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对NICU 早产儿照护价值的研究
2022-08-11陈俊宁都县人民医院江西宁都342800
陈俊(宁都县人民医院,江西 宁都342800)
随着药物滥用与生育年龄增大,目前临床早产儿发生率已经逐年提高[1]。早产儿发生后会使得母体与围产儿发生较大的风险,因此临床对早产儿已经高度重视,部分早产儿出院后会因家庭护理不当影响患儿发育,对家庭造成较大的影响[2]。 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需在出生后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但无陪护的情况下,忽视了家庭对早产儿的发育影响。 家庭参与式护理主要是在早产儿上建立的护理环境,鼓励家属营造良好的氛围[3],本文将该项护理措施纳入研究。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1 月至12 月收治的NICU 早产儿80 例,按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胎龄195~248(225.65±15.56)d;出生体质量1 100~2 200(1 480.36±400.82)g。 研究组中男21 例、女19 例;胎龄193~257(228.56±13.54)d;出生体质量1 200~2 100(1 510.48±380.46)g。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胎龄27~37周,各项体征平稳;(2)全量胃肠内喂养时间超过2 d;(3)家属知晓本研究。排除标准:(1)创及无创呼吸机治疗者;(2)存在严重缺血缺氧性脑病;(3)无法积极配合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入NICU 后正常陪护,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对呼吸、体温加强监测,积极与家属沟通,家属可通过视频探视早产儿,每周2 次。 在NICU 环境中维持适宜温度, 降低噪音、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 对早产儿进行呼吸管理、合理喂养及预防感染等干预。 研究组实施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1)进入NICU 后,正常监测体征,并记录数据,成立护理小组,专科护士担任组长,负责好宣教工作,并指导学习基本护理知识,了解陪护期间注意事项,及时进行病情观察与急救处理。 (2)家属进入NICU 后,责任护士对家属讲解监护仪器设备使用,并读懂设备数值,引导参与者开始协同护理,展示如何更换尿布及洗澡更衣,积极进行口腔护理。家属需尽快熟悉早产儿各项生活技能,指导早产儿病情检测,并判断患儿体温、呼吸等反应,对于吸氧早产儿需讲解吸氧治疗的意义与目的,及时进行心理疏通,避免家属出现紧张情绪影响操作。 (3)加强与家属的交流,及时解答家属疑问,鼓励家属说出内心想法及护理针对性措施,可针对合理的建议及时参考,完善相关决策。 (4)出院前对家属护理能力进行考核,确保家属具有良好的护理操作技能,并对理论知识进行提问,出院后保持联系,在日常护理期间出现疑问后及时询问解答。
1.3 临床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家属护理情况,通过自制问卷调查,了解家属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4]。(2)记录所有早产儿生长情况,包括平均体重、平均头围、身高,并在出院后2 个月进行随访调查[5]。 (3)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发育指数:≥120 分为优秀,110~119 分为中上,90~109 为中等,80~89 为中下,70~79 分为临界状态,≤69 分为发育缺陷[6]。(4)出院时对家属行护理满意度评估,在早产儿出院当天让家属填写医院自制的护理情况调查表,项目包含人文关怀、操作技术、家属是否获得相应护理知识、服务态度、积极沟通4 个方面,共100 分,≥90 分为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家属护理情况比较 出生时两组家属护理技能、基本护理知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2 个月时,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家属护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家属护理情况比较(±s,分)
护理技能 基本护理知识出生时 出生后2 个月 出生时 出生后2 个月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40 40 t P 65.54±4.74 65.41±4.69 0.123 0.902 84.52±4.05 95.63±3.02 13.908 0.000 66.96±5.75 66.74±5.69 0.172 0.864 85.65±4.54 96.47±3.25 12.256 0.000
2.2 两组早产儿生长情况比较 出生时两组平均体重、头围、身高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2 个月时,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生长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早产儿生长情况比较(±s)
平均体重(g) 平均头围(cm) 身高(cm)出生时 出生后2 个月 出生时 出生后2 个月 出生时 出生后2 个月对照组研究组组别 n 40 40 t P 1381.65±102.76 1384.88±102.43 0.141 0.888 3034.65±211.23 3667.78±210.65 13.423 0.000 25.78±1.45 25.32±1.41 1.438 0.154 30.65±3.36 34.76±2.43 6.269 0.000 50.65±4.76 51.76±4.56 1.065 0.290 64.65±4.23 69.33±4.34 4.884 0.000
2.3 两组早产儿MDI、PDI 指数比较 出生时两组MDI、PDI 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2 个月时,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MDI、PDI 指数比较(±s,分)
表3 两组早产儿MDI、PDI 指数比较(±s,分)
组别 n MDI PDI出生时 出生后2 个月 出生时 出生后2 个月对照组研究组40 40 t P 82.56±7.85 83.42±7.46 0.502 0.617 88.79±10.13 90.46±10.65 0.719 0.475 82.56±7.85 83.42±7.46 0.502 0.617 88.79±10.13 90.46±10.65 0.719 0.475
2.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出院时,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早产儿的出现对一个家庭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临床不仅仅关注早产儿治疗情况,更重点了解早产儿与家庭之间的关系[7]。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有所提升,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升,但在发育生长期间依然承受较大的风险。 NICU已经成为早产儿治疗的重要场所,能给予其良好的生活环境,但出院后会由于护理不当多次入院,使得家庭压力增加,发育受到一定影响[8]。 针对这一现状,临床认为NICU 家庭护理薄弱,使得家属对护理措施并不理想,因此临床开始提出家庭参与护理,为后续护理提供一定基础。
本研究对NICU 早产儿采取了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并通过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早产儿,其干预后家属护理技能、基本护理知识分值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P<0.05),提示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家属操作水平。 常规护理措施干预使早产儿与家属分离,家属没有机会参与护理,致使家属基础护理能力较弱,不能保证早产儿出院后也可获得科学的护理干预,导致早产儿再次住院治疗,从而对早产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开展家庭参与护理能有效改善早产儿出院后的生活环境,降低了院外发病的可能性,在我院开展期间,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向家属讲解相关监护仪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及为家属正确示范如何为早产儿更换衣物、更换尿布、喂奶、抱姿等,并对家属进行考核,保证了护理能力,提高了基本护理知识水平,改善早产儿及其家属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早产儿再次入院率,出院后奠定了延续性的照护[9]。 从早产儿预后情况对比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行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的早产儿,其平均体重、头围、身高均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的早产儿(P<0.05)。 结果提示,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有利于促使早产儿正常发育。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前,对于前期的准备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成立护理小组,积极与早产儿家属沟通并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可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也可获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为后期顺利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了良好氛围。同时,采用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母乳不仅可以为早产儿的发育提供能量,亦可以影响早产儿生命体征,使其处于稳定状态。欠缺母乳喂养会使早产儿出现营养不良、肠胃功能紊乱等情况,致使早产儿体格发育受到限制。 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家庭参与型护理干预不再阻止母婴相处,一方面可以提高母乳喂养频率,另一方面可降低母婴分离对产妇乳房得不到及时吮吸的影响,分泌催乳素,使母乳量增多;除此之外,母婴分隔会增加产妇的负面情绪,致使催乳素分泌减少,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可以让产妇进入NICU,定时了解早产儿情况,缓解产妇负面情绪,促使催乳素分泌增多,进而提升整体母乳喂养水平;产妇亲自喂养亦可以使早产儿溢奶、呛奶的情况减少。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可以保证早产儿获得充足的营养,稳定其生命体征,促进早产儿体格正常发育[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MDI、PDI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果提示,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早产儿智力与运动发育。原因为: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可以让家属在早期陪伴早产儿,并进行适当的接触刺激,提高家属与早产儿间的反应敏感程度,可提升家属对早产儿情绪变化、应激反应的分辨与识别,减少外界对早产儿的刺激,降低对心理发育的不良影响。 同时,早产儿与家属之间的抚摸与触碰,可将早产儿的交感神经兴奋度降低,预防海马结构紊乱的情况出现,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产妇早期使用温柔的语气与早产儿沟通,促使早产儿的听感知觉得以正常发育[11]。除此之外,出院期间开展以家属为中心的护理,促进了家属对角色转变能力,增加了护士与家属的交流机会,确保家属对病情现状获得了解,降低了焦虑抑郁情绪,对护理工作有了足够的了解,对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家属能直观地了解早产儿护理操作,护理人员也能及时纠正护理差错,对出院后护理奠定了基础,相比传统护理更加高效,促进了早产儿智力及心理运动正常发育。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 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早产儿出院后的生活环境,降低了院外发病的可能性,在我院开展期间,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家属培训考核,提高家属护理技能。 家属进入NICU 后,并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学习了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了解了基本的注意事项护理要点,积极观察病情,了解急救措施,一对一进行护理培训,确保家属尽快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能更好地应对突出事件。 同时,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可使家属与早产儿接触,满足家属对孩子的思念与关心,可以观察与详细了解孩子的情况,提高家属参与感,促使早产儿可尽快出院,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最终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NICU 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改善早产儿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增加家属对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住院期间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