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研究

2022-08-15张安敏

考试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中华高中语文传统

张安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书法、武术、曲艺、节日、民俗、古诗、辞赋、对联、灯谜、酒令等,有儒家、佛家、杂家、纵横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和。它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越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越显著,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语文课程作为我国母语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教育价值。相对而言,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高度文化自信,从而自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因此,需要根据教材对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这样才能实现与语文教材的有效融合,最大化的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现中华民族特色,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仅有助于陶冶情操,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更全面的语文素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可以使高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得到有效突显,从而促进学生文化鉴赏水平不断提升,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高中生价值观尚未形成,辨别能力不高,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促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该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化,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有助于将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步步渗透传统文化,使二者实现有效的融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近几年,多元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看清文化的优劣性,懂得中华文化的优越性,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上千年文化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文化价值观有重要引领作用。

二、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可行性

高中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语文学科不仅承担着语言知识和运用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肩负着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教材资料上,还是新闻材料中,都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上到国家层面,下到集体个人,都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从高中生视角分析,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此外,高中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可以自主评判和鉴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从教学资源的视角分析,教材中经典文章、神话故事、诗词曲赋、农谚灯谜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更是便于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丰富教学资源和增强教学效果都有积极作用。此外,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高中语文课程也已经将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经典文章都包含传统文化内容,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最后,从考核评价的视角分析,近年来高中语文考试题目中,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明显增多,比如古诗文鉴赏、经典名句默写等考查内容越来越多,这些都为教学提供了导向,促使广大师生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学习,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三、 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改革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授语文知识时,教师要转变过去固化的教学方式,将点面结合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学习体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学习到更多优秀传统的文化。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要备好课,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师还要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带入课堂,从点到面,将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有机结合,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结合高中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

高中语文教师在传授和讲解课程知识的过程中,要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但是要立足高中语文教材文本,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学生设计层次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学习。一方面,教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古诗文时,教师不仅要讲授课本上的内容,还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创作时的政治文化背景,即“知人论世”,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教学成效。另一方面,还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写作教学中,让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更好的了解,结合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的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还能使学生的写作思维更加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学生在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经典文章中借鉴一些写作手法,鼓励学生将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中,从而实现自我提升。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瑰宝,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文化知识,让学生加深对这些文化知识的认知,进一步内化知识,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明确教学重难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划分教学重难点,然后将传统文化恰当地融入其中,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中心思想,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古文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重点词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进行评析,学生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评析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供正确的指导,发现问题立即纠正,让学生正确把握全文中心思想,真正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对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由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赏析能力。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评析进行总结,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主要思想进行理解,从而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结合历史典故和人物,巧妙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想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存在较大难度。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那些吸引力大、容易接受的知识为融入点。历史人物作为文化主体,拥有的历史典故较多,而且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历史人物,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并且以历史发展为背景,有效串联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例如,讲授《虞美人》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李煜入手,向学生讲解李煜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在创作这首词时的历史背景,将该词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自然地引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李煜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李煜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变化,从而拓宽学生的思想领域,丰富学生的情感历程。

(五)重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点有所增加,所占分值不断增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名句名篇背诵书写情况和文言文常识等。基于此,教师应该注重各个教学阶段传统文化的融入情况,并充分发挥其具有的优势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学习中。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章内容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调动高中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实现自我约束,这样才能为步入高等院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拓宽教育渠道

学校、教材、课堂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主渠道,在融入传统文化时,仅仅依靠这些主渠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积极拓展新的教育渠道。语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资源也是如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发校本课程、观赏文化类节目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在思想上的接受能力和认可度,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阅读,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更好地感知其中的文化魅力。比如,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古典书籍,主动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阅读纸质书籍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书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喜马拉雅软件收听相关音频,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想要的内容。

(七)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内化传统文化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将传统文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将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因此,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渗透传统文化。

首先,语文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并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利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调研本校高中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且借助相关软件统计分析调查数据,最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在专题调查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得更加全面,综合素质也能全面提升。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组织知识竞赛。教师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知识竞赛中来,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在知识竞赛开始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借助互联网等搜集和查找与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笔试的方式,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的初赛,从中筛选出比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参加后续的决赛;在竞赛后期,可以通过现场问答形式,提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由学生抢答,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可以观赛;最后,选拔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成为竞赛冠军,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诗歌朗诵活动。教师不仅要保证传统文化可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还要保证传统文化可以发挥情感熏陶作用,促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将情感进行深化,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从思想上认可传统文化,从而自觉传播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诗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朗诵,帮助学生深化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滋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寻访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度挖掘,获取其中含有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寻访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古村、古庙,参加一些“吃新节”“仡佬祭祖节”等民俗活动,在亲身参与过程中体验家乡历史变迁,体会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价值观有重要影响。通过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将教学重点进行细化,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历史典故和人物,巧妙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拓宽教育渠道;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内化传统文化内容等,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高中语文传统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