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番杏的特征特性及保护地越冬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22-11-16龚静苗辰方草创袁瑗马坤
龚静 苗辰 方草创 袁瑗 马坤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106)
番杏(Tetragonia tetragonioides),又称洋菠菜、新西兰菠菜等,属番杏科番杏属一年生半蔓性草本植物。番杏原产澳大利亚、智利等地,于19世纪中后期引入我国[1],目前在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云南等地均有少量菜用栽培。
番杏的嫩茎及叶背面布满晶莹透亮的粒状小泡囊结构,茎叶肥厚脆嫩,适合做汤或炒食食用,符合上海市民的饮食习惯[2]。同时,番杏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铁、钙、维生素A、维生素B、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3],其中维生素A含量高于大部分绿叶蔬菜,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的1.5倍[4-5]。此外,番杏是药食同源的特色蔬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及预防保健价值。中医药研究发现,番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保护消化道、抗溃疡的作用[6];西医药研究发现,番杏70%乙醇提取物对治疗更年期相关症状和代谢紊乱有一定的疗效,番杏富含的多种抗氧化化合物具有消炎抗氧化的作用[7]。因此,番杏在上海地区的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上海等长江以南地区的番杏生产以春播露地栽培为主,即在1月中旬—3月上旬采用大棚进行播种育苗,3月上旬—5月上旬进行定植,定植后50 d左右开始采收,可持续采收至7月底。然而,上海地区5月—7月天气高温干旱,易导致番杏植株早花、早衰,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再加上上海地区5月—7月有其他季节性蔬菜大量上市,这就导致番杏的市场潜力无法完全发挥。在此背景下,为避开夏季番杏采收的不利气象条件,笔者对番杏保护地越冬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且最终获得成功。现笔者拟在总结上海地区番杏植物学特征特性的基础上,对其保护地越冬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在冬春蔬菜淡季充分发挥番杏的市场潜力,提升当地番杏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1 上海地区番杏植物学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番杏在上海地区种植,其茎叶均为肥厚肉质;叶对生、无毛,叶片为卵状菱形或卵状三角形,边缘为波状;茎圆,初直立,后匍匐生长,株高为40~60 cm;侧枝发达,从基部叶腋处开始每叶均可迅速形成分枝;全株为淡绿色;成熟的番杏种子种皮为灰褐色,呈4~5°角、锥形,饱满干燥的种子百粒重为12~15 g。
1.2 生物学特性
番杏根系发达,栽培适应性极强,耐热、抗寒、耐盐碱、抗旱涝,可种植于滨海盐碱地及可用作修复净化海水[8]。番杏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25 ℃,对光照条件要求不苛刻,在强光、弱光下均能生长良好。番杏喜好肥沃松软的土壤及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但地上部分不耐霜冻,在上海地区进行越冬生产时,需在设施温室条件下栽培方可生长良好。
2 上海地区番杏保护地越冬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在上海地区,番杏采用保护地越冬栽培生产,具有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优良等优点。具体茬口安排为:7月下旬—8月上中旬进行穴盘播种育苗,8月下旬—9月中旬进行大棚定植,采收时间为10月上旬至次年4月底,采收时间长达7个月。
2.1 播种育苗
2.1.1 浸种催芽
番杏种子的种皮极厚,种子发芽必须充分吸水。为避免番杏种子因吸水不足而出现出苗不整齐的问题,在播种前需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具体为:在7月—8月的夏季常温条件下,对番杏种子用水浸泡24 h,然后用湿纱布包住种子,放入塑料袋后封口,保持一定湿度,催芽48~72 h,待种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
2.1.2 穴盘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播种育苗技术,有利于番杏幼苗根系保持完整,从而使幼苗在定植后能快速缓苗、恢复生长。具体为:预先准备好50~72孔的育苗穴盘,孔穴内装满草炭土育苗基质,浇透水,播入露白的种子,每穴播1粒,播后喷足量水,并在种子表面覆盖一层厚约3 cm的育苗基质,然后再浇透水,随后覆盖二层黑色遮阳网,以利于保温保湿,再放在育苗床上、于30℃下进行育苗,经3~4 d后种子即可拱土出苗。种子出苗后,除去覆盖的遮阳网,放在通风、半遮光的条件下,让幼苗继续生长,待幼苗长到具3~4对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
2.2 整地作畦
番杏喜湿怕涝,且其采用保护地越冬栽培的生长周期较长,故其对肥水及栽培管理的要求较高。因此,大棚需于8月中旬进行土壤深翻,且结合深翻,每667 m2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4 000~5 000 kg作基肥,然后浅翻土壤,并进行开沟作畦。一般8 m宽的大棚可作5~6个畦,畦面宽100 cm,畦间沟宽25 cm、深25 cm,并在距畦面边缘30 cm处铺设滴灌带2条,以有效控制土壤湿度和利于排水。
2.3 定 植
上海地区番杏保护地越冬栽培,幼苗通常在9月上中旬进行大棚定植。一般定植在畦上滴灌带外侧5 cm处,株距为30 cm,每667 m2定植2 800~3 000株,并在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在幼苗缓苗期,及时进行滴灌补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从而促使幼苗早发棵。在幼苗定植后1周内,大棚覆盖遮阳网进行遮阳降温,以防秋季高温死苗。
2.4 中耕除草
番杏定植后,其早期生长缓慢,需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疏松表层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及土壤中氧气含量,减少杂草对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消耗,从而促其迅速生长。
2.5 肥水管理
上海地区番杏保护地越冬栽培中,番杏在田生长时间近8个月,故其对肥水的需求量大。因此,在基肥充足的基础上,在番杏生长期间,大棚可采用滴灌施肥技术追施以氮和钾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15 kg加氯化钾10 kg,稀释至0.2%浓度后每20 d左右滴灌1次(也可叶面喷施);同时,在番杏每次采收后,大棚要适时追肥补水,可每15 d左右滴灌1次浓度为1%的尿素或硫酸铵水溶液,配合施用叶面宝1 000倍液等叶面专用肥,以健壮植株、提升产量。
2.6 植株管理
在番杏植株缓苗后,可在植株具6对真叶时,摘除顶部生长点,保留下部4~5对真叶,以促进植株侧枝萌发。
2.7 病虫害防治
番杏嫩茎叶生食口味微咸、涩,虫害很少发生,尤其是在上海地区保护地越冬栽培期间,几乎无虫害发生,故无需用药防虫,但要注意对苗期猝倒病的防治。具体防治措施为:在苗期遇高温时,需适当控水,以控制盘土湿度,并要降低育苗棚内的温度和空气湿度,以预防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水剂400~500倍液喷淋幼苗,以预防和控制苗期猝倒病的发生。
2.7 采 收
番杏在9月上中旬定植后,通常在10月上旬,即可结合疏枝第1次采收番杏嫩梢上市,此次采收的嫩梢产量较低;间隔10~15 d后进行第2次采收,此次采收的嫩梢产量也较低;11月上中旬进行第3次采收,单株可采收嫩茎叶35~55 g;10~15 d后进行第4次采收,单株可采收嫩茎叶135~150 g;随着植株的生长,嫩茎及叶片明显增大增厚,12月中下旬及以后每次采收时,单次采收的每667 m2产量可达800~850 kg;据综合统计,在保护地越冬栽培长达7个月的时间内,番杏的每667 m2产量累积可达5 500~6 500 kg。
3 小 结
上海地区的12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正值冬季叶菜上市的淡季,而番杏采用保护地越冬栽培,不仅能生产出的茎叶肥嫩、口味清爽、糯质、品质优良的番杏,还能填补上海地区冬季少叶菜上市的市场空白。因此,番杏保护地越冬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可在上海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