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读写融合的单元习作新路径
2022-08-15马可洁张华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
马可洁 张华 _ 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
统编版语文教材采取单元阅读中渗透习作训练和独立的习作单元两种编排方式,体现了读写融合的理念。如何在统编版教材教学中,有效落实读写融合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实现从读到写,从语言理解、鉴赏到语言建构、运用,实现从语言、思维到文化自信的系统提升值得探索。
1.梳理知识图谱,明确读写目标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在单元导语中呈现出阅读与习作两个层面所要达成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具备单元整体意识,把握单元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精准把握读写融合的教学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图谱。知识图谱的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在阅读与写作中,从品鉴语言、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提升文化等方面逐层梳理,并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明确重点,逐层引导,指导实践应用。
2.设计读写活动,落实核心素养
在单元读写融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确立读写融合的教学目标,并借助读写融合的教学活动,将核心素养有效落实。读写融合活动的设计最为重要的是从读到写的过渡,让学生在语言品鉴中学遣词造句,从语言运用中学写作方法。
布局谋篇需要方法,这需要在阅读中提炼,并在写作中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在精读课文中对重要的表达方法进行针对性地教学,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学习如何观察某一事物,如何描述某一事件,如何表达某一观点。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读写活动设计,实现了从“读”中学习方法,进而以“学习到的方法”指导观察,并将观察结果以“学习到的方法”指导记录、写作的教学效果。
遣词造句是语言应用与表达的重要一步。部编版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典型文段,教学生习得语言,解决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语言匮乏、单一的问题,达到教学生学用语言、准确表达的目的。如表达各类事物不同状态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不同情感的表达技巧以及表达作者观点的论证手法都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梳理、积累,重点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要点和写作方法。
3.多元评价激励,强化写作效果
习作评价应是多元互动的,评价的多元性体现在主体多元、方式多元和标准多元几个方面。如针对与学生实际生活有距离的革命主题内容,教师设计了“一封书信表心志”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从古诗、课文、生活里了解英雄的故事,在习作课上学习书信正确格式,最后借一封封书信表达心中志向。书信完成后,将学生们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门口的作业展示区,学生们可以为感动自己的书信投上一票,并写下自己的感言。针对实践性较强的习作,教师也设计了学生评价表以帮助学生从整体内容清晰、重点突出、过渡自然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再次巩固了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