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当下苏北地区柳琴戏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2022-08-12张宇航赵宴会
张宇航,赵宴会
(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大约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它流传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鲁南和苏北两个地区尤为兴盛。柳琴戏最初是贫苦农民为乞食卖唱而创作,具有腔源复杂、粗犷旷然、柔美低回的艺术特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然而,受现代文化样式和传播方式的双重冲击,柳琴戏目前已经陷入了亟待破解的生存困境和传承危机。所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笔者尝试在理清柳琴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导致其传承危机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求为柳琴戏摆脱当前的生存困境和传承危机贡献力量。
一、“亡羊危机”:苏北地区柳琴戏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化时代,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几乎都面临转型的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包括地方戏曲在内的许多民间艺术也陷入了生存困境和传承危机。
苏北地区的柳琴戏也不例外,其传承与发展出现了“亡羊危机”,面临着诸多困难。尽管在政府扶持下,柳琴戏的剧目创作和演出场次等方面已有所改善,但是本体个性模糊、人才流失断层、观众群体减少等仍是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发展困境。
(一)本体个性模糊
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文化使命,故保护地方戏曲的地方性与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利好政策,促使地方戏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苏北地区典型的民间艺术,柳琴戏因其自身独特的魅力而深受民众喜爱,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柳琴戏的创作与我国大多数地方戏的创作情况趋于一致:在剧目创作题材方面,重视严肃主题的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的创作;在音乐、表演、服饰等方面,向京剧学习和靠拢。
其一,从剧目创作的题材来看,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是柳琴戏新剧目创作的重要类型。近年来,由于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的剧目创作更容易获得各方面资源的支持,所以包括柳琴戏在内的许多地方戏的新剧目创作多青睐该类型的题材。笔者在走访苏北各柳琴戏剧团时发现,邳州市柳琴剧团的大型剧目创作颇具代表性。该团在政府资金支持、剧团管理机制、表演创作团队、演出市场、传承传播等方面较其他剧团发展状况相对较好。自2016年至今,邳州市柳琴剧团每年坚持创作一部大型戏剧作品(详细情况参见表1),其中《爱在大榆树街》《银杏湾》《桥头村的爷们》《银杏湖畔》属于反映当地政策和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现实题材剧目。比如《银杏湾》以推动乡村振兴为背景,表现近年来邳州农村面貌和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运河滔滔》属于红色题材的剧目,讲述了邳州儿女参加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组建运河支队护粮队,与敌军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累计获得政府创业经费支持530万元。这些剧目主题较为严肃,侧重于政策实施、道德宣教,表明柳琴戏在社会教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过多聚焦或单一投入该类题材的创作,容易弱化柳琴戏对民众情感生活与精神需求的鲜活呈现,促使柳琴戏与民众之间产生一定的疏离感,从而导致其原生个性的模糊。
表1 邳州市柳琴剧团2016年至2021年剧目创作情况统计表
其二,从音乐(如板式)、表演(如身段)、服饰等方面来看,向京剧学习和靠拢是柳琴戏的重要发展特点。作为较为规范和成熟的戏曲样式,京剧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所以在历史上很多民间戏曲都有移植京剧或向京剧学习的经历,“民国初期便以维扬文戏的名义到上海的大世界及其他游乐场演出。在这一时期,因为受到了上海京剧的影响,凡服装、身段、叫板、念白都倾向于京剧模仿。”[1]538江苏柳琴剧院刘敏老师告诉笔者,她的师父王桂珍老师曾经告诉她,那个时候各个地方戏会在一些码头演出,互相交流,京剧有些剧本好,大家都喜欢,就把这些剧本拿到自己的戏里去演,服装、表演的身段等都会按照京剧去移植。①至今,各地方剧种的发展仍向京剧学习、靠拢。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移植过《贵妃醉酒》《秦香莲》《红灯记》等优秀的京剧剧目,在板式、表演身段、服装、舞台设计等方面与京剧的运用基本相同。以传统剧目《秦香莲》为例,音乐结构方面运用了京剧中的【数板】【导板】等板式;在表演身段方面,剧中不同角色的表演基本都会采用京剧中程式化的表演动作;服装方面,基本采用以素色调为主的服装;舞台灯光布置方面,采用了冷色调背景来烘托剧情的基调,道具较为简单。这种学习借鉴京剧的做法,有效促进了柳琴戏在音乐、表演等方面的规范化。然而,过多或过度引入京剧等艺术形式,自身的特色艺术表达方式被消解,容易导致柳琴戏自身个性被磨灭。
总体来看,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的剧目创作使柳琴戏获得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向京剧学习和借鉴促进了柳琴戏音乐、表演和装扮等方面的规范化,但这也造成柳琴戏辨识度低、本体个性模糊等问题。
(二)人才流失断层
柳琴戏是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发展需要依靠柳琴戏传承人的不懈坚持。保持一定数量和合理梯队的柳琴戏艺人,是促进苏北地区柳琴戏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保障。从笔者前期的田野调查情况来看,人才流失断层是柳琴戏传承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
老一辈艺术家退休和年轻艺人转行是柳琴戏人才流失的重要表现。具有丰富舞台经验和深厚舞台功底的老一辈艺术家在退休后就要离开剧团。以邳州市柳琴剧团为例,在2017年至2019年间,该剧团的乐队陆续退休12人。由于柳琴剧团组成的特殊性,老一代乐队人员基本是抱团生存,乐队需要柳琴、二胡、阮、古筝、竹笛、琵琶、唢呐等器乐,同时招聘大量乐器演奏人员,非常困难。除了老一辈艺人的退休,许多年轻艺人选择转行更是让柳琴剧团雪上加霜。由于柳琴剧团在人才引进、编制管理等方面的多重限制,许多具有创作能力和表演技巧的年轻艺人纷纷转行,加重了柳琴戏的人才流失程度。
柳琴剧团人才流失导致剧团人才梯队不合理,呈现老龄化趋势。以睢宁县柳琴剧团和邳州市柳琴剧团为例:前者2020年的员工总数为52人,其中演员、乐队、主创、舞美共48人,行政人员4人(详细情况参见表2)。后者2020年的员工总数达33人,其中演员、乐队、主创、舞美共16人,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17人(详细情况参见表3)。
表2 睢宁县柳琴剧团2020年演职员工情况统计表
表3 邳州市柳琴剧团2020年演职员工情况统计表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发现:睢宁县柳琴剧团人数中,45岁以上的员工达32人,约占总人数的61.5%;30~45岁的员工17人,占总人数的32.7%;30岁以下的员工为5.8%(详细情况参见图1),在整个剧团中,中青年员工人数明显占比较少,但是整体上中青年力量尚且较强。从邳州市柳琴剧团人数来看,45岁以上员工达29人,约占总人数的87.9%;30~45岁的员工无一人;30岁以下的员工为12.1%(详细情况参见图2),在整个剧团中,中青年人才占比非常少,且人才断层严重。邳州市柳琴剧团李加用团长说:“再过10年,也许咱们剧团真的得解散了。”②
图1 睢宁县柳琴剧团2020年演职员工年龄结构图
图2 邳州市柳琴剧团2020年演职员工年龄结构图
笔者在苏北地区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大多数柳琴剧团在近十年都没有培养出新一批优秀的柳琴戏表演人才,而老一代艺术家已先后退休或去世。由于人才梯队的青黄不接,许多柳琴剧团认为每年的演出场次能达到100场就已经不错了。
(三)观众群体减少
“任何音乐表演都是以把音乐作品传达给听众为目的的。”[2]6柳琴戏艺人同样需要将戏曲作品传达给观众。柳琴戏只有不断地满足观众群体需要,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从而获得生存发展。笔者在苏北地区柳琴戏剧团的调研中发现,许多柳琴戏剧团都面临着观众群体逐渐减少的困境。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柳琴剧团曾经历过辉煌的时期。以邳州市柳琴剧团(时称邳县柳琴剧团)为例,该剧团在当地几乎每天有2场演出,还曾受邀去外地演出,每到一处,戏报一贴出,售票处马上排起了长队,可谓是一票难求。“当时徐州地区文化局和江苏省戏剧通讯报道:‘邳县柳琴剧团在1981年,一年为观众演出596场戏,剧团收入达15万元以上。创造了全国所有剧团演出场次第一的好成绩。开创了剧团演出场次最多的先例。’”[3]13而近十余年来,由于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用于扶持和传承柳琴戏,剧团才得以实现平均每年演出近百场的目标。相较于辉煌时期,观众群体的数量已减少很多。
观众群体结构失衡是不可忽视的。柳琴戏面临着失去青年观众群体和流失老年观众的双重困境。年轻人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慢节奏且内容冗长的戏曲艺术逐渐被年轻人群体疏远。徐州柳琴戏传承人杜桂芳老师说:“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个时期,别的类型的文艺全出来了,咱们这边人的思想观念、审美不停地发生变化,我们的地方戏曲受到冲击,路子变得越来越窄,难以生存。”[6]从杜老师的话语来看,柳琴戏正在失去青年观众群体。虽然柳琴戏在老年观众群体中拥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演出剧目不符合他们胃口时,老年观众也会流失。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李兴亚老师感慨道:“喜欢看柳琴戏的老观众总是期待着你什么时候能有演出,有时吧,你演的东西不合他们胃口了,他们就觉着失望。老观众走了,你得想着法子留住,还得想着法子如何去吸引新的观众。”③从李老师的话来看,尽管柳琴戏在当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却正在失去最有活力的年轻观众群体,而老年观众群体也处于正在尽力挽回的地步。综合来看,观众锐减正在威胁着柳琴戏的传承发展。
二、“牢因何破”:苏北地区柳琴戏传承危机原因
民间歌谣中曾唱道:“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喝酒就要狗肚子,听戏要听肘鼓子”……这些民间歌谣形象地体现出柳琴戏曾经在民众文化艺术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以往的繁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柳琴戏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本体个性模糊、人才流失断层、观众群体减少等问题,正在促使其陷入“门可罗雀”的萧条发展困境中。结合在苏北地区的长期田野调查,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是适应现代需要与缺乏文化自信的二元张力、培养周期较长与收入待遇有限的双重考验、多元娱乐选择与文化认同差异的两种影响。
(一)二元张力:适应现代需要与文化自信缺乏
本体个性模糊是苏北地区柳琴戏的现状之一,主要体现在重视现代题材剧目创作和音乐、表演、装扮等方面向京剧学习。这些现象是由适应现代需要与缺乏文化自信之间形成的二元张力所导致。
适应现代需要是苏北地区柳琴戏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经济、信息、消费、教育、文化、金融等大交融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个性最容易被削弱的时代。”[4]212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融合变得日益便利且频繁,苏北地区的柳琴戏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其他戏曲文化,不断向其他主流剧种靠拢、学习和模仿。目前国内戏曲剧种发展较好的有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等大剧种。包括苏北地区柳琴戏在内的地方剧种,常常会从上述大剧种中吸取有益养分,通过移植适合自己剧种的剧目、学习程式化表演动作等方式来自我更新,以期迎合现代观众的需要。这样的学习模仿过程,既有利于柳琴戏在某些方面的提升,也易造成本体个性模糊的问题。例如,由于京剧较其他地方剧种发展相对成熟,所以柳琴戏在后期发展过程中主动引入京剧元素。然而,单纯的借鉴模仿,导致柳琴戏除唱腔或语言保持个性外,其他特色却因借鉴模仿而变得模糊不清。
缺乏文化自信是苏北地区柳琴戏在发展过程中个性模糊的内在原因。“在某些衡量发展的尺度下,如科学技术、现代教育、经济等的发展尺度下显现出差距,可能会导致人们自信心衰减、自豪感降低,从而弱化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4]217由于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大众文化的兴起,包括苏北地区柳琴戏在内的大多数地方戏曲剧种开始自我反思。面对观众由多变少、剧团由盛转衰等现象,柳琴戏剧团和艺人开始对柳琴戏的文化艺术魅力和民众基础地位产生怀疑,从而造成对柳琴戏的文化自信心逐渐衰减。刘敏老师说:“现在都说我们的柳琴戏主要采用‘话剧+唱’的表演方式,其实‘话剧+唱’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我们不太接受这种说法,但因为现在的观众更喜欢看西方歌剧、话剧,所以柳琴戏在自身发展中会不断向这种类型的演出方式靠拢,这就造成一部分人认为柳琴戏不像戏,像话剧。”④面对当前的这种困境,柳琴戏剧团和艺人们开始寻求适应现在需要的发展策略,学习、模仿和借鉴国内外的话剧、歌剧、影视以及舞台剧等其他表演形式,采用“话剧+唱”的表演形式、写实的舞台布景样式等。这样的模仿尝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柳琴戏的现代化改造,但是也无疑使其自身的个性逐渐模糊。
(二)双重考验:培养周期较长与收入待遇有限
人才流失断层是苏北地区柳琴戏传承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长远来看,青年艺人的缺乏将严重影响苏北地区柳琴戏的可持续传承。青年艺人的缺乏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其中柳琴戏艺人培养周期较长、收入待遇有限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柳琴戏艺人培养周期较长,导致很多青年艺人主动或被动中途放弃。培养一个优秀的柳琴戏艺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柳琴戏的艺人的培养采用慢“功”出“戏”活的方式。这种长期艰苦训练方式,导致许多青年学艺者因学习过程过于艰苦而选择主动放弃。睢宁县柳琴剧团团长董琴告诉笔者:“我们剧团因为现在有编制了,今年新招了一批年轻学员,有个女生宁愿放弃我们这个有编制的单位,也不愿意学习柳琴戏,因为她觉得太累、太苦了。”⑤在学戏过程中,青年学艺者因自身条件变化而被动放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男性青年学艺者中,学戏的淘汰率相对较高。男性青年学艺者需要面临变嗓期的严峻考验,在嗓子没有发育成熟定型前,大多数演员无法继续演出。面对上述情况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在通常情况下,男性青年学艺者会选择转行(或转业)。训练期长和条件严格,造成了年轻艺人缺乏、艺人群体断层的问题。
收入待遇有限是导致苏北地区柳琴戏人才流失断层的又一重要原因。培育年轻柳琴戏艺人(新演员)和留住成熟柳琴戏艺人(老演员)是柳琴戏剧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大部分柳琴戏剧团的生存相对艰难,培育年轻柳琴戏艺人无疑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和资金,留住成熟柳琴戏艺人也需要比较可观的收入。无论是新老艺人,柳琴戏既是他们所要传承的艺术,更是其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收入来源,故收入待遇对他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收入待遇有限却是柳琴戏艺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徐州进行田野调查的情况显示,在江苏省柳琴剧团、邳州市柳琴剧团、睢宁县柳琴剧团中,演员每月平均基本工资大约是3000元,额外的演出补助平均每场100元,每年演出场次约100场左右,综合计算艺人平均月收入为3800元左右。徐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薪资水平报告显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23元[5]。从收入来看,艺人的收入略高于徐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似乎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然而,对平时排练辛苦、演出机会不多的柳琴戏艺人来说,这个收入并不能使其满意,高成本付出和低收入回报的落差显然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三)两种影响:多元娱乐选择与文化认同差异
观众群体减少是目前苏北地区柳琴戏面临的真实境遇,具体表现为观众锐减和结构失衡。究其背后的原因,多元娱乐选择和文化认同差异是造成上述现状的两种影响因素。
在全球化时代,发达的传播媒介、频繁的人口流动、丰富的娱乐方式等,为现代民众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个体的休闲娱乐选择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以互联网、电视等为载体的现代传媒技术正在改变现代民众的休闲娱乐方式,听戏看剧的传统娱乐方式也不再是民众的唯一选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柳琴戏已经不再是苏北地区民众的必然休闲娱乐方式。以往民间歌谣中所讲的“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这种地方民众对观看柳琴戏的狂热向往情形,已经成为柳琴戏发展历史中的场景。如何在现代休闲娱乐方式中凸显独特价值以谋求生存空间,已经成为苏北柳琴戏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化认同差异影响了苏北地区柳琴戏观众群体的结构平衡。目前柳琴戏的观众群体以老年人为主,形成了观众群体老龄化的现象,这与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文化认同差异性有密切联系。“文化认同的最基本的载体是个人,无数个人对文化的认同后成了一个群体对于文化的认同。”[4]58不同年龄层的个体对文化认同是有差异的。在传统社会封闭的文化环境中,“成年人从青年时代步入中年,这其中已经经历了认同的过程。而年轻人在文化认同过程中,则往往充满矛盾,需要经过冲突与调适才能达到认同”[4]68。然而,在全球化时代,民众既要对其世代传承的文化予以认同,也需要对异文化有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在对异文化的认同中,成年人——已经历了对本文化的认同的一辈人,是以本文化为前提去认同异文化的,凡与自己文化中心价值相抵触的异文化,就将被拒绝,从而不予认同。”[4]68相反,年轻人的情况是一种对立状态,年轻人更愿意接触和吸收与个人喜好相符的异文化,所以在当前年轻人有许多机会主动选择异文化的社会中,地方戏曲柳琴戏的观众易出现年龄断层现象。
三、“亡羊补牢”:苏北地区柳琴戏的传承发展策略
政府部门已经实施了许多扶持柳琴戏传承发展的措施来帮助柳琴戏走出困境。如在戏曲剧本创作方面,政府不断培养新的创作人员,以解决剧本的老旧问题;在剧团人才流失和断层方面,专门为各个剧团增加编制,提高演员收入,以解决青黄不接等问题;在演员培养方面,不仅加强对柳琴戏老艺术家的保护,还定期培训新一代柳琴戏演员;在吸引受众方面,政府采取了“0元看戏”(见图3)、“传统戏曲进校园”(见图4)、“送戏下乡”(见图5)等政策。还通过对一些民间个体进行扶持、开发旅游景点演出、建立“柳琴戏活动中心”、组织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措施扶持柳琴戏。这些举措对促进苏北地区柳琴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亡羊补牢”的工作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即注重唱腔设计、优化培养方式和回归民众生活。
图3 柳琴戏《桥头村的爷们》惠民演出(0元看戏)(李加用摄,2018年)
图4 柳琴戏《爱在大榆树街》走进问文苑中学(李加用摄,2020年)
图5 柳琴剧团送戏下乡演出(李加用摄,2018年)
(一)鼓励唱腔设计的多方合力创作
“剧种之间的区别,虽在剧目、装扮、表演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差异之关键,还在于戏曲音乐的不同。”[6]59音乐包括唱腔和伴奏,而区分剧种最主要的因素在语言或唱腔方面,所以唱腔是地方戏曲的精髓,唱腔在柳琴戏传承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它是柳琴戏保持自身个性的关键因素。柳琴戏的唱腔采用以徐州方言为主的声调演唱,唱词和念白根据当地观众的需求作轻微调整,唱腔技巧运用了柳琴戏男腔女腔中独有的“拉腔”唱法。柳琴戏正是凭借自身独特的、优美的、脍炙人口的精彩唱腔赢得苏北地区无数观众的喜爱。目前,包括柳琴戏在内的许多地方剧种在剧目创作题材、装扮、表演等方面呈现出趋同的现象。面对因趋同而导致的个性模糊问题,注重唱腔设计将成为柳琴戏保持个性特色的重要策略。
唱腔设计需要专业音乐人员与柳琴戏表演艺术家的通力合作来完成。傅谨教授曾说:“不仅需要恢复表演艺术家深度参与唱腔设计的传统,而且对戏曲现代戏音乐创作规律的重新认识,也十分必要。”[7]10自改革开放以来,音乐院校培养的专业作曲人员参与传统戏曲唱腔设计就较为普遍。然而,擅长西方音乐创作技巧的作曲人员,往往因过于注重作曲而忽视唱腔音乐的编创。回顾柳琴戏的辉煌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戏改”时期,广大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和专业音乐人员共同参与改革,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柳琴戏作品,使柳琴戏以全新面貌展现在舞台上,如《喝面叶》《灵堂花烛》《大花园》《张郎与丁香》等。这些经改革后的作品陆续参加了各种观摩演出大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个时期的表演艺术家舞台经验丰富,不仅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音乐修养,还擅长临场创作台词、唱腔、表演身段等。他们与专业人员共同对柳琴戏进行改编和创作,那些经典的音乐唱腔更是经历了边演边改的过程,这一系列改革使得柳琴戏进入崭新、辉煌的阶段。
目前,柳琴戏大型剧目的唱腔设计,往往是由表演艺术家和专业作曲人员共同完成的。据笔者前期调研情况来看,徐州地区各市县柳琴剧团在创作大型作品时,都要邀请表演艺术家参与唱腔设计。表演艺术家会专门针对一部戏进行探讨,在意见达成一致后,开始为不同角色的演员设计适合剧情或适合他们自己本身条件的不同唱腔,最后由专业作曲人员负责记谱并进一步升华,这与傅谨教授所提倡的“恢复表演艺术家深度参与唱腔设计的传统”不谋而合。2021年4月12日,笔者在邳州市柳琴剧团与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孟浩和张晓霞交流(见图6),他们恰好被邀请参与了邳州市柳琴剧团新剧目《运河滔滔》的唱腔设计(见图7)。笔者了解到《运河滔滔》这部作品唱腔部分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柳琴戏表演艺术家为剧目中所有角色的演员设计不同唱腔,包括调性、板式、旋律的安排。其中孟浩主要负责剧中男性角色(如李运生、李老舵、刘匪然等)的唱腔创作,张晓霞主要负责剧中女性角色(如李母、小翠、陶玉兰等)的唱腔创作,他们利用丰富的经验设计出的唱腔旋律可以保持作品的整体性、统一性。完成唱腔旋律以后,再进入到第二阶段,即由专业的音乐设计(作曲)人员潘龙生对两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创作的唱腔旋律进行记谱并加以升华,且在记谱的基础之上对整部作品包括伴奏配器、伴奏音乐、情景音乐等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此实现唱腔与配乐的高度融合。
图6 笔者与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孟浩、张晓霞交流(许佳伟摄,2021年)
图7 大型现代柳琴戏《运河滔滔》开排仪式(张宇航摄,2021年)
这种由表演艺术家和专业作曲人员合作完成一部作品的唱腔设计是有益的尝试,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传承发展策略。
(二)优化培养方式与收入待遇形式
破解人才流失断层问题是确保柳琴戏可持续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优化培养方式是留住传承人的关键举措。“传统离不开‘主体’人,有了人才可以实现代代相传,否则,传统无法延续、传承和发展。更何况,传统本就是人创造的,没有人也就没有了传统。”[8]291包括柳琴戏在内的地方戏曲是活态艺术,需要通过艺人的唱、演、念等形式来表现,可谓“有了人便有了一切,失去人便失去一切”。[9]56柳琴戏人才流失断层主要原因是培养周期较长与收入待遇有限,故探索新型师徒制度和优化收入待遇形式是重要举措。
探索新型师徒制度是优化柳琴戏培养演员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活态的地方戏曲,师徒传承是传统的传习方式,师傅教育徒弟大多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师徒之间不是简单的传艺学艺关系,在为人处世、行业规矩、艺风艺德等方面师傅都会影响徒弟,师徒间甚至还培养出一种稳定的拟亲属关系。在“戏改”后,柳琴戏艺人的培养方式逐步由师徒传承演变为学校集中培养,这一改变曾极大地扩大传承人的规模,有力地促进柳琴戏的传承。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种“一窝蜂”式的培养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即艺人质量参差不齐。故“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模式又被挖掘出来,并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10]124。学校集中培养能够扩大学艺者的规模,师徒传承能确保学艺者的质量,探索将学校集中培养和师徒传承相结合的新型师徒制度至关重要。例如,通过学校集中培养来遴选优质或有潜力的新艺人,引导和鼓励老艺人与这部分优秀者建立师徒关系进行重点培养。
优化收入待遇形式是激励艺人传承柳琴戏的重要方式。在传承人梯队中,老艺人和新艺人对收入待遇的需求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收入待遇形式。老艺人将毕生精力投入柳琴戏中,是传统柳琴戏表演的传承人和传授者。在苏北地区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采取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深受老艺人们欢迎。物质鼓励主要是对收入不太高的老艺人进行经济扶持,引导他们树立保护意识。精神鼓励则主要是通过给艺术造诣高或乐于传承柳琴戏老艺人颁发荣誉证书,或帮助他们申请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培养新艺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改革招生体制、加大师资队伍、提供演出机会等,但人才断层现象没有明显改善。笔者在访谈年轻演员过程中总结出,因地制宜培养新艺人是传承和保护柳琴戏的合理措施。如将参加比赛作为职称晋升的快捷途径,给予生活补贴、岗位津贴等增强新艺人学习的动力。
(三)剧目创作与演出市场回归民众
观众群体减少是苏北地区柳琴戏传承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与民众的多元娱乐选择以及青年与老年的文化认同差异密切相关。如何促使柳琴戏重新成为民众的主要选择?如何重新建立各年龄段民众对柳琴戏的文化认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走出观众群体减少的窘境。郭汉城先生说:“戏曲艺术要更好地为今天的人民服务。”[11]112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开展“非遗”活动以来,柳琴戏的专业化、精品化发展态势日趋明显。这样的发展态势正在让柳琴戏从剧目题材、音乐、表演、舞台等方面逐渐脱离其固有的民间趣味,最终使其传承发展走下坡路。苏北地区的柳琴戏在剧目创作题材和演出市场两方面均重新回归民众生活,是改善观众群体减少的重要途径。(见图8)
图8 柳琴戏下乡演出走进民众生活(张宇航摄,2020年)
剧目创作题材回归民众生活是贴近老百姓的重要方式。“戏曲源于民俗文化、民俗活动。”[12]38“地方戏如果不能回归民俗、融入民俗,长期缺乏特定民俗生态的支持,其活态传承将更加难以为继。”[13]106目前柳琴戏剧目创作题材虽然多数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大多题材较为严肃,如政策实施、道理宣教等,这些现实题材作品缺少了民俗文化的乐趣和足够的艺术力量,缺少了能与民众产生共鸣的思想,也让柳琴戏与当地人民群众百年来形成的情感融合、意趣交流逐渐消退。艺术来源于生活,柳琴戏的流传离不开当地的人民群众,应迎合当地观众口味,体现时代精神,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方面,应鼓励相关创作人员走进民众生活,体验民俗,从中挖掘反映民众情感心理、价值追求的鲜活题材。在此基础上,运用戏曲艺术的表达方式来完成剧目创作。另一方面,把故事情节合理化,遵循民众的思维方式开展多角度的创作,生产出符合广大观众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作品,如关注社会理想、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方面的题材。
观众市场回归乡村是贴近老百姓的又一重要方式。赵宴会在其《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一书中提及关于保护唢呐班的生态环境——民俗:“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大都把精力和焦点放在了‘唢呐班’本身,而没有充分认识和顾及唢呐班的生态环境(与唢呐班相关的民俗活动)的重要性。”[8]335柳琴戏也是一样,虽然柳琴戏的艺术本体可以独立存在,但脱离其生态环境就会造成消极影响。“许多音声技艺形式之所以消亡,恰恰是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和土壤,这种生存空间和生存土壤就是民间礼俗。”[14]5柳琴戏的受众群体主要活跃于乡村,故需要让戏曲与乡村庙会、节庆等民俗生活相融合。如引导柳琴戏剧团、戏班、艺人积极参与庙会演出,吸引老、中、青三代观众;在传统节日时,各地组织柳琴戏下乡演出。这样不仅能够维持在基层农村的演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农村群众观看柳琴戏的需求,还能增加柳琴戏演员演出锻炼的机会,缓解城市市场衰微的情况。“地方戏产生于农耕文化土壤,与民俗文化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只有回归乡村礼俗演出市场,才能重获生机,这在地方戏已失去城市市场的当下显得尤为重要。”[15]192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作为地方戏曲剧种的柳琴戏需要守正创新,通过持续的自我完善实现可持续的传承发展。目前,苏北地区的柳琴戏面临着本体个性模糊、人才流失断层、观众逐渐减少三大问题,究其原因分别是由于适应现代需要与缺乏文化自信的二元张力、培养周期较长与收入待遇有限的双重考验、多元娱乐选择和文化认同差异的两种影响。面对这些问题和原因,笔者提出“保持个性化:注重唱腔设计”“留住传承人:优化培养方式”和“贴近老百姓:回归民众生活”三大策略。相信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柳琴戏将不断弥补“围栏”的缺口,所采取的“亡羊补牢”措施,都是“未为迟也”的积极行动。柳琴戏“‘俗到家时便是雅’,其独特的文化属性是当代迫切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启迪一些远离自然、迷失自我的当代人,超越时代的雾霾和文明的迷障,真切地认识人类生命活动的始元和内秘,返璞归真,找回失却的童心和天性”[8]346。秦序先生呼吁:“让我们共同携手迎接传统的召唤,一道去实现每代人、每个人身上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去努力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去完成弘扬光大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16]6总之,研究柳琴戏的传承发展问题,不仅是出于对地方戏曲的保护,也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振兴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① 被访谈人:刘敏,女,1972年生,江苏柳琴剧院演员;访谈人:张宇航;访谈时间:2021年9月30日;访谈地点:江苏柳琴剧院。
② 被访谈人:李加用,男,1968年生,邳州市柳琴剧团副团长;访谈人:张宇航;访谈时间:2021年4月12日;访谈地点:邳州市老年活动中心。
③ 被访谈人:李兴亚,男,1943年生,江苏柳琴剧院演员;访谈人:张宇航;访谈时间:2021年3月9日;访谈地点:江苏柳琴剧院。
④ 被访谈人:刘敏,女,1972年生,江苏柳琴剧院演员;访谈人:张宇航;访谈时间:2021年9月6日;访谈地点:江苏柳琴剧院。
⑤ 被访谈人:董琴,女,1971年生,睢宁县柳琴剧团团长;访谈人:张宇航;访谈时间:2021年4月11日;访谈地点:睢宁县柳琴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