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书”明“理”,深度学习
——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2022-08-15黄康晓

考试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环节交流教学模式

黄康晓

一、 引言

新课改在现阶段虽已日渐深化,但传统教学观念仍旧根深蒂固,一时难以彻底改变。在传统教学观念下,学生往往更易依赖于教师,整节课堂都依照教师划定的步骤完成学习,因而不易形成自身观点,更不善于表达,普遍存在说理能力不强的问题,也无法自主完成深度学习。在此情况下,学生难以适应双减政策,也无法以积极态度面对数学学科。因此教师应当改进自身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说理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二、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提升空间

囿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即使新课改已全面推行多年,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正视此类问题,并深入探索针对性策略,以此增强自身教学效果。

(一)课堂氛围相对枯燥

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进行客观分析后不难得出,此阶段学生普遍更擅长具象化思维,而抽象化思维能力则相对不强。但数学知识往往由各类公式与定理构成,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普遍易产生枯燥感。教师一旦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仅依照教材内容完成授课,则更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数学学科不但存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且无法构建数学思维。长此以往,教师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也难以收获学习效果,数学课堂对师生双方而言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教师尚未更新教学理念

在传统教学漫长的存续期间,大部分教师已形成了单向输出的教学习惯,在自身教学中更乐于占据主体地位,整节课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则缺乏关注。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虽在短时期内提升显著,但并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也缺乏应有的学习思维,仅对知识完成了机械记忆,长期处于此学习模式下则容易成为“知识的容器”,无法将自身所学知识内化,仅擅长完成书面作业。在此学习模式下,学生虽暂时掌握了自身所学知识,但记忆不易长久,且容易面临丧失学习兴趣的风险。现阶段面对双减政策,学生更难以适应,因此教师亟待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带领学生逐步走出此局面。

(三)学生难以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在教师难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部分学生也面临难以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不需要独立思考,在课堂中只需要依照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学习即可,此教学模式使得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师实施新型教学模式时,部分学生出现了难以适应的情况。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独立思考,而部分学生则表现出过于依赖教师与课本的情况,难以实现独立思考,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此类学生仅仅是等待教师公布答案,而不善于调动自身思维对答案进行探究。此类现象无形中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带来了障碍。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说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说理能力是构建学生数学学习模型的得力助手,在具备说理能力的前提下,学生将相应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就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言,此阶段学生思维跳跃性较强,因而面对知识易存在不连续问题,且学习难以持之以恒,难在教学活动中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可构建说理课堂,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语言表述自己所学内容,归纳自己所学知识。在此情况下,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能有效减轻思维不连续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学习效率在此前提下也将相应稳步提高。

(二)培养说理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建立在说理能力的基础上,从数学学科的本质来看,知识点普遍连续性较强,且极具逻辑性,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逐层引导,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设计,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清晰的思维逻辑。由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存在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题干关键、表达缺乏清晰度、思维难以连贯等问题,此类问题都可归因于学生逻辑思维不强。而培养学生说理能力则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力手段,能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面临数学问题时化繁就简,从而厘清问题关键,发展数学思维。

(三)培养说理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自信

小学阶段存在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丧失学习自信心的现象,此类学生选择的学习方法缺乏正确性,仅在学习中埋头做题,而不注重提高自身表达能力。但在长期的题海战术中,学生发现成绩难以有效提高,故而易出现自卑心理,也将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使此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教师需要在后续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说理能力,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语言的能力,以此使其内化所学知识,提高思维清晰度,最终树立其面对数学的自信心。

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说理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

具备表达欲是提高学生说理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唯有学生主观态度上存在勇于表达的欲望,才能主动提高说理能力。就小学阶段学生行为能力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一定表达欲,但在教学活动中则往往出于种种畏难心理而不愿表达。因此,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说理情境,甚至可在自身教学活动中大胆构建知识冲突,为学生表达自身观点创造条件,激发其表达欲望,使其在表达中不断提高说理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说理情境。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准备相关视频,由多媒体激发学生表达欲。第一个视频,教师可选取在超市购买水果的场景,买水果后的结账环节,电子秤上显示水果重量为2.23千克,此时教师可暂停视频,引导学生读出屏幕中显示的数字。由于学生认知范围内尚不存在“小数”的概念,但辨认数字对学生而言又相对简单,学生则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纷纷读出“二百二十三”一类的数字。教师不必急于评论读数正误,继续播放新的视频,在其余视频中,场景分别出现了便利店、体温计、测量身高的长颈鹿贴纸,此类场景或物品都与学生日常生活极为贴近,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便利店标注的货物单价、体温计上显示的度数、长颈鹿贴纸上标注出的最新身高。而尚未认知小数的学生可能分别说出“货物单价写的是079”“体温计上的度数是365”“长颈鹿贴纸上的身高是134”。面对敢于读数的学生,教师可先给予表扬,称赞其大胆细心,同时再向全体学生提出疑问:“大家觉得读数的同学说得对不对呢?”在此疑问下,全体学生都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学生则可能提出疑问,即“这些读法是不对的,人不可能买二百二十三千克的水果,体温计上的度数也不可能是三百六十五度”。针对学生的此项表达,教师可继续提出评价,夸赞其善于观察生活且勤于思考,再给出正确答案,即视频中“带点的数”被称为小数,这个“点”即“小数点”,以此进入正式学习环节。在此类引导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更为适宜的说理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也将相应提高自己的表达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获得说理能力。

(二)善用数学操作,提高学生说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操作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进行数学操作也是提高学生说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依托于数学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在此环节叙述操作方法与操作步骤,并对解题进程中各个步骤蕴含的知识点进行阐释,使学生在说题过程中对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加以明确,并以此为途径获取更多知识,达到在数学操作中提高说理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带领学生探究简便算法时,教师可为学生设置“42÷28”“2.5×3.6”“19.8÷3.3”“18×0.45”四个算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直接采取竖式进行计算,而对其他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则缺乏考虑。教师可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观察“19.8÷3.3”的竖式,并采取新的解题方法完成说题。学生在此引导下普遍能够答出可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将原式转化为“198÷33”进行计算。在此解题方法外,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加以转化,选择更好的解题思路。具备一定数学思维的学生则能进一步完善自身说题过程,提出可将原式中的被除数与除数同时除以3,转化为“6.6÷1.1”,从而可直接进行口算,得出原式结果。针对其他算式,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进行说题,学生在建立数学转化思想后,能够顺利想出“42÷28”可转化为“6÷4”,“2.5×3.6”可采取乘法结合律,从而变为“2.5×4×0.9”,使运算过程更为简便,同时降低了计算错误的出现概率。而“18×0.45”可转化为“9×2×0.45”,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计算难度。在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逐步表达出自身解题思路,也能提高说理能力。

(三)加强小组合作,培养说理能力

在各类新型教学方法中,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提高学生说理能力也可运用合作交流的手段达成目标。由学生认知特点可知,大部分学生存在不愿与教师交流但乐于与同学交流的情况,由此情况出发,教师可精心策划学生小组合作环节,引导其进行有效合作,使其合作过程中提高说理能力。在策划小组合作时,教师可着眼于营造合作氛围,设计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应注重使问题兼具挑战性与探究价值。在合作交流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部分教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此环节,此类教师刚提出问题后即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或刚接触一个知识点后即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在此情况下,学生可能并没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内容,因而讨论环节也不知从何入手,也可能出现讨论交流仅限于部分优等生的表演,而大部分学生则充当了观众的角色,还可能出现表面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学生,但其实际内容仅限于同样的话,此类合作交流都属于无效交流,学生并不能在交流过程中有所提高。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应当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全体成员都能投入讨论环节。在此环节中,不同组员间的发言可以互相补充且互相启发,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新的认知也能够相应产生。而在合作交流环节过后,教师也需要安排展示环节,这一环节是学生对合作探究成果的汇报,其创新能力与信心都能在此过程中相应增强。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千克、克、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项实践性作业,为学生合理分组,并让每个小组在市场中称回1千克蔬菜或水果。在实践过程中,不同小组成员间可能讨论出不同的方法。对重量相近的水果或蔬菜,部分小组成员则采取了近似值法,仅称量出其中一个水果或蔬菜的重量,再选出与其大小相近的同类水果或蔬菜直接计算总重量。这一环节不仅是对重量的认知,更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学习乘法打下了基础。也可能存在选择其他衡量方法的小组,例如直接向超市工作人员提出自身诉求,并请求工作人员称量出一千克水果或蔬菜等。在各个小组都完成这项工作后,教师可继续组织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对自身称量蔬菜或水果的方法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性地表扬先进的称重方法,但也应当时刻注意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千克。在完成任务的环节中,学生对1千克的重量也具备了相对精准的认知。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后更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说理能力,为其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营造轻松氛围,鼓励学生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易对教师存在一定畏惧心理,尤其低学段的学生畏惧心理更强,即使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见解也不愿与教师充分交流,同时可能存在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表达缺乏自信,畏惧提出观点后可能面临同学的嘲笑等问题。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当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由敢于表达入手,再逐步学会善于表达。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态度,面对表达缺乏正确性的学生不能一味提出批评,也需要积极寻找学生表达的可贵之处并给予肯定。例如在学生表达不正确的情况下,教师可提出“勇气可嘉”“善于观察”“大胆细心”之类的表扬,使其先尝到敢于表达的“甜头”,从而一步步由“敢说”过渡到“会说”,从而在反复表达中逐步提高说理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说理能力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是现阶段教师亟待落实的教学新任务,在具备说理能力的前提下,学生将更能深入理解自己所接触的数学知识,同时建立数学思维,在后续学习生活中也能相应更为自由地畅游数学海洋。但从现阶段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对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尚存在一定提升空间,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自身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先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学会表达,逐步体验表达的乐趣,在表达中培养说理能力。为培养学生说理能力,教师可从创设数学情境等方面入手,亦可从组织学生加强小组交流入手,引导学生敢说会说,使其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提高理性思考能力,进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为其后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环节交流教学模式
如此交流,太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