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垦粳11036”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2-08-15杨一琴宋学堂杨建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食味粳稻大田

杨一琴,陈 露,宋学堂,杨建忠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常州 213175)

为改良粳稻品种的产量和稻米品质,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香米的需求,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保持一定穗数、穗粒数和高结实率的前提下,利用通过提高粒重获得产量突破的株型育种模式,开展了水稻理想株型的种质遗传改良研究[1-3]。在此背景下,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等单位以“F6(扬4038/075)”为母本、“宁粳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了优质长粒香型晚粳稻新品种“皖垦粳11036”[4-5]。该品种于2014年—2016年参加安徽省双季晚粳组预备试验及区域试验,于2017年参加安徽省生产试验,于201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2018021),且于2019年4月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皖垦粳11036”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出了优质、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综合性状表现好等优点,是一个有助于丰富种植地优质稻品种结构、生产者要种植、稻米企业求收购、城乡居民爱食用的水稻新品种,适宜在安徽省双季晚粳稻区及江苏省南部地区、沿江地区进行推广种植。现笔者拟对“皖垦粳1103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种植。

1 选育经过

“皖垦粳11036”是以“F6(扬4038/075)”为母本、“宁粳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质长粒香型晚粳稻新品种。具体选育经过见图1。

图1 “皖垦粳11036”选育经过

2 特征特性

2.1 植株形态特征

“皖垦粳11036”为早熟晚粳稻品种,在江苏省南部地区进行种植,一生总叶片数为16~17叶,叶片挺拔、呈绿色,株高在90 cm左右,植株抗倒性强,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每667 m2有效穗数在20万穗以上,穗型适中,稻穗着粒密度低,穗长为19.3 cm,无芒,落粒性中等,结实率在90%左右,千粒重在28 g左右,籽粒长宽比为2.2,植株后期转色好且秆青、籽黄、不早衰。见表1。

表1 “皖垦粳11036” 2015年—2017年的产量结构及产量

2.2 产量表现

“皖垦粳11036”于2015年—2016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于2017年参加安徽省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5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49.2 kg,较对照增产4.91%(增产不显著);2016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82.2 kg,较对照增产7.77%(增产达显著水平);2017年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77.3 kg,较对照增产2.62%(增产不显著)。见表1。

2.3 稻米品质

“皖垦粳11036”是江苏省公认的稻米适口性优良的水稻品种。据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5年、2016年检测,“皖垦粳11036”的稻米整精米率为62.6%、垩白粒率为23.0%、垩白度为1.4%、胶稠度为84 mm、直链淀粉含量为17.1%,表明该品种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同时,“皖垦粳11036”于2018年1月参加常州市武进区优质稻米食味评比,表现为米饭长粒、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6]、远超对照,最终总评分为91.7分,位列第1。此外,“皖垦粳11036”于2019年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表现为稻米粗蛋白含量丰富,富含铁、锌、钙、镁等微量元素,且具有淡淡的香味。

2.4 抗性鉴定

“皖垦粳11036”于2015年—2016年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进行抗性鉴定,2015年表现为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抗稻曲病,高抗条纹叶枯病;2016年表现为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高抗稻曲病、条纹叶枯病。见表2。

表2 “皖垦粳11036”2015年—2016年的抗性鉴定结果

3 栽培技术要点

“皖垦粳11036”为大穗型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丰产潜力。因此,为确保“皖垦粳11036”的高产,应在确保基本苗数(每667 m2为6万~8万苗)、保证有效穗数(每667 m2为22万~23万穗)的基础上,采取“前期促早发,中期保稳长,后期攻大穗”的栽培策略。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3.1 适期播种

“皖垦粳11036”宜采用移栽种植方式。人工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机插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5月22日左右。采用基质、秧盘进行播种育秧,每盘播种量为0.125~0.150 kg。育秧期间注意及时喷水,保持基质干湿交替。

3.2 合理密植

移栽时,人工移栽的秧苗秧龄不超过30d,移栽株行距为13.3 cm× 26.4 cm;机插移栽的秧苗秧龄为16~18 d,移栽株行距为12 cm×30 cm。

3.3 科学施肥

为满足“皖垦粳11036”的生长需求,需遵循“前重、中促、后补”的原则进行施肥,一般其一生每667 m2纯氮施用量为17~18 kg,N、P、K的纯量比为1∶0.3∶0.4。具体施肥措施为:基肥每667 m2大田施俄罗斯复合肥25 kg、碳铵35 kg,以利于秧苗移栽后返青、早发;在秧苗移栽后3~5 d内、秧苗返青后及时施返青分蘖肥,一般每667 m2大田施尿素5 kg拌除草剂(苄嘧磺隆20 g+苄嘧·苯噻酰80 g),施肥后大田进行深水灌溉,5 d后大田排水,1 d后每667 m2大田再施尿素7.5 kg,然后大田进行浅水灌溉,以促秧苗早发;为促保兼顾,可在水稻主茎余叶2.5~3.0叶时一次性施用穗肥(也可根据水稻长势进行分次施用),一般水稻长势好的田块每667 m2大田施尿素5 kg,水稻长势一般的田块每667 m2大田施尿素7.5 kg。

3.4 科学管水

坚持湿润育秧,在稻种出苗后,秧田建立平沟水,并在秧苗移栽前进行秧田排水炼苗,以避免育秧盘的盘土含水量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插秧;实行大田浅水插秧,在秧苗移栽后,大田保持寸水,以促秧苗返青和减少植伤;在水稻生长前期,大田要保持浅水勤灌,以促早发;每667 m2在田苗数达20万苗左右时,进行分次脱水搁田,以控制高峰苗数(每667 m2高峰苗数控制在30万苗左右)、增加有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每667 m2有效穗数确保在22万~23万穗),达到适群体、壮个体的目的;此后大田以间歇性灌溉为主,保持田间干湿交替,以促进水稻灌浆结实和养根保叶。

3.5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在增强农户抗病防灾意识的基础上,依据当地水稻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适时进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3.5.1 草 害

依据大田杂草发生情况,及时进行化除。同时,对于错过用药适期、草龄较大的杂草,需进行人工拔除。

3.5.2 病虫害

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浸种,以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在秧田期和移栽初期,重点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等;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重点防治水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穗颈瘟等。

3.6 适期收获

为确保稻米品质及避免稻穗发芽现象的出现,可在“皖垦粳11036”稻谷颍壳裂开、95%谷粒呈金黄色时,及时收获,并在收获后进行机械烘干。

猜你喜欢

食味粳稻大田
常规粳稻品种(系)裂颖性状的初步探究
关于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因素分析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粳米价格短期上涨,后市行情难言乐观
一瓶水的微笑
第八届吉林省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鉴评结果揭晓
吉林省农委发布吉林省第八届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鉴评结果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大田的担忧
大田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