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堤防设计的必要性及其原则分析
2022-08-11张吉刚李剑锋李孟洋
张吉刚,李剑锋,李孟洋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郑州 450016)
1 引言
针对堤防结构风险开展有效规划,融合生态设计思想,能够积极展现生态堤防的作用,有助于发挥其环境保护功能。为此,研究生态堤防设计方法,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 堤防生态性设计的重要价值
2.1 改善景观
规则斜坡设计形成的堤防,对原有河域生态体系形成了严重破坏,加剧了生物栖息场所受损严重性。堤防设计的各项环节中,需尽可能地控制洪水带来的河岸冲击作用,维持斜坡处高度、坡度的平衡性。河域具有不规则特点,洪水侵蚀强度较高会使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难以保持河道景观的完好性。为此,加强堤防设计,融合生态思想,可有效抵御灾害,保持河域观赏性。
2.2 保持河域生态
堤防设计需综合参考泄洪情况,如洪水速度,合理控制堤防项目支出。堤防施工时,需以原有河道为基础,开展河道改建工作,融合生态思想,加强设计方案调整,可强化堤防功能,顺应城市居民对堤防环保性的需求,极具实践价值。
3 生态堤防设计的各项要求
3.1 安全性
堤防设计初期,设计人员需全面思考防洪抗灾的要求。在方案中引入安全性思想,确保方案设计内容的可行性,积极构建堤防生态体系。因此,安全性是堤防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
3.2 景观性
生态学在堤防设计中的融合,显著更新了堤防建筑方案。在堤防设计期间,积极融合自然因素,设计成员可借助环境勘测方式,保证工艺方案的生态性。针对蜿蜒曲折的河域项目,需进行大规模的河岸修建,会增加各项施工资源的消耗量,形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在前期规划时,可融合环保思想,保护原有景观,开展相应的生态设计,维持原有生态结构的生命力,成为堤防设计的关键要领。
3.3 异质性
堤防前期规划中,需积极考量生态方案的可行性,如经济性、护岸安全性、堤防边缘情况等。设计各环节需积极融合生态思想,把握自然景观的生态需求,关注各类生态的发展特点,营建优质的水域环境,维持水生植物的生长力,发挥生态堤防的防护功能[1]。
3.4 亲水性
生态设计需综合成本、生态、社会功能等。在城市区域为人们营建生态堤防,构建多样性的水域休闲设施,打造成水域景观,丰富区域项目的文娱性,补充区域项目功能,为人们修建兼顾植物生态、景观欣赏、休闲娱乐的场所。
4 工程实例设计分析
4.1 工程概述
某工程内山脊高度值域为[1 550 m,1 750 m],河域内地面高程为(1 345±15)m,部分区域表层含有黄土层,多数基岩处于裸露状态。少数基岩露出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工程所在地域具有季风性特点,区域内雨量充足、草植丰富、植被生长状态极佳。
4.2 总体设计思路
设计时综合考量河域环境、休闲娱乐、景观布设、城市规划等需求,最终确定案例项目的堤防方案为植物+石笼结构,以此保障护坡质量,改善案例项目周边的景观设计质量。实践中配合河道整治、河域周边绿植种植等措施,营建优质的水域娱乐环境。
4.3 设计布置
堤防设计参照初期堤防规划的各项规范,拆除早期建成的堤防项目,将其改造为生态堤防。河床面位置设计一组泄洪槽,便于快速排除洪水,排洪能力设计为21.7 m3/s;排洪槽设计在河道中心处,槽体结构为宾格石笼,排洪槽与堤防间隔区域设计成公园,种植水生植物,搭配园林小品,增设步行栈道。
4.4 泄洪槽设计
排洪槽设计方案见表1。
表1 排洪槽设计方案
表1 方案中,坡降i设计取值为0.005。各参数的计算方法:
将表1 中数据代入式(1)~式(3)确定排洪槽的设计方案:槽宽=水面宽度k=10 m,槽深大于河水深度h,取2 m。排洪槽结构方案为宾格石笼,结构底部使用C20 用料,施工成栽卵石样式,结构参数与槽方案一致,即结构宽取10 m,深取2 m,结构设计如图1 所示。
图1 排洪槽结构设计示意图(单位:cm)
4.5 生态护坡设计
4.5.1 堤距宽度
此次生态改造堤防初期设计的参照规范为GB 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在设计中,造床流量参数参看“2 年发生一次的洪水流量”。堤防间距具体指两个护堤中位的间隔长度。堤距宽度设计需参考的因素:堤防安全性,保证排泄顺畅;河相关系,尽量保持河型,减少外形改变量;控制耕地占用量,平衡工程量、堤防防洪能力,控制施工成本,综合考量各河段的洪水运行特点。堤距宽度设计的最小值需大于造床流量条件时的河宽参数B。堤距宽度设计的最高值以河床外沿、一般岸宽数值为参考,综合给出参数大小。在水流、河床长时间的水力作用下,形成了冲积河流,具有自由调整河床的能力。河床外观、水域内泥沙、河床属性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关系[2]。在计算基础河宽参数B时,引入阿尔图宁计算法:
式中,q为造床流量,m3/s;j为河床比降,取0.005;e为河相系数,取7.84;s取0.02 m2,最终获得基础河宽参数B值为36.46 m。案例项目初期堤防间距是(125±5)m,堤防间距明显高于河宽参数,采取初期堤线方案进行新堤线布置,以此保障防洪效果。
4.5.2 护坡结构的生态性分析
依据案例项目的实际规划情况,选用宾格石笼结构进行护坡设计,此种结构组成有网箱、石块,表现出较强的挠性,优异的韧性可积极应对河床变形问题,表现出较强的透水能力,可保证边坡长时间处于结构稳定状态。结构具有优异的淤泥性,可增强自然植被的生长能力,使结构设计能与河岸周边环境相融合,表现出较高的生态性。拼搭宾格石笼,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施工,相比混凝土不会对环境形成较大污染。
4.5.3 堤防断面设计
参照案例项目所在区域的堤防工艺,分别从生态、施工成本等方面思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方案对比选择梯形结构进行堤防断面设计。梯形断面的用料选自工程区域内的河床砂砾石。护坡设计时选用植物+石笼的结构方案。边坡设计方案为1∶1.5。边坡厚度参数的平均值为0.3 m。在河床表层使用宾格石笼进行铺设,铺设厚度取0.3 m,石笼宽度取2.5 m。护坡结构生产时,采用双面绞合钢丝,配合底座结构、聚合盖面,组装成生态性极强的网垫体系,可进行绿植高效种植。护坡设计方案如图2 所示。
图2 护坡设计方案
4.6 生态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时主要进行花卉种植,间隔配置园林小品,铺设可用的人行路线。景观设计时以小广场为主要场区,配合绿植设计,增加场区内的生态性。绿植主要包括灌木、乔木。大范围使用草皮,重点位置种植花卉[3]。
园林小品设计:以景观步行路为沿线,进行照明设计,间隔摆放休息长椅、踏石、垃圾回收设施等。
4.7 工艺要求
1)案例项目进行宾格石笼生产制作时,邀请相关专家给予工艺指导,确保石笼结构的生态性。结构中使用了U 形钉,保证石笼与坡面的连接稳固性。在坡顶位置设计出锚固位,用于底部连接。
2)使用钢筋制作U 形钉,连接固定时将其布置成梅花形,固定钉间隔1 m。网面结构抗拉强度取24 kN/m。
3)石笼网面使用钢丝,由机械设备生产获得,网面性能应满足YB/T4190—2018《工程用机编钢丝网及组合体》。
4)填筑石料时,需检查石块质地性能,石料强度的检查标准为MU30,石料比重的最小值为25 t/m3,石料规格值域为[70 mm,150 mm]。
5)测定堤防性能时,要求堤防结构水中稳定性强,具有优异的抗水解稳定性、抗风能力。
6)结构拼接不可使用薄片石料。石料填充不可使用泥岩。材料填筑形成的孔隙比需小于30%。
7)聚酯布的性能要求:抗断强度最小值为10 kN/m,具体参看GB/T 17639—2008《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的各项规定。
8)结构底部连接使用的C 形钉,钉生产用料为钢丝,材料直径取值为3 m,在材料外层进行镀锌处理,镀锌层质量最小值为255 g/m2。钢丝整体抗拉性能最小值为1 720 MPa,生产获得的C 形钉拉力性能最小值为2.1 kN。
5 结语
综上所述,堤防设计直接决定着国内水利项目的最终质量。为此,在设计中需遵循设计规范,结合工程实际要求,给出可行的设计方案,逐步增强堤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