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2022-08-16刘艳丽罗立坚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证候炎性细胞因子

刘艳丽,梁 辉,罗立坚

(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广东 信宜 525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慢性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病症呈慢性进展,反复急性加重会加速病程,引起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具有致死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尚无本病特效疗法,主要采取综合手段缓解症状,延迟进展,预防和减少急性加重,改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治疗要坚持科学规范,不仅要有效处理急性加重,稳定期也要进行巩固治疗,以期获得临床控制[2]。中医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年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穴位贴敷凭借简单易行、效果肯定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在临床得到推广使用。我院近年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收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2020年3月为时限,从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抽取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56岁~81岁,平均(69.55±8.23)岁;病程6 a~21 a,平均(10.24±3.16)岁;按照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Ⅱ级24例,Ⅲ级15例。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55岁~83岁,平均(69.72±8.14)岁;病程5 a~22 a,平均(10.65±3.22)岁;肺功能分级:Ⅱ级25例,Ⅲ级14例。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3~4]

①西医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相关标准;②中医诊断为痰瘀阻肺证,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③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2015年)关于本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纳入GOLD2~3级病例,即30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80 %预计值;④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随访,临床资料齐全。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功能障碍,一般状况差;②合并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③轻度或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④长期使用β受体激动剂;⑤近1个月内接受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治疗;⑥研究用药禁忌。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用胶囊(商品名杰润,Novartis Pharma Stein AG生产,批号SANA5),每日1次,每次1吸,经口吸入,疗程1个月。

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吴茱萸为生制打成粉状,每人每天5 g,用蜂蜜、姜汁将药粉调成黏稠状,做成直径约1.5 cm、厚约0.3 cm的药饼,将药饼粘在透气胶体上,贴在天突穴、大椎穴和肺俞穴上,每天贴2 h,疗程1个月。目前未发现此中药敷贴有过敏表现,若发生过敏表现则停止使用,轻微者以停用观察为主。若出现皮肤潮红、皮疹、瘙痒表现,则予抗过敏药处理,例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1 d 3次。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与疗程结束时的中医证候情况,参照《中医内科学》关于本病中医诊断的标准,以咳嗽、咳痰、气喘为主症,以胸闷、胸痛、食欲减退为次症,舌脉象为舌淡紫苔腻、脉弦滑或弦涩,主/次症根据有无及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四级,分别记0/0、2/1、4/2、6/3分,舌脉象“有”记3分,“无”记0分,取各项计分之和,得分越高症状越重。统计两组中医证候积分。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以德国耶格MasterScreen PFT System肺功能仪测定两组肺功能参数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观察指标差异。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以诱导痰法获取两组痰液标本,测定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观察指标差异。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随访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情况。

3.2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90 %;显效: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70 %~89 %;有效: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40 %~69 %;无效:未至上述标准为无效。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

3.4.3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与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两项指标水平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3.4.4 两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性细胞因子IL-6与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两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变,组间治疗后两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3.4.5 两组随访复期间发情况比较

试验组随访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均急性发作次数以及由此所致住院治疗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随访期间病复发情况比较

4 讨 论

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为复方制剂[5],作为一种长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茚达特罗通过激动气道β2受体,发挥使气道平滑肌松弛、黏液细胞分泌增加,使乙酰胆碱释放减少、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等功能,从而产生快速和持久的支气管扩张效果。作为一种长效M受体拮抗剂,格隆溴铵可以竞争性结合气道平滑肌M3受体,使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得以阻断,发挥调节气道黏液分泌和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因为其受体-药物复合物的半衰期更长,所以可以产生更长时间的舒张作用。茚达特罗和格隆溴铵虽然具有不同的支气管舒张作用机制,但两者相互协同作用,可以产生满意的支气管扩张效果[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范畴,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散寒通络为法[7]。有学者采用穴位敷贴疗法调节肺脾功能,改善肺功能的退化,有效预防和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发病次数,减轻其发病程度[8];敷贴疗法是一种中医学特有的治疗方法,采用敷贴疗法可调节经络气血和相关脏腑,激发阳气,共奏温振肺气的功效。肺俞穴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天突穴具有宽胸理气、化痰散结之功效,大椎穴益气壮阳,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我院近年在西药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用药物为纯中药制剂,药用吴茱萸,以蜂蜜、姜汁和温开水调制。方中吴茱萸温肺、豁痰、散结、通络,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姜汁解表散寒、祛风止痛,贴敷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处脏腑精气输注之处,可补肺固卫、健脾化痰、补肾纳气,有效发挥止咳平喘、降气降湿、解痉平喘的功效[9]。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实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强化治疗效果,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和减少复发[10]。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随访急性发作次数及由此所致住院次数也明显减少,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以往文献报道结论相符[11],肯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中药敷贴联合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减轻患者气道局部炎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和减少急性发作。

猜你喜欢

证候炎性细胞因子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肝癌患者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miRNA-155、miRNA-21和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