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籼稻新品种“中组143”在诸暨市的种植表现及其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22-11-16方冰寿建尧戚航英何银娣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诸暨市高质植株

方冰 寿建尧* 戚航英 何银娣

(1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诸暨 311800;2诸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诸暨 311800)

“中组143”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早39”为母本、“台早733”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常规早籼稻新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3),于2020年3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常规超级早稻新品种。

浙江省诸暨市于2018年引入“中组143”并进行栽培示范,经过四年示范种植,该品种在诸暨市表现为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适合采用机插、抛秧、直播和手插等多种栽培方式进行种植[1]。为促进“中组143”在诸暨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笔者拟对该品种在诸暨市的种植表现及其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当地水稻种植户参考借鉴。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表现

“中组143”于2015年参加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12.0 kg,比对照“中早39”增产1.4%;2016年继续参加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40.3 kg,比对照“中早39”增产2.6%;两年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26.2 kg,比对照“中早39”增产2.0%。“中组143”于2017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为570.6 kg,比对照“中早39”增产3.4%[2-3]。

“中组143”于2018年在诸暨市姚江藻镇汪王村示范种植7.67 hm2(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示范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53.8 kg;在诸暨市枫桥镇杜黄新村示范种植7.07 hm2(直播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示范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28.9 kg。“中组143”于2019年在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示范种植10.4 hm2(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示范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65.3 kg;在诸暨市枫桥镇杜黄新村示范种植8.33 hm2(直播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示范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36.6 kg;在诸暨市暨南街道沿江新村示范种植11.07 hm2(抛秧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示范方),平均每667 m2产量为643.7 kg。“中组143”于2020年—2021在诸暨市种植,采用机插、抛秧、直播和手插等多种栽培方式,每667 m2产量均在500 kg以上,高产方的每667 m2产量甚至达600 kg以上。

1.2 特征特性

“中组143”在诸暨市种植,表现为:茎秆坚韧,株高适中(85~90 cm);田间生长整齐一致,长势旺盛,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色为淡绿色,叶下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稃尖无色、无芒;植株生长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谷色黄亮,丰产性好;全生育期在110 d左右。

1.3 稻米品质

“中组143”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2015—2016年检测,稻米整精米率为45.3%,长宽比为2.0,垩白粒率为86.0%,垩白度为13.6%,透明度为4级,胶稠度为61 mm,直链淀粉含量为25.4%,米质综合指标均为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普通等级。

2 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

“中组143”在播种前需进行选种,宜选用谷粒饱满、大小均匀、无病虫的优质种子;精选种子后,在浸种前2~3 d,需晒种2~3 h;采用药剂浸种,以防止恶苗病等种传病害的发生;浸种后采用催芽器进行催芽,以确保芽根整齐。

2.2 适期早播早栽,合理种植密度

由于“中组143”幼苗的抗旱性强,故可进行适时早播、早栽,以实现早收,从而确保连作晚稻的适期播种。

“中组143”采用机插、抛秧和手插栽培方式,宜在3月20日左右进行播种,并均采用大棚地膜保温育秧方式进行育秧,在4月15日左右进行移栽。其中,采用机插栽培方式,干种子播种量为120~125 g/盘,机插时种植密度为30 cm×12 cm,每667 m2栽插1.85万丛,东西行向机插,机插深度为1~2 cm,每667 m2基本苗数为7万~8万苗;采用抛秧栽培方式,干种子每667 m2播种量为130~140 g/盘,抛秧时每667 m2抛60~65盘,每667 m2基本苗数为7万~8万苗;采用手插栽培方式,秧田干种子每667 m2播种量为35~40 kg,手插时种植密度为25 cm×16 cm,每667 m2栽插1.67万丛,东西行向手插,每667 m2基本苗数为7万~8万苗。

“中组143”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宜在4月5日—10日进行播种,大田采用干种子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4.0 ~4.5 kg,每667 m2基本苗数为8万~9万苗。

2.3 科学精准施肥

“中组143”抗倒性好,在诸暨市种植,可根据大田土质情况和目标产量来确定具体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一般“中组143”每667 m2目标产量为550~600 kg时,需每667 m2施纯氮11.5~12.5 kg(纯氮用量基肥∶分蘖肥∶穗肥为3.5∶3.5∶3.0),养分用量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5∶0.8,并采用“基施缓控释肥、早施追肥、看苗补施穗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的施肥方法,以达到减肥增效,促蘖争大穗,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生产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中组143”采用抛秧和直播栽培方式时,需严格控制施肥量,以获得高质量群体,提高成穗率,避免植株倒伏。

2.4 科学精准管水

“中组143”在诸暨市种植,采用机插、抛秧和手插栽培方式的,在植株生长前期,宜采用“浅灌勤灌”的水分管理方法,以促早发根、早分蘖;采用直播栽培方式的,自播种到2.5叶期,宜采用“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的水分管理方法,保持大田湿润,以保证齐苗和促进根系深扎。在3叶期后,“中组143”需进行浅水勤灌,以促进分蘖和打好大穗、足穗基础。在植株生长中期,“中组143”需进行适时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成穗率,增强抗倒性。在植株生长后期,“中组143”需采用“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方法,且要避免断水过早,以保持根系活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2.5 绿色防治病虫害

“中组143”在诸暨市种植,要在药剂浸种防止恶苗病等种传病害发生的基础上,在大田生长期间,根据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及时做好对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的绿色防治工作。

2.6 适时机械收割

在“中组143”水稻全田有90%的植株成熟、每株稻穗上有85%~90%谷粒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机械收割,过早或过迟收割,均会影响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

猜你喜欢

诸暨市高质植株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浅议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灵动高质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长匐茎与块茎
防治长茄弯果有窍门
诸暨市学勉中学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
诸暨市浣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