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品位铜砷滤饼中的铜量测定方法研究

2022-08-13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9期
关键词:溶样中铜电热板

潘 颖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0 引言

铜冶炼过程中使用硫化钠处理含砷废液产生的废渣——铜砷滤饼,其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同时含有少量铼、铜、硒、铅、铋、钼等金属。目前,铜砷滤饼主要采用堆存的方法处理,其中砷不稳定,易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溶出,堆存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而且还存在环境污染的风险。铜砷滤饼中铜含量较高,与铜精矿等原料搭配可再次进行返炉冶炼,对铜的回收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最大限度利用铜资源。由于冶炼工艺不同,各冶炼厂对铜砷滤饼的处理方式也不同。目前,铜砷滤饼有高效的回收利用方法,可使各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大于99%,有效地实现了铜砷滤饼中铜、砷、铼、铋等有价金属的资源化回收利用。铜砷滤饼将作为铜原料进入贸易市场,研究其铜含量的测定,有助于企业之间的贸易结算和铜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原子吸收光谱仪(ICE3000),附铜空心阴极灯。HCl、HNO、Br、HBr均为分析纯。所用水均为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铜标准贮存溶液(1.0mg/mL):准确称量0.2000g纯铜片(≥99.99%)于125mL三角烧杯中,加入30mL硝酸(1+1),盖上表皿,于电热板低温处溶解,待试液不再产生红棕色气体后,用水冲洗表皿及杯壁,取下冷却。将试液移入2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硝酸(1+1),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铜标准溶液(100μg/mL):移取1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1+1),加水稀释到刻度,混匀。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铜标准溶液于一组200mL容量瓶中,加入15mL盐酸(1+1)介质,加水稀释到刻度,混匀。在与测定试样相同的条件下测量系列标准溶液吸光度,以铜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减去“零浓度”溶液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1.2 试验方法

称取0.10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125mL三角烧杯中(随同做空白试验),滴加少量水润湿样品,再加入15mL盐酸,于电热板上低温溶解6min,取下稍冷,同时加入10mL硝酸和0.5mL Br,盖上表皿静止2min,再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Br冒尽,取下稍冷,加入10mLHCl和10mLHBr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处蒸干,取下冷却。用水吹洗表皿及杯壁,加入10mL盐酸(1+1)加热至沸。从电热板上取下来并冷却至室温,再将试液移入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到刻度,混匀。根据试样浓度分取稀释并补加定量盐酸介质,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光谱仪波长在324.8nm处,用去离子水调零,测量试样中铜的吸光度。用工作曲线法,并按公式(1)计算铜的质量分数w,结果用%表示。

式中:—空白溶液中铜的质量浓度,µg/mL;—测定溶液中铜的质量浓度,µg/mL;—试液总体积,mL;—试液分取体积,mL;—测定试液体积,mL;—试料质量,g。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小于0.1%时,表示至小数点后三位。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确定仪器工作条件

从铜标准溶液(100μg/mL)移取2.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1+1),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改变燃烧器高度为5mm、6mm、7mm、8mm、9mm时,测量铜的吸光度值,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燃烧器高度对铜吸光度值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燃烧器高度为6mm、7mm时,吸光度值较稳定且较高,当燃烧器高度为5mm、8mm、9mm时吸光度值较低,因此选择燃烧器高度选择7mm为最佳。

从铜标准溶液(100ug/mL)移取2.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1+1),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改变燃气流量为0.9L/min、1.0L/min、1.1L/min、1.2L/min、1.3L/min时,测量铜的吸光度值,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燃气流量为1.0L/min、1.1L/min时,吸光度值较稳定且较高,燃气流量为0.9L/min、1.2L/min、1.3L/min时,吸光度值较低且稳定性不强,因此燃气流量选择1.1L/min为最佳。

表2 不同燃气流量下的铜吸光度值

从铜标准溶液(100μg/mL)移取2.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1+1),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改变狭缝宽度为0.2nm、0.5nm、1.0nm时,测量铜的吸光度值,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狭缝宽度对铜吸光度值的影响

由表3可见,狭缝宽度为0.2nm、0.5nm时吸光度值较高,狭缝宽度为1.0nm时吸光度值较低;狭缝宽度为0.5nm时吸光度值的稳定性最好,因此狭缝宽度选择0.5nm时为最佳。

从铜标准溶液(100ug/mL)移取2.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1+1),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改变灯电流为65%、70%、75%、80%、85%时,测量铜的吸光度值,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灯电流下的铜吸光度值

由表4可知,灯电流为65%、70%、75%时吸光度值较高,灯电流为80%时吸光度值较低;狭缝宽度为75%时吸光度值的稳定性最好,因此灯电流选择75%时为最佳。根据以上仪器的条件试验确定的仪器最优分析条件如表5所示。

表5 仪器最优分析条件

2.2 确定介质和酸度

分别移取2.00mL铜标准溶液(100μg/mL)放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每组分别加入不同的介质盐酸(5+95)、硝酸(5+95)、王水(5+95)中,按试验方法,在选定的最佳仪器条件下测量铜的吸光度值。介质为硝酸、盐酸和王水时,铜的吸光度值较高且稳定,硝酸和王水的黏度大于盐酸,所以该方法选择盐酸为介质。

取三只100mL容量瓶,每只容量瓶中移取2.00ml铜标准溶(100ug/mL)液,再分别加入3mL、5mL、10mL盐酸,用水稀释并定容,混匀。测量铜的吸光度值。盐酸浓度在3%~10%(V/V),测定的铜吸光度值均比较稳定,考虑盐分的溶解程度及对设备的保养,后期试验选择介质酸度为5%。

2.3 共存杂质元素干扰试验

对铜砷滤饼中杂质元素进行了样品普查,各元素的最高含量见表6。

表6 各元素最高含量

由于铜砷滤饼中As含量较高,在溶样时加入HBr除砷,可以将砷在试样中的含量控制在1%以下,干扰试验中元素的干扰量将基于此浓度。

根据各元素的干扰上限,按该办法试样量及定容情况,计算出测定溶液中各单元素的加入量见表7。由表7可知,在以上含量范围内的各单元素对100mL测定溶液中铜的测定无影响。

表7 单元素对铜测定的影响

根据各元素的干扰上限,按该办法称样量及定容情况,计算出测定溶液中混合元素的干扰量见表8。由表8可知,混合共存元素以上含量范围内的不影响铜的测定。

表8 混合元素对铜测定的影响

2.4 溶样方法的确定

铜砷滤饼杂质元素含量多,该试验对代表试样选用4种方案进行溶样条件试验,具体方案如下。

2.4.1 方案1:HCl+HNO溶样

称取0.10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125mL三角烧杯中(随同做空白试验),滴加少量水润湿样品,加入15mL盐酸,于电热板上低温溶解6min,从电热板上将试样取下。稍冷,加入10mL硝酸,加热至近干,取下冷却。加入10mL(1+1)盐酸,再吹洗杯壁,放电热板上煮沸,试液清亮后取下,冷却至室温,再将试液移入100mL容量瓶,以水稀释到刻度,混匀。

2.4.2 方案2:HCl+HNO+Br溶样

称取0.10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125mL三角烧杯中(随同做空白试验),滴加少量水润湿样品,加入15mL盐酸,低温溶解6min,取下稍冷,再加入10mL硝酸和0.5mL Br,盖上表皿,在电热板上低温处加热,至红棕色烟冒尽,取下表皿,蒸至小体积,取下稍冷。先用水吹洗表皿,加入10mL(1+1)盐酸,再吹洗杯壁,放电热板上煮沸,待试液清亮后取下,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试液移入100mL容量瓶,以水稀释到刻度,混匀。

2.4.3 方案3:HCl+HNO+Br+HBr溶样

称取0.10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125mL三角烧杯中(随同做空白试验),滴加少量水润湿样品,加入15mL盐酸,低温溶解6min,取下稍冷,再加入10mL硝酸和0.5mL Br,盖上表皿,低温加热至Br冒尽,取下稍冷,取下表面皿,加入10mL HBr置于电热板上低温蒸干,从电热板上取下,待冷却后,先用水吹洗表皿,加入10mL(1+1)盐酸,再吹洗杯壁,放电热板上煮沸,待试液清亮后取下,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试液移入100mL容量瓶,以水稀释到刻度,混匀。

2.4.4 方案4:HCl+HNO+Br+HCl+HBr溶样

称取0.10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125mL三角烧杯中(随同做空白试验),滴加少量水润湿试样,再加入15mL盐酸,在电热板上低温处溶解6min,取下稍冷,同时加入10mL硝酸和0.5mL Br,盖上表皿,低温加热至Br冒尽,取下稍冷,取下表面皿,加入10mL HCl和10mL HBr置于电热板上低温蒸干,取下冷却。先用水吹洗表皿,加入10mL(1+1)盐酸,再吹洗杯壁,放电热板上煮沸,待试液清亮后取下,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试液移入100mL容量瓶,以水稀释到刻度,混匀。溶样条件试验根据上述4种方案对试样进行,结果如表9所示。综合考虑,该试验选择方案4溶解试样。

表9 不同溶样方法的效果

2.5 称样量的确定

为了确定样品的合适的称样量及稀释倍数,选择1#、2#和5#三只梯度样品,选择0.1g和0.2g称样量,称量时精确到0.0001g。根据确定的试验方案测定铜的吸光度并计算铜含量。

根据工作曲线,称样量为0.1g时,1#及2#需要稀释5倍,5#需要稀释10倍;而称样量为0.2g时,1#及2#需要稀释10倍,5#需要稀释20倍。稀释倍数扩大不利于结果的准确性。

称样量试验最终结果,称取0.1g试样组的结果比称取0.2g组的样品的精密度稍好,两组试样的均匀性都满足试验的要求。考虑样品的稀释问题,该试验选择的称样量为0.1g。

2.6 精密度试验

为了考察方法的精密度,对5只梯度试验样1#、2#、3#、4#和5#进行11次测定(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其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5只梯度样品的结果如下。平均值分别为0.63%、1.45%、2.16%、3.63、4.1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49、0.720、1.012、0.676、0.705。根据精密度试验结果可以看出,5只梯度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1.012%,精密度比较好,达到预期目标。

2.7 加标回收试验

将不同量的铜分别加入1#、3#试样,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按照选定的试验方案进行试样分解、上机测定。考察方法的准确度。

该试验选取的3只样品在不同铜加入量的情况下,加标回收率最低为96.2%,最高为103.1%,满足低品位铜砷滤饼中铜的测定。

3 结语

该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低品位铜砷滤饼中铜,确定了盐酸-硝酸-溴-氢溴酸溶解试样,优化仪器工作条件,介质选择5%的盐酸。通过氢溴酸除砷,共存元素均不干扰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分析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可适用于含Cu:0.050%~5.00%铜砷滤饼中铜的检测分析。

猜你喜欢

溶样中铜电热板
猪饲料中铜和锌的替代来源
基于蜂窝罩的平板型远红外电暖器的节能机理
微波消解溶样技术在冶金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探究
碳纤维电热板采暖系统施工技术应用
碳纤维带电热技术的试验研究
盐酸改性蒙脱土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
沉积岩总有机碳样品处理中溶样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探讨
X65管线钢根焊工艺中铜衬垫渗铜研究
一种新的适合富有机质沉积岩的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初探
碳晶电热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