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降温仪持续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体温的影响*
2022-08-10林燕
林 燕
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 赣州 341410
颅脑损伤是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患,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属于较为严重的脑损伤类型,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导致肠道血供不足等一些列并发症发生,大多数患者由于职业原因发生高空跌落或外物撞伤,产生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发展快,典型症状为昏迷伴意识丧失,致残率高,严重时颅内压升高可致死亡[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昏迷时间长,可出现尿路感染、高热等情况。其中,高热由于脑外伤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出现中枢性高热反应,不仅加重脑水肿,还致使颅内压增高,若体温处于40℃以上,脑部会停止代谢,对其神经功能也有不同程度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基本功能受损后仍有部分不完整结构神经元存在,积极干预对改善神经元有良好效果,因此,针对这类患者提高其存活率和加快预后恢复是治疗主要目的。以往临床常通过药物联合物理降温治疗,包括冰块、冰帽、冰袋等,可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由于温度不可控等因素,患者体温也不能完全稳定[2]。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颅脑降温仪也逐渐应用于颅脑重伤患者中。颅脑降温仪使用亚低温治疗原理使患者体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不仅能迅速降低体温达到降压效果,还可对患者脑神经系统起到抑制作用,降低患者预后伤残率[3]。本研究旨在探究颅脑降温仪持续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体温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降温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6~50岁,平均年龄(45.65±3.18)岁,损伤类型为脑挫裂伤13例,硬膜外血肿6例,颅内血肿7例,脑干损伤4例。联合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6~50岁,平均年龄(45.12±3.46)岁,损伤类型为脑挫裂伤14例,硬膜外血肿6例,颅内血肿6例,脑干损伤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等上述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1)受伤到院时间均≤6 h。(2)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7 d内死亡。(2)伴心、脑等重大器官疾病。(3)严重精神障碍。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抗感染、止血、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常规组采用冰袋、冰帽等常规降温治疗。入院后为患者佩戴冰袋或冰帽,视患者情况将冰袋与冰帽中加入碎冰块,将患者头颈部抬至合适高度、双耳包裹以防冻伤,使冰袋和冰帽覆盖患者体表大血管(如腋下、颈部等)处。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颅脑降温仪,使用YYM-1颅脑降温仪与医用冰毯持续降温,具体操作如下:(1)将冰帽与冰毯与传感器相连接,检查水位。(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机温和水温,设置体温下限预警值。(3)将体温传感器置于患者腋下,使患者头部处于亚低温状态,并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内、治疗3 d、治疗7 d时的颅内压和体温。(2)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变化,评分范围为≤8为优,9~12为一般,≥13为差。(3)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颅内压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24 h内、治疗3 d、治疗7 d后颅内压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颅内压情况(±s) mmHg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颅内压情况(±s) mmHg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常规组(n=44)联合组(n=44)t值P值治疗前25.61±4.11 25.52±4.34 0.082 0.935治疗24 h内24.44±4.01 21.28±3.71 3.168 0.002治疗3 d 23.94±3.82 17.68±3.65 6.490 0治疗7 d 20.51±3.63 14.84±3.12 6.488 0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体温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24 h内、治疗3 d、治疗7 d后体温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体温情况(±s) ℃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体温情况(±s) ℃
组别常规组(n=44)联合组(n=44)t值P值治疗前38.25±0.45 38.35±0.43 0.880 0.383治疗24 h内37.76±0.07 37.51±0.34 3.945 0治疗3 d 36.54±0.71 36.26±0.12 2.130 0.037治疗7 d 37.22±0.74 36.42±0.26 5.587 0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后联合组GC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情况 例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通常会波及脑部体温调节中枢,高热反应则致使脑组织氧代谢增加从而引发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细胞损害同时也加速器官衰竭[4-5]。物理降温是高热患者最简单、安全、有效的一种降温方式,最早使用酒精擦拭患者皮肤来增加患者皮肤散热能力,后用冰袋、冰帽等方式,但过程较为繁琐[6-7]。冰帽是物理降温的方式之一,将冰块放置冰帽内,衔接排水管,无需频繁更换冰袋,可达到降温效果;颅脑降温仪是一种新型物理降温设备,利用半导体降温原理,将水箱中的蒸馏水进行冷却,使冰毯中与水箱中的水循环交换,以达到降温目的,还可减少患者体能消耗,保护脑组织及重要器官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8]。相较于传统降温方法,颅脑降温仪可通过操作面板清晰可见患者目前体温变化,电脑还能通过所设置参数自行调节,使温度可控,其观察效果更为直观、便捷[9-10]。另一方面,也避免温度忽高忽低,降低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紊乱发生可能。早期宋晓密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醒脑静注射液配合颅脑降温仪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也有研究[12-13]表明,使用颅脑降温仪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加强低温治疗的效果,且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24 h内、治疗3 d、治疗7 d后颅内压和体温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联合组GC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表明颅脑降温仪持续降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体温降低作用明显。其原因在于冰袋、冰帽与颅脑降温仪都为物理降温,可舒张患者血管,加速皮肤表皮散热速度,达到降温效果,但由于温度不可控,常规组治疗3 d、7 d体温波动可与冰袋内冰块融化有关。颅脑降温仪通过半导体降温原理经智能传感器,对患者体温进行实时监测,将数据反馈到操作面板,使医护人员视患者状况调节温度,参数设定后电脑可根据设定范围自行控温,因而调控颅内压、降温作用显著,起到持续降温作用的同时,也避免温度幅度变化大、影响循环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该仪器通过亚低温治疗方式,还可促进脑细胞结构功能恢复,避免患者中枢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14]。同时,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仍可提示颅脑降温仪持续降温有助于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颅脑降温仪持续降温不仅能够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体温显著降低,还能改善其神经功能,对并发症发生也有一定预防作用,且颅脑降温仪还能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推荐价值。