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英语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活动设计

2022-08-11翟海静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旅游

翟海静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商贸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随着当前双减负政策的落地,研学旅行市场发展更加火热,虽然由于疫情的影响,涉外研学旅行受到影响,长远看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大量既懂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又懂英语的研学旅行人才。与之相应的配套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成为业界专家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狭义的研学旅行概念,以合肥市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为依托,结合高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内容,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旅游英语研学课程教学。旨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1 国内研学旅行教育教学研究现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教育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了解各国民风政情,传道授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历经20年的旅行时间,撰写了经典著作《徐霞客游记》。近代亦有一次著名的湘黔滇旅行,此行不仅是西南联大的一大壮举,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湘黔滇旅行宗旨就是借以多习民情,考查风土,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但将研学旅行作为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关于研学旅行的教学研究来自《话题讨论式教学——来华修学旅游学生教学方式探讨》,此后十多年时间学者一直沿用“修学旅游”这个名词[1]。直到2013年,国家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学生研学旅行”,才开始使用“研学旅行”作为专有名词。国内关于研学旅行教学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对研学旅行课程标准的研究。封安保(2015)在文章《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中指出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方案,应该建设规范的研学课程标准化体系,并提出了阶段目标[2]。尹厚霖(2020)在《研学旅行课程标准研读与思考中》通过研读地理学科《研学旅行课程标准》,指出标准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融合校内学科教育内容,呈现多样性的研学成果[3]。第二,是对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丁运超(2014)在《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分析了研学旅行作为实践课程的基本特征,要设定实现研学活动的一系列教学目标,例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4]。宋娟(2014)在文章《“中国高句丽史”课程开展研学旅行的探索与实践》中分析了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步骤,包括制定计划,分组选题;安排行程;商定规则;组织旅行;总结反思[5]。朱洪秋(2017)在《“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中通过分析研学课程的内涵和特点,在研学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基础上建立了“三阶段四环节”的研学旅行课程模型[6]。陆庆祥和程迟(2017)在《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中提出转变教育理念,落实国家研学政策;学校和旅游机构联合搭建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平台;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难度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需要有专业研学导师的参与;研学课程活动设计要寓教于乐;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估方式[7]7。第三是研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赵洪宴(2021)在《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探究——以绵阳市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从课程目标的制定、研学资源与主题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开发形式、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对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进行介绍[8]。杨苑(2020)在《“5E”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主题研学旅行中的应用研究》中研究“5E”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主题研学旅行。运用统计分析法进一步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9]。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研学旅行教学研究中有关双语类或涉外研学课程活动设计不多见,并且针对合肥市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开发也较少。为此,笔者梳理合肥市旅游资源,选定以人文历史知识为主的研学主题,结合旅游英语课程内容,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符合本地情况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以期为双语类或涉外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提供参考。

2 课程资源梳理

合肥市2013年获全国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市,2016年获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试验区。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合肥市教育局先后于2017年和2019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两批“合肥市研学旅行基地”的评审活动[10],共有35家单位被选为研学旅行基地,这赋予了研学旅行不同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资源。由于合肥素来被称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11],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合肥三国遗址公园、李鸿章故居享堂、古徽州文化园、包公孝肃祠都是以介绍合肥人文历史知识为主的研学基地(如表1所示)。因此在选择研学课程主题时,考虑以推广合肥市人文历史知识为契机,串联起上述四家研学基地,紧密结合旅游英语课程内容,深化旅游专业学生对中国人文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并从现实层面提高专业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

表1 合肥市人文历史景观资源

3 旅游英语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原则

3.1 明确研学主体对象

研学课程开发要明确市场主体定位,进行差异化发展,满足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目前合肥大部分研学课程的开发还是针对中小学市场,针对大学生市场的研学课程开发较少,本研学课程结合旅游专业大二学生的旅游英语教材,明确研学开展对象是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这群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研学市场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未来研学市场的服务者,是研学专业人才的后备军。面对创新创业的国情和高人气的研学市场,培养专业的研学旅行人才,提高就业质量,同时促进研学主体市场细化,扩大大学生研学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3.2 突出地方特色

2016年,安徽省旅游局制定的《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规范》标准中提到:国际研学旅行者的研学旅行应当凸显美丽安徽的窗口形象,有条件的研学旅行基地应当加强国际组织合作,并将研学内容列入国际合作研究,宣传推广项目[12]。因此,作为ESP(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旅游英语研学课程要体现地方特色,以合肥本地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

3.3 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研学旅行作为校外实践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要符合教育教学要求,与校内课程密切相关,因此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要体现系统性和科学性,对本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筛选出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研学资源,并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研学课程教学。整个过程可以采用‘多专业综合、多教法并用’的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方式有现场教学、互动体验、参观学习等。

4 旅游英语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大纲

4.1 研学地点

本研学课程地点选择合肥市,主要有三个方面考量:首先是区域内人文历史景观较多,涵盖的旅游知识较为丰富,符合研学课程设计要求;其次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比本省其他城市有更多接待国际研学旅行者的机会,可以更好地推广美丽安徽的窗口形象;第三合肥研学旅行基地由文旅与教育部门联合培养打造的,这赋予研学旅行基地不同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资源。

4.2 研学课程教学模式

研学旅行的宗旨是“以游为学,寓教于乐”,增长知识,提高实践能力。ESP任务型教学法强调通过老师设计一系列以行业交流为目的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巩固和加强专业技能,达到提高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并内化认知学习的学习目的和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研学旅行与任务型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具有共通之处,都强调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本研学课程设计大纲按照“三段法”步骤,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将旅游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应用于研学实践中。“三段法”指研学前阶段、研学中阶段和研学后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确定如下:

4.2.1 研学前阶段 确定研学活动的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讨论研学旅行线路设计。接着进行基础知识铺垫,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此次研学旅行的主要内容,与景点相关的背景知识,术语和常识[13]。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教师再发放本次研学活动的任务清单,进行前期任务导入。该环节的设计很关键,既要保证前导任务和课程学习的内容有关,又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这样就顺利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这一环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前期任务,学生对任务清单上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找相关的背景资料,进行主动阅读和和学习,为后面的研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老师只是协助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适时提供帮助,并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提前进行演习。

4.2.2 研学中阶段 组织学生前往提前确定的研学旅行基地用目标语进行研学实践。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轮流担任英文研学导师,对各景区进行英文解说以及互动答疑,并由小组成员进行视频记录,上传至云课堂。该阶段将班级分为多个研学小组,进行学习实践,可以确保每位同学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有差异,老师不应过多纠正学生的语言形式和语法问题,而应更加关注研学旅行的本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参与,并提醒学生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研学服务与管理能力。此阶段是研学旅行的主体阶段,老师需要全程参与,不断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研学目标。

4.2.3 研学后阶段 研学实践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交流,用目标语撰写书面的研学汇报总结。在研学中阶段,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目标语进行表达和沟通,但在语言交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词语或语法运用不当的错误,为了保证交流的同时加强语言形式的正确使用,需要在研学旅行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有关研学实践的书面汇报总结。这项任务的实施既可以帮助学生将研学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达到“温故而知新”;又可以纠正错误的语言表达形式。最后老师对学生完成整个研学旅行任务的效果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

5 旅游英语研学旅行课程的活动设计

以合肥市人文历史知识为主题的研学基地包括合肥三国遗址公园、李鸿章故居享堂、古徽州文化园和包公孝肃祠,以其中一个研学基地——包公孝肃祠为例进行研学活动设计。

5.1 前期准备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和包公孝肃祠相关的背景知识,术语和常识,如Ancestral Temple of Lord Bao(包公祠)、historic relics(历史遗迹)、Family Regulations(家规家训)、familial tombs(家族墓地)、architectural style(建筑风格)以及重点句型(The Attribute Clause)。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再进行前期任务导入,引入话题:What scenic spots do you often visit in Hefei?(你经常去合肥的哪些景点游玩?)Which tourist attractions have impressed you the most?why?(哪些旅游景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What TV series or movies have you seen related to Bao Zheng?(你看过哪些和包拯相关的电视剧或电影?)老师导入的景点游玩,电影电视剧等话题都是学生非常熟悉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讨论的话题,因此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眼球。

5.2 具体研学内容

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背靠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三面临水,莲荷盈盈[14],是合肥三大古迹之一,浓缩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向世人展示包公的忠孝一生。通过实地研学包公孝肃祠,学生了解北宋历史、古代忠孝文化、包拯生平主要事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研学实践能力,增强其英语交际能力。(见表2)

表2 包公孝肃祠研学内容

5.3 评价反思

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形式包括“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的开展可通过设计评价指标来实现,主要评价学生的旅游专业认知、语言应用能力、综合思维等级。“定性”评价即过程性评价,教师通过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的表现对其展开评价。最后对本次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任务型教学方法指导下,旅游英语研学旅行课程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6 结语

面对国家实行的双减政策,研学旅行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为了保证研学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配套的优质研学课程和优秀研学人才。要继续探索符合本地区发展特色的研学课程体系,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真正做到“学”与“游”的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旅游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旅游
夏日旅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