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流前馈的储能飞轮充放电功率控制
2022-08-12孟庆博王志强
孟庆博,王志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0 引 言
对电力系统来说,电能的频率稳定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1-2]。但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及工业用电量不断增大,再加上新能源发电的接入,电网的频率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冲击[3-4]。火电等传统发电形式的调频响应慢、灵活性差、调节效率低,对自动增益控制指令的响应速度远不能达到要求[5]。储能技术凭借响应迅速、调节精度高、易于变换调节方向等优点,已成为电网调频的理想方案。
飞轮储能是一种物理储能技术,相比化学储能,具有环保、无燃爆,可充放电次数高,功率密度高,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应用于电网调频时,飞轮储能在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及经济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根据调频的使用场景,要求飞轮能在指定频率下平稳地充电和放电,本文采取了“储能变流器+充放电变流器+储能飞轮系统”的双PWM变流器结构,通过功率/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复合控制策略,实现对飞轮充放电功率的精确控制。针对功率指令切换瞬间输出功率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电流前馈的功率环控制方法。通过实验验证,飞轮系统能快速跟踪充放电功率指令,稳态时的功率输出稳定。
1 储能飞轮工作原理与系统建模
磁悬浮储能飞轮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由壳体、磁轴承、备用轴承、电机定子以及电机转子构成。磁轴承由径向及轴向磁轴承以及位移传感器组成[6],可确保转子处于悬浮状态。飞轮工作时,利用真空泵将壳体内抽成真空状态。
图1 磁悬浮储能飞轮示意图
飞轮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其结构简单、无励磁损耗,且拥有较大的功率密度,广泛应用于飞轮储能。双向能量变换器采用储能变流器与充放电变流器结合的方式,由IGBT构成三相桥式电路。
飞轮储能系统有三种工作模式[7]:充电模式,飞轮电机由外部供电,带动飞轮转子升速,将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存储起来;稳速模式,飞轮转速达到指令值后不再升速,由小功率维持转速不变;放电模式,飞轮减速运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向外释放能量。
在d,q坐标系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定子电压方程[8]:
(1)
式中:ud,uq分别为d,q轴的定子电压;id,iq为定子电流;ψd,ψq为定子磁链;ω为电机电角速度;Ld,Lq分别是电动机的直轴电感和交轴电感,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的Ld与Lq相等;ψf是转子上永磁体的磁链。
d,q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方程:
(2)
式中:Te是电磁转矩。
由式(2)可知,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9]:矢量控制,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弱磁控制以及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本文的储能飞轮采用的是表贴式电机,其交直轴电感相等,故采用矢量控制,并设置参考id为零。
储能飞轮电气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飞轮电流Iflywheel和变流器电流iinv都是以飞轮在充电状态下的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当飞轮放电时,电流方向与之相反[10]。
图2 储能飞轮电气系统框图
2 飞轮充放电功率控制方法
本文中的飞轮储能系统采用背靠背双PWM变流器的拓扑结构[11],由网侧储能变流器(以下简称PCS)和飞轮侧充放电变流器实现能量交换,系统工作时,储能变流器会提供恒定的直流母线电压,通过对母线电流的调节可实现飞轮充放电功率控制。储能飞轮系统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在充电模式下,飞轮接收功率指令以恒功率充电;在放电模式下,飞轮实时跟踪功率指令以指定功率输出电能从而实现调频。
图3 飞轮储能系统拓扑结构
2.1 飞轮充放电控制策略
飞轮充放电采用双闭环复合控制策略[12],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功率以及转速指令自行选择外环控制方式。在充电模式下,当飞轮电机起动后,进入功率环进行充电,当电机转速接近指令转速时,切换至转速环,并进入稳速模式;在放电模式下,飞轮系统工作在功率环进行放电。
该控制策略可实现飞轮储能系统以指定功率进行充放电,并且通过调整功率指令,可以调节飞轮电机升降速的快慢,提高飞轮充放电效率及深度。飞轮充放电复合控制方法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飞轮充放电复合控制方法
2.2 飞轮充放电控制系统设计
图5 储能飞轮充放电控制系统框图
飞轮在充电时,采用“速度+功率外环与电流内环”的控制方式。电机转子实时位置信息可通过旋转变压器及解码电路进行采集。
3 电流前馈控制器设计
PI控制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其单独作用有以下缺点:在进行控制调整之前,系统必须等待一个误差信号,PI增益越大,控制系统对误差的响应越快。然而,过大的增益会导致系统噪声增多造成系统稳定性下降。本文在PI控制的基础上加入电流前馈,减小对PI控制器的依赖性。
3.1 前馈数学模型的建立
飞轮系统中,逆变器功率可由逆变器电流iinv和直流母线电压Vdc的乘积表示,本文忽略逆变器损耗,则逆变器功率Pinv与飞轮电机功率Pelec相等:
Pelec=Pinv=iinvVdc
(3)
飞轮电机机械功率Pmech等于电机转矩Te与机械转速ωr的乘积:
Pmech=Teωr
(4)
储能飞轮转子在工作中处于真空状态,且由磁悬浮轴承系统保证转子悬浮,消除了机械损耗、摩擦等影响,飞轮电机功率近似等于电机机械功率,故逆变器电流可以由电机转矩、机械转速和直流母线电压表示:
(5)
(6)
3.2 基于电流前馈的外环控制器
图6 加入前馈控制后的功率外环
在充电模式下,飞轮起动后以功率模式充电。充电控制算法调节飞轮电机的加速度,使母线电流保持在指令设定值。当转速接近目标转速时,切换至转速环,为防止出现转速超调现象,在转速环加入积分清零判断,当实际转速与指令转速的差值小于设定误差时,将转速环积分清零,使控制器及时切换至转速环。
图7 转速环加入积分清零
飞轮进入放电模式时,将功率指令设定为负值,则功率环输出电流为负,控制器接入功率外环,飞轮以指令功率进行放电。
4 实验验证
4.1 实验系统搭建
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8所示,控制器采用TMS320F28335,电机转子位置信息通过旋转变压器采集,电流、电压、IGBT温度等信息经过传感器和采样电路后送入DSP芯片。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讯。
图8 飞轮储能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本实验采用“储能变流器+充放电变流器+飞轮”的组合方式,实验图如图9~图11所示。储能变流器接入电网,将母线电压Vdc稳定在600 V。飞轮系统由储能飞轮本体、磁轴承控制板、真空泵等组成。控制调制界面如图12所示。
图9 储能变流器图10 充放电变流器
图11 飞轮系统
图12 控制调试界面
飞轮电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飞轮电机参数
4.2 测试实验
图13为直流母线电压波形图,电压值稳定在600 V左右。
图13 母线电压波形
图14、图15为飞轮从放电模式切换至充电模式时的功率及电流波形。图中箭头所指时刻,功率指令由-100 kW变为100 kW,即飞轮由充电转为放电。从波形图可以看出,充放电状态切换时间达到毫秒级,能快速跟踪功率指令;稳态时,充放电功率较平稳,功率波动在1%以下,可实现充放电模式的平滑切换。电流能快速跟踪指令变化,稳态波动较小,确保飞轮电机能稳定进行升/降速。
图14 充放电模式切换功率波形
图15 充放电模式切换电流波形
图16、图17为飞轮在放电模式时进行放电功率切换时的功率及电流波形。图中箭头所指时刻,将功率指令由100 kW切换为80 kW。可以看出,飞轮在放电时可以实现功率的毫秒级切换,切换过程无超调产生,输出功率平稳。
图16 改变放电功率指令时的功率波形
图17 改变放电功率指令时的电流波形
通过实验验证,飞轮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充放电模式的平滑切换;放电时可以快速进行功率切换,系统输出功率稳定,在不同状态下的切换时间皆达到毫秒级,且在功率切换过程中未产生超调现象。
5 结 语
本文对储能飞轮充放电功率控制展开研究,采用“储能变流器+充放电变流器+储能飞轮系统”的双PWM变流器结构,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提出“功率/转速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复合控制策略,并针对输出频率波动、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在功率环中加入电流前馈控制。通过实验验证,飞轮储能系统能及时跟踪充放电功率指令,响应时间达到毫秒级,且稳态时功率输出波动在1%以下。该方法为储能飞轮功率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