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防疫措施探究

2022-08-15陈嘉莉彭榕华

福建中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疯狗麻风病天花

陈嘉莉,彭榕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疫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据邓拓《中国救荒史》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疫病有明确文献记载的发生次数为:周代1 次,秦汉时期13 次,三国两晋17 次,南北朝17 次,隋唐五代17 次,两宋金元52 次,明64 次,清74 次[1]。中国古代民众在同各种疫病作斗争数千年间,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这些防疫措施不仅有效地预防疫病流行,并且促使民众卫生意识提高,促进传统医学对疫病的认识和治疗,为保证社会稳定和民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1 隔离避疫

1.1 秦朝设“疠迁所”以隔离麻风患者 防疫隔离措施早在我国秦朝时期已有初步萌芽。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中,可以看到秦朝律令中关于麻风病的记载:“疠者有皋(罪),定杀。定杀可(何)如?生定杀水中之谓殴(也);或曰生埋,生埋之异事殴(也)”“甲有完城旦阜(罪),未断,今甲疠,问甲可(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或曰当迁迁所定杀”“城旦、鬼薪疠,可(何)论?当迁疠迁所。”[2]上述条文中的“疠”即麻风病,政府将患有麻风病的民众强制收容在疠迁所,甚至采用水溺、生埋等方式处死麻风病者。此举可见秦律之残酷,但又反映出当时秦人对麻风病的传染性有了初步认识,凸显了麻风病是当时社会非常严重的疫病。“迁”是秦律所载的刑法之一,由于秦朝尊法家“酷刑法”之道,政府将患麻风病患者等同犯罪之人送往“疠迁所”,此时的“疠迁所”并不具备治疗麻风病的条件,而仅仅是作为隔离病人的“刑场”。“疠迁所”的设立客观上防止了麻风病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防疫作用,对后世的疫病隔离有启示意义。

1.2 汉朝设“庵庐”以收治患疫士兵 汉承秦制,政府对传染病患者多采用隔离这一有效措施,并赠医施药。如《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平帝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3]西汉政府腾空一些住宅以作隔离场所,并集中治疗传染病人。这项措施相对秦朝有了明显的进步,具有医药卫生的隔离意义,其背后的原因不乏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影响。在战乱频繁的东汉时期,军队还设立“庵庐”以收治患有疫病的士兵。《后汉书·皇甫规传》载:“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咸悦。”[3]汉代隔离传染病人的政策有效地防止了疫病蔓延,给医家寻找治疗疫病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提高士兵志气,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民众健康。

1.3 唐朝设“疠人坊”以分隔男女病患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佛教最鼎盛的时期,佛教通过医药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在民间的影响力甚大,因此寺院医学迅速发展,在防治传染性疾病中作用显著。寺院置病坊常“收养疠疾”,并且“男女别坊,四时供承,务令周给”[4]。此类病坊将男女患者分开隔离,提供医药治疗,为传染病提供了重要的隔离场所,初具传染病医院的特点。唐代有描述寺院内护理传染病患者的场景,如“释智岩……后往石头城疠人坊住,为其说法,吮脓洗濯,无所不为。永徽五年二月二十七日,终于疠所”[5]。唐代病坊多由寺院设立,后由政府监管,每当大疫发生,朝廷在民间设立的“养病坊”收治疫病患者。与秦汉相比,唐朝的隔离措施多由民间力量设立,而后交由政府主管,政府在隔离政策中保持较为消极的态度,而民间对隔离这一防治疫病的方法日渐重视。

1.4 清朝专设“避痘所”以防天花传播 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具有强传染性的疾病,发病时会出现成批的疱疹、斑疹等皮疹,也称“痘疹”。清初天花流行,许多民众感染天花而死。清政府为防止天花蔓延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避痘法”是最主要的方式。避痘,即不与长痘者接触,或将患痘者集中隔离在某处,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清朝“避痘所”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满族皇室专门设置的“避痘”场所,以防未患痘疹的皇室成员感染。其中有康熙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以避痘;顺治帝有“南苑”“养心殿”两处避痘场所,如顺治九年元旦“上避痘南苑,免行庆贺礼。”[6]有学者据史料认为清代最初的“避痘所”是盛京(今辽宁沈阳)长宁寺,每遇天花爆发,清太宗皇太极便前往“避痘所”避疫[7]。二是指满清政府制定相关避痘防痘的政令,将患有痘疹的人们迁移到固定的场所。其中“旗人痘疹及内城民人痘疹迁移之政令”规定将出痘患者带到城外二十里处居住[8]。“满洲兵初入关,畏痘,有染辄死。京师民有痘者,令移居出城,杜传染”,将患者迁至城外居住的处所,也具有被动“避痘”的作用[9]。

“避痘所”的设置,既有主要为皇室成员及王公大臣准备以预防感染的专门场所,也有将患者统一迁移并进行管制的隔离场所。前者是预防以避痘,对“未感染者”而言是一种主动避痘的行为;后者是管控以避痘,对“患痘者”和“未患痘者”而言是一种被动避痘的行为。避痘这一方法在当时预防天花非常有效,与近代卫生隔离措施有相同之处。纵观满清政府对皇室成员和普通民众的两种“避痘”措施,显然对皇室成员及王公大臣采取的措施更为积极有效,而对民众的被动避疫稍显消极,但客观上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2 卫生驱疫

2.1 改善环境卫生 人类最初寻找岩洞生存,后来建造房屋居住,以求安全和卫生。古代先民在早期已有对居住环境卫生的关注,如《周礼·赤发氐》载:“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狸虫”。赤发氐一职掌管室内环境卫生,用蜃灰除虫消毒[10]。西周时期,朝廷专设管理清洁卫生的职官,负责宫廷内外的除草、除虫以及清洁水源的工作,大多采用牡菊、嘉草、莽草、灰酒等方法驱之、烧之、攻之、熏之、酒毒之、杀灭之。《诗经》中记载了灭鼠活动,“洒埽穹窒,我征聿至”即洒扫庭院堵鼠洞;“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即堵住鼠洞熏杀老鼠。上述对室内环境进行除虫、灭鼠的实践,初步具有卫生消毒的意义。古代不仅注重室内的环境卫生,对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也尤为重视。《礼记》中有清晨鸡鸣时分要清扫室内外的记载,秦律中“刑弃灰于道”之法更是出于对环境卫生的保护,有效地制止了随意丢弃垃圾的情况发生。据宋《梦粱录》记载:“道路污泥,差顾船只搬载乡落空闲处”,官府派人用船只将道路污泥运到乡村空闲地方[11]。清雍正帝曾颁布“沿道安设水缸,蓄水洒道”的政令,防街道尘土飞扬,污染环境。从打扫室内环境到重视公共区域清洁卫生的措施中,可以看到朝廷重视环境卫生,敦促民众增强卫生清洁意识,对防疫理念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重视清洁水源 水源卫生在预防疫病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环节。在西周时期民众早已认识到污浊的井水不能饮用。《周易》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泥不食”的相关记载,强调要经常清除井内的泥沙,使井水保持清洁[12]。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饮用水的卫生更加重视,《管子》载:“当春三月……抒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13]在河南省登封市战国阳城遗址内,发现有陶水管道、贮水池等城市水道设施。宋代官府会定期沿街道巷陌“差顾淘渠人沿门通渠”,有效排出污水,净化水源。清代京城有二月淘沟的传统,蒋士铨在《京师乐府词·开沟》中记载了淘沟时会出现“窈然深黑恶气腾,往往沟夫死络绎……疫气流行借沟气,月令触犯人身灾。君不见,路人握椒相引避,掩鼻如游鲍鱼肆”的景象[14],说明人们意识到疫病会通过污水道传播。甘熙《白下琐言》中“沿河居民,日倾粪桶污水,荡涤无从,郁积日增,病症日作”的场景,揭示了水污染对疫病流行有着重要的影响[15]。由此可见,古代人们对水源卫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清洁水源,预防疫病流行,正如《国语》所言:“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16]

2.3 实施海港检疫 随着西方卫生知识的传入和通商口岸的开放,晚清政府逐渐引入了检疫、隔离等防疫手段[17]。1870 年东南亚地区霍乱盛行,鼠疫、天花经我国沿海口岸传入,上海、厦门两地口岸率先制定了港口检疫制度,在港口实施检疫措施[18]。凡从疫区来的船舶,须停靠在指定地点,待检疫完毕,方可上下人员和装卸货物。如发现船舶感染疫病,除了患疫者和船员需要被隔离以外,相关部门将对船舶进行短期隔离、除鼠、除虫及消毒等卫生措施,对当时防控传染病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后许多通商口岸由海关部门主要负责,相继实施检疫。清末“新政”,朝廷在全国各地创办巡警部,巡警部下设卫生科,是清政府专职管理公共卫生的机构[2]。清政府灭亡后,海港检疫制度仍继续保留实施,为预防传染性疾病的输入起到一定的作用。

3 接种防疫

3.1 防治狂犬病 狂犬病在古代称作瘈咬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病,人们在春秋时期对狂犬病就有了初步的认识。据《左传·襄公十七年》:“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瘈狗,瘈狗入华臣氏,国人从之。”《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这些文字记录了当时人们扑杀或驱赶疯狗的行为,并描述了疯狗咬人会使人得病的现象。西汉《淮南子·汜论训》记载“因猘狗之惊,以杀子阳”,即子阳感染狂犬病后死亡的病例。由此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狂犬病的危害性以及驱逐疯狗的必要性。远离疯狗即远离传染源,是预防感染狂犬病的重要路径。驱逐疯狗这一方法后世一直沿用,如唐代孙思邈提醒民众携带竹棒逐疯狗。晋代医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对狂犬病有进一步的认识,其中记述被疯狗咬后二十天没有发病,才算是避过一劫,过百日后仍然没发病才说明病愈[19]。《肘后备急方》还记载了处理被疯狗咬伤后的方法:“疗猘犬咬人方,先嗍却恶血,灸疮中十壮”,即清理伤口,吸去伤口周围血液,并用高温的艾条炙烤伤口。这与后世彻底清洗被咬伤口,并高温灭活狂犬病毒,防止狂犬病毒进入人体的方法有相似之处。除此之外,葛洪还记载了一种特别的方法,“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即在处理完伤口之后,将疯狗捕获并打死,敲开其脑壳,取出其脑髓,敷在被咬者的伤口上,可以让狂犬病不再发作。这种预防狂犬病发作的治疗方法蕴藏着“以毒攻毒”的医理,是免疫思想和技术的萌芽[20]。

3.2 人痘接种术 天花最早记载于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后历代医家们根据临床观察,不断深入探究天花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等方法。但治疗天花最有效的方法是人痘接种术。相传人痘接种术最早起源于我国明朝,清代张琰在《种痘新书》自序里讲述张氏世代行医,祖承聂久吾先生的种痘术,为人种痘多达万人,聂久吾是明代著名的儿科医家。清代董含《三冈识略》记载了“痘衣法”:“安庆张氏传种痘法,云已三世。其法,先收稀痘浆,贮小磁瓶,遇欲种者,录小儿生辰,焚香置几上,随将黄豆一粒,傅以药,按方位埋土中,取所贮浆染衣,衣小儿。黄豆三日萌芽,小儿头痛发热。五日豆长,儿痘亦发。十日而萎,儿痘随愈。自言必验。夫痘疹事关先天,生死预定,乃欲以人工夺之,亦巧矣哉。”[21]将染了痘浆的贴身衣物给刚生痘的儿童穿上两三日,到十天左右痘萎而愈。“痘痂法”在清中期出现,其方法是取已生痘者的痘痂做苗种,经过减毒后将苗种塞入患者鼻孔内以种苗。松江派代表清朝最先进的“痘痂”种痘技术,在选苗、收苗、贮苗、选患者、定时日、下苗等方面都有一套成熟的规则,使种痘的危险性降低,成功率提高[22]。人痘接种术从“痘衣法”逐步改良成“痘痂法”,从养苗到种苗,逐步达到减毒治疗和预防天花的作用,开创人工免疫的先河。

4 小 结

综上,古代这些防疫措施反映了政府从过度严苛的执行转变为略为消极的应对态度,同时发生了从政府主导转换为民间重视的这一主体变化。这一过程不仅反映出历代朝廷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在对抗疫病的过程中无法形成系统而有效的公共卫生防疫制度,还体现了医家寻求疫病治疗和预防的努力和民众防疫意识的提高。以古鉴今,我国古代防疫措施的得失,对当今全民防疫具有借鉴意义。首先,民众卫生意识的提高有助于防疫工作的有效推进;其次,古代先民对环境、水源卫生的重视和卫生实践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再次,抗疫防疫是“持久战”,政府需加强自我管理和总结反思,因势制宜,切实保障人民的健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积极推进社会经济建设。

猜你喜欢

疯狗麻风病天花
日本向麻风病患者道歉
被疯狗咬一口你能咬回去吗?
浅谈软膜天花
英国红松鼠携带麻风病菌株
追杀一条疯狗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类?
消除麻风在行动
上学路上的那只疯狗
天花开
狐狸为什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