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进阶路径分析
——知识、情感、思维

2022-08-15

考试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深度情感思维

姚 华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心智正处于向深度学习卷入的理想状态。在这一积极状态下,学生大脑开展了一系列的“概括、分析、提炼、推理、总结”活动,使知识积累再次增厚、情感体验持续丰富、思维发展步入深刻,最终实现了学科知识体系进一步完善、心智及人格得以良好发展的学习目标。必须要看到,当前语文课堂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深度学习的提出确有其重要价值。以更加立体化的整合、更具个性化的体验、更为深度化的思辨去引导学生跨越浅表化的学科思维束缚,在实现积累语文知识、丰富情感体验、高端思维发展的同时促成学生的持续发展。

一、 知识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知识积累是深度学习的第一层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即以跬步的逐渐累积,助力学生行至千里之地。作为一门学科,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由具备一定关联性、递进性和实践性的常识、经验和素材等所建构的完善知识体系。知识看似是语文教学的浅表层,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奠基层,是语文深度学习的“前站”。教授和学习语文知识,应当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同时,帮助学生输入大量语言知识和材料,也将促成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也是语文深度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引领学生真正迈进深度学习的门槛,要求学生识记语文知识并尽量反复强化,是语文深度学习的首要举措。一线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到这一点,在给予足够重视的同时帮助学生真正做好知识积累。

语文知识体系十分丰富多元,具体包括音形义、字词句、段篇章,包括有汉字字形的结构排布、汉语语词的铿锵朗然、古文诗词的音韵和谐,一个个文化常识、一则则墨客轶事、一篇篇赏心佳作等。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现代散文和记叙文,似乎在学生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诗画风景,塑造了一个个立体鲜活的人物群像,记叙了一场场激烈精彩的思想交锋,……这个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语文知识体系,看起来就丰实厚重,通体上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彩。诵之,朗朗然;读之,灿灿然;思之,戚戚然,令人心神俱荡,可谓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是可以用来滋养心灵的宝贵资源。初中语文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整体认知,构建起相对系统完备的语文知识体系。如,《社戏》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这篇文章如以三课时的时间完成,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普及文化常识,如介绍鲁迅先生生平和社戏这一传统文化相关背景知识,校正文中的汉字字形、字音等;再如,《世说新语》二则,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盲点,为他们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风度,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当学生掌握了大量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素材,后续的提升语文审美旨趣、强化语用技能、完善语用思维的目标自然也就顺利实现了。

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扎扎实实搞“基建”。语文知识内容丰富、涵盖广泛,这些语文的基础部分,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初中时期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仍较强大,教师应引导他们多接触和诵读一些优秀的文化典籍,以便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议尝试经典的“诵读”法,这是训练思维和提高记忆力的“头脑体操”,引导学生通过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识记活动,背诵所读过的词句、文章。笔者充分利用起课前五分钟,提前布置好每一周、每一月的诵读任务,以抽签形式在班级进行诵读成果展示,同时,在每学期定期评选“语文知识达人”“最美诵读者”“记忆大王”,通过以上这些有效的诵读活动,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识记更多的语文知识,最终实现了积累语文知识的目的。二是,千丝万缕“找关联”。语文知识并非散乱无章的,它们如同一串在日光下闪耀着光芒的葡萄,每一颗都那么饱满,每一颗都结实地长在枝梗上。教师所应做的,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背景和环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促使他们主动地建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最终将语文知识整合成一个漂亮、干净、清晰的葡萄串,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撑和积淀。

二、 情感体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情感体验是深度学习教学的第二层境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语文学科充满着丰盈的情感,教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在语文的情感世界中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语言是包裹情感的外壳,情感则是语言所蕴含的内核。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学,情感线索贯穿于整个深度学习过程的始终,是知识充分积累、知识体系完善之后的必经之途。但只有真实发生的情感才能感染人、打动人,只有切身体验的情感才能被感知与内化。因此,在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变得愈加重要,建议教师要尽量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以语文教材为承载情感的重要容器,以情境建构为深度教学的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入体验和感知的机会,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地进入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感受出发,畅游于语文的神圣殿堂之中。最终持续生发出丰盈深刻的情感,不断收获个人体验,增长人生智慧,抚慰心灵成长。

一方面,教师应当将自己沉浸在情感之中。首先,教师本人应当是一个“敏感”而“多情”的人。只有真情才能激荡真情,一片云朵才能唤醒另一片云朵。因此,教师本人务必将自己沉浸在情感体验之中,如此方能带领学生沉浸其中。如在赏读、学习语文教材中《回忆我的母亲》《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等记人的文章时,在品评母亲、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先生这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应确保自己已经充分地沉浸与这些“人”见面的场景之中,对他们的喜怒哀乐产生触动,感受到与他们交流的种种美好,如此这般后,学生也会相对容易地与这些人物角色进行交流。其次,教师应当把握好“放”与“收”的分寸。“放”即放手,情感体验是一种非常个性化、无法替代的感觉。教师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引导,为学生创设体验情感的具体情境,不可完全“包办代替”、生拉硬拽地让学生来体验。最佳的状态应当是,尽量让学生处在相对放松的良好环境中,师生双方内在的情感相互激发、应和,品味着生命和情感的精彩美好,整个语文课堂宛若一首生命咏叹调。“收”即掌控。语文课堂教学毕竟受限于一定的时空,务必要讲究一个“方向”和“尺度”。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要深挖教材的情感内涵,精心准备和设计教学环节,创建有利于情感生发的情境,采用角色互换等策略,尽量促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基于实现语文深度学习这一目标的考虑,教师可以尝试采取以下几点有效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真实的情感体验。一是,主题引领。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归纳为若干主题,在一定的主题下引发某一方面的情感。如,在《黄河颂》《老山界》这一单元,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到的是“家国天下”,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内心中翻涌,最后喷涌而出。再如,《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这样的写景状物散文,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也触动了学生的内心。二是,创设情境。情境具体是指教师为了激发和支持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依托教学实际所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环境和氛围。情境是融通学生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的最佳契合点,在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承接教材情境,创设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情境,以帮助学生在情感层面与教材产生共鸣,唤醒学生沉睡的情绪感知,从而为后续的持续深入学习做好充分铺垫。三是,自主体验。深度学习的情感体验,是期待学生能够在自主的浸入学习中真正领悟自我、成就生命。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平等、开放、共享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探讨,鼓励他们主动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积极参与到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中,真正做到与语文文本中的情感进行共情,从而生发出真实丰盈的情感。

三、 思维发展: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桃花源

思维发展是深度学习教学的第三层境界。“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桃花源”,即由曲径之处通向更深处乃至豁然开朗。在语文深度学习中,思维发展的标志与目标是实现思辨、注重批判与发现,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向分析论证、判断推理,最终形成高阶思维。高阶思维不是单指某一类思维,而是思维的深层与高阶,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级上的智力活动及认知能力。在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中,高阶思维通常被描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关键词。高阶思维已经成为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同时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程度的依据,是学生在理解、迁移、运用知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实现持续发展,这是深度学习的最终指向,也是深度学习最为璀璨的学习成果。结合一线具体教学实际,笔者建议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立足学生的具体现状,依循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建构一定的“学习支架”,从而帮助学生思维发展持续地由低阶向高阶、从浅层向深度推进。具体的做法,建议可以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以问题串为牵引。“问题”是激活学生头脑的催化剂,“问题串”是牵引思考的脚手架。在深度学习中,教师要尽量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提供思考方向、助推思考持续进行的“问题串”,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和牵引。如,在讲解《河中石兽》一文时,教师针对老河兵的一段话设计了一连串问题:“文章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能否从观点、理由、结论来进行全面分析老河兵的话?”“老河兵的思维路径是什么?”“请分析寺僧‘以为顺流下矣’的心理活动并尝试写下来。”在这一串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思维训练,基本掌握了文章的重点,重难点也得以顺利突破,学生顺理成章地得出文章的结论,体会文章的主题,并获得了积极的启示。

第二,确定思辨主题。思辨是高阶思维培养的关键所在,有必要将思辨活动贯串于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始终。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制定思辨活动的主题,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情感体验进行分析与反思,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实际成果。建议从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出发,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兼顾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整合语文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以确定思辨主题的总体原则。初中生已经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二阶段,在感性认知逐渐向理性认知转化的过程中,他们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持续提高,也开始追求自我意义及价值实现。但与之相对应的,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知识经验的积累尚且不足,思考模式仍未健全,矛盾也就由此而生,必然会阻碍学生的持续发展。语文学科是一门蕴含着丰富人文底蕴的基础课程,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和思辨素材的宝贵材料。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语文材料为核心,尽量为学生发掘有思辨价值的一些主题,如,在学习《卖油翁》时,可以设问:思考陈尧咨是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吗?引导学生从身份、态度等方面进行辩论。帮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又在辩论中完善观点,并得以厘清思路、得出相对正确的观点。

第三,多样思维活动。思维活动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关键场域,多样化的思维活动,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当依托教材,组织多样化的思维活动,如,在学习《“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课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小练笔活动,请学生运用课文的特色技巧,描述在学校里的一件事或一项活动,这种实践类活动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再如,在完成人物单元讲授后,可以尝试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学生搜集素材、撰写文稿,最终登台展示,这是学生思维得到锻炼、成果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讲授《大雁归来》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大雁的科普介绍,各个小组借助多种途径来搜集相关材料,经过汇编后在班级进行展示,学生们竭尽所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图文并茂的文章,甚至还配有音视频资源,取得了极佳的学习效果。

四、 结语

深度学习下语文教学涵盖了知识、情感和思维三个层级,这三个层级并非单一、割裂的状态,而是相互通融且富于一定递进性的,三个层级的递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逐渐深入和拓展的动态过程。可以说,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语文教学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切实承担起从知识传授、生命体悟到思维发展的重要使命,成果也必然更加丰硕,更有利于成就学生个体的完善与发展。因此,深度学习是新时代初中语文课堂的新理念和新形态,深度学习的提出,既回应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要求,也是扭转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为了更科学地认识并开展深度学习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有必要结合具体教学实际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剖析,为让深度学习如同温润溪流一般流淌在初中语文课堂之上,促成师生携手共进的一场智慧之旅而做出积极的努力。

猜你喜欢

深度情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情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