,798 没有专门的设计师,整个“设计团队”由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自发组成,艺术家在这里结合建筑本身进行雕塑和涂鸦艺术的创造。整体设计保持了强烈的工业风,交错裸露的管道模式,保留了各个时代的墙体艺术,标语设计。整个798 的改造成功得益于艺术家自发的艺术改造行为,使得后来参观的人们可以从中获得一种非施工操作环境的艺术氛围,感受当代艺术。
广东中山市岐江公园的改造是近年废旧建筑空间改造转型的成功案例。公园的前身是广东的造船厂,进行改造的设计师是曾获得美国年度设计最高荣誉奖的俞孔坚先生。俞先生在改造中,通过对原来“肌体”的保留、只修改外部展现形式、创新具有新时代感的景观形式三种手法坚持保留建筑的历史感,希望整个地方成为一个文化意义的载体、一个历史的地标,尤其是保留了国家“一五”战略工程中的龙门吊塔。俞先生希望通过这种改造保留城市记忆,引起游客的历史共鸣,并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2 基于公共艺术手段的地域性建筑设计概念
公共艺术起源于西方,在欧美国家率先发展。“公共艺术形成于20 世纪60 年代。其英语名称是:Public Art。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公众的艺术、大众的艺术。”[13]各个学派的学者对其概念中的公众性和艺术性都达成共识,认为公共艺术设立在公共领域或者空间中成立,任何公众都具有参与的权利[14]。因此,对于整个历史进程而言,就需要构建一个将两者融合为整体的设计理念。
由于建筑建造本身是一件非常严谨的工程,其设计和构架都具有着科学性、工程合理性、数据性。所以公共艺术能介入的方面是有限的,常以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供应者介入建筑设计中,最常见的是在空间与景观设计当中的使用,优秀的建筑本身都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气息”。公共艺术在建筑中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具象装饰物、彩绘及相关装饰物、空间的重塑或者分离。如国内有从公共艺术视角下进行的山西和顺许村的乡村建设、湖南长沙的谢子龙影像馆。国外则有伦敦地铁的公共艺术空间设计、草间弥生在中央公园建造的“自恋花园”、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建造的“纽约大瀑布”;坐落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由欧洲艺术家联合建造的“梵高的耳朵”、埃塞俄比亚的木质水塔—Warka Water。
公共艺术介入建筑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的变化或者以其装饰的手法,让建筑表皮更具现代化或者文化艺术性,这也体现了建筑师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所持有的一种特殊情感。从这个层面来说,建筑艺术自然属于公共艺术[15]。当然,以上所谈的不管哪种环境下,公共艺术介入就是更全面的诠释空间艺术。本文所引入的“公共艺术”主要是以雕塑的手法,将收费站这个特殊的建筑体,在不破坏原结构和建筑稳固性的情况下,对建筑表皮进行艺术化加工,甚至将其看成是一件公共艺术品。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提取以及物化表现,恢复当地的文化凝聚力,使得每个经过该收费站的人们都能体会到该建筑体带来的文化艺术上的美感与环境空间的和谐。
3 废旧交通设施改造案例解析——以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西京古道大桥收费站改造为例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韶关市区西部,南岭山脉骑田岭南麓。乳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倾斜,状似孑孓。其县境处在新构造间歇上升地区,县境溶蚀地貌显著,地形切割强烈,山谷生成明显。
自2018年起,乳源县整合了县政府、交通局、林业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文广旅体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和公路局等相关部门的资金对西京古道沿线资源进行了保护修复和建设。如古道修复、古亭修缮、古桥修缮、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等,以线带点,带动古驿道周边村庄发展。本项目组则有幸接起了这条西京古道入口收费站的废旧建筑改造,成为这条历史文化再现道路上展示的第一站。
3.1 设计对象概述
西京古道始建于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乳源县境内(现辖范围)总里程约有70多千米,保存完好的石板路面约有12.5 千米,是乳源瑶族自治县境内现存年代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驿道。西京古道的建立促进当地的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较早为岭南传输了中原文化。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西京古道大桥收费站(图1),属于废弃的国道收费站,是特定时期下交通设施的历史遗存。该地虽然不是历史建筑,但却是进入西京古道的第一站。作为主要标志性形象及街区序列的入口,与遗留的凉亭建筑特色遥相呼应。所展现的艺术手法恰恰是古、今的对比与对话关系。
3.2 改造设计中应用元素的提取
乳源的“西京古道”上有不少的物质文化遗产。现存的主要包括有驿道类:驿站、驿亭、桥梁;军事设施类:关楼;宗教设施类:古寺、宫、庙的等。道路两旁因古道的存在而兴起的古村落和古城镇,多为客家人和过山瑶聚居地。设计团队在这里经过深入调研、多方面考量,决定使用西京古道上最具特色文物保护单位——凉亭建筑的形制为外形,构思来源。因为凉亭建筑是建设在道路中央的,主要用于过路车马的休息,这与收费站同样建设在道路中央,本质为“通道”的概念不谋而合。同时,结合客家“花窗”纹样和过山瑶族瑶锦的编织组合方式形成建筑表皮,传达当地历史人文信息。
3.2.1 西京古道上“凉亭”设计元素的提取
建筑外形通常是人们能够留下最深印象的,也最能唤起人们记忆的东西。所以团队决定用凉亭建筑房屋通道式的正门所在面——正立面,作为设计改造的灵感来源。希望从西京古道“第一站”开始,通过路上一个个相似形制的凉亭建筑,让经过的人们保留这份历史的回忆。这同时也是古、今建筑之间的时空连线。西京古道梁架式凉亭建筑的正立面开有门洞,有门额,多以五山马头墙(马头墙虽为徽派建筑代表,却是表达家人望远盼归情感的物化)为饰,顶置葫芦饰,比较著名的有寿德亭、心韩亭、仰止亭等。由此,改造设计得到整个建筑外形的定案(图2)。
3.2.2 客家“花窗”及过山瑶“瑶锦”设计元素的提取
客家“花窗”艺术是受到整个中国历史进程影响的,是一种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信仰和理念。客家“花窗”艺术有物理功能和装饰功能,有文化象征和美学意义[17](图3)。自明清时期开始,人物、经典故事、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装饰主题充满着世俗的意义,体现了客家人对福禄寿喜、招财、吉祥、喜庆等“图-意-吉祥”理想的追求。在美学和文化象征意义上,纹样呼应了西京古道两边客家和过山瑶的风俗人文历史,让访客从第一站就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展示和传承。
图3 客家“花窗”的装饰意匠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新大桥收费站建筑表皮不仅吸取当地客家历史文化瑰宝“花窗”图案-四叶方椽头,还使用了瑶锦的编织规律进行了组合(图4)。材料上则使用不锈钢板镌刻,形成通透的装饰纹样。白天在日光照射下,幻影幻形,形成玄妙的标志性构筑物;夜间灯光亮起,仿佛宫殿般绚烂多彩。
图4 收费站设计元素的提炼、变形、传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 乳源大桥收费方案展示
新的收费站公共艺术方案从概念上,尊重历史的痕迹,未进行大面积破坏性拆除。拆除侧墙,保留原建筑框架结构,用格栅框架的形式,以雕塑的手法,融入当地标志性历史建筑的文化语言,形成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西京古道入口地标。设计依托原建筑结构框架,用不锈钢搭建二次结构框架,既能体现西京古道经典古建凉亭建筑的物化特征,体现独特的建筑空间尺度感,成为了西京古道入口序列的标志性“形象”。
新大桥收费站的设计尊重原有旧建筑构架,用对比的方法来强调新旧分离,达到历史对话的效果。其建筑表皮,在物理功能上:“花窗”通风、采光“通透”的含义与收费站“通道”“通路”的“通”的含义相近。整个收费站的墙面做成了纹样的镂空,在大风的季节中,风可以在建筑物中顺利地穿过,减少风阻(图5)。建筑本体通透的图案处理手法,似乎是古典建筑作品的影子一般轻盈通透,在阳光的映照下亦真亦幻、光彩绚烂、变化多端,如海市蜃楼般地呈现。夜晚灯光亮起,自内而外透出美妙的灯光渐变,远观效果形成一个波光闪烁的地标。方案利用中空的方式,当车辆在建筑中穿梭时,可形成一动一静的效果,彰显公共艺术作品与人的互动性这一核心理念。由于建筑通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组合而成,每个片状是可以细微活动的构件,当风吹来时每个金属片构件会像树叶一样沙沙颤动,从远处观看就像一个闪烁颤动的地标(图6)。整个设计利用了风的力量在设计上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图5 大桥收费站设计图纸展示(图片来源:项目团队设计)
图6 大桥收费站设计建成实物展示(图片来源:项目团队拍摄)
3.4 公共艺术在西京古道大桥收费站项目中的改造设计探析
在现代,建筑设计进入视觉化特征、大众媒体消费的时代。建筑形态和表皮的形象和价值被改变为消费的主要内容。追求视觉的审美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视觉审美的主要目的。很多时候,大家满意的多是建筑本身所带来的视觉震撼力和效果,如央视大楼、广州“小蛮腰”。废旧的交通设施从本质上来说,大多为建筑单体,建筑工程的难度和体积相较于其他建筑来说没那么复杂,也更好纳入公共艺术的手段进行改造。
而今,一碗稀粥,看似平静,其实需经数小时文火煎熬,才能成正品。就像人生,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作家王蒙说:“粥喝得多、喝得久了,自然也就有了感情。粥好消化,一有病就想喝粥,特别是大米粥。新鲜的大米香味似乎意味着一种疗养,一种悠闲,一种软弱中的平静,一种心平气和的对于恢复健康的期待和信心。”王蒙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主张,这的确令人回味。
3.4.1 基于公共艺术手段的废旧交通设施建筑改造设计体系的设计手法
基于公共艺术中雕塑为主要手法进行的废旧交通设施建筑改造设计,主要以艺术化思维的观念“转译”和空间介入的方式进行设计。
(1)艺术化思维的观念“转译”
公共艺术无形地将其创作理念渗透于建筑设计之中,也就是说,设计师借鉴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进行建筑设计的创作。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通过考察当地人文,以以往的经验进行灵感的构思。当“灵感”形成之后,再结合当地的人文地理坏境,用适当的材料和空间艺术展现出来。在该项目中,“凉亭建筑”“客家”花窗、瑶锦都是项目构思的主要来源,把这些人文地理特征提炼出元素,然后和谐地糅合在一起并且物化出来。这个“入口”的公共艺术在道路中央安静地坐落着,表现了西京古道第一站应有的“文化景观”,映射了整条西京古道中浓厚的历史。公共艺术作品选取最为经典的当地建筑作为基本的造型符号,借助建筑艺术语言彰显本土经典文化象征,成为整个古道空间序列的标志性入口门户。“观念的表达”和“思维的转译”在这个公共艺术实际创作中的体现,为废旧交通设施建筑改造设计提供了些许经验。
(2)建筑形态上进行空间形式的艺术化展现
空间介入的设计手法,通常指的是雕塑创造手法的形式,一是将单体建筑视作一个大型雕塑进行创作,这是一种整体介入的方法;其二则是以点的方式,将激活的建筑部分进行艺术创作。
①整体介入式创作需要将艺术和技术和谐统一,对于公共艺术来说是比较难的一种手法,因为要与建筑工程、材料、环境等现实的情况连接,又不能失去最终的视觉感受。将建筑单体当作“雕塑”整体来处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艺术化。雕塑体本质是强调三维立体的体积块面组合的凹凸的面积比、体积比关系,注重光影对其形体的调节效果。通用手法是对形体进行切角、削边,形式转换,凹凸处理,也就是对形体进行面积或者体积上的加减进行创作。这样相同的手法用在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本体形态通过光影在明暗和虚实的表现中展现出新奇、独特的效果。如大桥收费站的设计,这个镶嵌于大地上的“入口”的公共艺术装置,承载着当地的人文特色,产生了不同的“通”的效果。让在此经过的车辆、人,甚至通过的路以及大自然的风都成为这个公共艺术装置存在的“参与者”和“体验者”。在这里,人与建筑产生了交互,产生了体验式的建筑空间。只有这样,公共艺术才能和建筑比较和谐地结合,建筑自身也实现了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②点激活的方式创作相较于第一种来说,适用面比较广,主要是因为受限制比较小,其形式可以更为艺术化。这种点激活的方式,主要是激活空间的体验性,给人们一种序列式空间艺术展示。“序列可以定义为一系列连续的感知”,“所有的体验都成序列”,是西蒙兹推崇基于“体验”的规划与设计的核心[18]。这种序列式的体验不仅重新组织了空间,也将人文、场地特性、环境等要素带入体验,也可以说是整体空间艺术的“点睛之笔”。
(3)建筑表皮上进行多元化的展现
建筑表皮的多元化包括功能和历史文脉上的多元化,是综合性的。这里表皮的地域化不是直接的再现,而是对其文化进行深层的理解后得出的抽象的设计元素,这种方式也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性传承。建筑本身除了需要体现了一种“建筑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还需要完成其本身存在的功能。
新的大桥收费站建筑表皮在功能上不仅对建筑起到了围合、减小风阻的功能性作用,也借助了“客家”花窗和瑶锦编织的方式,对其进行提炼、抽象并进行变形、重组,形成新的艺术形象用于表达当地人文历史的特质,创造了表皮新的符号价值。收费站的建筑表皮每个片状都是可以细微活动的构件,当风吹过的时候,会从一个二维平面的图案变成一个有虚实空间体积的单体。通过这种对表皮图案的肌理化,形成了结构上的连续的时间感与空间感,改变运动空间。由此,表皮的功能也从单纯的围绕、围合保护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艺术装置”。其在表达文化的同时,自身也参与了文化的构建。
3.4.2 基于公共艺术手段的废旧交通设施建筑改造设计体系的意义
公共艺术介入废旧交通设施建筑改造设计应用是具有一定价值,也具有以下的实际意义:(1)公共艺术的纳入可以引发体验,这里的体验不仅仅是身体行为上,也有内心精神上的体验;(2)公共艺术使得改造后的建筑“个性化”;(3)公共艺术使得城市文化精神的提高。西京古道收费站入口的改造设计以其特有的建筑造型成为公共空间中具有标识性的公共艺术性建筑,城市居民和社会公众愿意接受这种新的“城市艺术感”。随着城市空间维度的变大,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已经成为了特殊的公共艺术形式[19]。在之后,公共艺术的使用在废旧交通设施建筑改造设计中也会越来越成熟。
结语
对废旧建筑的更新改造是一条既富挑战又坎坷的道路。虽然,运用公共艺术的手段在建筑改造中有争议,不符合传统建筑改造思维,可以说有一定的不成熟性,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在改造过程中用来表达建筑“精神层面”无法忽视的手段。在未来,改造废旧建筑需要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背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任务进行设计,这会导致改造后的城市的形态也随之艺术人文化,建筑化的公共艺术会在周围越来越常见;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越来越明显;前来观赏的社会公众对城市形象更深刻。同时,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将使更新后的废旧建筑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