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善用热点题材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初探

2022-08-15

考试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热点话题家国热点

高 磊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初中教师都有意识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只是培养效果不甚理想,迫切需要出现一种新方式、方法。与过往的说教培养方式不同的是,善用热点题材这一方式更具新颖性和吸引力,采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需要初中教师大胆实践,方可摸索出更合理的教学路径。

一、 家国情怀概述

(一)家国情怀内涵

家国情怀,可以理解为对“家”和“国”所持有的关切、维护之意,是一种将个人发展与“家”和“国”命运紧紧维系起来的一种深厚关系,这里的情怀透露出来的责任感、归属感、使命感、认同感更强,远不是“情感”可以相比的,是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升华到一定境界与层次形成的特殊情感,可用“家国同构”“共同意识体”“仁爱之情”等来认知与解读家国情怀。总而言之,家国情怀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尤其是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民族复兴大任接管人的学生,为此,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致任务。

(二)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其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要知道,学生是祖国今后发展壮大的根本希望,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仗这些莘莘学子,想要确保学生有意识、有能力完成这项艰巨使命,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和决心,且培养得越早越好,方可积蓄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局势、让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的力量。需要清楚的一点是,学生个人命运与家、国早已深深联系在一起,所以,初中生需要为了个人、为了家、为了国而树立远大抱负、崇高理想。

其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扬,而所传扬的中华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最大的差异点在于非常注重整体利益和家国情怀,也会非常在意道德理想、完美人格、修养为本和践履力行这几个方面,这一特点可通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几个词语进行概括与总结。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就是通过培养的行径让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与意义,从而明白国家走的路线、个人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好付出、奉献的准备,由此奠定了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三,是核心素养理念深入人心的必然结果。伴随教育改革的开启,核心素养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只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可以确保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满足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素质,学科素养培养也被提上日程。就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家国情怀便是该学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当代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所以,在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工作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这一工作是教师绕不开的课题。

其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立德树人是摆在所有学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旨在为社会输出值得信赖、有较强能力、有较高学识、有前瞻性思想且道德素养过关的人才,将热点话题带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并借此机会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利于学生与时俱进发展、利于学生树立崇高且伟大理想,可完善品质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所以说,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非常有必要。

二、 热点题材概述

(一)热点题材内涵

所谓热点题材,就是近期讨论激烈的话题,包括社会新闻、社会事件、形势政策等内容,通常这类话题可以在贴吧、微博、抖音等多个平台受到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除了可以引发民众强烈关注,还可以诱导不同行业人群参与其中表达意见,这些话题往往与民众自身利益、社会利益密切相关,是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价值观的强烈碰撞。

(二)当代学生关注热点话题的特质

第一,敏感性。当代初中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会娴熟地使用手机、计算机等工具或设备了解外界资讯,也会非常关注时事热点,可以迅速通过微博、微信、QQ第平台对热点话题发表意见和看法,甚至与其他伙伴进行相关对话,对热点话题较为敏感,所持有的观点较为多样。

第二,浅显性。当代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往往容易被事件的表面内容吸引,却不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是浅尝辄止的阅览。男生过多关注体育新闻、军事政治等内容,女生则更关注娱乐新闻、生活民生等方面,大多可以对热点话题侃侃而谈,却不能挖掘事件中的本质和夹杂的社会问题。

第三,短暂性。初中生对热点话题的关注热情会随着话题热度的褪去而逐渐下降,往往存在关注度持续降低的特点,一般来说会保持3~4天热度。

第四,可导性。学生容易受到热点话题背后舆论导向的影响,进而对事件看法有前后不一致的表现,也充分说明初中生的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也具有易煽动性问题。

(三)将热点题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热点题材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有利途径。要知道,初中生正处于心思敏感、想法众多的年龄阶段,也是难以把握的群体,加上初中生开始有意识地隐藏自己想法的年龄特点,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看法存在一定难度,而将学生热议和感兴趣的热点题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便可以借助学生讨论契机、交流契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而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做动态关注,这是一个巧妙探查学生真实心理、思想动态的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较强抵触情绪,相反的,学生可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热点题材的讨论活动中。

其次,热点题材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催化器。凡是能够成为大众热点的题材,大多背后蕴含各种社会思潮与价值观的交锋,初中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塑造期,很容易被外界舆论煽动,将这类话题引入课堂,便可以面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便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与此同时,可以借机纠正学生错误观念、树立正确三观,对学生成长有较大益处。

最后,热点题材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助推器。也可将热点题材视为思政教育升华的催化器,可以摆脱过去传统、单一、乏味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产生新体验之余,也为教师达成教育目标添砖加瓦。站在文章研究视角,在善用热点题材的前提下,有助于协助道德与法治教师达成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善用热点题材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策略

在了解到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重要性、将热点题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后,便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及早树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观念和教育目标,从实际出发制订合理、科学的培养计划,要做到不断实践、大胆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出育人正确路线。

(一)有序将热点题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做好准备

就当前教育发展现状来看,热点题材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必然趋势,也必将协助道德与法治教师达成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前提是教师做好热点题材引入课堂的规划和相关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其一,立足教材,收集、整理时事热点,确保其多样化、时效化。具体说来,就是要围绕教学主题搜集近期引发热议的话题,如在《积极奉献社会》这一主题备课过程中,可以收集引发热议的话题、社会好人好事话题等,前提是学生对这些话题有所了解,也就是要保障这类话题近期传播范围较广。相关教师可将符合要求的热点话题一一记录,然后酌情筛选、设计、实施,最终将热点题材穿插于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向学生论述和呈现的热点题材需要尽可能多样化,也要确保热点话题热度依旧不减,既可以是生活小事,也可以是国家社稷、社会建设等题材,让学生眼界大开、兴趣十足。

其二,要着重关注特殊文化与热点,鉴于道德与法治教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品质这一任务,建议相关教师重点搜集与家国情怀这一主题相关的话题,涉猎范围包括红色文化、纪念节日、传统经典、时代楷模这几个领域,让学生可以通过这几个领域的话题燃起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较强的家国责任感,便有希望于课堂教学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其三,采用合情合理的方式将热点素材呈现。建议采用多媒体设备将热点题材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配合文字、图片和音频,增强热点题材对学生视觉、听觉方面的冲击力,让学生大饱眼福、大受震撼,从而对热点题材形成深刻印象,也有助于构建热点题材相对应的情境,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进行体会和感悟,有助于增强后续家国情怀培养效果。

其四,热点题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前,建议初中教师采用多种途径探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时事类别、学生家国情怀品质的养成情况,可以保障后续收集到的时事热点题材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探索欲,也可以确保自己所采用的培养家国情怀方式被学生乐于接受,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满心理而导致育人工作提前失效。

(二)延伸热点题材组织多样活动,强化家国情怀氛围

教师将收集、整理好的热点题材向学生公布、讲述只是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第一步,下一步就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深入体会热点题材,甚至让学生产生共鸣,如此才可以确保学生家国情怀培养水到渠成。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冬奥会为主题的户外活动,让学生在滑冰、冰壶等活动中体会奥运健儿自强不息的精神,也让学生体会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感受,为增强学生为国争光体会和感受,可以将一个班级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比赛,抑或是将不同班级学生、不同学校学生视为两个团队阵营开展比赛,让学生过一把为团队荣誉奋斗、拼搏和不懈努力的“瘾”;让学生在讨论中对国家安全、统一主题感受颇深;还可以在《守护生命》这一课中,围绕重大突发事件中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案例与精神组织表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医护人员、患者、群众等,让学生在扮演过程中真切感受各类人群的心理变化、思想动态,进而对医护人员多一些崇敬之情、敬重之情、感恩之情,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知“小家”和“大国”间的关联,进而萌生危难面前“舍小家,顾大国”的理念和观念,切实让家国情怀在学生心目中“扎根”。

总而言之,组织多样活动让学生参与,利于增强热点题材对学生的冲击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热点题材的感触与体会,让教育更生动、更直接、更鲜明,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家国情怀概念并培养出家国情怀品质。

(三)做好引导学生工作,确保学生家国情怀顺利、正确养成

在采用热点题材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重点做好引导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能力的工作。其中,引导学生思想是为了避免学生受到热点题材背后的错误舆论影响,因为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各种舆论的煽动并形成错误、偏见认知,甚至会让学生形成不正确三观,为此,在热点话题讨论中,教师需要积极给予正确引导,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教会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也教导学生不要在热点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片面判定,还可培养学生对热点时事的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等,让时事热点成为学生认知社会、认知自身和实现不断成长的“基石”,切实推动学生道德思想升华、家国情怀升华。

这个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持有较多耐心与信心,更要有意识锻炼和磨炼学生的多项品质,可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布置相应任务,如收集近些年国家发展动态与取得的成就,或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问卷类任务,抑或是将课后作业设定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倾诉写作,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收集近期的热点话题并分析其本质,诸如此类的举措,让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一点一滴的思考、行动中养成。

(四)基于热点题材发表看法、做出表率,鼓励家长参与其中

将热点题材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演示等方式培养家国情怀品质,还需要在学生对热点话题发表看法后积极总结并发表更具客观性、完整性、正能量的看法,弥补学生看法中的不足,修正学生看法中的瑕疵,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更要通过宏观视角的观点一点点打开学生的胸襟和格局,有助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提倡初中教师成为学生较好的模仿对象,即学习榜样,在家国情怀方面发挥榜样作用并向学生做出表率,如在班集体劳动中教师不怕辛苦、不怕累地参与其中,或是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勇敢站出来充当防控义务人员,或在河南发水事件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时刻牢记大国,让学生将教师的日常表现记于心间,从而加速学生家国情怀养成。

除此之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活动中,确保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强联合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中发挥更大作用和功效,保障育人任务事半功倍。初中教师不妨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以此认知和把握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状况,也可以多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公益活动、教育活动,在参与活动期间让家长在学生面前做正确示范,让学生明白大局观、让学生懂得家与国的关系和身为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相信会让学生深受启发。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需要及早植入家国情怀理念与品质,这对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社稷都至关重要。实践表明,善于将热点题材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并进行应用,可以确保学生家国情怀扎根心间,为此,需要相关教师高度关注热点题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工作,所做的规划、部署与安排要避免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抵触情绪,要讲究潜移默化中进行培养,方可在育人工作中有不错收获。

猜你喜欢

热点话题家国热点
热点
家国两相依
热点
家国情怀
结合热点做演讲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2017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预测
基于SVM的热点话题跟踪实现过程研究
略谈“家国情怀”
热点话题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