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及运用策略

2022-08-15朱红艳

考试周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环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朱红艳

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中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值得教师深思。一位教学家曾经这样说过:简单地追求效率,达不到教学目标;简单的达到教学目标,却追求不了课堂效率。可见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应当积极探索有效阅读方法,在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恰当地运用比较阅读法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尽可能锻炼学生思维,同时提高语文这门学科的阅读有效性。

一、 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一)观念落后

如今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将阅读视为重点,在教学环节中,争取为学生讲述更多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在占主要位置,学生丧失了主体地位。也就是说,学生会在课堂上被动性学习,导致学生在阅读中自我理解的内容少之又少。而且一旦学生脱离教师的帮助,很难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想法,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也不会应用比较阅读,还在想着寻找教师这个拐棍儿,以此来提高阅读能力,这是如今阅读教学观念落后所导致的一项不足。

(二)重视考点讲解

任何一科的学习都会有重难点,也都会有考点,大部分的语文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班学生的成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都会将考点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教师首先找到考试中的重难点,再让学生反复地进行记忆,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就只知道这一个内容的出现是考试的重点,但不知道为什么它成为考试的重点,以至于形成了一些阅读障碍。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三)缺乏内在把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语文教师在展开阅读时,会将课本作为阅读讲解的主要来源之一,每节课的阅读都是对课文进行学习,背诵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分析。导致课堂上出现的内容不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就是对文体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堂上既不能够独立思考,又不能够对阅读中所出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地理解,导致学生的情感难以得到调动,这也是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存在的另一不足之处。

二、 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首先,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此来实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衡量学生能力的有效标准之一;其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新课程改革标准背景下所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就需要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以此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最后,教师一定要提供适宜的条件给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的渠道,这也是教学展开的核心所在,这是有效教学的含义。

比较阅读的出现是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的过程,鉴别各种材料所存在的相同点和异同点。教师在语文这门学科中运用比较阅读方法,学生可以将原本材料中互不联系的内容进行结合,通过对比、分析、概括等排列组合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对学生的大脑会有一个冲击,也会让学生将这些内容贯穿到整个脑海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 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过程的本质其实就是锻炼学生思维的过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也在于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而比较阅读的出现刚好可以利用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来对学生进行一个直接性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广泛性的训练,也让学生思维得到独特性的训练。

(一)求同比较

求同比较是指带有一定目的的比较,将同类的两篇或者是多篇文章进行对比,找到相同点,重点分析它们的共同之处,这样再进行统一的分析,以此来把握其中的规律所在。求同比较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应用:

1. 单元总结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按照单元来编排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教师可以在单元总结时运用求同比较的方法,使得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规律,形成一个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增大,教师不能够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带领学生进行详细地分析,而是找到一些方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为学生讲述写景写人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比较一下《济南的冬天》与之前所学过的《春》,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不同?学生会发现两篇文章的作者不同,但是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一个简单的阅读,找到相似之处有哪些,再进行总结。学生总结之后会发现,首先,这两篇文章都展现了一幅特别生动形象、色彩艳丽的图画。也就是说,将景物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仿佛身临其境;其次,描写的环节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不管是按照季节顺序还是按照时间顺序,都有自己的一定顺序所在;最后,他们所运用的描述方式都完全地渗透了作者的感情,无一例外都渗透的是作者对景物的喜爱。等到学生能够总结出这些之后,教师就可以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将这两篇课文理解得极为透彻。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将这些内容详细地表述出来,教师可以给予指引,让学生总结相同点,尤其是他们运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使语言极为生动,这也是写景记叙文章的一大特点,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欣赏。

2. 单篇文章

求同比较法不仅局限在整个单元的总结提升上面,也可以应用到单篇文章的教学上。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鲁迅的《故乡》,这篇文章塑造的形象除了闰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角色是杨二嫂。学生在阅读的环节中兴许对杨二嫂这个形象并不是太深刻,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性格变化是什么?学生很难进行理解。如果不利用求同比较的方式,学生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可以询问: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在读完之后很明显地认识到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民,以自己的劳动成为生活的基础,即使陷入饥寒交迫的状况中,他也在努力地活着,可是面对层层剥削,他最后也出现了麻木迟钝的状况;而杨二嫂却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虽然她之前的豆腐西施招揽了很多生意,生活还算过得去,但是由于经济落后,这些艰辛的努力很难维持原来的状态,所以她在见到我时也变了,性格不再是讽刺,反而变成了吹嘘。这一切归根到底都与生活有关,与当时的经济有关,所以通过这一对比可以看出《故乡》的主题更加具有深意,需要让学生进行深思。或许原本所指的故乡,并不是单纯回忆中的故乡。

3.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围绕课文或者是某一个单元进行拓展,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以此来加强学生的体会。

比如,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讲述《孔乙己》这课时,教师可以把《范进中举》这一课内容引进其中。这两篇小说虽然在背景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可是两篇小说在表达人物悲惨命运上又是相同的,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分别是孔乙己和范进,一个是努力地爬上去,另一个则是摔了下来。尽管人物的命运以及所遇到的事件不同,但是两人热衷于自己的目标却是相同的。范进这个人物虽然科举成功,可最后导致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再反观孔乙己落榜之后麻木不仁……这样看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精神方面都受到了伤害,所以这是封建社会背景下的悲惨事件。求同比较的出现就是要加强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认识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求同比较法是让学生针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找到他们的相同之处,让学生进行概括,以此来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质,对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会起到极大的帮助性作用。

(二)求异比较

求异比较的方式与求同比较会有所不同,求异比较的是将作者、题材、思想、方法的某一个方面与其他文章的相异性进行对比,发现差异,以此来体会每篇文章的特色。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从材料入手,在把握共同点的前提下侧重于对他们的不同点进行分析,以此来找到各自的个性。

1. 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和内涵

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有的材料是从同一素材剪辑下来,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这个时候教师就会让学生运用求异的比较方法进行阅读。

比如,课堂上为学生讲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一课内容,由于所写的内容与景色有关,教师可以引入《沁园春·雪》,两首诗相比较,让学生进行朗读,之后提出两首诗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会马上回答两首诗都是描写雪景,也都体现了雪中送客的那种离愁之感。可当学生在学《沁园春·雪》这首诗时,它所表达的情感与之前所说的略有不同。首先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虽然两个都写雪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从细节入手,《沁园春·雪》则是从意境入手;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写景和叙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情景交融,《沁园春·雪》则是写景、抒情、议论等相结合。最明显的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的是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沁园春·雪》则是在赞叹美丽山河的同时也在表明无产阶级革命的豪迈情怀,所以两者从这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2. 全面了解作家的性格特点

学生接触到一些名家的篇目时,往往会选择一些题材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换句话说,就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了解作家的思路、写作技巧、风格、观念等方面的转变,以此来加强对作家全面性的了解。教师如果仅仅完成教学目标而不去研究作品,那么对学生来说不仅对作家了解不全面,更没有办法对作家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全面地了解。

比如,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到有关于鲁迅先生的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介绍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他一生写了很多小说和杂文,这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成就感,但是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不同呢?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的是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怀念童年的时光,而《藤野先生》也是出自鲁迅先生的手笔,也是回忆。可这一篇小说表达的却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字里行间表达出对祖国深沉的爱。所以通过同一作者作品的比较,让学生去了解不同时期作者的变化。

3. 深入分析写作技巧

现在的初中语文阅读教材中大部分都是围绕某一个单元的主题进行讲解,有着很多的相似点,但是每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又会有所不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求异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为之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巴东三峡》这一篇课文描写时利用了移步换景,也就是作者走到哪里,景色就跟到哪里,这种模式在初中是极为常见的;接下来,教师为学生讲述《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一内容,很明显这篇课文也是写景的,可是运用的是定点换景,这与上面所说的移步换景完全不同。其实不同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写作方法,不管是说明文也好,记叙文也罢,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都可以利用“求异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去发现同一类文体之中的每章文章在写作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求异比较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有效掌握阅读的个性化特点,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当然,在比较阅读环节中比较的是两个相互存在的个体,同时也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教师一定要合理运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四、 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出现,都是为了实现某学科的教学目标,比较阅读方法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出现也不例外。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教师一定要注意到,比较阅读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一定不要让学生被动性地学习;其次,在学习的环节中,要让学生自己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给予指引,却不可以直接控制;最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以此来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比较阅读方法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领域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一定要大力推崇比较阅读方法,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认识到比较阅读的价值,并进行合理的应用。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对比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猜你喜欢

环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