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黄的本草考证
2022-08-15孙佳欣陈有强莫祥秋宋世闻孙冰慧
孙佳欣 陈有强 莫祥秋 宋世闻 孙冰慧 赵 琳 谢 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大黄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记载,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 ex Balf.)、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利湿退黄。主治热结便秘、温热病、脏腑火热上炎证、血热出血证、热毒疮痈、水火烫伤、湿热黄疸、癥瘕积聚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大黄中含有多种蒽醌类物质,具有抗菌、泻下的作用。历代本草古籍中对大黄记载较多,但名称、药性、产地、采收等存在较多差异,因此本文对其进行本草考证,为大黄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大黄的名称考证
大黄名称众多,常称为大黄和将军,另有一些别名存在,在应用过程中被逐渐淡化。本文对其归纳如下。
1.1 大黄 对“大黄”的文字记载可溯源到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2]。《吴普本草》[3]曰:“茎黄高三尺许……根有黄汁。”大黄药材个大,颜色为黄色,因此得名。
1.2 将军 《新修本草》[4]记载:“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矣。”《本草纲目》[5]引李东垣的论述:“杲曰: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又因历代多推崇川产,故又称“川军”。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6]中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所以门冬、远志,别有君臣。甘草国老、大黄将军,明其优劣,不皆同秩。”亦说明大黄性峻。
1.3 牛舌大黄 苏颂在《本草图经》[7]中说:“其次秦陇来者,谓之土蕃大黄……今土蕃大黄,往往作横片,曾经火干。蜀大黄乃作紧片,如牛舌形,谓之牛舌大黄。”产自陕西甘肃一带为吐蕃大黄。产自四川称蜀大黄,概是以产地命名。而牛舌大黄是蜀大黄的纵切片,因形而名。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认为牛舌大黄与羊蹄为同物异名。 因苏颂与李时珍所说牛舌大黄不是一物,现代很少使用牛舌大黄。遇到时应注意区别。
1.4 其他 《吴普本草》记述:“大黄,一名黄良,一名火参,一名肤如。”推测,“黄良”概以药材颜色为黄者良,与其含有蒽醌类化合物有关;“肤如”可能是指药材如同肤色;“火参”之名,概是因为大黄和人参均以根入药,人参补气,大黄泻下之力都强,且大黄叶片背部为深红色。
《全国中草药汇编》[8]提到大黄别名还有香大黄、马蹄黄。推其命名原因为大黄具香味,形状似马蹄。重要书籍中大黄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本草图经》中大黄图 图2 《中国植物志》中大黄图 图3 《植物名实图考》中大黄图
2 大黄的毒性考证
关于大黄的毒性,历代本草的评价并不一致,而且医家的见解也各不相同。主要包括有毒、无毒两种观点,另有提到微毒的。
2.1 有毒 《神农本草经》中将大黄归为下品,未论及其毒性,而本经·卷三·下品·序例中谈及:“下品攻邪,多毒,不可久服。”《吴普本草》记载:“神农,雷公:苦,有毒。”《景岳全书》[9]曰:“味苦,气大寒。……有毒”《本草便读》[10]曰:“大黄,……苦寒有毒。”
2.2 无毒 《名医别录》[11]记载:“大寒,无毒。”《食物本草》[12]说:“大黄味苦,寒,无毒。”《本经疏证》[13]曰:“大黄,味苦寒、大寒,无毒。”其余众多古籍不再一一赘述。《本草蒙筌》[14]中记载:“味苦,气大寒。……无毒。”《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亦认为大黄无毒。
2.3 微毒 《本草汇言》[15]记载:“味苦,气大寒,性微毒。”
故此,对于大黄的毒性必须辨证分析。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中虽言其有毒,但书中多处论及,比较中肯:“若急图目前之快,……而妄用大黄、芒硝……之属,非惟不能见效,必致胃气日败,万无生理矣。此徒速其亡,不可不省也”“每见元气既虚,……若反用牵牛、大黄峻剂而通之,是速其危也”“大黄,耗削力雄,血气中虚者不可轻用”“今之庸医,不分当急下、可少与、 宜微和胃气之论,一概用大黄、芒硝乱投汤剂下之,因兹枉死者多矣。”《本草蒙筌》中虽认为大黄无毒,但也注明“勿服太过,下多亡阴”。可见,大黄因其能攻下消积、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应用非常广泛。但大黄性烈,如果使用不当,极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作者认为古籍中关于大黄“有毒”的记载,应认为是因为使用不当造成的,而非大黄“有毒”。
3 大黄的功效考证
秦汉时期,大黄功效为“泻下,祛瘀,用于治热解便秘,里实热证”。后代医家逐渐增加一些新的功效。见表1。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医家提出大黄具有“祛痰,平胃下气,除痰实”的功效。孙思邈提出:“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以治疗冷积便秘。”宋代的《日华子本草》提出“补心”的功效。金元时期《卫生宝鉴》提出:“表里双解,治疗上热下寒之证。”李时珍提出大黄可治瘟疫,斑黄谵语。《古今医鉴》认为大黄可祛瘀血,治疗肠胃积滞。《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降胃止血之药,以大黄为最,止吐衄。”
表1 大黄历代新增的功效主治
考证可见,“泻下祛瘀”是大黄的基础功效,后代在此基础上,对其适用症状进行了一定的拓展。这一功效也是现代大黄的主要应用。
4 大黄的产地变迁
考证可见,历史记载的产地涉及有: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宁夏省、山西省、辽宁省及河北一带,其生长范围比较广。见表2。对于道地性,自南北朝至近代以来,均认为四川所产大黄为佳。故大黄又称川军。而明代则认为甘肃大黄优于四川大黄。当代学者刘书斌等[30]研究表明,四川和甘肃陇南所产大黄品质较优。龚小红等[31]研究表明以四川绵阳所产大黄质量最佳。
表2 大黄的产地变迁
5 采收与加工考证
5.1 采收时间 关于大黄的采收时间,《名医别录》中记载:“二月,八月采根,火干。”《本草经集注》与众多古籍亦如此记载。《吴普本草》则记载:“三月采根。”《本草汇言》中记载:“八月采根,大者如碗,小者如拳,长二尺许,切片阴干,纹理如锦,质色深紫。”《本草乘雅半偈》记载:“三月花黄,五月实黑,八月采根。”《宝庆本草折衷》中记载:“并二,八,九月采根。”《本草品汇精要》[32]亦记载:“九月取根。”综上可知,药材大黄的采收时间多集中于二三月,八九月,与现代中药知识认为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应在初春,秋季节采收相吻合。
5.2 加工 有关大黄的加工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名医别录》:“二八月采根,火干。”后历代本草古籍亦如此记载。《吴普本草》中记载:“根有黄汁,切,阴干。”《本草经集注》曰:“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晒)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耐蛀堪久。”《新修本草》中说:“大黄性湿润,而易壤蛀,火干乃佳。二月、八月日不烈,恐不时燥,即不堪矣……作时烧石使热,横寸截着石上煿之,一日微燥,乃绳穿晾之,至干为佳。”《本草图经》中记载:“凡收大黄之法,苏恭云:作时烧石使热,横寸截著石上博之,一日微燥,乃绳穿眼之至干。”《大观本草》[33]中说:“二月、八月采根,去黑皮,火干。”首次提出了除掉大黄根皮,《宝庆本草折衷》也提到此操作。
可见,历代大黄加工多为采根尽快干燥,以免“不堪”。可以采用火干、日干、阴干。阴干产品外观较好,但易虫蛀(应是由于大黄块片较大,不易干透);日干亦可,但二月八月光照不强,不易快速干燥,导致(霉变、腐烂等)不堪使用;火干为佳,虽然导致“皮小焦”不美观,但干燥效果好,能够耐蛀堪久。
6 小结
经过对大黄的名称考证,发现大黄以外观、功效得名是古人命名的主要方式,大黄和将军这两种名字一直沿用,其他名字已被逐渐淡化。对大黄毒性进行考证,作者认为虽然一些典籍记载大黄有毒,但其非是毒性,而可能是因大黄大苦大寒,药效峻猛,应用又十分广泛,由于一些医家使用不当会导致严重副作用,而被认为有毒。因此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认定为“无毒”是正确的。通过对大黄的功效考证,发现大黄的临床应用广泛,功效甚多,是以泻下祛瘀为基础的拓展。通过对大黄的产地考证,认为大黄产地众多,以甘肃、四川等地所产品质较好。对大黄的采收加工进行考证,发现大黄多在春秋两季采收,火干比较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