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量增质,真正发挥作业的价值

2022-08-15王金菊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情关联目标

王金菊 _ 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作业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地把作业纳入教研体系。这就意味着以往的“作业布置”必须要升级为“作业设计”。

“设计”与“布置”有什么不同呢?概括地说,“设计”需要教师更多的匠心,其目标性、规划性更强,讲求诊断、巩固的路径与形式,突出方法与策略的成效。

在“双减”背景下,尤其要考虑作业的量,学生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长。减负不能减质,其指向的重点是作业的品质,必须达到“少而精”。有“减”就意味着有“增”,增加的是什么?增的是学校和年级组的统筹和协调,增的是教师对作业的规划和研究,增的是教师要有新的作业质量观。对教师而言,作业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1.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教师备课的时候,通常会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与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常常会总结某个教学环节策略的得失,总结课堂的生成、学习氛围和学生表现的状态,也常常通过作业的反馈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教师们往往很少反思作业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归根结底,是教师备课的时候没能用心备作业,虽然教案有作业布置这一项,但教师对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作业是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反馈,是知识的运用与迁移,是学习效果的评价要素,更是教师分析学情的重要依据。所以,作业设计一定要提到教师备课的日程上,上升到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2.作业设计要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以学科素养导向的高质量教学实践推进中,由单一教案撰写逐步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转变,从单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转变。这一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

站在“全景”视角的高度,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少而重要”的核心知识、关键问题统率课时教学,让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关联起来,让课时与课时关联起来,让教学和评价关联起来,让课堂学习和课下反馈与实践关联起来,让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关联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作业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单元教学设计下的作业设计,自然要与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相对应,每课时的作业与课时目标一致,承担不同的任务且相互关联,共同为解决单元关键问题、实现单元整体目标而服务。

3.作业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作业设计要摒弃随意性,杜绝可有可无、模棱两可的作业,不能让低“质”的作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耗费学生有限的精力。作业的“质”,首先体现在有明确的目标,即要巩固哪些知识,还是提升哪项能力、哪些素养。如果布置了让学生回家阅读某篇课文的预习作业,那么这项作业的目标指向就不明确了:学生阅读到什么程度?是只达到扫清文字障碍,还是要读出文章的主题,甚至要品出语言的特色?目标指向不明的作业,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也是盲目的,其效果可想而知。

作业的目标,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教师深思熟虑,与教学目标一致,是预习所学、巩固所学,还是迁移提升?教师通过自我追问,心中的“底”才能逐渐明确,也会在用心探索中摸索到改进的策略。

4.作业设计要有评价量规

作业承担的任务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评价教学效果。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成功,是有多项评价指标的,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提问数量、学生主动参与次数等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反映更快捷、更直接,作业几乎是教师每节课、每天都用的结果性评价。作业有这样重要的功能,那么,它能够真实反映教学成果吗?答案是不一定。为什么呢?这就要看作业设计的性质和质量了,不是每项作业都能如实反映当前教学结果,“性”“质”不同,反映的程度也不同。比如,我们的数学作业是难度系数很高的综合题,那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就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因为学生的能力不是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学力有强弱,领悟有快慢,这样看来,一道高难作业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真实情况。如果作业本身设计就不科学,甚至偏离教学目标,那么自然也就不能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

如此看来,在设计作业时,同时设计出作业评价量规就很必要了,要明确哪类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是A,什么程度是B和C,评价量规既对标目标,同时也要对标不同层次的学情,这样才能收获有效的反馈数据。

5.作业设计要适切学情

作业是为学生设计的,作业的完成者是学生,因而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情。这里的学情,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不仅接受作业,还要乐于接受作业。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皆有所得,作业分层十分必要,既要有基础性作业,也要有提升性作业。作业分层之下,再讲求弹性,有必做和选做之分,既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此外,要让学生主动完成作业,作业形式也很重要。作业要灵活多样,知识巩固性作业、合作探究性作业、实践活动类作业等要有所变化,这样既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总之,聚焦人的发展,既要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要充分发挥作业功能。提质增效,必须要在作业设计上下一番苦功夫。

猜你喜欢

学情关联目标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