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后黄河图像概述

2022-08-11赵晨烨

河北画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东渡建国中国画

赵晨烨

(西安美术学院)

建国后黄河图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更凝聚着华夏大地上的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希冀。它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源泉所在。黄河图像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诚如周韶华所言:“在对黄河的考察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坚毅勇敢拼搏和创造历史的不折不挠的精神,并想借此以打开山水画与时代精神契合的通道,力图从历史的纵深、从对生活丰富体验中开掘时代精神。”[1]精神、时代、作品构成“三位一体”的交融状态,以视觉图像的方式为人民群众带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建国后黄河主题美术创作主要从三个视角,再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首先,从黄河治理建设视角,以视觉图像的形式再现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塑造人民不畏艰险、拼搏奋斗的精神新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其次,从人民军队英勇奋战渡黄河的革命气魄视角,表达出中华民族在黄河母亲河的哺育下,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革命气魄。最后,从黄河儿女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视角,充分表达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人民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风貌。通过这三个视角展现出,黄河主题美术创作在二维视觉图像中将民族精神融入作品,以视觉图像的叙事形式呈现出十足的中国气派,对国家的发展及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黄河作为民族象征物的起源

我国历史上有关黄河最早的记载是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战国时期魏国人士托名大禹著作《尚书·禹贡》曾有夏禹“导河积石”的记载。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氾论训》里记载“赤地三年而不绝流,泽及百里而润草木者,唯江、河也:是以天子秩而祭之。”“河”便是“黄河”。战国时期河水开始浑浊,西汉时期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称“浊河”或“黄河”,至唐代固定其名为“黄河”。关于黄河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没有明确记载,对它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黄河的基本特点方面:首先,黄河蜿蜒逶迤。唐代卢纶《送郭判官赴振武》中写道:“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描述了黄河的蜿蜒。其次,黄河的长度。唐代李白《公无渡河》中写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展现了“西来”黄河的一泻千里之势。最后,黄河的混浊。王安石《黄河》诗中写道:“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形容黄河水不论清澈还是浑浊总是滚滚向前流不停息。

绘画作品中最早描绘黄河的作品是南宋马远《十二水图》之“黄河逆流”以粗重线条勾绘出水势地汹涌澎湃,激起浪花作奔涌逆流之势。《黄流巨津图》是明代陈洪绶描绘黄河的经典作品,画面上黄河浊浪排空,帆船破浪行。衡宇依山傍水隐现在苍翠竹林间。清代佚名《黄河督运图·奉旨荣任图》是记录清朝康乾年间黄河漕运经济、商贸及民俗盛况的画作品。早期作品以表现黄河水流的汹涌、黄河景象为主,未出现将黄河和民族精神相关联的表达。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之前黄河没有明确赋予民族精神的意义,直到1910年帝召《黄河》诗句中写到“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2]即民族志发源于黄河流域的认识观念产生。顾颉刚1945年在《黄河流域与中国古代文明》曾言:“据地质学家的研究,中国文化的产生与黄河有着密切的关系。”[3]为“有了黄河才有了中国文化”夯实了黄河与中国文化的理论根基。将黄河象征民族精神首次提出是1939年现代诗人光未然《黄河颂》“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4]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抗战时期大背景相结合歌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抒发了中华儿女奋力抗战的决心和披荆斩棘的勇气。

二、建国后黄河水利建设主题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中水利工程项目仅此一项可见其重要性,在新中国水利工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952年10月30日,国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愿也体现了党对人民的关怀。

美术工作者以视觉图像的表现形式,再现了建国初期黄河治理建设的成就,塑造人民不畏艰险、拼搏奋斗的精神新风貌。以吴作人为代表的美术工作者扎根基层,深入生活奔赴黄河三门峡水利项目工地考察写生,创作出一批表达建国初期黄河治理建设的经典作品。其中吴作人与谢瑞阶分别以油画和中国画的形式描绘建国初期人民对黄河水利建设的热情。吴作人创作了油画《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1955-1956)、油画《黄河三门峡工程队宿营处》(1959)、油画《黄河三门峡大坝(之二)》(1959-1960)、木板油画《人定胜天——黄河三门峡组画之二》(1959)等,其中《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以晨光薄雾中黄河建设为主题。整个画面营造出在晨光下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和征服自然的奋斗精神。因此,作品表现的是一条即将被新中国征服的黄河,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谢瑞阶在黄河水利建设主题创作中,站在时代的高度将黄河水利工程建设和黄河厚重的文化相关联,以视觉图像的形式讴歌时代,凝心聚力、振奋人心。正如谢瑞阶所言“我在选择题材上有两条:一是对整个民族和四化建设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二是我所理解和熟悉的。我们画画不是为了个人出奇制胜,而应该是为了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培养人们的心灵美。”[5]中国画《大河上下浩浩长春》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是建国后黄河图像中的永恒经典。作品再现了黄河母亲河的壮丽,又表现出在党的领导下集人民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功伟绩。中国画《黄河在前进》(1973)取景辽阔恢宏,黄河水气势磅礴,象征着中华民族坚贞的性格,再现了建国后国家对黄河水患治理取得的成就。同时暗含着画家对祖国的热爱,对建设者的尊敬。谢瑞阶用画笔为黄河写貌传神,主张笔墨中揉西方绘画焦点透视与明暗处理等技法,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笔触糅相融合。以“面”代“线”强化黄河水的体积,采用大面积的黄河水来表达奔腾澎湃、浪击千石百折不屈的刚烈性格。将黄河的形、性、神以图像视觉的形式再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三、人民军队英勇奋战渡黄河的革命气魄

建国后美术工作者用视觉图像的方式再现了,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历程中,三次渡黄河的历史时刻。这三次渡黄河将中国共产党和黄河联系在一起。黄河附属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是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历史的佐正。

黄河图像中渡黄河主题以视觉图像的形式表达出中华民族在黄河的哺育下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革命气魄,以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表现人民军队英勇奋战渡黄河的代表作品有钟涵油画《东渡黄河》(1978)、艾中信油画《东渡黄河》(1959)和《夜渡黄河》(1961)、石鲁中国画《东渡》(1964)、冯远中国画《保卫黄河》(1984)、杨力舟与王迎春《黄河在咆哮》等。

钟涵油画《东渡黄河》和石鲁中国画《东渡》表现了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带领部队在陕西佳县和吴堡县交界的川口村,东渡黄河的历史题材。钟涵油画《东渡黄河》黄河水的造型手法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再现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与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象征着中华民族超越千难万险,胜利终将属于人民。正如毛泽东曾言:“这就是我们民族精神!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6]石鲁中国画《东渡》描绘了在惊涛骇浪的黄河水面上,毛主席乘渡船东渡黄河的情景。展现出主席与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气度。石鲁的《东渡》和钟涵的《东渡黄河》取同一题材,但石鲁对船夫身躯刻画更为精细,圆转豪放的色墨刻画出船夫肌肉的起伏和质感,船夫夸张的姿态增加了画面的动感,突显出在主席的领导下人民不畏艰险拼搏进取的精神。以中国画的形式语言突显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渊博的艺术涵养,对时代图像绘画语言的探索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艾中信油画《夜渡黄河》(1961)以1947年刘邓大军渡黄河时的情景为表现内容。表现出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黄河题材中佐证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事业的经典作品。

四、黄河儿女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美术创作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7][8]在黄河图像中黄河儿女形象表现出明确的象征意义,即黄土地上的人民勇敢团结的奋斗精神。代表作品有:陈逸飞油画《黄河颂》(1972)、陈忠志中国画《黄河儿女》(1977)、崔振宽中国画《黄河赞歌》(1981)、石鲁中国画《黄河船夫》(1964年)、尚扬油画《爷爷的河》(1983)、杨晓阳国画《黄河艄公》(1983)和《黄河的歌》(1983)、何鄂雕塑《黄河母亲》(1986)、刘文西国画《湾湾黄河滩》(1994)与《黄河子孙》《黄河汉子》(2004)、潘鹤浮雕《黄河在咆哮》(2002)、詹建俊油画《黄河大合唱》(2009)等。其中何鄂雕塑《黄河母亲》造型具有典型东方女性所具有朴实、端庄、善良的内涵美。母亲的目光注视着孩子,表现出“黄河母亲”的博爱。孩子的目光投向远方,暗示出中华民族辉煌的未来。该雕塑坐落于黄河滚滚激流之畔,更加突出了“黄河母亲”主题。刘文西《黄河子孙》以群式的构图艺术,再现祖孙三代黄河船夫形象。通过他们各自特有的外在形象特征,展现出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变迁。充分地表达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翻身做主人新时代黄河儿女精神状态。突出黄河岸边陕北人民用最艰苦的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正如画家所言“我看到船工们在逆流中拉纤,拼搏在激流险滩,再次激起我对黄河船夫的崇拜。”黄河博大雄浑壮美,塑造了华夏儿女勇敢团结的拼搏奋进精神。

建国后黄河主题美术创作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为根本方向,创作出一批以表现黄河儿女拼搏奋进为主题的经典作品。为传播民族精神提供了视觉图像化的艺术史料,也为建国后黄河主题美术创作谱写了时代图像新篇章。

图1 何鄂《黄河母亲》雕塑1986年

图2 刘文西《黄河子孙》中国画2004年

五、结语

建国后美术工作者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领下,融合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以黄河为题材从黄河的治理建设,英勇奋战渡黄河的革命气魄及建国后黄河儿女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三个视角,将黄河的“形”、“性”、“神”以视觉图像的形式塑造中华民族坚贞的性格、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探源开掘伟大复兴的时代精神。美术创作在当代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向就是,要充分反映国家气派和民族精神。黄河图像正是以此为指向,展现人民群众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现人民军队英勇奋战渡黄河的革命气魄,展现建国后黄河治理建设的伟大成就。只有这样的美术作品才具有感染和鼓舞作用,才能被时代所接受。

简言之,建国后黄河图像,以黄河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迈入新时代我们更应该用画笔讲好黄河故事,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坚守中国美学思想体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从历史的纵向视角开掘时代精神,追寻历史和新时代的契合点,创新黄河图像的表达方式。发扬黄河巨浪翻滚咆哮如雷般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其迸发出时代价值。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东渡建国中国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东渡黄河》
My School Life
东渡西游:回首百年留学潮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远方》中国画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穿越沧海 光照天宇——听原创歌剧《鉴真东渡》国内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