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55~65岁公职人员健康体适能状况及评价
2022-08-11梁玉婵吴育波栾军李佩芹徐锋鹏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逐渐延长,国家和社会的人口结构也向老龄化进程,养老问题日趋严峻。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如何帮助中老年人改善体质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运动管理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对55~65岁公职人员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试,并出具运动处方指导其科学健身,现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其体质健康状况,为该群体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为世界领先的物流设备制造与集成巨头,德马泰克是如何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又将如何依托凯傲集团,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我们请德马泰克国际业务首席执行官慕思捷先生来谈一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为广州市55~65岁公职人员人群健康体适能状况,测试对象为55~65岁公职人员。参与人数总共有1 125人(男721人,女404 人),平 均 年 龄(57.32±3.12)岁,根 据 年 龄和性别分为男性Ⅰ组(<60岁,585人)、男性Ⅱ组(60~65岁,136人)、女性Ⅰ组(<60岁,316人)和女性Ⅱ组(60~65岁,88人)共4组。因642人(57.06%)无法完成心肺功能测试,所以最大摄氧量指标最终纳入统计的人数为483人(男性390人,女性93人,其中男性Ⅰ组348人、男性Ⅱ组42人,女性Ⅰ组82人、女性Ⅱ组11人)。本研究已经广州市干部健康管理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准文号:K2022-05)。
结合上级公司考核及辽宁市场特点,辽宁销售润滑油分公司率先在省级公司中推行多维度车用油绩效考核,即从销售车润、车辅及高端油品三方面按3%、2%、1%权重对所属地市公司进行精细化考核,引导各地市公司优化产品销售结构,向厚利品种和中高端品种争份额、要效益,确保车润及高端汽机油销量继续领跑全国。通过细化考核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55~65岁;通过中文版体力活动准备问卷(PAR-Q)
筛查;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基本的运动能力;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运动测试的禁忌证者
。
1.3 研究方法
1.3.1 体适能测定 测试内容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肪率、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最大摄氧量等。评估系统为北京奥美健康体适能测评系统(医疗科研版)(国产,M600)。其中体脂肪率采用百利达(日本,MC-980MA)身体成分分析仪;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采用恒康佳业(国产,HK6000系列)测量;最大摄氧量采用功率自行车(德国,Ergosana XC-1000)YMCA递增负荷改良方案间接推算
,该方案为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推行的经典方案,引入中国后由于负荷较大,不适合中国人群,改良后比较适合在国内推广。具体方案为先持续2 min无负荷骑行,接着持续3 min功率为25瓦特的低负荷骑行,然后根据最后1 min心率决定接下来的负荷强度,再逐级递增。在该方案中,要求受试者在结束前至少2 个阶段内,心率达到≥110次/min。在达到连续2个阶段心率≥110次/min的情况下,若受试者无异常反应或要求停止,在心率≤85%最大心率的前提下,则应鼓励受试者继续按方案进行递增负荷踏车。根据负荷、BMI计算出梅脱值,再换算成耗氧量。最后利用多点回归方程计算出最大摄氧量。测试前进行运动风险筛查分级,低危人群采用心率监测方式(美国,Mio Alpha),中高危人群采用心电血压监护方式,所用仪器分别为十二导联运动心电工作站(美国,DMS)及运动血压监护仪(美国,SunTech Tango M2)。
1.3.2 评 价 方 法 BMI <18.5 kg/m
为 过 轻,18.5 kg/m
≤BMI <24 kg/m
为 正 常,24 kg/m
≤BMI<28 kg/m
为超重,BMI≥28 kg/m
为肥胖
;体脂肪率由百利达MC-980MA身体成分分析仪自动评价,分别以过低、标准、脂肪过高和肥胖表示;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选择反应时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
,分别以不达标(差、稍差)和达标(中等、良好和优秀)表示,未完成的项目不计入汇总统计;最大摄氧量参照《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
,分别以不达标(差、稍差)和达标(中等、良好和优秀)表示,未完成测试的不计入汇总统计。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如同字面意思,是指将课堂时间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由老师讲授知识,后半部分由学生讨论吸收,互相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时间思考,实现学习水平的提高.“对分课堂”第一阶段要求教师做到掌控整节课的节奏,对大概的知识框架,重难点的关键点指明说明,但不覆盖过多细节,让学生自己思考,在讨论和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轮廓.第二阶段以老师教学为主体,从头到尾串讲细讲,结合教材串联知识点,对学生第一阶段发现的问题做出解答.第三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的实践.学生可以梳理学习笔记,完成课后练习,自发开展课外实践,让学习始终充满活力.
2.2 女性健康体适能指标组间比较 女性Ⅱ组除了体脂肪率和选择反应时以外,各项指标均数不同程度低于Ⅰ组。其中握力和闭眼单脚站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0.01),提示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适能各指标数值下降,见表2。
2.4 男性和女性体适能指标评价 男性Ⅰ组和男性Ⅱ组坐位体前屈的达标比例比较低,分别为39.83%、41.18%,说明老年男性公职人员的柔韧性素质偏低。其他4个指标达标比例均超过了60%,其中选择反应时的达标比例最高,分别为93.16%、100%,其次是最大摄氧量,分别为85.06%、83.33%,说明广州老年男性神经肌肉协调能力比较好。女性各指标中,女性Ⅰ组和女性Ⅱ组握力达标比例最低,分别为57.91%、62.50%,说明老年女性肌肉力量较差;两组的最大摄氧量和选择反应时的达标率较高,说明老年女性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和有氧耐力比较好。女性Ⅱ组最大摄氧量的达标比例(100%)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83.33%),这可能与女性Ⅱ组的样本量较少有关,见表4。
2.1 男性健康体适能指标组间比较 男性Ⅰ组BMI和体脂肪率均显著高于男性Ⅱ组(
<0.01),可能与男性Ⅰ组尚未退休,工作应酬比较多,未注意控制饮食有关。除了选择反应时以外,男性Ⅱ组各项体适能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男性Ⅰ组,其中握力、闭眼单脚站立指标明显小于Ⅰ组(
<0.05),显示随着年龄增加体适能各指标数值下降,见表1。
2 结果
2.3 男性和女性BMI、体脂肪率结果评价 BMI正常率最高的为女性Ⅱ组(61.71%),其次为女性Ⅰ组(61.36%),男性Ⅰ组最差,为39.66%。同性别组间比较男性Ⅰ组(39.66%)BMI正常的比例低于男性Ⅱ组(53.68%),超重和肥胖比例均高于男性Ⅱ组,说明男性Ⅰ组的BMI和体脂状况较差。体脂肪率在标准范围内比例最高的为女性Ⅱ组(76.14%),其次为男性Ⅱ组(75.74%),最差仍为男性Ⅰ组(55.04%)。BMI超标和体脂肪率超标比例最多的是男性Ⅰ组,说明男性Ⅰ组身体健康需要密切关注。另外女性Ⅰ组的体脂肪率超标比例在4组中排名第2,也值得关注。女性BMI正常的比例高于男性,可能与男性应酬多、饮食未有控制有关,见表3。
(1)创设问题情境阶段.首先由教师设计探索的主题,提出问题,并且提供一些导语和适当的提示[5];由学生切实体验问题情境,初步确定该做什么,怎么做;网络主要提供一个资源库,方便教师展示和学生搜寻相关的资料,同时给师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供交互平台.
本研究结果表明,B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TBILI水平、IBILI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第4、7天,B组患儿TBILI水平和IBILI 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研究中以新生儿黄疸病情轻重程度作为因变量,将胎龄、胎儿出生时体质量、头颅血肿、喂养方式、开奶时间、母婴血型不合作为回归性分析的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而开奶时间、母子血型不合、喂养方式是新生儿黄疸病情严重程度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
1.3.3 质量控制 由12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人员开展具体测量工作,测试结束后由质量管理专员对数据进行核对,剔除无效、重复数据,确保数据有效可靠。
3 讨论
健康体适能概念衍生于体适能,该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目前比较通用且认可度较高的定义是:指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劳,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可以较好地反映老年人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
,是评价健康的重要指标
。健康体适能内容包括了心肺适能、肌肉适能、身体成分以及柔韧性等。研究认为,合理的体质量对于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而BMI是被用于判断肥胖及营养程度的常用指标,虽具有一定争议和局限性
,但是因其简单方便,仍被广泛使用。相对于BMI,体脂肪率为全身脂肪占自身体质量的百分比,更能反映个体的肥胖程度。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显示,老年人的超重(41.7%)和肥胖(16.7%)比例不同程度高于本研究,曾炎河等人
对福建地区老年人肥胖状况调查研究显示,11 203名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男性5 224例BMI(24.33±3.21)kg/m
,超重者占53.45%,肥胖者占8.27%;女性5 979例,BMI(24.34±3.26)kg/m
,1 570例超重者占26.30%,肥胖者占18.92%。陆新建
对上海浦东泥城社区55~65岁人群的研究中,BMI超重占44.8%,肥胖占16.8%,李裕全等人
研究结果显示,60~69岁男性和女性的BMI分别为(26.5±3.0)kg/m
、(27.2±3.2)kg/m
。另外,BMI超重或肥胖的男性多于女性,但BMI正常的比例则女性多于男性,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类似
,可见中老年人的超重或肥胖较为普遍,需引起关注。男性Ⅰ组BMI和体脂肪率均显著高于Ⅱ组,Ⅰ组的年龄阶段尚未退休,可能原因与工作繁忙、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之缺乏锻炼有关,而Ⅱ组为退休人士,可能更加注重身体锻炼、控制饮食,所以体型保持较Ⅰ组好。
握力是评估上肢力量的重要指标
,与肌肉功能、肌肉质量、营养状况、神经- 肌肉支配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发现老年人握力减少与不良结果有关
。肌肉质量通常在25~30岁后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肌肉横截面积的变小,Ⅱ组握力下降说明随着年龄增加肌肉力量下降,因此,中老年人群应该合理地进行抗阻训练以延缓肌肉量丢失
。
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变短,说明前庭器官等机能下降,跌倒风险增加,身体对平衡丧失的纠正机制主要取决于骨骼肌的力量,这种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此外老年人预防跌倒还需要从柔韧、平衡和反应等多个维度介入。研究表明
,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减少运动时肌肉损伤、预防腰痛以及缓解肌肉酸痛等,而良好的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起着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的平衡和反应能力较好,但男性柔韧性和女性握力较低,鉴于以上,建议退休人士(Ⅱ组)加强肌肉力量、平衡和柔韧方面的锻炼。
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极量运动时的最大氧耗能力,能反映人体有氧能力,是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健康体适能重要的因素,2016年12月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把心肺功能列为继呼吸、体温、脉搏及血压以外的第五大“临床生命体征”
,已被证明是全因和疾病特异性死亡率的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且与性别和种族无关
。四组数据比较发现,最大摄氧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且同年龄组男性略高于女性,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YMCA功率自行车方案为递增负荷运动试验,对被测试者的下肢肌肉耐力有一定要求,本研究中有642人(57.06%)因未能完成该项测试(多数是因为主观疲劳中止测试),所以最终纳入统计的人数为483人,说明该测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在于下肢肌力(肌耐力),也侧面反映了有相当比例的人存在下肢肌力(肌耐力)不足,除了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外,还需有针对性的进行下肢锻炼。
4 结论
本研究展示了广州市55~65岁公职人员人群的健康体适能现状,主要存在握力不足、柔韧性稍差,以及男性BMI超标现象。应鼓励老年人定期进行体适能测试,并根据测评结果全面性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运动;明确运动中注意事项,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肌肉力量、有氧能力,改善肥胖体型及柔韧性,更好地提高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有以下局限:本研究的群体主要为广州市临近退休或离退休公职人员,与普通社区人群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没有采用随机抽样进行测评,各组间的样本总量相差较大,对统计分析可能存在一定影响。
[1] HEYDARI P,GHIASVAND F,VARMAZYAR S.The role of anthropometrics in predicting the maximum oxygen consumption in emergency medicine students [J].Work,2022,71 (1):255-261.
[2] S EMPER H,KUHNELT P,SEIPP P.[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Step by Step][J].Dtsch Med Wochenschr,2019,144(1):39-45.
[3] 徐峻华.一种心肺功能的运动测试方案和计算方法:201610209834.2[P].2017-10-24.
[4] WEIR C B,JAN A.BMI Classification Percentile And Cut Off Points[M].StatPearls Publishing,Treasure Island(FL),2021.
[5] 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6]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十版[M].王正珍,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
[7] CASPERSEN C J,POWELL K E,CHRISTENSON G M.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J].Public Health Rep,1985,100(2):126-131.
[8] 邱恒,许军,刘倩,等.广州市城镇老年人健康体适能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3):476-481.
[9] 赖晓红,许洋洋,陈谦.生活方式对城区老年人群健康体适能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6):107-110.
[10] WIJAYATUNGA N N,DHURANDHAR E J.Normal weight obesity and unaddresse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risk—a narrativ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21,45(10):2141-2155.
[11] PAYNE M E,PORTER STARR K N,ORENDUFF M,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in Older Adults with Obesity and Frailty:Associations with a Weight Loss Intervention [J].The journal of nutrition,health & aging,2018,22(10):1259-1265.
[12] WILLIAMSON K,NIMEGEER A,LEAN M.Rising prevalence of BMI ≥40 kg/m
:A high‐demand epidemic needing better documentation[J].Obesity reviews,2020,21(4):e12986.
[13] DONINI L M,PINTO A,GIUSTI A M,et al.Obesity or BMI paradox? Beneath the tip of the iceberg[J].Frontiers in Nutrition,2020,7:53.
[14]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 (2021-12-30) [2022-02-25].https://www.ciss.cn/tzgg/info/2021/32030.html.
[15] 曾炎河,方晓燕,阮兢.福建地区65 岁以上老年肥胖流行现状及与高血压关系[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1,32(2):113-116.
[16] 陆新建.上海浦东泥城社区55 ~65 岁人群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调查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4):61-62.
[17] 李裕全,程艳.老年人身体形态与功能性体适能健康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437-4439.
[18] CHEN X,CUI J,ZHANG Y,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MI and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20,20(1):1-7.
[19] BOHANNON R W.Grip Strength:An Indispensable Biomarker For Older Adults[J].Clin Interv Aging,2019,14:1681-1691.
[20] 吴志建,王竹影,郑贺.基于等时替代的久坐行为、身体活动与老年人身体成分和握力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3):94-103.
[21] 杨佳佳,程光文,李正宏,等.老年人握力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2):206-210.
[22] GUTI RREZ-HERMOSILLO H,DE LE N-GONZ LEZ E D,MEDINA-CH VEZ J H,et al.Hand grip strength and early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 [J].Archives of Osteoporosis,2020,15(1):1-6.
[23] LAVIN K M,ROBERTS B M,FRY C S,et al.The Importance of Resistance Exercise Training to Combat Neuromuscular Aging[J].Physiology,2019,34(2):112-122.
[24] MOTALEBI S A,CHEONG L S,IRANAGH J A,et al.Effect of low-cost resistance training on lower-limb strength and balance in institutionalized seniors[J].Experimental aging research,2018,44(1):48-61.
[25] 李家蕤,杨雅雯,VAN DILLEN L.运动技能训练和力量结合柔韧性训练对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对比[J].中国康复,2021,36(11):689.
[26] 朱为模.运动处方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体育科研,2020,41(1):1-18.
[27] ROSS R,BLAIR S N,ARENA R,et al.Importance of assessing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clinical practice:a case for fitness as a clinical vital sign: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Circulation,2016,134 (24):e653-e699.
[28] STRASSER B,BURTSCHER M.Survival of the fittest:VO
max,a key predictor of longevity?[J].Front Biosci(Landmark Ed),2018,23(8):1505-1516.
[29] VAN DER STEEG G E,TAKKEN T.Reference values for maximum oxygen uptake relative to body mass in Dutch/Flemish subjects aged 6-65 years:the LowLands Fitness Registry[J].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21,121(4):1189-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