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冬奥”时代河北民间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互动实践路径研究

2022-08-11蒋丽尹婷婷

河北画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河北空间

蒋丽 尹婷婷

(唐山师范学院)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民间艺术的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对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如民间石雕、建筑、民歌、戏曲、舞蹈、鼓乐、剪纸、泥塑、皮影、社火、饮食、服饰、庙会等等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历史的“活化石”,其中包含的蓬勃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财富。2018年《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着重强调了民间艺术繁荣对于农村文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河北元素”大放异彩,如蔚县剪纸、打树花、康保霸王鞭、虎头帽;河北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能够从有形的物质层面与无形的精神层面融入乡村建设,促进河北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后冬奥”时代河北民间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互动实践路径研究,在乡村建设中通过民间艺术介入而达到乡村振兴及民间艺术传承的双赢目的。

一、河北民间艺术传承与乡村建设璧合价值与意义

(一)民间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价值

1.繁荣河北乡村文化

舞龙、耍狮、杂技、戏曲不仅是河北民间的传统艺术,更是风靡一时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深受乡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尤其是在乡村传统的庙会、节庆和农闲时节,河北民间艺术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多元价值的影响,电子产品的日益更新逐渐改变了乡村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传统民间艺术演变的文化活动受“土”观念的影响逐渐被抛弃,民间艺术及其演变的文化出现了淡漠化现象。而民间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用其内涵的优秀民族文化滋养乡村人民群众,不仅有利于培养其文化自信,更能促进乡村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2.振兴河北乡村经济

从我国乡村经济的历史演变历程中,可以看出其特点具有主业与副业之分,其中主业是指农业,而副业是指民间艺术产业,主要依托地域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而产生的,为乡村剩余劳动力的利用以及乡村经济的增长作出的巨大共享。例如,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蔚县剪纸艺术为例,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为当地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3.建设河北美丽乡村

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指示一直以来就作用乡村发展的主要核心,其着重强调了乡村振兴要走生态友好、环境优美的建设道路。以产业视角将民间艺术的属性进行定义,其零污染的绿色属性属于朝阳产业,不仅为自然风光增色添彩,还有效推进乡村发展。河北山水秀美,民风淳朴,在长期历史社会发展中涌现出许多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间艺术,为河北美丽乡村发展增奇添彩。

(二)乡村建设融合民间艺术的意义

1.有效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文化

现阶段,民间艺术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民间艺术在剧烈的演变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减少,甚至逐渐消失,这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巨大损失。因此,以市场经济效益为导向,通过产业化可以有效释放经济功能,充分发挥动态保护作用,使其重新融入人民生活,增强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是现阶段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

2.有效提升民间文化内涵和竞争力

文创和科技在民间艺术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民间艺术的内涵和竞争力。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对于文创和科技融入民间艺术的手段与方式较为落后,而其他国家展示出来的我国民间艺术文化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因此,在民间艺术中融入文创和科技,对其内涵、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3.有效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受到了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现阶段城镇化趋势日益增长的形式下,乡村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忽视了“乡愁”,导致民间艺术与乡土文化的丢失。民间艺术文化诞生于乡村社会,与乡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乡村建设融合民间艺术,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并使其建设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二、河北民间艺术资源与介入乡村建设的现状审视

(一)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

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河北省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在长期历史中孕育出了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且大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如曲阳石雕、吴桥杂技,以精湛的技艺闻名中外。通过对河北省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统计,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中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把民间艺术概括为人们在劳动实践中自发创造并广泛流传的一切艺术形式的总和,其类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技艺和民俗相互重合。并针对上述民间艺术资源介入乡村建设的现状进行审视。

(二)河北民间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现状

1.空间公共性丧失

现阶段,河北乡村建设主要参照西方乡村进行建设,通过对广场、服务中心、公园、书店、商店、茶室等城市空间的功能引入,形成的新乡村公共空间。但是其在乡村的实际应用中,缺乏乡村群众的实际需求调查,与乡村群众生活习惯所形成的非正式空间产生冲突,呈现多元化、娱乐化、商业化交织的无序混杂状态。

2.设施缺乏灵活性

从设施情况来看,目前民间艺术设施存在功能单一、实用性较低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季节性和周期性影响,公共空间和设施仅在旅游旺季期间盛行一时,之后就会长期闲置。另一方面,不同人群的日常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设施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其多功能性,出现了与环境不适应性的现象,在具体应用中出现闲置现象。

3.风貌同质化严重

在以消费为导向的消费社会中,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形象游戏被过度开发,过度的视觉刺激形成了另一个社会场景,即千村一面。对于已经进行商业化的古村落、乡村,其进行改造的部分与村落本身环境存在巨大的文化鸿沟,同时,部分乡村空间存在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的情况,村民与游客的关系被视为彼此的景观,外来文化的引进和所涉及的文化同化之间产生矛盾。

4.服务主体不明确

河北民间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主体为多元化属性,而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诉求,进而导致其服务主体不明确。服务主体的不明确性导致建设出现差异化现象,尤其在公共空间方面现象更加突出,其功能与方向不能满足各主体的实际需求。例如,在乡村旅游旺季,其公共空间多被商业占用,虽然满足游客的精神消费,但与原住民生活相排斥。

三、“后冬奥”时代河北民间艺术传承与乡村建设的互动实践路径

北京冬奥会下河北元素大放异彩,为河北民间艺术传承与乡村建设的互动实践路径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基于此,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理论AGI框架,构建“234”互动实践路径,在乡村建设中通过民间艺术介入而达到乡村振兴及民间艺术传承的双赢目的。

图1 “后冬奥”时代河北民间艺术传承与乡村建设的“234”互动实践路径

(一)顶端机制保障:民间艺术介入乡建的运行机制

1.完善乡土文化教育机制

首先,建设乡村乡土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体系,通过优化乡村教育顶层设计、均衡乡村教育资源配置、健全乡村教育督导机制等措施,促进乡村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同时开设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相关课程,提高民间美术传承人的乡土文化素养。其次,深入挖掘和开发优秀乡土文化,乡村教育应深植于优秀乡土文化,深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强大作用;不仅要进行技术或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挖掘、开发和激活优秀乡土文化因素,传承和接续乡土文明精神,塑造新时代文明乡村乡风。

2.建立艺术介入创新机制

首先,组织与自组织的多主体介入管理。鼓励村民寻找生活元素,挖掘当地的历史故事元素和地域文化产物,进行创作构思,形成一种“构思-反馈-构思”的循环系统。其次,积极舆论引导与严格的执法保障。为民间艺术的积极发展培育社会土壤,通过舆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重视并欣赏;同时明确管理部门自身职能边界,规范执法部门的行为,更有针对性地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中端空间规划:民间艺术在乡村公共空间介入

1.在点状空间的介入

点状空间是村民聚集、分散、交流和休息的主要空间。在乡村的空间位置上比较突出,容易形成视觉焦点,如乡村中的牌坊、古树、桥梁或有标志性的空间节点。在功能上点状空间要起到视觉聚焦的作用,形成人群聚集的视线引导,增强公共空间的聚集效果;点状空间也是村内重要的交通节点,承载着村内交通枢纽的功能,是村民必经的地方;点状空间需要体现了乡村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如乡村入口处的牌楼,是对外展示乡村形象的集中体现,通过民间艺术的介入,体现村落的地域特色。

2.在线状空间的介入

线性空间是整个乡村系统的骨架,是连接点状、面状空间的“纽带”。通过线状空间可以其他空间串联,形成完整的农村公共空间体系。线性空间以公路、街巷为主,承载着乡村人们交通所需,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是乡村群众重要的公共生活平台,也是村民休息、交流的主要场所。通过将民间艺术融入其中,凸显乡村线状空间。

3.在面状空间的介入

面状空间是乡村公共空间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代表了乡村内一定的“区域范围”,但这种“区域范围”更多是一种心理感受,其实体边界的划分并不明确。乡村中的面状空间主要由小型广场、公园等组成,是村落居民的主要休憩空间。通过将民间艺术融入其中,凸显乡村面状空间。

(三)底端建筑设计:民间艺术与乡村建筑设计融合

1.景观设施中融入

通过对河北民间艺术元素进行提炼,利用合适的材料在景观设施中应用,同时借助景观设施进行立体化和可视化塑造。例如,选用河北民间常用的幸福、长寿、吉祥等传统图案,通过镂空艺术手法设计系列图案,并将这些图案应用于景观设施中,使其成为连接景观环境的主线,使民间艺术作品走向群众。

2.传统建筑中融入

河北民间艺术融入传统建筑主要采用直接应用与改造应用两种方面。在直接应用方面,河北民间建筑主要以四合院形式进行呈现,可以在四合院内门窗、砖雕、门墩等装饰中应用民间艺术。在改造应用方面,可以提取河北民间艺术元素,如将河北民间艺术剪纸、皮影等元素通过彩绘的形式进行传统建筑墙面设计,彰显民间艺术文化。

3.地面铺装中融入

地面铺装作为与人距离最为贴近的乡村建筑,河北民间艺术在其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装饰空间环境,还可以烘托氛围。例如,将蔚县剪纸、辛集农民画、唐山皮影等代表性河北民间艺术纹样进行概括,提取线稿按照形式美的规则重新设计,通过鹅卵石、瓷砖、青石板等材料表现出来,传达美好与和平的含义。

4.乡村色彩中融入

河北民间艺术中的色彩大多数以红、绿、黄、紫四色呈现,充分表达了其人民群众的情感。在地面铺装方面,将民间艺术中高纯度的颜色应用于乡村健身区域,营造局部环境氛围,可以有效吸引乡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全民健身和阳光运动的发展。在传统建筑方面,通过将民间艺术色彩应用于墙面、屋顶、门窗等地区,有效促进民间艺术的大众识别度与建筑形象。在景观设施方面,将河北民间艺术色彩以高明度的色彩搭配,提高景观设施识别度,使景观设施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活力。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河北空间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民间艺术篇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传承·民间艺术
孙婷婷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