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空间的双向赋能研究
——以地域型艺术节“艺术在浮梁2021”为例

2022-08-16计雨晨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浮梁艺术节艺术家

文/计雨晨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1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空间

目前我国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空间的实践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以艺术家个体为主导的项目、政府与艺术机构合作的乡村艺术节以及艺术院校的实践项目。以艺术家个体为主导的项目,包括许村项目、碧山计划、石节子美术馆等,项目的侧重也并非局限于艺术领域;乡村艺术节项目是由政府出资,邀请策展人和艺术家团队来当地策划艺术节的活动形式;艺术院校实践项目由高校院系与地方合作,项目规模小巧,多为师生下乡创作和对乡村日常生活的了解和介入。

本文研究的案例“艺术在浮梁2021”项目是由“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团队实施的首个精致版地域型艺术项目,是在浮梁县开创性地选派乡创特派员制度的保障下,生长出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实践探索,引入海外知名的“大地艺术节”模式,结合国际经验,激活公共艺术的在地性表达,实现文化与乡村的多维链接,进而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1.1 地方溯源

浮梁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镇之初的美誉,是海丝之路瓷与茶的发源地和输出地。以南宋浮梁人何召一发现“高岭土”为开端,孕育了我国的制瓷中心——瓷都景德镇。“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既有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亦有敦煌遗书《茶酒论》中的“浮梁歙州,万国来求”。

而寒溪村史子园则是一脉因新安江水库的修建而迁居至浮梁的淳安移民。通过村民们以自己的坚韧、勤劳和聪慧,历经几十年的开荒拓土、种植茶叶和艰苦创业,将荒山蜕变为茶园,迎来了新家园与好生活。正因为上述独特的变迁史与群体记忆,地域型艺术节项目组选址于此。

1.2 展览作品解析

公共艺术主展“地方·发现·寒溪32”以作品为路标指引访客的参观路径,完成展览叙事。人们拿着艺术节的“打卡护照”,走在寒溪村史子园的乡间小道,本身也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关于此次展览,本文主要从作品的表达要素和表达路径两方面选取一些代表性作品展开解析。

(1)表达要素

此次展览作品从多个角度表达了乡村地方的关键要素。

地方风貌方面,基于寒溪村绵延无尽的茶田,艺术家马岩松的作品《灯》(图1)以白色薄膜包裹茶田制高点的大树,如掉落的云朵,激活了广袤乡村中人与自然的联系。夜晚的《灯》宛若陆地灯塔,点缀寒溪夜色;基于寒溪村翠绿的竹林生态,艺术家沈烈毅的作品《天梯》(图2)则在其中表达了对自然崇高的敬意,国人寄托高山和大树与天对话,这架在寒溪竹林中用竹制成的天梯,浑然天成,带给人们与自然和神灵对话的想象。

图1 马岩松《灯》

图2 沈烈毅《天梯》

地方特征方面,“茶名”作为浮梁的标签,最为鲜明。以色列艺术家大卫·歌诗坦的《对饮》(图3)将茶的热气升腾具象为两张对望的脸,如好友间的对饮,以茶会知音。作品以丰富的线条和多彩的形态跃然茶田间,谱写了日常生活的轻快明朗,展现了茶文化的跨国界交流;淳安人善制酒,《泉有米酒酒馆》(图4)的创作者Tango 将村民王泉有的屋子改造成小酒馆,房屋外立面的墙绘是屋主与友人举杯共饮的画面。

图3 大卫·歌诗坦《对饮》

图4 Tango《泉有米酒酒馆》

地方精神方面,《进化中的尘埃——史子园村的记忆》(图5)描述了村落的生产生活故事,艺术家向阳通过刻落墙漆的形式向来者点点叙述,层层揭示;《亚特梁蒂斯》(图6)将寒溪村移民迁居史的时间形象化,以“不存在的故居”为主题进行创作,艺术家Mafmadmaf用声音和影像给人营造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幻象,探索这座如旧如新的移民之家。

图5 向阳《进化中的尘埃》

图6 Mafmadmaf《亚特梁蒂斯》

(2)表达路径

此次展览作品涵盖了多元的公共艺术表达路径。

例如,《渠道——之形》的创作者刘建华在旧时的灌溉水渠上塑造了大小各异的雨滴,让人联想其曾经滋生养育了一方水土,以雕塑语言构造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感;《签人计划》的创作者文那将吉祥物“见见”涂绘于村子的各个角落,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传达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完成求签、寻找、解签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意大利艺术家保拉·皮维的《梯》作为此次展览的地标性装置艺术,以其跳跃的色彩和从天而降般的碰撞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五百笔@浮梁》则由艺术家邬建安邀请当地居民共同完成参与式作品,它的背后是浮梁一个个鲜活具体的生命。

1.3 项目持续性探索

“艺术在浮梁2021”的正展虽已结束,而寒溪村的艺术之路还在延续。

在作品延续方面,本次展览选取了部分作品作为地方的常态化公共艺术,供人们再一次走进寒溪的日常;在文献方面,通过书籍《我·家·乡》,刻画寒溪村村民群像,记录下村落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地方精神;在展览联动方面,“艺术在浮梁”与ADM 展双向联动,完成了“将设计带到山河湖海”计划,为乡村振兴的设计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浮梁经验在“中法环境月”中与法国“重返乡村”运动的历史进行关照,提供了当代社会与生活方式的构想和图景;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北川富朗先生在关于“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国际实践”的主题论坛中提到,“艺术在浮梁”项目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特长,创造了全新的地方价值,这在中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当然,结合目前国内外艺术振兴乡村的经验,地域型艺术节的持续性探索仍有更多的可能性:

(1)在村落公共空间营造公共设施艺术化,将艺术赋予功能性的表达,更有利于公共艺术在乡村建设中的常态化。

(2)重视强化乡村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美术教育普及,弥补乡村缺失的艺术视野,拓展村民的审美视野,打破对艺术“遥不可及”的刻板印象。

(3)对寒溪村节庆活动以及手工艺习俗进行深度挖掘,以艺术力量为传统节庆和手工艺习俗赋能。

(4)开启本土青年艺术家扶植计划,因为这既是地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以及推广平台,青年艺术家亦能为这方土地留下对于家乡最准确的认知以及情感表达。

(5)开展国际艺术家驻村创作,并定期举行艺术创作活动,形成跨国、跨界的多元艺术合作平台。在促进民族间跨文化交流的同时,给地方注入鲜活的艺术力量,拓展公众的审美视野,以艺术路径架起沟通桥梁,实现地域型艺术节真正的在地化、全球化。

由于地域型艺术节具有其时效性,项目的可持续性成为值得期待和研究的课题,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对于乡村地域的再生至关重要。并且,从此次项目顺利开展的经验来看,公共艺术激活了乡村空间,乡村空间也给公共艺术提供了发展动力,两者形成了双向赋能的良好趋势。

2 公共艺术之于乡村

2.1 发现乡村价值,发掘本土资源

公共艺术以其公共性、在地性和多元化,搭建了乡村与外界多方交流的稳健平台,通过与多元领域之间沟通关系的建立,为乡村的未来创造了更多可能。“艺术在浮梁2021”的开展,从本土故事的特色出发,到艺术化的品牌塑造、展览作品的征集和筹备,配合社会资源的赋能和各类产业的落地植入,由此,乡村的文化宝藏和自然资源被重新发掘,为更多人所知晓。寒溪村的故事还将继续辐射至更多周边地域,用更长的时间为浮梁创造一个具有时代语义的新的文化层叠。

2.2 扩大乡村影响,提升地域识别

“艺术在浮梁2021”公共艺术展览的成功举办,在各界广受好评。其中,访客量累计达到近5 万人次,80%以上来自景德镇市以外,百余家国内外媒体线上与线下全方位多角度报导,获得5000 万余新媒体曝光,275 万余微博热度话题参与,线下广告投放总触达人群超3 亿。

由此可见,乡村的公共艺术实践有助于扩大地域影响力,从而改善当地环境,提高当地生活水平,实现地方资源整合和利用,带来旅游观光的经济收入,挽回一定程度的人口流失。同时,项目衍生的地方品牌——“拾八方182”通过设计师对于地域风貌和文化特色的提炼,以不断变换的方形矩阵来模拟茶叶生长的不同姿态从而完成视觉表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3 延续乡土文化,重建文化自信

浮梁的茶文化及淳安的酒文化在本次展览的许多作品中均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地方传统习俗和特产特色凝聚了本土文化精华,体现了我国乡土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反映了一方土地的人文精神。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并延续了当地文化习俗,保留了情感寄托,也为乡村的新生代人群和外来访客提供了更多了解途径,有助于我们找回并拯救城市化进程中逐渐遗失的中国乡土文化。

在展览中,每一件艺术作品的设点处都设置了讲解员,这是一支来自寒溪村和周边村庄的村民志愿者队伍。他们为到访的每一位来客耐心解说,从艺术家介绍到艺术作品的解读,朴实的言语中透露出他们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公共艺术的介入重塑了他们对于脚下土地的过往认知,重建了属于浮梁的文化自信。

2.4 重塑乡土归属,填补记忆空缺

乡村的历史文化与生活记忆更多的不是书面文献资料,而是鲜活的习俗和经验,包括生产劳作的方式、日常生活的习惯、节庆祭典的仪式,它们绵延在日常器物中,形成一代代恒久的地方记忆。本次公共艺术展中的多件作品都通过平凡的器物呈现微观的乡村日常生活,诠释过去与现在的时空结构,由物与历史之间的建构,填补观者的记忆空缺。通过公共艺术的引导,人们对于乡村的记忆被重新唤醒并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无形中也强调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2.5 引导公众审美,弥补视野思考

在此类项目的实践中,艺术审美与地方审美往往会出现偏差和碰撞,因此,公共艺术的介入更应该在尊重乡村特色与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乡村需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公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拓展审美视野。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有利于在乡村产生艺术视野拓展的持续效应,提高乡村对于艺术审美的认知水平,弥补缺失的视觉训练。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应该是一种良性的文化引导,而不是一种与本土文化毫无干系的入侵。

2.6 建立沟通渴望,维系城乡纽带

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重建》中强调了城乡经济与文化传统纽带的重要性,此类公共艺术项目是乡村与城市、传统与当代、个体情愫与集体记忆之间关系的一种建构。艺术节的多件作品都提供了地方文化和日常生产生活的视角,家用容器盛满了岁月痕迹和人情温度,地方生活透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激发了不同个体的主体性和参与感。公众可以通过见证并感受作品来抵御生活于当代社会中漂浮无根的状态,同时进一步对自然、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这是一个与当地社群共创社会、生态、文化与艺术的对话现场,是一种艺术实践,更是一次社会行动。

3 乡村之于公共艺术

3.1 走出困境,扎根本土文化

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工业文明的过分依赖和对现代化社会的盲目向往,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被怀疑甚至否定,乡土文明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正在一寸寸遗失。而与此同时,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创作正转向社会参与,亟待摆脱长期依赖、借鉴西方话语的现状,立足于本土环境,走出自身文化困境。乡村作为中华文明之源,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提供了渊远流长的本土文化资源与历史脉络,为艺术家在本土文化腹地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正如“艺术在浮梁2021”的公共艺术展览,是一次当代艺术理念与传统文化土壤的碰撞与融合,也是一次传统价值与现代文明的对接。

3.2 拓展语境,走向地方场域

自极简主义雕塑家理查德·塞拉的《倾斜之弧》将公共艺术从纯粹的美学范畴中唤醒,公共艺术的“公共”特性及其意义所在被重新重视。“艺术在浮梁2021”并非存在于美术馆的“白盒子”中,它落在了乡村空间——绵延的茶田、幽深的山野竹林、充满生活记忆的老屋,成为了一座扎根于乡土的“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此时,公共艺术从城市出走,来到乡土地方,面对的是乡村振兴的现况,城乡关系的疏远,文化传统的丢失,以及现代人无处安放的精神乡愁,这些都需要公共艺术立足于社会现实去思考和审视艺术,并通过艺术路径解决问题。当代公共艺术区别于传统公共艺术,源于它具有启蒙和预警的意义。

3.3 立足当下,赋予社会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在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也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本固枝荣,基于这些成熟的文化建设目标、坚实的文化产业基础,以及良好的政策、法规和资金扶持,艺术振兴乡村的模式才能逐渐落地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艺术在浮梁2021”正是探索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一次契机,以此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追溯以及对当下社会关系的再修复。其焦点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要通过真正融入乡村的公共艺术营造,激发本土人民和外来访客的主体性和参与感,绵续中国人对于故土的温暖共鸣与敬畏之心。而公共艺术对于一个乡村的思考,就如同一粒种子播种于一方土地,扎根并生长出可供人们思索、讨论的作品,最终反哺这方土地。

3.4 渐入佳境,增强艺术责任

正如北川富朗先生所说,艺术需要在实地空间里进行感受,艺术家们需要脚踩大地,重视对于实地空间的体验,充分了解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利用寒溪村特有的茶山、空置民屋、废弃仓库和村内空地创作作品,并邀请村民们一起参与,打造场景艺术化、生活艺术化的村落。这样便有助于形成公众与艺术作品的良性互动,培育和引导公众对于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形成一种新的与时代同步的乡村生活方式,提升公众关于公共艺术的审美素养,从而成就高品质的公共艺术作品。因此,此类公共艺术实践有利于增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尊重村民的主体性,尊重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结语

虽然“艺术在浮梁2021”的公共艺术正展已落下帷幕,但这场聚集了26 位国内外艺术家及22 件艺术作品的盛宴,其意义已然超越了一次艺术展览本身,它更像是一座永不落幕的大地美术馆,是一次突破性的艺术尝试。在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空间的实践中,这片土地被重新激活,人们用一天时间徒步茶山,跟随地图寻找艺术家迸发灵感的来源,在茶园中短暂地忘掉城市喧嚣,在自然中思考生活,感受地方人情。

“艺术在浮梁2021”项目的成功开展,是浮梁县与公共艺术双向选择的结果,是大地艺术节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走向地方这一理念的理想结合。以这条脚踩大地之路为开始,相信我们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创建属于我国的地域型艺术节模式,以公共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来源: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自摄

猜你喜欢

浮梁艺术节艺术家
遇见艺术节
北纬30°恩赐 千年浮梁茶
艺术在浮梁
Art at Fuliang 艺术在浮梁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瓷韵茶乡 茶名浮梁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