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新生代店员
2022-08-11向明
文 向明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我国零售门店的一线员工中,20~40岁人群占比高达80%。其中,20~30岁是门店新入职员工的主要年龄段,占比约50%;其次为30~40岁,约占35%。由此可见,当前国内门店一线员工普遍年轻化,95后、00后群体已逐步成长为零售企业的主力军。
作为职场新人,“后浪”既为职场带来了一股新风,也给管理者带来了烦恼,“代际冲突比人们想象的更富戏剧性和突变性”。其实,认为新生代员工管理困难的管理者最需要“与时俱进”,充分了解新生代员工的职场特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职场,从而掌握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核心,创新管理方式,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升团队效能,增进门店竞争力。
读懂新生代员工的心
得益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计划生育政策,95后、00后群体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父母长辈呵护。这使得他们往往缺少生活压力,对金钱的关注明显降低。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专业是否对口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延续孜孜以求的梦想。否则,哪怕这份工作的工资再高,他们可能也不会感兴趣。
据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00后群体就业选择偏好调研报告》显示,00后非常关注工作带来的个人成长,以及职业与兴趣的匹配程度。有店长表示,新生代员工的特点鲜明,年轻、热情、富有活力,同时情绪主导工作、生活;价值感比生存更重要;个性张扬,不喜欢受拘束;普遍耐心不够,难以坚持等。调查显示,00后希望更加灵活多变的工作节奏,更加追求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注重工作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希望得到更多的工作自主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生代员工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乐意贡献创意点子;但同时也存在不服从权威、情绪不稳定等特质,令管理者感到不适。
与此同时,新生代员工更向往公平的职场环境,看重直接上司的领导风格和品性,以及用人单位的工作氛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杰(化名,男,21岁)在广州的一家眼镜店工作,他向笔者坦言,相比薪金待遇,他更看重领导的品性和工作氛围,无法接受店长动不动就发火。他说,如果店长经常性地为了一点小事就发火,会严重影响其工作的心情,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相对于职场前辈来说,新生代员工更加不能容忍传统的职场管理风格,也更有勇气对不合理的职场规矩说“不”。当前流行的管理模式仍然以威权和管控为特色,注重整齐划一乃至一刀切,很难满足新生代员工的多元化需求。目前,大多数门店的管理体系奉行等级、权威、控制的管理文化,强调尊卑有别和论资排辈,注重员工的言听计从。而95后、0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崇尚平等、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思维,自然与这些传统管理模式难以相容。
其实,不仅中国的95后、00后如此行事,整个东亚的青年一代在思维方式、亚文化、价值观、消费习惯等方面都有共通特性。他们既被认为会“躺平”,也被视为是引发“内卷”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全球都面临Z世代(1995年以后出生的世代)提出的管理挑战。
新生代员工和职场前辈存在明显代沟,如何加强用人单位的代际管理,成为接纳新生代员工并实现青年人才为我所用的关键密钥。面对新生代员工的挑战和要求,店长不仅要为95后、00后去标签化,软化代际冲突,还应淡化权威,强化其角色、规则和边界意识。比如,以退为进,尽可能控制情绪,正视新生代员工的各类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规则意识;换位思考,转变管理理念和创新管理模式,给他们提供更多成长空间。
有效激励新生代员工
对于新生代员工,店长要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完美结合。
※ 温暖关怀,满足情感需求。由于新生代员工比较重视情感,店长可以给予更多的关注,实现情感上的激励。比如员工穿了一件新衣服或者换了发型等,适度赞美两句;对员工每天的工作状态以及完成工作的结果给予适当的点评等。
※ 让员工快乐、主动工作。新生代员工追求有趣的工作,喜欢以组队的形式跟队友协作完成工作。因此,店长可以尝试采取竞争的方式激励员工。比如,对新生代员工进行分组,按周或者月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排名,对销售排名第一的小组进行奖励等。
※ 让员工充分展示自我。新生代员工有想法并且勇于表达,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满足其需求,进而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经常性地了解员工的想法,为其搭建平台。
※ 给员工更多自由的空间。为了满足新生代员工对“自由”的需求,店长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予员工“自由”。比如在工作时间方面,可以采取商量性工作制,在不影响门店经营的情况下,店员之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安排时间。
※ 让员工及时获得同伴的认可。除了领导的价值肯定,同伴的认可也会给年轻员工带来正向引导,激发绩效的倍数增长。具体的激励方式可以是金钱的奖励,也可以设置组织内部的“币”,虚化为游戏金币、点赞、给鲜花、积分等。
※ 让员工给自己设定目标。一般而言,KPI战略分解是从上而下的,对于新生代员工可以在设定员工KPI时,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协同,在战略分解的基础上,增加激励员工参与组织战略制定的动力,由他们参与制定的指标,能够更好地激励他们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