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2-08-15刘红宇北京市顺义区南彩第一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科学

刘红宇 _ 北京市顺义区南彩第一小学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1.培养科学态度,形成严谨品格

在科学课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主要通过教师规范的语言、操作、演示,引领学生观察、实验。实验中的一丝不苟,操作的严谨、规范,都时刻影响着学生。此外,科学教材中安排了“科学家这样做”的内容,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科学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在小学科学一年级起始课上,可以向学生介绍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始森林对黑猩猩进行了38年的观察,并观看她和黑猩猩交朋友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位科学家,认识到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怕艰苦,长期坚持。科学态度的培养还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训练可以分三步走,课前做好充分的实践准备,课堂上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按规程操作,课后进行查证、质疑,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的实验,继续探索和研究。

2.培养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精神

低年级学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教师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方法,使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由盲目到意识明确,由被动到主动发展。以“神奇的纸”一课为例,本课的重点是引领学生对纸这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改变它的性能,从而增加它的功能。教师在“聚焦”环节提出:普通的纸有什么特点?我们能让它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吗?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拿着纸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这时,有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折纸、组合、刷油等。

3.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合作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愿组合进行观察活动,如观察一棵植物、观察蜗牛等,这些以兴趣为主的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合作的愿望。与此同时,知识学习、实验操作等活动,则以固定的学习小组为宜。小组内成员能力层次有差异,需要设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在实验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共同进步,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4.培养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材中很多内容渗透着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更多的环保题材分享给学生,学生看到视频中干裂的土地后能够说出,因为没有水,地干了,庄稼都死了,没有粮食吃了,进而知道要爱惜水资源,不能浪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动植物。比如,组织学生开展给小鸟建个“家”、做个“小鸟餐厅”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然体验、自然笔记、观鸟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而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科学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八省适应性物理考试中的体现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拔牙
冷与热、科学态度与献身精神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