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日三餐(剧本)

2022-08-15

鸭绿江 2022年13期
关键词:肠粉老白老街

郝 岩

编者按:电视剧《我们这十年》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电视剧重点项目。全剧共十个主题,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力求丰富全面地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不断增强的美好历程。全剧的第一单元《一日三餐》由我省著名编剧郝岩执笔,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讲述靠平民美食肠粉发家、开起高档酒楼的一对父女,在“八项规定”的影响下,转型做家常菜馆重获老百姓喜爱的故事,反映了党从“管住嘴”开始,带动政治风气、社会风气之变,展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气象和新作为。本文节选自《一日三餐》文学剧本的第4 集。

4-1 皇家鲍翅包间 夜 内

小白:“这事办的,说好AA,哪能让局长请?”

老柳:“行吧,谁官大听谁的。”

干部甲:“柳主任,还真按100 块钱标准啊?你跟蔡经理熟,让她给安排好点儿。”

众人附和。

老柳:“你们胆子可不小,局长的大户也敢吃,还想不想混了?”

众人笑。

干部甲:“我们这个级别,现在出来吃一回可不容易了。以前吵吵着吃席吃不饱,回家还要再来碗泡面。现在倒好,吃不着了,嘴里能淡出个鸟来……”

小白:“看来,馋瘾真是比抽烟的瘾还大。”

众人又笑。

闫维民进来:“说什么哪,这么高兴?”

老柳:“这些家伙,老惦记着吃您的大户。”

小白:“局长,我们开玩笑,您别当真。”

闫维民摆手:“我知道。”对老柳低声道:“我现在情况比较特殊,这顿饭,回头得向单位报备一下。”

老柳点头:“报,明天就报。”

4-2 皇家鲍翅走廊僻静处 夜 内

方明利手里把弄着那张银行卡,琢磨着什么,旁边柜子上放着一个装坚果的手提纸袋。

蔡云过来:“你在这儿干什么?到底按什么标准走?”

方明利将银行卡揣起来:“跟邹局长他们一样。”

蔡云:“太高了吧……”

方明利指了指柜子上的纸袋:“一会儿送给闫维民他们。”想了想,“算了,我自己去。”

“拿坚果干什么,开茶话会啊?”蔡云打开纸袋,是四瓶没有商标的矿泉水。

4-3 皇家鲍翅后厨 夜 内

阿坤在灶上忙着:“这道凤凰脑用了12 只鸡、12 只鸭、24 只鹅、24 只鸽子、36 只鹌鹑……”

蔡云:“这么多?”蹲在地上,往矮柜里放东西。

阿坤:“可不,整整用了108 个脑花。云姐,今天这两桌,我们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蔡云:“那些鸡鸭鹅鸽子和鹌鹑呢?”

阿坤:“明天给蔡伯,他可以做卤味……”

4-4 皇家鲍翅包间 夜 内

桌上已经上了几个凉菜,并无异样,阿玫往桌上拿啤酒,还有矿泉水。

闫维民:“大家喝什么,随便啊。”

“随便可不行。”方明利进来,手里提着那个纸袋。

闫维民微信视频电话响,他看了看,上面标注“老爸”。

方明利把纸袋放在后面桌上,拿出一瓶矿泉水:“来,尝尝家庭作坊酿造的土酒。”

闫维民在窗前背对着酒桌接起微信:“爸,有事啊?”

视频里,出现闫成十:“你在哪儿?”

闫维民:“跟同事在一起,什么事?”

闫成十:“你看看这个……”视频里的镜头转换,对准电视上播着的新闻,播音员:“今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中央纪委通报10 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的消息……”

4-5 老醋家客厅 夜 内

画面推进到闫成十家里,闫成十拿着手机,镜头对着电视继续播着的新闻:“第一例就是某省副省级干部付某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重后果这一典型案件。”

4-6 老醋家客厅 夜 内

电视里在播出新闻,画面拉出,老醋在认真看着新闻。

新闻:“经中央纪委直接查办,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批准,给予付某留党察看一年处分,按程序免去其职务,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付某成为第一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点名的省部级干部……”

电话响,老醋接起电话:“我方便,你说……”听着,“微博上的……你把照片发我微信上……”挂机,打开微信。

微信上,一张照片打开,正是皇家鲍翅的服务生东仔自拍的那张照片……

4-7 皇家鲍翅包间 夜 内

闫维民还在看手机新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阿玫和东仔进来,端着几盘菜,揭开盖子,小白等众人低声惊呼,老柳示意他们安静,指指背对着大家在接电话的闫维民。

老柳:“方总的土酒一定不错,来,大家都尝尝。”

方明利给众人倒上酒。

闫维民回来,方明利:“闫局长坐,来,尝尝土酒。”

老柳:“局长,方总拿来的土酒味道不错。”

干部甲:“土酒,贵州的地方土酒。”

众人会意一笑,闫维民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脸色难看。

方明利端着酒:“我是闫局长招来的商,没有闫局长,我就没有机会为老街改造贡献力量。”举杯,“闫局长,这第一杯酒,我敬您,大家一起,一起。”

众人起身,举杯。

闫维民起身:“对不住大家了,今天这顿饭,我们不吃吧。”转身朝外走去。

众人惊住。

方明利:“闫局长……”跟出去。

4-8 皇家鲍翅走廊 夜 内

众人跟出来,闫维民已经下楼,方明利跟在后面:“闫局长,怎么了这是?我哪里做得不对您说话呀……”

“闫,闫局长在哪儿……”走廊一头,邹局长摇晃着走来,手里端着酒杯,后面跟着卢局长、范局长等人,显然都喝多了。

邹局长大着舌头,含糊不清:“我和老卢、老范,来敬,敬你一杯……”

邹局长等人端着酒杯摇摇晃晃过来,看见方明利。

邹局长:“方,方总,今天的矿,矿泉水,不错!”

4-9 空镜头 晨 外

海面,薄雾飘散而去,古老又繁华的城市清晰而出。

4-10 海边码头 日 外

蔡云站在方明利车前:“市场监管局的罚单下来了,一是违反了明码标价制度,二是违反了禁止设置最低消费的规定。”

“罚得没毛病。”方明利朝前走去。

蔡云:“这个酒楼拖累你了。”

方明利摆摆手:“别这么说,投资有成功,当然就有失败,正常。”

蔡云:“当初,我们错判了大势,自以为是在乘势而上,实际上却是逆流而行。想不到,害了自己,也害得闫维民跟着受连累。”

方明利在一艘老船前驻足:“闫维民这回是跟着老邹、老卢他们几个受了连累,事情说开了,他的问题应该不大,关键是邹局长、卢局长、范局长他们几个要遭罪了,特别是老卢……”

蔡云:“怎么,牵扯出了他别的事?大吗?”

方明利不语,盯着翻涌的潮水,有些出神。

蔡云:“不会涉及你干的医院项目吧?”

方明利看向蔡云:“蔡云,我要对不起你了……”

4-11 闫成十家客厅 日 内

闫维民:“也不能说受了连累,最初是有点想不开,花的既不是公款,又不是别人的钱,凭什么就暂停了提拔?还给了个党内警告处分……”

闫成十静静地听着。

闫维民:“后来也想通了,人家请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要当局长了。”

闫成十:“不要以为不贪不拿就不会犯错误。有时候,酒杯里面装的不一定是美酒,也许是麻药,也许是毒药,什么时间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因人因事而异。大意失小节,小节又最大意不得。”

闫维民:“过去总觉得不能碰高压线,现在看,低压线也不能碰,你那个电话打得及时。”

闫成十:“那你得好好谢谢我。”起身,“你妈今天一早去你二姨家了,中午没饭,走,趁着你今天休息,请我吃顿大餐去!”

闫维民把外衣递给闫成十,自己到门口穿鞋,闫成十往外走,想起什么:“对了,差点忘了马桶……”

4-12 海边码头 日 外

阿坤和东仔往小货车上装好海货,上车。阿坤发动汽车。

蔡云坐在副驾驶位置,看向岸边。

方明利站在老船前,默默看着大海。

汽车驶去,方明利一动不动,身影渐小。海浪打来,像是把方明利吞噬了……

4-13 闫成十家小区 日 外

小区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筒子楼,有些破败,已经被长长的围挡圈在里面。

闫成十和提着马桶的闫维民从门洞出来。

一个居民提着空马桶,从围挡临时开着的小门进来,迎面和闫成十打招呼:“闫伯……”

闫成十:“送完了?”

居民:“可不是嘛,”抱怨着,“在家里放一宿,能熏出人命来。”走去。

闫维民:“家里没有厕所,太不方便了,你俩去我那儿住多好,何苦受这个罪。”

闫成十:“公厕也不远,就在街对面,出来活动活动筋骨挺好。就是这几天创建全国文明城,把小区圈起来了,又在公厕四周建了围挡,不让用。社区给每家发了个马桶,派环卫车定时定点来收,这多麻烦。”看向闫维民,“创城就创城,怎么还非得把小区圈起来?”

闫维民:“这里面的说道不少,市里有些老旧小区还没来得及改造,公厕那边也没上草皮,裸露的地方多了,会影响考核评分。圈起来就不在考核指标里了。”

闫成十不满:“把破房子和荒地圈起来,不让领导看见,城市就文明了?这不明摆着是弄虚作假,严重的形式主义吗?”

有人走过,闫维民:“爸,您小点声。”

闫成十:“共产党做事从来都是光明磊落,有什么怕人的?这都什么年代了,有公厕不让去,屎尿拉在家里,还说这是让大家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这叫什么?这叫无耻!叫不要脸!这样的文明老百姓能爱要吗?”气呼呼走去。

闫维民沉默,少顷,追上闫成十:“爸,这件事,我向领导反映一下……”

闫成十:“你现在身上还背着处分,就不怕谁给你小鞋穿?”

闫维民:“我要是怕,就不配您给我起的‘维民’两个字。”

4-14 皇家鲍翅一楼 日 内

一楼大厅里,坐着不少食客。

从窗户可见,古树石桌前,只坐了丁采仙和老白。

4-15 老街古树下 日 外

老白沉闷地吃着饭,丁采仙看着他,将自己面前的一份肠粉推过去:“几天没吃了,馋坏了吧?”

老白:“都吃三份了,再吃就撑出毛病了。”打了个嗝,“这些天没来,我是觉得对不住闫大哥,没脸哪!可不来这里见见他,心里又空落落的。”

丁采仙:“人家闫大哥可没怪你们家小白,还说是他儿子拖累了小白进步。”

老白:“看看人家这觉悟,到底是局长的爹,惭愧,惭愧啊。”又打了一个嗝。

丁采仙:“最倒霉的还是蔡云,多气派的酒楼啊,没等挣钱,摊上两回事了,你说客人来吃饭,她还能往外轰吗?”

闫成十(OS):“二位都在哪!我带了个人过来。”

老白和丁采仙看去,闫成十背后站着闫维民,老白慌忙起身:“闫局长……”对丁采仙,“闫大哥儿子,我家小白的领导!”

丁采仙起身:“闫,闫局长。”

闫维民:“白叔好,采仙阿婶好,我爸常提起你们,坐,快坐……”

老白还是不自在地站着。坐了一半的丁采仙知趣地直起身子。

闫成十:“坐嘛,他是小辈,坐,都坐。”对闫维民,“你也尝尝五味的手艺。”

众人落座。

老白:“闫局长……”

闫成十:“叫维民。”

丁采仙:“对,维民,叫维民亲近。”

老白:“……维民,那件事……耽误了你的提拔,我这心里……”

闫维民笑道:“白叔,万事都要辩证着看,‘吃一堑,长一智’,这一‘堑’我该吃,你家小白也该吃,我们吃出了深刻教训,别人也都跟着长记性了,以后犯这种错误的同志就少了,这不就有价值了嘛。”

丁采仙:“看人家这觉悟,怪不得能当大局长……”

闫成十:“什么大局长,还没当上就丢人现眼了……”

蔡五味(OS):“闫大哥,怎么说我们家大侄子哪。”

阿昌放下四盘菜和两份肠粉。

老白:“阿昌,我们没点菜,送错了吧?”

阿昌:“师父送的。”

蔡五味:“来,趁热尝尝,这道萝卜仔煎蛋,是我新琢磨的,你们吃吃看。”

众人品尝。

闫维民夹了一筷子萝卜仔煎蛋尝着:“好吃,清清爽爽……我再来块肠粉。”夹起晶莹剔透的肠粉,“五味叔,真不知道您在这肠粉里施了什么魔力,引得我爸天天都要来……”

众人笑。

闫维民品尝着:“好吃,确实好吃。”

闫成十:“以前吃饭没讲究,只求肚子吃饱,后来饱了肚子,就想嘴巴里品出点味道,现在呢?还要让眼睛看出美来。”夹起肠粉,“这些,五味的肠粉都做到了。”

丁采仙:“所以说,我们这些老太婆老头子,不是来吃肠粉解馋,我们是来寻求美!有首歌怎么唱的,(唱)‘我们为了寻求美,排成一条队……’”

众人笑。

“闫局长——”有人喊了一声。

闫维民回头,是老醋。

闫成十看到老醋,兴奋地:“哟,老醋来了……”招手。

老醋上前,与闫维民握手:“没想到呀,我爸一直说的老醋居然是你……”

老白:“闫局长,你也认识老醋?”

闫维民:“当然了,他是——”

老醋打断:“是闫伯的朋友嘛,还是五味叔的顾客……”

众人笑。

闫维民:“你们慢慢吃,我先和……和老醋说点事。”

4-16 老街对面公园 日 外

闫维民和老醋走来。

闫维民:“你们文管部门的评估报告一直没出来,老街这边只能一直停工。”

老醋:“我昨天还追问了一下,这三四天应该能出来。”

闫维民:“透露点底牌,不难为你这位特邀监督员吧?”笑。

老醋也笑笑:“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老街地下的街道肯定是古迹,下一步应该是挖掘保护。”

闫维民:“一旦挖掘保护,老街改造就要停要来了,这损失可不小。”

老醋:“这也未必,我们专家组给出了一个方案,建议在‘街下老街’上面覆盖一层玻璃钢罩……”

闫维民抢话:“这倒是个新思路!”

老醋:“这样的话,不但能保护好遗迹,还能让走在‘街上老街’的人们看到‘街下老街’的城市历史。”

闫维民兴奋:“这个创意好,云淡风轻之举,提升了老街的文化含金量!”

4-17 老街古树下 日 外

蔡五味给几人倒茶。

老白:“这个老醋……说话办事滴水不漏,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闫成十:“干什么的不重要,关键他是个审时度势的明白人,这就难得。”

丁采仙:“对,就是靠谱,绝对靠谱。就说五味这个早茶,生意这么好,还得感谢老醋主意出得好。”

蔡五味点头:“老醋上次来,还出了另外一个主意……”

闫成十、丁采仙、老白异口同声:“什么主意?”

4-18 老街对面公园 日 外

老醋在打电话,闫维民看着他。

老醋放下电话:“方案再调整一下,明天就出来。”

闫维民兴奋地:“太好了!走,我请你喝酒!”

老醋:“上哪儿喝?闫伯他们还等着我们哪!”

两人走去。

闫维民:“只要可行性方案一通过,我们这边就开始跑手续。现在全市正推行机关作风整改,手续也简单多了,行政服务大厅就可以‘一窗通办’,材料齐全的话,一天就能办完。”

闫维民的电话响起,他接起电话听着,脸上的神色渐渐难看起来……

老醋:“怎么了?”

闫维民:“老街的一个开发商出事了……”

4-19 迪厅 夜 内

刺耳的乐曲声中,疯狂的年轻人在起舞。

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前,蔡云脸上满是泪痕,安静地玩着一款激战游戏,显然有些笨拙……

4-20 皇家鲍翅厨房 夜 内

阿坤也在玩着和蔡云同款的手机游戏,显然熟练很多,阿玫一把夺下来,阿坤刚要去抢,见到门口阴着脸的蔡五味:“五味叔……”眼泪落下。

阿玫也跟着哭起来:“五味叔,云姐一天都没回来……”

蔡五味:“她给我回微信了,说在外面办点事,叫你们先休息。”

阿坤:“云姐没事吧?”

蔡五味强做镇静:“没事,她没事,没事……”

阿坤:“那这个店……还干吗?”

蔡五味回身,脸上挂着笑意:“干,干,怎么能不干哪……”

4-21 皇家鲍翅走廊 夜 内

蔡五味从厨房出来,长长的走廊里,他的身影孤单,下楼的脚步有些踉跄,一把扶住墙……

4-22 迪厅 夜 内

强烈的音乐中,蔡云的游戏里激战正酣,她抓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大口酒,又进入“战斗”。

4-23 春光里老街 夜 外

月光下的老街,宁静似水,响着不疾不徐的石磨声。

4-24 皇家鲍翅(偏厦) 夜 内

佝偻着身子的蔡五味,一边推着石磨,一边舀着泡好的大米。

石磨一圈一圈地悠悠转动,米浆滴落进木桶里。

一条黑影慢慢伸过来,伸到了石磨上,久久不动,蔡五味也不回头,继续推着石磨。

蔡云站在门口:“爸,这才半夜……”

蔡五味:“才回来。”

蔡云不语。

蔡五味:“去睡吧。”

蔡云拖了把矮凳过来,坐在石磨前,从蔡五味手里接过舀子,往石磨上续泡米。

蔡五味推着石磨。

蔡云:“这石磨用了有四五十年了吧?”

蔡五味:“不止,我小的时候,就记着你爷爷在用,说是他的爸爸、你祖爷爷自己去山上打的石料,做了这个石磨。”

蔡云:“我们家的肠粉生意这么好,一定不光是因为用的米好,跟这个石磨也有关系吧?”

蔡五味:“当然,石磨用得年头长了,上下这两片石头的脾气、秉性早磨合好了,来的什么米,怎么磨才能让米的香气留住,它们心里都有数。”

蔡云笑了下:“看你说的,就像它们有灵性似的。”

蔡五味:“有,它们都有灵性,石磨有,米也有。”

蔡云:“越说越玄了……”

蔡五味推着石磨:“不是玄,你琢磨琢磨,什么样的米都是从土里水里长出来的,有的让人做成了米饭,有的叫人熬了粥,有的成了米粉、米肠,这些米来到了咱们家,就是咱们和这些米的缘分到了,是缘分就应该好好珍惜,不能慢待了它们咱们把这些大米泡好了,磨成米浆,蒸成了肠粉,让客人喜欢上它,这才算是这些大米活出来的最好样子……”

蔡云:“就像我小时候跟着你走街串巷吆喝的那样,(叫卖声)‘白如雪花、粉粉嫩嫩的肠粉哟……’”

蔡五味跟着女儿吆喝:“‘鲜香软糯、细腻爽滑的肠粉哟……’”

蔡云:“鸡蛋肠粉——”

蔡五味:“鲜肉肠粉——”

父女两人目光相遇,蔡云的眼里含了泪水。

4-25 春光里老街 夜 外

父女俩交替的吆喝声从屋里传到了老街,在老街上回响……

4-26 皇家鲍翅(偏厦) 夜 内

推磨的换成了蔡云,她不时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蔡五味把房证放在蔡云面前:“做个抵押,把方明利投在店里的钱做个了断吧。”

蔡云:“我想好了,可以把酒楼转租出去。”

蔡五味:“不租,我们有店、有人、有手艺,自己能干。”

蔡云:“这么大的店,我怕撑不下去。”

蔡五味:“爸跟你一起撑。”

沉默。

4-27 一日三餐门口 日 外

广东音乐《步步高》中,蔡五味、蔡云、老醋、闫成十、丁采仙、老白、阿昌、阿玫、阿坤等人站在门前,还有很多客人立在后面,众人看着“一日三餐”的牌匾升起,稳稳落在大门头上。两侧是闫成十的对联:“酒过三巡七分满,菜有五味十足情。”

蔡云眼里含着泪。

4-28 一日三餐 日 外

《步步高》的音乐中,客人熙攘,工人拆下了楼梯上的防盗门。

4-29 一日三餐大灶间 日 内

热气腾腾的大灶间里,阿坤在做菜,蔡五味在一旁指导。

阿昌在娴熟地做肠粉,旁边的石磨在转动,居然不再用人推,而是用电机带动,米浆滴落在木桶里。

阿玫过来看着:“蔡伯,现在鸟枪换炮了……”指着石磨。

蔡五味:“现磨现做,更新鲜。”看向阿昌,“这是阿昌的主意,居然捣鼓成了。”

阿坤:“蔡伯,这就叫不光有传承,还有发展。”

蔡五味笑:“对,发展,发展得好,要不然啊,我一宿不睡觉都磨不出这么多米浆来。”

阿坤:“蔡伯,您看看这道靓汤怎么样?我把原来‘群英汇’的高汤换了几样食材。”

阿玫:“阿坤哥这道汤,原来一例就要卖888,现在实惠了,只要88。”

蔡五味先看后闻:“好,香而不腻,看上去就食欲大增。”

阿玫:“阿坤哥听说‘皇家鲍翅’不干了,差点改行。”

阿坤:“高档酒楼不好做了,我这样的厨子当然也没人用了。”

蔡五味:“这么好的手艺,不干可惜了,都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没有舞台哪来的腔?没有厨房又哪来你这道‘群英汇’的高汤?”

阿坤:“蔡伯,您还得多教我几道家常菜,不能光传给阿昌。”

蔡五味:“当然,一日三餐要干下去,还要靠你们年轻人。”

阿昌:“师父,您歇着吧,闫伯他们一直在等您哪。”

4-30 古树下 日 外

蔡五味端着两盘肠粉放在石桌上:“来,尝尝这个。”

老白:“不就是肠粉吗?我们天天吃。”

丁采仙:“对呀,有什么不一样的?”

闫成十:“五味既然叫我们尝尝,总有原因的。”夹了一块品着。

老白和丁采仙也夹了一块。

丁采仙:“是和往常有点不一样……”

闫成十:“口感更均匀、更细腻了,五味,加了什么料吗?”

老白:“刚才一吃就下肚了,我再尝尝。”又夹一块。

蔡五味:“料还是原来的料,就是这磨法阿昌改良了一下,把我也给解放出来了。”

闫成十点头:“对,米浆是更细滑了,这个阿昌,还真行。”

丁采仙:“改得好,要是光靠手磨,这么多客人还真是磨不过来。”

闫成十:“五味,看到‘一日三餐’这么红火,我们都替你高兴。”

蔡五味从口袋里掏出一瓶酒:“来,今天别光喝茶,都喝口酒。”

老白:“喝,都要喝。”

蔡五味给闫成十和老白倒了酒,放下酒瓶,拿起茶壶给丁采仙倒水,丁采仙手一拦:“我也来一杯!”看向蔡五味的酒。

4-31 一日三餐大厅 日 内

阿玫和阿坤看着一桌桌的客人。

阿坤:“蔡伯的手艺,才是烟火气。”

阿玫:“阿坤哥,从‘皇家鲍翅’到‘一日三餐’,你还适应吧?”

阿坤:“踏实多了。”

阿玫:“一看到门头上的‘一日三餐’,我也觉得踏实。看到你在这里,我更踏实。”有些羞涩,转身走开。

阿坤兴奋,追了过去。

4-32 古树下 日 外

丁采仙:“咱们几个,在一起吃肠粉的年头不少了吧,可在一起喝酒的次数,”伸出手来,“一年也就一回。”

老白:“对,龙舟赛的时候。”

闫成十:“说起龙舟赛,我总想起五味年轻时风风火火的样子……”

丁采仙:“他站在船头击大鼓,力强气盛,大有排山倒海的气势。”

老白:“那时候,我只有站在岸边摇旗呐喊的份儿,出风头的永远是五味。”

蔡五味:“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老了……”

丁采仙:“谁说你老了?人老不能服老。”

闫成十:“采仙说得对,五味,今年的龙舟赛,你还要击大鼓!”

蔡五味:“我还是做肠粉吧,击鼓是年轻人的事。”

闫成十:“那可不一定,这击鼓和做肠粉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白:“怎么说?”

闫成十:“击鼓看鼓点,肠粉看火候。”

丁采仙:“这两样,五味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闫成十一拍脑袋:“我这记性呀,有个重要的事还忘说了……”

三人齐刷刷盯着闫成十。

闫成十:“听维民说,春光里开街的日子已经定了……”

4-33 老街 日 外

老街街头矗立着一座披红挂彩的门楼,却没有奠基时的舞台和场面。

人们围拢在玻璃钢罩覆盖的一段长长的街道前,看着钢罩下的遗址,地面竖立着一块石牌,上面刻字“汕德市文物保护单位”“古街遗址”。

音乐声中,众人围在门楼前看演出,蔡五味、闫成十、老白等人在人群中。

丁采仙带着弟子们在表演《我爱画眉鸟》:“我养画眉鸟,爱它情怀旷达逍遥,舞姿翩翩昂然略带娇,尤比俊少年惯轻佻——”

老白:“丁娘娘这嗓子还在,就是身段差了点劲儿……”

闫成十:“你身段好,杨柳细腰的,你上去唱。”

老白笑:“我一开嗓,老街上的人都吓得跑没影儿了。”四下张望,“上回有礼仪小姐,今天怎么没见着……”

掌声起,节目表演结束,丁采仙带着弟子们鞠躬,做着飘着的动作下去了。

闫维民电话响,走到一旁接起。

闫成十四下张望,过来,拉了把闫维民,示意他回去,闫维民抓住闫成十的手,对着电话:“好的,谢谢,谢谢。”收了电话,低声:“上次我实名反映市里创文明城弄虚作假的事有回复了,说正在处理。中央文明办最近接到了不少类似的反映,说这些小聪明不光污染了文明城市的评比环境,更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几位领导被请到门楼下。

闫成十:“好好,回去细说,快开会吧,别长篇大论啊,没人愿听。”

闫维民故意:“说少了不过瘾……”匆匆跑去,接过麦克站在一侧,铿锵有力地宣布:“春光里老街,开街——”

掌声雷动中,红绸扯下,一座四柱三门十三彩斗拱的门楼出现在众人面前,上面镶嵌着古色古香的大字:春光里。

丁采仙惊呼:“这……这就行了?”

4-34 老街——古树下 日 外

儿歌响起:“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

空中俯瞰,一个孩童举着一个飘在半空的充气龙,从古韵十足的老街跑过。

儿童跑过古树下,蔡五味、蔡云、老白、丁采仙等众食客都在。

阿昌、阿玫、阿坤把用绳子拉起的一个大红“寿”字挂在树下。

蔡云:“闫伯的生日好啊,五月五,扒龙船,赛龙舟……”

老白:“五味,我预订一下啊,我八十岁的生日也在你这儿过。”

丁采仙举手:“我也订一个。”

“订什么呢……”闫成十过来,看到树上的“寿”字,明白过来,“五味,‘三顿寿宴’就是个说笑,你还当真了……”

蔡五味:“说好的事嘛,怎么能不当真?”

老白:“对,坚决要当真,闫大哥六十岁的‘下寿’我和丁娘娘没赶上,这八十岁的‘中寿’我们可不能错过,至于一百岁的‘上寿’,再说吧。”

丁采仙:“什么叫再说呀?必须赶上!我还要给闫大哥唱(唱,同时捏起手指摆着手势)‘我养画眉鸟,爱它情怀旷达逍遥……’”

老白笑着打断:“那时候你还能唱动啊?”

丁采仙捶了老白一下:“我能打动!”

众人笑。

蔡云:“闫伯,八十岁可是大寿,闫局长应该过来呀。”

众人附和。

闫成十:“他有个会,我们的家宴晚上办,就是自己家里人吃个饭。”

丁采仙:“今天不是星期天吗?还开会。”

老白:“你当领导跟你似的,成天闲得就知道唱(唱)‘我养画眉鸟……’”

丁采仙又捶了老白一个:“你个死老白。”

蔡云:“闫伯,闫局长开会中午也得吃饭吧!这几位都是您的老朋友,闫局长过来给您祝个寿,不至于犯错误吧?”

蔡五味:“云儿说的是,再大的官,给爹过个寿,总没错吧?”

众人附和:“就是,就是。”

闫成十想了想:“那我有个条件。”

蔡五味:“今天你是寿星,说了算,想吃什么都行。”

闫成十:“我们都是老朋友,用一句时髦话说,都是‘家人’……”

老白:“对,家人。”

丁采仙:“家人好,这个好。”

闫成十:“既然都是家人,那今天的寿宴就是家宴,五味,今天的账,我结。”

蔡五味:“说好了我给你过……”

闫成十:“那维民就不来了。”

蔡云:“闫伯,您既非官,又无职,还怕犯错误?”

闫成十:“可我是党员,六十年党龄的老党员!”

4-35 商务局会议室 日 内

闫维民在给大家开会,老柳、小白等人都在。

闫维民看看手表:“临时来的这个任务,确实有点急,明天上班后必须动起来……”电话振动,闫维民掏出看了一眼,显示“老爸”,闫维民继续说着,“就不占用大家更多休息时间了,散会。”

电话还在振动,闫维民接起电话,朝外走去:“爸……”

老柳和小白收拾着东西往外走,小白的电话响起,接电话:“爸……刚开完会……”听着,停下脚步。

老柳差点撞到小白身上……

4-36 古树下 日 外

闫维民给闫成十、蔡五味、丁采仙、老白、蔡云倒酒,自己也倒上,举杯:“叔叔,阿婶,你们在我爸心里的分量比我还重,我都嫉妒了。”

丁采仙:“那一定是啊,闫大哥一天不来,我们几个人就觉得这一天少了点什么。”

蔡云:“对呀,你们有一个不来,我爸的心思都没在做肠粉上了。”

众人笑。

丁采仙低声对蔡五味:“别说,还真是少了一个人……”

老白显然有心思,不时左右张望。

蔡五味:“老白,你瞅什么呢?心神不定的。”

老白眼睛一亮:“来了来了……”用力挥手。

几个人望去,见小白、老柳等七八个人匆匆过来,小白手里拎着一盒蛋糕。

闫维民脸色难看,迎了过去。

小白:“局长,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来送个蛋糕……”

老柳:“向老人说句‘寿比南山’,也不吃饭,放心吧局长。”

闫维民:“行吧,话送到了,我代我爸收下了,小白,蛋糕多少钱?我转给你。”

小白:“蛋糕是我爸掏钱,这是他们老哥儿几个的事……我们这就走!”

众人转身要离开。

“别走——”随着话音,闫成十过来,“来都来了,怎么能走呢?”

闫维民:“爸……”

闫成十抬手止住闫维民后面的话,对大家:“你们来给我祝寿,我高兴,谢谢,谢谢。我不能让你们白来,就请大家吃顿肠粉,不嫌弃吧?”

众人七嘴八舌:“谢谢闫伯。”“闫伯生日快乐!”“祝闫伯身体健康!”

闫成十向众人抱拳,看向蔡五味:“五味,又得辛苦你了。”

蔡五味:“不辛苦。”离开。

闫成十:“一人一份肠粉,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大家千万别说闫成十这个老头子寒酸抠门儿……”

众人笑。

4-37 一日三餐厨房 日 内

后厨热气腾腾,雾气飘渺中,蔡五味和阿昌在忙碌。

4-38 古树下 日 外

祝寿的众人或坐,或站,人手一份肠粉。

闫成十:“肠粉不能白吃,吃了就要听我这个老头子唠叨几句。”

众人看向闫成十。

闫成十:“我今年八十岁,党龄六十年,比你们所有人的年龄还要大,这没问题吧?”

众人附和:“没问题……”

闫成十:“既然没问题,那我就要‘倚老卖老’说几句。咱们今天在‘一日三餐’这里,那就说说吃饭这个事……”

4-39 春光里老街 日 外

老醋走来,手里捧着的那盆映山红,开得茂盛艳丽。

4-40 古树下 日 外

闫成十:“宋朝人和我们现在一样,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什么都吃,也会吃。我们知道‘东坡羹’‘东坡肉’是苏东坡发明的,爆米花、火腿、火锅这些东西也是那时候有的。宋朝最后亡了,当然跟朝廷腐朽、军力孱弱、举国崇文贬武的体制加上战事不断等等方面有关,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自上而下吃喝风太盛,官员的吃喝尤甚。所以后来宋朝出了个规矩,规定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就是当官的不能向各地索要地方特产和美味佳肴。可这条规矩就是一个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的规矩,形同虚设。宋朝毁于吃喝风这个说法,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

众人静听。

老白敬佩:“闫大哥肚子里有东西。”

丁采仙:“你当光是肠粉啊。”

闫成十:“宋朝离我们太远了,说个近代的事。1940 年春天,南洋华侨总会主席陈嘉庚率领爱国华侨回国,慰问抗日军民。当时这个南洋华侨总会募捐钱款的数字达到了法币4 亿多,大量抗战前线紧缺的物资也源源不断运到了中国。蒋介石为了赢得陈嘉庚的好感,成立了一个阵容庞大的欢迎委员会,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列支了8 万元的宴请费用。8 万元是个什么概念?当时,能买800 头牛!”比量着“八”。

众人议论纷纷。

闫成十:“蒋介石的山珍海味,并没有让陈嘉庚高兴起来。如此铺张浪费,让这位爱国华侨感到的是痛心。大敌当前,战时首都的重庆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样的国民政府怎么能领导全民共赴国难、英勇抗日?陈嘉庚愤然在国民党《中央日报》上连登三天罢宴声明。”

众人议论。

闫成十:“后来,华侨们从重庆去了延安,毛主席也设宴款待了他们,宴席是在窑洞外的露天地,就跟咱们现在一样。”

众人笑。

闫成十:“吃的是什么呢?是毛主席自己种的大白菜、豆角。唯一拿得出手的压桌菜,是一碗鸡汤。”

众人议论。

闫成十看着众人:“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让陈嘉庚这位同盟会元老与国民党分道扬镳。从延安归来,他就召开了记者见面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全国人民:延安让他‘如拨云雾见青天’,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众人鼓掌,捧着映山红的老醋过来,在一个不起眼处站下,将映山红放在一旁。

鼓掌的蔡五味看到老醋,两人示意打着招呼。

闫成十:“那我们共产党又是怎么样管住吃喝的?我再说个更近的事。1980年,商业部部长到丰泽园饭庄吃‘客饭’。什么是‘客饭’?就是花少量钱,吃高档的接待饭。他几次吃喝花了122.24 元,却只交了19 元的餐费,少交了一百多。现在看,这一百多寥寥无几,可在当时,就是普通工人甚至普通干部一两个月的工资。”

众人交头接耳,老白:“我那时候才开八十二块五。”

丁采仙:“我还没你多呢!”

闫成十:“丰泽园有个厨师,叫陈爱武,他对商业部部长吃‘客饭’这件事有意见,就向中纪委进行了举报。商业部部长因此公开检讨,《中国青年报》还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通讯——《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在全国引起了轰动。”看向蔡五味和老白,“五味,老白,这件事你们还记得吧?”

两人齐声:“记得,记得。”

闫成十:“现在,干部大吃大喝的少了,少多了,为什么千百年解决不了的吃喝腐败现在有了这么大的成效?你们肯定比我更清楚。”

众人议论。

闫成十看到老醋,兴奋地:“哟,老醋来了……”招手。

老醋端着映山红过来,闫维民跟他打招呼。

丁采仙:“这盆映山红开得好,万紫千红的……”对蔡五味,“五味,上回老醋送你的那盆哪儿去了?”

老白:“对呀,一直没看见……”

蔡五味、蔡云尴尬。

老醋:“这就是原来的那盆。”

蔡五味:“惭愧啊,我没侍弄好……”

蔡云疑惑:“那盆让我养得蔫头耷脑,叶子都黄了,这盆开得多好……”

老醋:“我拿回去侍弄了一阵,慢慢缓过来了。”

闫成十:“这是起死回生,精神焕发了。”

丁采仙:“还是老醋有绝招。”

老醋:“哪有什么绝招,不过是找到症结,对症下药。”

蔡五味:“什么症结?下的什么药?”

老醋:“叶子枯黄打蔫,主要是光照不足,浇水太多。这植物和人一样,总见不到阳光,总泡在水里,时间一长就出毛病了。”

闫成十:“那你使了什么灵丹妙药?”

老醋拿起石桌上的老醋:“这就是灵丹妙药。”

众人意外。

老醋:“映山红属于我们南方的植物,它比较喜酸,长得太快就容易缺铁,盆土的pH 值一高,叶子就容易枯黄,拿醋喷一喷根部,就能调节酸碱平衡。映山红的根扎牢了,枝叶自然茂盛起来,红起来了。”

闫成十:“喷醋培根,好,好。”

蔡五味:“闫大哥,这盆映山红你带回去吧,我怕侍弄不好。”

闫成十:“不用担心,有老醋呢,你要是弄得荒腔走板了,就让他来喷醋培根!”

众人笑。

老醋:“闫伯,今天是您的寿宴,我们大伙儿一起,祝您身体硬朗,寿比南山。祝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像这盆姹紫嫣红的映山红一样,永远红红火火!”

掌声四起,映山红分外夺目。

4-41 “一日三餐”门前—大厅 日 外

映山红开得鲜艳灿烂。

镜头拉开,两大盆映山红摆放在“一日三餐”店门口两侧。“一日三餐”牌匾旁,又多了一块“汕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

不时有客人进店,外卖小哥戴着口罩,提着外卖进进出出。客人们在吃饭聊天。

宽敞明亮的玻璃灶间里,阿坤、阿昌等人在忙碌,阿玫在直播带货。蔡云和东仔等几个人往泡沫箱子里装打包的肠粉。

大厅电视里在播出新闻:“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十年磨一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 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 万件、470.9 万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2.3 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4 万人。随着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人落马,人们看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阿昌将一份打包袋放在窗口喊着:“22号,鸡蛋肠粉,皮蛋粥,不加葱花。”

一个年轻人过来接过,转身走开。

正在忙碌的蔡云愣了一下,看到年轻人已经提着打包袋匆匆走去,她跟了出去。

蔡云出来,四下张望。

古树下,坐着蔡五味、闫成十、老白、丁采仙。

蔡云发现了年轻人,正朝马路匆匆而去。斑驳的矮树绿植遮住了一些人。树枝后,一个中年人透过绿植缝隙专注地望着古树下的几个人。

年轻人过来,递过打包袋:“先生……”

中年人转头,居然是方明利,他接过打包袋:“谢谢……”

蔡云跑来,看到绿植后的身影接过打包袋,她激动跑去,险些撞倒一个领着孩子的妇女。孩子手中的玩具掉在地上,蔡云忙着道歉,捡起玩具塞给妇女,回身再赶过去,绿植后已经不见了方明利,她焦急地四下张望。

人海茫茫……

小白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走来,小男孩腕上戴着端午绳结。

小白看到蔡云:“云姐,看什么呢?”

蔡云怔了怔:“……没事儿。”

小白看了一眼孩子:“偏要找他阿爷……”

蔡云:“在,都在。”朝古树下指了指。

男孩挣脱小白的手跑去:“阿爷——”

古树下,石桌上摆着粽子,蔡五味、闫成十、老白、丁采仙在聊天。丁采仙:“哟,大白来了。”

大白朝众人问好:“阿爷好、嫲嫲(奶奶)好!”抓起一把勺子吃起肠粉,满嘴汤汁。

小白:“香炉趸(对自家男孩子的爱称)一睁眼,就找他阿爷,要来五味叔这里吃肠粉,拗不过他。”

闫成十:“小白,快坐下一起吃。”

丁采仙:“你还叫小白,人家早都是白处长了。”

老白:“处长算什么,维民早当上副市长了。”

丁采仙:“对了白处长,怎么从没见过你穿干部服啊?”

小白尴尬,看向老白。

老白不自在,对丁采仙:“我是……说着玩,没有的事。”

小白:“闫伯、五味叔、阿婶,你们慢慢吃,我还有事……”对大白,“儿子,听爷爷话啊,别调皮。”掏出口罩戴着走开,脚下绊了一下,差点跌倒。

蔡五味埋怨:“丁娘娘,你让人家多下不来台。”

老白:“这小子也是,没当上处长的时候,老惦记着哪天能穿上干部服,这当上了,又不穿了……不管怎么说吧,这么些年他能踏实下来,没犯错误,真得谢谢大环境的管束。”

大白吃着肠粉,一嘴汤汁。

丁采仙:“大白,天天跟爷爷来吃肠粉,跟你妈要钱啊!”

大白:“五味爷爷说了,我跟丁娘娘奶奶一个待遇,白吃!”

众人笑。

老街上,几个孩子跑来,欢呼雀跃地叫:“起龙啦!巨龙出水啦!”

大白蹦高:“我要看大龙!”

闫成十大手一挥,高喊:“走,看大龙……”

4-42 河道 日 外

“起龙喽——”随着一声浑厚的吆喝,一条带着污泥的墨绿色龙舟从河道里跃出,龙头高昂,水花四溅……

一时间,旗展鼓号鸣,龙舟竞渡开。岸上,蔡五味、闫成十、老白、丁采仙、老醋、闫维民、小白、大白都在呐喊、鼓劲。

锣鼓声、呐喊声中,冲净污泥的龙舟更显威武。

龙舟之上,力强气盛的年轻人击打着龙鼓,魁梧健壮的桨手奋力划桨,齐刷刷的木浆在水中激起冲天的浪花,高昂龙头的龙舟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定格。

猜你喜欢

肠粉老白老街
条 件
老街谣
老 白
吃一碗最“正”的肠粉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怎样杀死一条鱼
TWICE AS NICE
老街(外二首)
丸药
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